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活垃圾;減量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X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4-0023-02

1 引言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快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也日趨嚴重,已成為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障礙之一。我國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領域一直致力于末端治理技術的研究,雖然對解決“垃圾圍城”的難題有一定的幫助,但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國外發達國家擁有并實踐的垃圾減量化理念能夠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增加各類垃圾的循環利用率,甚至達到某類垃圾的零排放,這種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對于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2 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的定義和研究意義

2.1 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緊急促進法》中所確立的垃圾處理原則是: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以及采用適當措施使廢物量減少(含體積和重量)的過程。減量化與資源化、無害化是垃圾管理體系中相輔相成有著緊密聯系的3個因素。垃圾重新回收利用變成資源后,將有效降低生活垃圾的含量,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能利用的實施再利用,實在無法利用的按類別進行焚燒填埋,從而促進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提高。

2.2 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的研究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著力點在于加強末端治理技術的提升和改進。尤其是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伴隨著人們對生活垃圾管理關注度的提高,圍繞垃圾管理問題的研究在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具體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是無論是衛生填埋還是垃圾焚燒對周邊的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更為嚴峻的是,隨著城市化擴張速度的加快,城鎮土地資源稀缺性必將成為限制垃圾終端處置發展的瓶頸。被動的促使城鎮垃圾得到妥善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既不能緩解現有問題,也不利于解決長遠矛盾。只有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實現對垃圾分類回收,循環利用,再以與環境相容的方式處置才是垃圾管理的正確方向。換句話說,采取各種手段減少垃圾的排放才是垃圾管理的優先目標[1]。

3 常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

3.1 常州市生活垃圾量和處理體系

近年來,常州市的生活垃圾處理率基本達到100%。常州市(含金壇、不含溧陽)2010~2015生活垃圾年處理量如表1所示。

常州市的生活垃圾年增長速度接近8%,現有3個垃圾焚燒發電廠,1個衛生填埋場,總設計日處理能力為4210 t/d,基本能M足常州市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需求。但隨著生活垃圾的日益增長,處理壓力也不斷增加。

常州市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還是傳統的不分類混合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都由垃圾前端運輸車,運往垃圾轉運站進行預壓縮或直接裝箱,最后進行焚燒發電或直接填埋。雖有部分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但后期還是混收混運,沒能達到預期分類處理的目的。

在常州市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且長遠的意義,對緩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壓力,促進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維護城市環境系統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3.2 常州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

目前國內外關于生活垃圾收費模式有兩種:定額收費和計量收費。常州市采用的是定額收費的方式,即按人頭收取垃圾處理費。

該市目前按照2001年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常州市市區城鎮垃圾處理費征收實施細則》對城鎮垃圾進行收費。該細則規定如下:“生活垃圾,單位負擔部分為在職職工(含臨時工)每人每月4元,個人負擔部分以每戶每月6元測算,具體征收對象和標準為在職職工每人每月3元,離退休人員每人每月2元,其他人員(無工作單位的贊助人口等)每人每月3月?!倍~收費的方式比較簡單,實施和管理難度較小。但是垃圾的定額收費制度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點:一是由于家庭不用為多拋扔的垃圾額外付費,家庭缺乏垃圾減量化或再循環的激勵;二是廠商也缺乏積極性去生產垃圾處理成本更低的產品。大多數學者從理論上認為定額收費方式雖然在執行上比較簡單,但是顯然計量收費更有助于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

4 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

4.1 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

經過多年的探索,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探索出了很多先進的垃圾管理理念。例如英國推出的垃圾金字塔(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如圖1。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垃圾;環保;電動汽車;發電

中圖分類號: R124.3 文獻標識碼:A

1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地球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汽油或者天然氣都是非常有限的,電動汽車新能源的解決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必要性。因此,大力發展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是地球能源利用與環境安全的必然要求,對環境保護以及中國汽車工業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地位,特別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1.1節能與環保的挑戰

公眾普遍認為只要是電動汽車就是節能環保,因為表面上看來電動汽車使用的是電網電力,屬于清潔能源,其實不然,在中國,有近70%以上的電力是由煤炭轉換而來的。眾所周知煤炭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大氣具有較強的破壞作用,同時煤在使用過程中對地球環境也存在嚴重的污染;電力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損耗,進而降低了煤炭的利用效率,這樣更進一步增加了煤的損耗量;電動汽車充電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迫使其大幅提高發電總量;所以不燒汽油改燒煤的狀況不僅不是環保節能甚至是惡化環境浪費資源,現狀無疑是對我國能源和環境保護的巨大沖擊和嚴重挑戰。

事實上,在廠商以及推動電動汽車技術應用的職能部門看來,電動汽車技術以零排放、低噪聲等優勢遠遠優于汽油汽車,但其實不然,按照電動汽車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預測,電動汽車將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普及,屆時電力需求劇增是無法承受的,并且如果電力來源還是依靠燒煤產生,這對我們并非是好事。

結論是:電動汽車的現狀并不環保,也不節能,甚至可以說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將有賴于能源結構的優化。

1.2普及和推廣的挑戰

電動汽車要上路,首先要解決的是能源保障和充電系統的合理建設。雖然國家電網已經開始規劃充電站網絡建設,但目前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仍處于初級概念階段,并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這就需要耗費巨額資金給電網擴容并建設龐大的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高污染高耗能將迅速產生,同時所有投資將轉嫁到運行成本上,形成惡性循環,嚴重阻滯了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及運行費用問題是電動汽車無法普及和推廣的主要原因。

