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屆三次會議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深入落實安全生產,全面加強應急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應急救援體系和隊伍建設,提高糧食行業全體人員的應急防范意識,培養全體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保護和救援能力。
二、演練對象和計劃
(一)演練對象:全縣糧食經營企業
(二)演練計劃
1、安全事故包括:防洪安全應急演練;防火安全事故演練;安全生產演練(如糧堆倒塌,造成人員被埋事故);在使用有毒化學殺蟲藥劑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人員中毒事故演練;其他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2、各糧食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演練計劃,至少自行組織完成一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自救疏散演練。演練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并根據演練存在的問題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高度重視本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自救疏散演練,大力宣傳本次活動目的意義,提高認識,制定演練計劃并指定專人負責。
(二)健全預案,以練促提。健全完善演練方案,合理設置險情,增加預案演練的可操作性。通過演練,提升員工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
為貫徹落實國家、區、州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____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要點》,積極組織煤礦開展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預案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應急機制,宣傳應急知識,明確應急職責,不斷提高煤礦企業應對突發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能力和救援水平,最大程度預防和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損失,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__煤炭工業管理局負責全州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指導、監督。各縣(市)煤炭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指導、監督。各煤礦企業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組織實施。
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下發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2011)的要求,可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組織開展綜合應急預案演練、專項應急預案演練、現場處置方案等三個層次的演練。
(一)__煤炭工業管理局在今年應急預案演練周期間,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
(二)各縣(市)要結合本縣(市)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年度內至少組織一次有救護隊參與的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三)各煤礦企業根據事故災難預防重點,以礦井為單位按照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年度內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性演練或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并對重大危險源、重點部位、重要生產工序,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演練。
(四)__州礦山救護隊除參加__及各縣(市)組織的煤礦應急演練外,還必須根據本隊服務礦井的災害特點,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專項應急演練。
__年5月至11月,其中6月15日至6月21日為應急預案演練周。州煤炭局計劃在6月19日開展一次煤礦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五、工作要求
(一)各縣(市)煤炭煤炭局、各煤礦企業要制定年度演練計劃、擬定演練方案、召開協調會、制作演練腳本、預演、正式演練與觀摩、演練總結評估、進一步修訂完善預案及處置方案,切實提高應對煤礦事故災害的能力和救援水平,達到應急演練活動的目的。各縣(市)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開展情況將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2014年6月16日-22日
二、演練目的
通過應急演練,進一步檢驗各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和各類專項預案的可行性和靈活性,提高各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現場組織指揮水平和救援專業水平,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完善相關事故應急預案,維護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穩定和公共安全。
三、演練內容
(一)開展應急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各企業和相關職能部門要結合本企業、本部門實際需要,通過“安全生產月”咨詢活動、應急管理專題講座、應急隊伍救援演示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事故預防、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等宣傳培訓活動,向本企業和本部門工作人員提供應急管理政策法規、逃生裝備使用等方面的宣傳服務。要充分利用網絡、報刊、墻報、文化長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辟應急知識和技能宣傳園地,大力開展應急知識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進家庭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應急常識、樹立應急意識、教育社會公眾,提高全社會事故預防和防災減災意識,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結合工作重點開展演練活動。督促企業把“演練周”活動與日常演練、汛期等特殊時期的演練相結合,按照演練工作計劃和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和應急隊伍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演練、專項演練和現場處置演練。要針對重大危險源、重點車間和班組及崗位安全生產特點,強化班組和崗位演練,使職工掌握事故發生時的應對措施和處置程序,提高職工自我防護、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事故預防,注重應急準備和應急物資保障,針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制定防護措施,完善應急工作機制。要注重應急響應程序和現場處置演練,確保所有參演人員得到培訓和鍛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其他行業企業也要針對生產安全事故易發環節,組織開展好應急演練活動。
(三)進一步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各企業和有關部門要通過應急演練活動,分析評估應急預案各個環節所存在的不足,針對發現的問題,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時,要進一步充實應急救援隊伍,補充應急裝備器材,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要切實加強演練工作的組織領導。應急演練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安全管理人員負全責,一級對一級負責。精心謀劃,狠抓落實,務實重行,務求使應急演練貼近實際。
(二)要密切配合,協調作戰。應急演練中涉及到的各職能部門要密切聯系,加強溝通,互通情況,形成合力,確保演練工作取得成效。
(三)要在應急演練中不斷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通過應急演練檢驗應急救援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的了解程度,不斷充實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對可能發生的新情況進行補充,使應急預案更具有應變性和實際操作性,確保應急預案體系更加完善。
(四)要通過應急演練加強應急裝備建設。結合應急演練工作的開展,要及時發現本部門應急工作程序和應急資源準備中的不足,根據實際需要,配備一批器材裝備,提升作戰能力,以滿足應急處置的實戰需要。