1.3能源供給的挑戰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似乎又走入“死胡同”,在環保低碳的外衣下依然面臨許多本質未變的問題。如果說電動汽車的出現緩解了燃油的消耗,而在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上又有所增加,本質上資源與能源利用并沒有得到優化。電動汽車如果擺脫了對燃油燃煤的依賴,改為依靠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利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才能真正實現節能環保。但是利用水利或者太陽能、風能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能源必然受到地理環境和區域劃分的限制也是十分有限的;生物質能雖可以利用,但是原料的供應將得不到保障,同樣存在著嚴重的間歇性問題。

電力來源和電力短缺形成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瓶剄,成為急需解決的大問題,要進入電動汽車的健康發展關鍵的問題在于尋找獨立的可持續的新能源。

2電動汽車發展對電網的影響

電動汽車作為用電大負荷產品對電網和供電系統的影響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日益加劇,其對電能的需求將嚴重影響現有輸配電網絡,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類型、充電時間、充電方法、充電特性以及儲能特性的不同會使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和沖擊發生變化。電動汽車充電對電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

2.1在峰荷時間進行充電將加重電網負擔,在非峰荷時間進行充電雖然對電網的沖擊減小,但總體上看都將對電網造成很大的沖擊和巨大能耗;

2.2電動汽車充電設備中整流裝置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諧波,這會給電網帶來諧波污染;

2.3需要增加無功補償裝置、濾波裝置,從而大大增加電網建設的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

2.4電動汽車在負荷高峰時刻進行充電時,充電設備產生的電網電流需求會使電力系統過載,使剩余電量儲備增加,使電網效率降低。聚集性充電可能會導致局部地區的負荷緊張;電動汽車充電時間的疊加或負荷高峰時段的充電行為將會加重配電網負擔,直接影響民用和工業用電。

2.5電動汽車發展和電網的需求是成正比的,電能負荷集聚擴張將給我國電力能源工業形成巨大的壓力因此為電動汽車充電提供獨立的能源體系是唯一的出路。

3城市高速發展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矛盾日益突出

當前,每年產生數量巨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對環境管理以及污染控制形成了嚴重挑戰,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垃圾量正以快于經濟平均增長速度的2.5-3倍的速度增加,年平均增長速度為8.24%。我國城市垃圾年產量已達1.4 億t 以上,占全世界年產垃圾的四分之一以上,且仍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而實施簡易處理的城市垃圾僅占總量的2.3%,目前我國歷年垃圾堆存量已高達60億噸,占用耕地5億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80億元人民幣。全國城市現已發展到660個,其中已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鎮人口2.6億,每人每年產生440公斤垃圾計算,產生垃圾量為1.14億噸,可以使100萬人口的城市覆蓋1米。且每年還在以8~10%的速度在遞增。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城市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已迫在眉睫。

隨著國民經濟及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逐漸增大,傳統的以填埋方式和簡單堆放后再采用土地還原法處理垃圾的處置管理模式將發生變革。目前,現代化大城市土地價格昂貴、生活水平高,垃圾成份趨于復雜且潛在經濟價值較高 ,從資源化和保護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在保證垃圾處理無害化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已是發展方向。近十年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在我國發展很快,特別是在城市化進程快、經濟較為發達、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少的大城市以及南方,沿海地區都呈現出較大需求。焚燒技術成為近年來許多城市解決垃圾出路的新趨勢及新熱點。

4解決電動汽車能源的途徑

電力缺乏成為急需解決的大問題,要進入電動汽車的健康發展關鍵的問題在于尋找獨立的可持續的新能源。解決電動汽車充電的能源途徑可以是多方面的,目前的捷徑是依賴電網電力。在我國電網電力來源無外乎是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以及極少的核電,水力電力是清潔環保能源,但在我國水力電力只占有極小的一部分,絕大部分的電力還是來自煤炭資源,不環保也不節能。所以電網電力資源不能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可持性能源保障。

太陽能電源和生物質發電能源投資巨大成本極高,且受地域和氣候的影響太大,不適合推廣和應用。

城市生活垃圾卻是不間斷的取向,城市生活垃圾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利用來焚燒發電的同時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舉數得,環保、節能,因此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是解決電動汽車發展能源保障的最優選擇。

5建立GPC系統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

GPC系統是將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和電動汽車充電有機結合形成新的垃圾焚燒發電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產業鏈,不僅解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同時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建立獨立的電動汽車能源體系,完全擺脫了依賴市政電網作為電動汽車能源的傳統方法;建立電動汽車換電站取代耗巨資在市區建立眾多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電動汽車能源的補充網點得到迅速普及。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在城市中建立電動汽車充電站是必然的趨勢。GPC系統建立獨立的電動汽車充電能源體系,解決了電動汽車能源的補充,有效緩解了電網壓力,對電動汽車的高速穩健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同時有效解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實現GPC衍生產物的綜合利用,提升了城市環保的效果。城市生活垃圾發電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建成,對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具有深遠的極其重要的社會、經濟和戰略意義。

5.1解決城市生活垃圾環保處理最佳途徑,是新能源發展的一個契機;

5.2建立獨立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擺脫了電動汽車發展依賴電網的模式,突破了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為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5.3推動城市垃圾處理和新能源建設新,創造全新的GPC產業鏈,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

6 GPC系統運行體系

6.1運行模式

將城市生活可燃垃圾進行焚燒發電,建立電動汽車充電站和蓄電池充電站、蓄電池換電站,完成對城市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不需要市政電網的接入,也就不需要電力變壓器、高低壓變電保護等設備就可以有足夠的電能使用。

垃圾發電生產的電能供給蓄電池充電站、電動汽車充電站、經過直供電網直接使用,富余的電能通過高壓裝置可以并入市政電網。在提供充電站足夠電能的同時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環保處理,實現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擴展再生能源的應用領域;避免了依賴市政電網供電,不需要投入大型變電及其他輔助設備,大大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同時避免了電力傳輸損耗和對電網的沖擊;垃圾發電充電站不僅沒有消耗電力資源,剩余的電能可以實現其他應用價值或者并入市電網絡。

6.2GPC運行機構和程序說明

6.2.1GPC系統運行原理: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后通過垃圾封閉運輸方式運送到GPC系統工作站,對垃圾進行儲存。垃圾壓縮和淋漓后送入垃圾分選區,期間滲濾液經過環保綜合處理和利用。

垃圾分選系統將金屬、塑料、玻璃以及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食物餐廚垃圾送入養豬基地或做其他回收處理,沉降固體和液體作為有機肥料送入田間,可燃垃圾進入烘干處理程序。

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于3.35MJ/kg,在技術上采用前期熱風烘干的手段就可以達到,不需要添加助燃劑,從而降低運行成本。GPC系統可燃垃圾利用焚燒爐燃燒處理后的煙氣進行烘干干燥,熱值提高后的垃圾送入焚燒爐焚燒。(參照本人專利ZL201120211636.2和ZL201220190093.5)

垃圾焚燒產生的灰渣進行處理后可以制作和生產建筑材料,如建筑用磚等。

焚燒尾氣進入環保處理設備三級處理后符合國家環保標準排放。

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氣供給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剩余的熱能作為采暖熱源供給學校、賓館、工廠、娛樂以及農業使用。

汽輪發電機組生產的電能直接提供給電動汽車充電樁、蓄電池充電房,富余的電能可以并入市政電網或者為高耗能用戶提供能源。

汽輪發電機組發電使用后的蒸氣綜合利用到相關行業,如木材蒸氣烘干、紡織化工電鍍、食品加工、飲食釀造消毒以及洗浴桑拿保健行業。

6.2. 2GPC供電系統示意圖

GPC系統設置配電中心、蓄電池充電房、公交車充電站、專用車輛充電站、私家車充電站。蓄電池充電房建立蓄電池配送系統,將充滿電能的蓄電池由派送單位送到市區蓄電池換電站以及需要更換蓄電池的電動車輛上進行更換。更換下來的蓄電池送回蓄電池充電房充電。富余的電能經過高壓設備升壓后并入市政電網。

7系統方案實施和具體要求

7.1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和建設原則

垃圾焚燒發電廠場地選擇原則:城市周邊地區,遠離城市中心,有利于廢水廢氣的環保處理,離城市中心20KM的輻射距離為理想地點,經濟發達地區可以在城市周邊地區多點建廠,以降低運輸成本;尤其可以在道路兩側的鄉鎮街道廣泛建立GPC系統。

7.2城市垃圾收集和儲運以及前期處理

采取封閉運輸垃圾的方式,避免垃圾儲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運輸車輛采用專用的自卸車。

垃圾分選系統通過垃圾均勻給料、大件垃圾自動分選系統、大件垃圾破碎系統、袋裝垃圾自動

破袋、大塊有機物自動破碎系統、全封閉機械化風選系統、塑料水選系統、有機物高溫高壓水解水熱氧化“熱選”系統等工藝處理后,可將城市生活垃圾分選為:無機物類,沙土類,有機物類,不可回收可燃物類(塑料、橡膠),薄膜塑料類,鐵磁物類,為下道工序垃圾處理“資源化、產業化”打下基礎。

要提高焚燒爐的運行質量,加大熱能利用率,減少尾氣治理成本,首先應在垃圾進爐前進行更有效的預處理,為焚燒創造有利條件是至關重要的。

7.3蓄電池充電廠

建立蓄電池充電廠,對備用蓄電池、電動汽車更換下來的蓄電池實施標準充電。電動汽車可以

自行行駛到蓄電池充電廠來更換蓄電池。

7.4電動汽車充電站

在GPC系統內設立符合要求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對私家電動車、公務電動車、公交車輛等車輛集中充電,公共車輛實行白天運營夜間集中充電。

7.5 蓄電池換電站

在市區利用現有的石油制品加油站建立電動車輛蓄電池更換點,快速完成電動汽車能源補充,更換下來的蓄電池通過專用車輛送至GPC系統換電站。在道路兩側可以廣泛建立蓄電池更換點。