記者(以下簡稱“記”):高主任您好,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請問這一通知的具有怎樣的意義?我國目前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現狀是怎樣的?企業和屬地政府的應急預案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高雙喜(以下簡稱“高”):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落實企業和地方政府應急管理責任的重要抓手,對科學有效處置生產安全事故事件、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有著重要意義。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和《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都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近年來,通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應急預案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先后頒布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總局令第17號),推動31個省級單位印發了實施細則;頒布了國家標準GB/T 29639―2013《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印發了《安全監管部門應急預案框架指南》等規范性文件,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從無到有,初步建立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截至2014年底,全國各級各類企業共編制應急預案595.4萬個,重點行業企業、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做到了應急預案全覆蓋。
但是,當前應急預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差,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等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對應急預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樹立“應急預案、演練和培訓不到位就是隱患”的理念,只重視“有”不注重“用”,重預案編制、輕預案實施;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導致應急預案編制前的危險因素辨識、風險評估工作不到位,特別是對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事故分析不到位,不同層級、不同種類應急預案內容存在重復;日常監督指導不到位,對應急預案銜接要求不明確,導致政企之間在信息報告、響應分級、指揮權移交、警戒疏散等環節的處置工作存在脫節;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不到位,應急處置不當事故時有發生;執法檢查不夠,各類安全生產大檢查、督查沒有把預案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專項督導、檢查少,對應急預案、演練、培訓工作督促推動、處罰力度不夠,未能形成震懾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深入落實新修訂《安全生產法》對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使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實現政府預案與企業預案的有機銜接,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從落實責任、優化預案、加強預案實施、強化執法等環節著手,起草了《通知》。
記:《通知》中對于應急預案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為什么要提出這些要求?有哪些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
高:《通知》是第一次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文件的形式的關于應急預案的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應急預案工作的總體要求,細化和完善了應急預案管理責任體系,突出了應急預案優化修訂的程序和方法,注重了應急預案的實施,強化了應急預案責任追究。
關于總體目標,《通知》明確提出了“預案不完善就是隱患”的理念,有利于解決應急預案編制、實施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存在的不重視、不投入、不落實等問題,并提出了應急預案“專業化、簡明化、卡片化”的制修訂目標。
關于應急預案管理責任體系,《通知》進一步強調了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各級政府安委會、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在應急預案工作方面的責任。這些要求的提出,是貫徹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貫徹落實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的有力舉措,是解決企業當前應急預案工作相對弱化、預案質量較差、預案實施不到位的有效途徑。
關于應急預案的優化修訂,《通知》明確提出了應急預案制修訂必須基于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必須科學確定應急響應分級標準并確保相互銜接,實現應急預案的專業化。同時,為推動應急預案的簡明化和卡片化,《通知》還要求企業可根據本單位的風險特點科學建立應急預案體系,簡化內容,并編制重點崗位應急處置卡。這些要求是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要求,可以有效解決當前應急預案普遍存在的“厚、虛”等問題。
關于預案實施,《通知》明確了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和培訓的具體方法、途徑,提出了宣傳教育要“五進”(進機關、進基層、進社區、進工廠、進學校),培訓要納入“三級安全教育”和全員安全培訓;細化了應急預案演練的頻次,強化了政府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的演練。這些要求是針對當前應急預案“束之高閣”、不學、不練、不用而提出的,是確保應急預案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舉措。
關于應急預案監督檢查,《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應急預案備案的“分級屬地”原則,強化了執法檢查和責任追究,特別是強調了要在應急處置評估中加強對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評估。
記:企業和屬地管理部門在現有的應急預案基礎上應如何改進,以實現應急預案的簡明化和實用化?
高:《通知》從5個方面對應急預案的簡明化和實用化進行了要求。
一是簡化預案文本。考慮到目前應急預案中存在大量重復性和指導性內容,《通知》明確了應急預案要以應急處置流程為主線,對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通用措施等指導性內容盡量整合簡化。為此,企業可根據本單位風險特點,確定是否編制專項預案,小微型企業可以僅編制現場處置方案,大大簡化了預案文本。
二是科學建立應急預案體系。《通知》明確企業發生任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責任人必須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所屬的應急組織機構。
三是明確預案編制程序。針對當前部分企業應急預案簡單照搬照抄等問題,《通知》明確要求預案編制必須建立在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必須結合本單位、本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種類和特點,切實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
四是強化應急預案的銜接。新修訂《安全生產法》明確了地方政府和企業應急預案應當相互銜接,為此,《通知》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應急預案增加預案銜接的內容,強化了企業與地方政府應急預案的銜接。
五是優化應急響應標準。改變過去按照事故死亡人數與損失程度而確定的預案分級響應標準,實施按照事故危害程度是否超出企業廠區范圍、企業應急能力能否滿足應急處置需要這兩個條件來確定響應級別,切實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
記: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應如何強化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
高:應急預案的宣教、培訓和演練,關系到企業和政府相關人員對應急預案的掌握、應用程度。為此,《通知》要求企業和有關部門,要制作通俗易懂、好記管用的宣傳資料,要借助微博、微信等媒體廣泛宣傳。同時,要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等重大活動開展應急預案宣傳。
屬地管理部門應當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重點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工作。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把培訓納入“三級安全教育”和全員安全培訓,確保預案涉及的人員熟知預案核心內容。
要建立應急預案演練相關制度,制定應急演練規劃或計劃,建立資金保障,確保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至少每3年進行1次應急演練,企業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1次應急演練,各類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演練。同時,要強化對應急演練效果的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記:加強應急預案的備案、監管與執法,將采取哪些新措施?