7.6 監控調度中心

垃圾焚燒監控,蒸氣發電監控,蓄電池充電廠監控,電動汽車充電樁監控,電力使用和并網監控。

8 經濟效益分析

以城市社區30萬人口的小型城市,滿足40臺公交車、180臺小型車輛、2000輛電動自行車和1000組蓄電池的充電需求,需要電功率4500KW。

8.1使用電網電力

8.1.1電費:4500KW電功率,每天4500*24=10.8萬度電,電費按1元計算,費用為10.8萬元/天,每年電費高達3942萬元。

8.1.2充電樁造價3萬元,30個充電站300個充電樁需要投資900萬元

8.1.3使用土地30*500=15000㎡ 占城市中心土地23畝,約值4600萬元

結論:投資總額達5500萬元,每年消耗電費4000萬元

8.2使用GPC系統,配置3臺4500KW/0.4KV發電總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直燃發電充電站,采用3臺10t/h的垃圾焚燒爐和3臺1500K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每天處理生活垃圾180t,可以解決約30萬人口的生活垃圾環保處理;同時滿足充電站40臺公交車、180臺小型車輛、2000輛電動自行車和1000組蓄電池的充電需求,剩余電量并入市政電網。

8.2.1GPC系統基地使用郊區土地30畝,約值600萬元;

30個換電站3000㎡約值900萬元;合計1500萬元。

8.2.2 GPC系統總造價2000萬元;

8.2.3 垃圾收費18000元/天,657萬/年

8.2.4 可回收利用垃圾100元/T,657萬/年

8.2.5 余熱利用價值5000元/天,185萬/年

8.2. 6 發電充電收入3000萬元

結論:每年的收入總計約為4500萬元,扣除所有投資3500元,當年贏利1000萬元。今后每年都產生利潤4500萬元。

8.3 綜合經濟運行評估:按全國1000座城鎮計算,將產生至少45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結語

運用GPC系統在環保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時建立了獨立的電動汽車能源體系,蓄電池的充電和更換使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及時、便捷和網絡化,大大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對推進電動汽車的高速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我國乃至世界普遍建立GPC系統,有著積極的、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將GPC系統作為基本的國家環境保護要求,制定國家或者國際GPC標準,建立政府層面的相關研究機構。將規劃中的城市垃圾處理費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建設費用投資于建立GPC系統,城市垃圾處理、垃圾發電、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有效結合,真正做到有效處理城市垃圾的同時解決城市充電站的布點建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和環保建設,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辛建波, 溫宇賓.電動汽車規模應用對江西電網的影響分析 [J]. 江西電力, 2010.[2]郝艷紅, 王靈梅, 邱麗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的能值分析 [J]. 電站系統工程.

[3]許迎春, 何志武,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的政策文本解讀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2010(1).

[4]張翔,論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J]. 汽車工業研究,2006(2).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城市垃圾;填埋法;堆肥法;焚燒法

中圖分類號:R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6-0447-01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給處理和利用帶來困難,如不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全國大、中、小城市(鎮)生活垃圾產量接近2億噸,所以對城市垃圾的處理迫在眉梢[1]。

1 城市垃圾的來源

根據垃圾產生源不同 ,可將我國城市垃圾主要分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潔垃圾和集團 (機關、學校、工廠和服務業 )垃圾三大類。經濟發達、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有機物含量均較高。以燃煤為主的北方城市,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額較多[2]。

2 城市垃圾的危害

當今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污染源,是城市公害之一。任何一個處理環節所采取的措施如有不當,或管理工作疏漏,或垃圾產生者素質問題等,都會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3]。

2.1 降低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水平

人們若不遵循政府及有關部門規定的辦法排泄傾倒垃圾而隨意亂扔亂丟,一些輕飄廢物藉風力飄揚空中,懸掛于樹枝、電線上,漂浮于水面,無疑對一個城市的市容貌和環境衛生水平影響很大。來自廢棄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就是明顯例子。

2.2 污染大氣環境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50―60%的易腐性有機物,它們能在短短的數小時之內自行降解,同時散發出硫化氫、氨、苯、丙酮等多種令人厭惡的臭味,這在集中堆放垃圾的垃圾處置場所周圍更為明顯。再就是垃圾中的細土在被人們傾倒垃圾或翻弄過程中,就會飄揚于空中,增加空氣中的飄塵降塵的含量。

2.3 威脅地面水、地下水水質

垃圾中除易腐有機物降解產生的水和自身攜帶的水分外,有時還接納一些外來水(主要有降水和經流水)。這些水分總量若超過垃圾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就會滲流出來,稱為垃圾滲濾液。它在滲流的同時也將垃圾中一些物質溶解或攜帶出來,其中有害于環境的主要有需氧的有機物、需氧的化學物質和氮三種。將此以外,還含有一些磷、鉀及某些重金屬元素等。這些種液體滲流到地面水體、地下水中就會導致水質性污染;過量流入魚塘,會使魚類缺氧窒息而死;進入稻田,禾苗狂長或缺氧而枯竭,后期還會引起貪青。若處理得當,也能促進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有一定增產作用。

2.4 危害農田土壤

農田長期、大量使用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肥,常會引起土壤質地粗、農業物理性質變壞,肥力降低,甚至沙化、渣化,難以墾植。有些重金屬還會隨垃圾肥進入土壤中,并不斷累積和通過食物鏈而危及人體健康。

2.5 為蚊蠅,老鼠和病原菌提供溫床

垃圾中有充足的食物和適量的水分、空氣,是蚊蠅、老鼠、蟑螂和多種病原菌活動、孳生和繁殖的良好場所。所以,垃圾處理不當,必會成為一個培養、傳播害蟲和疾病的溫床。

3 城市垃圾的處理方法及特點

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的技術對策是:以衛生填埋和高溫堆肥技術為主,提倡有條件的城市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焚燒技術。近幾年各城市開始進行垃圾焚燒處理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工作,開發了包括NF系列逆燃式、RF系列熱解式、HL系列旋轉式小型垃圾燃燒爐及一批醫院垃圾專用焚燒爐,并建設了一批中小型城市簡易焚燒廠(站)。對城市垃圾的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4-6]。

3.1 填埋法

該法的主要優點是建廠費用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對垃圾的最終處置而言,衛生填埋法也是唯一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今后仍會持續存在并得以發展,特別是在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這種方法的優越性比較突出;填埋法的主要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同時,由于各國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日益重視,因此對防止垃圾填埋所產生的滲瀝水、沼氣及惡臭對水體、土壤、大氣可能造成的污染要求更高,以致造成填埋場場址難選,建場投資增大,運行費用提高,因此歐盟各國已規定禁止原始垃圾直接在填埋場處理。

3.2 堆肥法

采用堆肥法處理垃圾具有悠久的歷史,不失為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堆肥法在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的同時,生產出含腐殖質較高的有機堆肥,回收資源。

堆肥工藝按需氧程度,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由于好氧堆肥溫度高,速度較快,所以多被現代化堆肥場采用。

堆肥的應用主要受下述兩點制約:①堆肥養分含量不高,主要用作土壤改良劑。為適應不同用戶要求,提高肥效,需針對不同情況,添加富含不同元素的肥源。國外已有這方面的業績,但使堆肥成本提高,影響銷售;②我國城市垃圾均為混合收集,其中含塑料、玻璃、金屬等非堆肥物相當多,使處理效率低、成品率低,從而垃圾減量化效果不高,也造成堆肥質量不佳,使銷路受到限制。

3.3 焚燒法

焚燒是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的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大型的配備有熱能回收與利用裝置的垃圾焚燒處理系統,由于順應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漸上升為焚燒處理的主流。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特別是日本和西歐,普遍致力于推進垃圾焚燒技術的應用。國外焚燒技術的廣泛應用,除得益于經濟發達、投資力強、垃圾熱值高外,主要在于焚燒工藝和設備的成熟、先進。世界上許多著名公司投入力量開發焚燒技術與設備,且主要設備與附屬裝置定型配套。目前國外工業發達國家主要致力于改進原有的各種焚燒裝置及開發新型焚燒爐,使之朝著高效、節能、低造價、低污染的方向發展,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在我國大城市和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低位熱值有了很大提高,大都已達到或超過了維持焚燒爐正常燃燒所需熱值的要求;同時在這些地區由于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垃圾填埋場遠離城市,而且還很難找到符合要求的場址,因而用填埋法處理垃圾的建場費用和運行費用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這些地區采用焚燒法處理垃圾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偉.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8):335-336.

[2] 王超,王科社.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的研究[J].能源環境保護,2005,19(2):11-12,15.

[3] 承華.淺談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1):11-13.

[4] 姜波.我國城市垃圾處理方法及資源化利用[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5,29(1):5-6,50.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城市固體廢物;環境污染;城市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綜合利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ity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ing, China's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encounters “garbage siege “predicament. The traditional landfil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disposal method is no longer “economy ", we need a mor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way to deal with,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ife rubbish "decrease quantify, resource is changed, harmless disposal ". Domestic waste management also should walk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o implement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s to solve the garbage problem of fundamental way.

Key words: city solid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ity garbage dispos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中圖分類號:R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為城市中一個長期存在的污染源,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并將占用大量的土地。由于其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質量和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因而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己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害之一。

1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起步于80年代后期,在1990年前,全國城市垃圾處理率小足2%,90年代以后,城市牛活垃圾的處理水平不斷提高,99年全國城市年清運生活垃圾1.14億噸,共有垃圾處理廠696座,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7.68萬噸/日,城市垃圾量的增長與城市人口基本同步,而當前垃圾的處理方法主要為:填埋、堆肥、焚燒。

填埋或露天堆棄方式,此技術的特點是操作簡單,可以處理所有種類的垃圾,但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時垃圾中有害成分對大氣、土壤及水源造成了嚴重污染,而且有些垃圾成分污染持續時間長達幾十年至幾百年,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堆肥處理對垃圾要進行分揀、分類,要求垃圾的有機含量要高,堆肥處理不能減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焚燒處理對垃圾低位熱值有一定要求,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以焚燒,垃圾的有效價值利用率低,建設投資很高,運轉費用昂貴,產生的煙氣,凈化技術難度大。目前國內垃圾焚燒技術市場比較混亂,各種焚燒爐都不夠成熟。

2 我國垃圾處理處置的發展前景及方向

2.1綜合處理技術處理生活垃圾

所謂綜合處理技術就是衛生填埋、堆肥、焚燒等多種垃圾處理系統的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種垃圾處理系統的優勢,取長補短,從而實現生活垃圾的真正的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處理。進行綜合處理,著先必須要對垃圾進行分選,垃圾分選不但可以回收部分有用物質,同時也是后續處理的基礎工作。垃圾在源頭即進行分類收集是最為理想的,這對于回收物質再利用十分有利。但由于當前社會條件的制約,真正做到源頭分類收集還有一定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建設垃圾分選中轉站對垃圾進行分選,回收玻璃、紙板、金屬等利用價值較高的物品,對有機殘余物進行堆肥處理,通過焚燒回收其它易燃物質的能量,對于焚燒與堆肥的殘余物則進行填埋處理。