高:應急預案工作涉及多個行業,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努力,落實責任,加強管理。《通知》要求建立應急預案屬地監管機制。督促各級政府將應急預案工作納入本級安委會工作內容,定期要求,不斷督促,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理順應急預案備案工作機制。在正在修訂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中,將進一步細化關于企業應急預案備案的要求,確立應急預案的分級屬地備案原則,明確各類企業應急預案的備案受理主體,并將應急預案備案作為明年工作重點進一步推動。
完善預案監管制度。在正在修訂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中,將進一步明確應急預案工作的處罰條件、金額等內容,使應急預案執法有法可依。同時,推動地方安監部門將應急預案執法檢查納入執法計劃,擴大處罰范圍,加大處罰力度,督促企業從重預案編制到重預案實施。
建立應急預案評估制度。加快研究應急預案評估方面的標準,開展應急預案定期評估試點工作,推動企業全面落實應急預案評估制度;完善事故后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總結評估機制,明確對因預案工作不到位導致應急處置不當的要嚴肅處理,并有針對性地對典型事故開展應急預案執行情況評估工作,形成震懾力。
記:下一步,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指揮中心將開展哪些工作,落實《通知》中的要求?
高:首先,抓好宣貫落實。通過互聯網、報刊等多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將《通知》迅速傳達貫徹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所有企業及職工,使“應急預案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隱患”的意識進一步深入人心。
其次,做好示范引導。繼續推廣神華神東公司、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應急預案優化試點經驗,在煤礦、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全面推廣。繼續開展好油氣管網領域應急預案優化工作試點,并適時在非煤礦山、冶金等行業試點,全面帶動地方應急預案優化工作。加快修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9個安全監管總局部門預案,為地方政府應急預案編制提供指導。
一、要加強應急預案建設管理
(一)加快預案修訂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原則上每3年修訂1次。各鎮、社區、園區、部門要對牽頭制訂、的各類應急預案進行認真自查,對預案體系不完善、格式不規范、內容不全面、操作性不強的,及時進行修訂完善,9月底前將預案編制、修訂情況報縣應急管理辦公室。同時,要切實抓好本轄區、本系統各基層單位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管理工作。
(二)規范預案程序。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完成后,要按規定報縣應急管理辦公室進行審核,并征求縣法制辦意見。未經縣應急辦、法制辦審核的應急預案不能實施。縣級專項應急預案必須報縣政府審定后以縣政府辦公室文件印發,部門應急預案報縣政府主管領導審定后以本部門文件印發。各鎮、社區和基層單位應急預案經上級政府或主管部門審定后以編制單位名義印發,重大活動應急預案報縣政府主管領導審定后由活動主辦或承辦單位印發。
(三)嚴格預案備案。各鎮、社區、園區和村級總體應急預案要分別報縣政府、鎮政府、社區管委會備案;縣級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各基層單位應急預案報上級業務部門和縣應急管理辦公室備案;各生產經營企業應急預案要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規定進行備案;大型活動應急預案在活動舉行前15日內報縣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和主管部門備案。凡備案的各類應急預案要以正式文件印發,一式三份,連同電子文檔一并上報。
二、要加強應急預案演練
(一)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應急預案演練,不斷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縣應急辦要根據全縣應急預案演練計劃,統籌安排,加強指導,確保應急預案演練任務落實。
(二)及時報送相資料。應急預案演練前,組織實施演練的部門、單位必須制定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并在演練前10天報縣應急辦審核備案。演練結束后,各牽頭部門要迅速會同有關部門針對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認真總結評估,制定整改措施,進一步修編完善應急預案,并在演練結束5日內,將演練總結、影像資料等報縣應急管理辦公室。
三、要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
(一)夯實工作責任。各鎮、社區、園區和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應急值守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擔負起責任,認真研究部署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確保規章制度落到實處、責任落實到人。
(二)加強信息報送。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確定1名同志擔任應急管理動態信息員,負責向縣應急辦報送突發事件信息和應急管理工作信息,每月報送的工作信息不少于5篇,主要內容包括預案編制、應急演練、宣傳培訓、隱患排查、救援隊伍建設等經驗類信息,也可報送調研報告、專題材料、案例分析、突發事件評估等調研類信息。6月10日前,各鎮、社區、園區和縣直各部門要將信息員的姓名、聯系電話報縣應急管理辦公室。
(三)強化工作考核。縣應急辦要制訂應急工作信息報送考核辦法,加強考核。縣政府辦每半年通報1次應急工作信息報送情況,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對信息報送數量少、質量差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年終對工作信息報送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四、要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