生活垃圾的綜合處理與單一分別處理相比較有很大優勢:①更宜于實現“三化”目標,綜合處理通過填埋、堆肥和焚燒可以系統全面處理各種類型的垃圾,通過分選和堆肥實現資源化;通過焚燒可以很好的實現減最化;以及通過供熱和發電實現減容化;通過供熱和發電實現減量化;通過衛生填埋可以實現對垃圾的最終處理。處理設施的集中建設還有利于對各處理設施所產生的廢水、廢氣的集中處理,以此減輕因單一處理對周圍土壤、水體、大氣的污染。②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綜合處理方式可以解決分別選址的困難并減少征地面積;同時由于處理設施的集中,便于對二次污染物的集中控制,減少一次性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

2.2用城市垃圾充填廢棄采礦場

利用城市垃圾充填廢棄采礦場是指利用城市固體生活垃圾充填礦山廢棄采空場。這種城市垃圾處理方法是把經過集中、篩選、分類回收后剩下的固體垃圾,先分成有機物和無機物兩類,然后分別予以粉碎脫水、消毒粘結和壓塊等預處理后,運到做好了防滲處理并布有垃圾滲瀝液和垃圾填埋氣體收集管網的廢棄采礦場,分區分類予以堆砌填埋處理。

當前,我國90%以上的城市垃圾是采用填埋的方法進行處理的,如果按堆存5000t垃圾占地1畝測算,全國城市垃圾的堆存處理,每年就需要占用土地數千萬畝,由此可見城市垃圾填埋處理需要占用的土地量之大。另一方面,全國現有的15萬多座礦山,每年都要通過開鑿數萬公里井巷,剝離數億立方米地表山體,從地下采出50億t以上的精礦石,形成了大量的新采空場。如果不對這些采空區作及時的處理,會導致大規模的地表塌陷和山體滑落等地質災害的產生。而對采空場的處理,最有效的方法是膠質充填,但成本高,絕大多數礦山,如:煤、磷、鐵等礦山因其產品價格低,承受不起,不能實施。如果能以城市固體垃圾作為充填料回填廢棄采礦場,既可解決城市垃圾填埋處理的占地問題,又通過回填杜絕廢棄采礦場可能引發的地表塌陷和山體滑落等地質災害問題,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從全國礦山的展布情況看,大部分都靠近大、中城市,而且還有專用鐵路、高質量公路或水路溝通,交通十分方便,且有一定的操作性,完全可以當作一項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予以統籌規劃和實施。

2.3利用垃圾焚燒技術發電

城市垃圾發電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資源和能源危機的影響,發達國家對垃圾采取了“資源化”方針,垃圾處理不斷向“資源化”發展,垃圾電站在發達國家迅猛發展。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物資生活水平的提高,妥善處理垃圾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十幾年來,國內研究垃圾焚燒技術和開發垃圾發電設備的單位已有很多。有的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有的自行開發,都處于起始階段。

現代生活垃圾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但可概括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兩部分。其中可燃垃圾包含紙布、皮革、塑料、橡膠、竹木、動植物殘體、樹葉、果皮、廚余等,由有機物和可燃物構成城市生活垃圾的主體。而不可燃垃圾專指各類金屬、玻璃、石陶瓷等無機物。根據我國大中城市垃圾熱值均在3344~6270 J/kg,這些垃圾均能自燃,均能發電,燃燒一噸城市生活垃圾可發電300~400 KW。而且垃圾焚燒處理后的灰渣呈中性,無氣味,不會引發二次污染,且體積減少90%,重量減少75%以上,明顯減容減量,直接通過垃圾焚燒,產生高溫煙氣進入余熱鍋爐產生蒸汽,進入汽輪發電機發電,在國外早已是成功的經驗,國內深圳垃圾電廠七年的實踐也證明了垃圾發電的可行性。

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活垃圾 綜合處理 研究現狀 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技術儲備的增強,各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在我國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研究和應用,很多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建立了現代化填埋場、機械化堆肥廠和焚燒廠等多種處理設施。但對于某一地區來說,不同處理設施往往處理同樣的混合生活垃圾。由于每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均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從技術本身、經濟性和環境影響角度分析,均只適宜處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組分,因此這種單一處理模式不僅難以滿足數量日益增長、成分日益復雜的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效果差,前處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復雜,處理費用高。

為了解決這種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生活垃圾需要采取綜合處理方式。所謂綜合處理,就是將多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以適當的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處理系統,每種處理技術或設施僅處理適宜的生活垃圾組分,從而改善生活垃圾處理的效果,降低生活垃圾處理的費用,在生活垃圾無害化的基礎上,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

1 單一處理與綜合處理的比較

1.1 衛生填埋

衛生填埋法由于技術比較成熟,操作管理簡單,處理量大,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是當今世界各國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但填埋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點:(1)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可焚燒組分或可堆肥組分等可以實現資源回收的部分被一并填埋,即使考慮填埋氣的回收利用,混合垃圾填埋的資源化水平仍很低。(2)我國混合垃圾含水率和有機物含量都很高,因此滲濾液產生量大,處理成本高;沼氣產生量大,控制其排放也增加了處理成本。因此限制進入填埋場的有機物含量是填埋法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歐盟、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有關政策,都提出了進一步限制進入填埋場垃圾有機物含量的規定[1]。(3)在場址選擇日益困難,填埋費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混合垃圾會大量占用填埋場的空間資源。

1.2 堆 肥

高溫堆肥可以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成分成為可供施用的農田肥料,同時消除其環境污染,殺滅垃圾中的病菌,具有無害化和資源化特征。但我國的堆肥廠主要處理混合生活垃圾,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1)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開展普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因此入廠垃圾中含有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多種不可降解組分,這些廢棄物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分選工藝復雜,費用很高。(2)即使采用了分選工藝,生活垃圾中的不利于堆肥處理的組分也不能完全剔除,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會進入堆肥,如農田長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會造成潛在污染,特別是一些重金屬在土壤中富集將隨食物鏈進入人體。受到堆肥產品成本和質量的約束,堆肥產品存在銷路不暢的問題。

1.3 焚 燒

焚燒法具有減量化程度高,處理周期短,占地面積小,選址靈活,燃燒的熱量可用來發電等優點。近年來焚燒法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焚燒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陷:(1)我國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熱值低,需要更多的輔助燃料,此外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多也會影響焚燒效果,最終導致焚燒成本上升。我國目前除少數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外,其它城市的混合生活垃圾熱值低,含渣量高,不適宜焚燒。(2)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混合垃圾中廚余垃圾較多,含鹽量較高,對煙氣中氯化物貢獻較大,HCl會腐蝕焚燒爐,也增加了煙氣處理的難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1.4 綜合處理

綜合處理方式可以解決混合處理方式出現的問題。采用綜合處理方式后,易腐物和可燃物都得到了利用,故填埋物的量很小,只占總體積的15%~20%,填埋物主要為磚頭、瓦礫等無機垃圾,不會帶來嚴重的二次污染,節省了填埋空間;綜合處理中僅可燃垃圾進行焚燒,焚燒物易燃,產生的煙氣少,二次污染?。徊捎镁C合處理方式后,堆肥法只處理易腐有機物,成分單一,容易堆腐,而且處理費用低,產品質量好。

2 綜合處理的不同概念及研究內容

由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諸多優勢,國內很多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對綜合處理系統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對綜合處理概念理解的不同,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大區別。

2.1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

在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MSW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的概念是多種處理設施(收運車輛、轉運站、分選中心、回收站、焚燒廠、堆肥廠、填埋場)構成的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對應于這一概念,研究者希望通過系統分析方法和數學工具的應用,提高綜合處理系統運行的效率,減少系統運行的費用,減少系統運行造成的環境和社會影響[2-4]。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處理方式的優化選擇。在對不同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適用性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選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及其組合。實踐中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從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對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其組合進行分析。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本身也是一個如何進行決策的問題,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實踐中也引入系統決策方法,如層次分析法[5]、模糊數學決策方法[6]、多目標動態模型[7,8]等,其中多目標動態模型選取的目標是綜合效益最高,費用最小,通過該模型可以得出每年各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處理量和比例。

處理設施的優化設置,包括確定其位置、數量及規模。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選址一般結合當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展和現有處理設施等情況綜合考慮得到,沒有固定的技術路線。處理設施的優化設置與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優選結合緊密,在確定了可能的選址后,依據確定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和當地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組分可以確定各個處理設施的類型和規模,尤其是采用多目標動態模型后可以確定不同處理方式的最佳處理量,從而為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設置處理設施的數量和規模提供了依據。

垃圾物流的優化分配。垃圾物流優化分配是綜合處理系統研究的核心內容,優化手段包括多種規劃方法和數學模型[3]。最常用的垃圾物流優化模型為最小費用模型。模型目標為總費用最小,總費用為運輸費用、填埋費用、堆肥費用、焚燒費用、回收費用之和減去回收材料收入、堆肥肥料收入、焚燒能量收入。在實踐中,陳炳祿等[9]對廣州市的生活垃圾物流利用最小費用模型進行了優化分配。

由于我國生活垃圾的特點以及混合收集的影響,目前從國外借鑒的一些模型和規劃成果難以在實踐中應用。如在選擇處理方式及其比例時常用的多目標動態規劃模型,由于是在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模型僅按生活垃圾中廚余物的數量設計可堆腐參數,按可燃物的數量設計可焚燒參數,但實際中混合垃圾一般不進行分選,或者僅進行簡單分選,得出的結果實際意義不大。此外由于模型中存在很多主觀參數,對市場等因素缺乏考慮,模型結論也難以在規劃中實施。

2.2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工藝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的研究者為解決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從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角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種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構想,但是這種構想區別于國外廣泛應用的綜合處理系統概念,而是指通過分選等預處理技術把不同垃圾組分進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處理單元,這些處理單元集合在一個廠內甚至一條生產線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不同垃圾分別采用適宜的處理方式的目的,為了便于區分,本文稱其為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根據綜合處理工藝采用預處理技術的不同,可以分為預分選合處理工藝、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等,其中前者一般采用物理分選技術,經過多次分選將垃圾分為幾類,其分類類別根據后續處理工藝確定,而后兩者雖然也有一些分選步驟,但是其預處理技術核心為堆肥或消解。此外,綜合處理工藝的能量回用和自給也是其研究方向之一,為了便于說明,本文稱其為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

預分選綜合處理工藝是指利用物理分選技術把混合垃圾中的不同組分按處理目的進行分離,使不同組分分別進行處理,這也是應用最多的綜合處理工藝,研究重點集中在分選系統[10]。它面臨的問題有:一是我國生活垃圾實行混合收集,在發達國家由產生者進行的分類工作不得不由廠內的分選系統完成,分選系統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很大;二是目前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處理規模均較小,焚燒量和填埋量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于單一焚燒或填埋,綜合處理如何實現經濟上的比較優勢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堆肥過程可以降低生活垃圾的有機物含量和含水率,因此可以把堆肥過程作為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的預處理步驟。對焚燒而言,經堆肥處理后垃圾易于燃燒,熱效率高,產生的有害氣體量較小;對填埋而言,經堆肥處理后減少了填埋量,降低了滲濾液的產量和處理難度,減少了填埋氣的排放[11]。雖然堆肥預處理對于綜合處理工藝具有明顯的益處,但是尚未有深入研究,更沒有投入運行的工程項目,此外,堆肥預處理工藝還存在成本高、堆肥時間長、周邊環境差等缺點。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與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類似,相對于堆肥預處理,消解預處理的最大優勢是可以減少堆肥的時間,其環境影響也較小,但是成本更高。

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也是一種結合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工藝,它以系統能量的完全自給為目標[12],因此與垃圾焚燒廠的余熱利用系統不同。系統中的能量一般來自焚燒系統產生的熱能或電能,也可以利用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產熱發電。國內一些研究者已經提出了一些設想,但是缺乏對系統能量流的深入研究和經濟性分析,而且由于現有技術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尚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決工藝過程的高能耗問題,實際生產中難以實現。

總的說來,十多年來大多數這類綜合處理研究還停留于簡單的構想階段,缺乏系統化的深入研究,對綜合處理工藝的組織特性、環境特性、經濟特性等內容基本沒有涉及,對于分選垃圾區別于混合垃圾進行焚燒、填埋的特性也沒有研究。工程實踐中,我國目前運行的綜合處理廠很少,規模也不大(處理量一般小于300 t/d),而且限于分選工藝與填埋、焚燒和堆肥的結合,噸投資一般在20萬元/t以下。由于這種綜合處理廠整體規模不大,其中的焚燒量、填埋量都很少,焚燒工藝效果較難控制,二次污染控制較差。其次,這些綜合處理廠大多以堆肥或其它制肥工藝為核心,但由于我國堆肥質量和市場的原因,堆肥處理在很多地區面臨困境,這也影響到綜合處理廠的運行效益。另外不同區域在自然條件、經濟實力、社會發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方面存在差異,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也有所不同,而目前有些地區盲目照搬發達國家和其它地區的經驗,使得部分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由于這些原因,這類綜合處理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3 綜合處理的發展趨勢

對于國內提出的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雖然現有項目的投資成本較低,但其處理規模小,運行費用高,二次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雖然垃圾處理的能量回用是資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系統的能量自給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來難以實現。從生活垃圾處理的經濟性分析,這種“小而全”的綜合處理工藝難以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廣泛的推廣。

發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的歷史和經驗說明,源頭分類(產生者分類)是最經濟有效的垃圾分類手段,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并通過數學模型優化設置各種收運處理設施、分配車輛和垃圾物流,可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并最大限度的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雖然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模式,但分類收集對于垃圾處理、資源回收等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泛認知,全國很多大中城市開展了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并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規劃。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完善,分類收集和綜合處理系統將互相促進,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

在這一前提下,深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的系統特性、運行規律,提煉總結適應我國現階段及發展需要的系統模型和優化方法,將大大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水平。我國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基于這一前提,利用數學方法優化不同處理設施的數量和選址,優化生活垃圾物流在不同處理設施之間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 益.國外垃圾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見:張 益,陶 華主編. 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06~114

2 Barlishen K D, Baetz B W.Development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1996,14(1):71~86

3 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r solid waste systemsⅠ:mode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6,122(9):785~792

4 Modak A R,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f solid waste systems Ⅱ:model solu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1996,122(9):793~799

5 郭廣寨,陸正明,石 峰.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系統的選擇.上海環境科學,2001,20(1):37~40

6 陳紹偉,郭廣寨,陸正明.模糊數學決策法的改進及在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評價中的應用.上海環境科學,2002,21(7):426~428

7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化.上海環境科學,2000,19(11):511~515

8 劉常青,陳健飛.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優化設計及規劃.資源科學,2003,25(4):68~72

9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化.上海環境科學,2000,19(11):511~515

10 劉克鑫.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實踐與探討.見:張 益,陶 華主編.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北京:化工出版社,2002.253~258

11 陳朱蕾,黎小保,周 磊,等.堆肥化技術對生活垃圾預處理效果的研究.環境衛生工程,2004,12(1):11~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石泉县| 额尔古纳市| 云和县| 星子县| 怀柔区| 双峰县| 涡阳县| 武穴市| 永登县| 建昌县| 阳江市| 金平| 怀宁县| 新乡县| 彭山县| 涪陵区| 繁峙县| 大渡口区| 乐至县| 南华县| 东城区| 秭归县| 闵行区| 澜沧| 镇江市| 安阳市| 滁州市| 平凉市| 新安县| 鄢陵县| 汨罗市| 三原县| 原平市| 南溪县| 玉溪市| 马公市| 大同县| 茶陵县| 宁夏|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