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實驗安全基本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多媒體技術的引入為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它可以充分的調動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有機化學實驗過程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提高授課的效率.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在實驗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加深了他們對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實驗現象的理解.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實驗流程圖、實驗儀器圖、實驗裝置圖、實驗視頻生動形象的展現在課堂上,把傳統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講解和認知[6].例如,教師對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時,常規的實驗教學只停留在書本上面,教師要求學生對實驗室安全、事故處理和實驗儀器的使用等知識加以理解,因知識量大而雜學生往往容易忘記.若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將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及事故配以實物圖的形式加以講解和辨別,運用以往實驗室出現的一些典型性事例加以說明,通過強烈的視覺感受使學生對有機實驗室的基本知識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在介紹實驗儀器時,由于有機化學實驗室的儀器眾多,單純以書面講解學生很難將儀器名稱及使用方法全部記清楚,教師在課件中插入儀器圖片,輔之以實驗儀器的實物加以詳細介紹,學生對儀器名稱及使用方法將會留有深刻的印象,提升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多媒體技術優化有機化學實驗的內容有機化學實驗在內容上是對有機化學理論的驗證,由于課時量有限,不可能把每個實驗都在實驗室為學生重新演示一遍,這必然導致有些學生對一些重要實驗認識不夠全面,影響了他們對有機化學實驗的全面認識.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不但可以節省教學時間而且還有許多傳統教學無法實現的優點.利用課件將實驗課程內容按順序排列,對實驗目的和原理,實驗儀器和裝置,實驗流程和結果,實驗問題和思考在投影儀上依次展開,每一張PPT上面用層次分明的文字加以提示,插入實驗儀器圖片和錄制好的實驗過程視頻,講解完實驗步驟之后,把實驗步驟做成條理清晰的流程圖并注釋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實驗過程中用課件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使課堂教學直觀生動,令學生記憶深刻,同時提升了教學效率,調動了學生的實驗興趣,深化了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實驗技能.以簡單的蒸餾和分餾實驗為例,按照常規的課程安排,實驗室只進行了這兩個實驗的操作.理論課上講到了水蒸氣蒸餾和減壓蒸餾,它們與普通蒸餾和分餾的知識相互關聯,經常在許多科研實驗和實際應用中用到,但是并沒有安排具體的實驗講解和操作.傳統的教學由于受課時所限,導致學生對水蒸氣蒸餾和減壓蒸餾的基本操作缺乏理解,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全面認知.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蒸餾或分餾實驗時利用課件將水蒸氣蒸餾和減壓蒸餾的相關內容介紹給學生,這樣大大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內容的不足,讓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全面,更系統.多媒體技術強化有機化學實驗的操作規范由于有機化學實驗課學生人數多,實驗儀器和實驗臺面有限,藥品的大多都是易揮發、易燃、有毒、易腐蝕的有機液體,儀器大部分是易破、易碎的玻璃器皿,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割傷、灼傷、燙傷、中毒、爆炸、火災等安全事故,實驗過程中產生廢液、廢渣、廢氣處理不當不僅會給實驗室造成污染,同時會影響周圍的教學環境.因此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強化他們的實驗操作規范必須在每次實驗過程中加以強調.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實驗需要注意的正確操作規范融入到實驗講授的每個步驟中,對于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提前做出警示,增強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意識.這樣的教學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容易引起學生對實驗安全的重視,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規范,在后續的實驗中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養成嚴謹的科學作風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7].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實驗教學的利弊分析
有機化學實驗以實驗操作為中心,教會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和規范,促進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的進步.具體的實驗教學功能是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不能因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而否定傳統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教學優勢.傳統教學中板書的作用相對于傳統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改善了教學環境,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課件的提前準備,往往使部分老師對課件形成依賴性,上課時一層不變按照課件的內容講解,讓部分學生對實驗毫無興趣,使得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實驗教學中板書切不可棄而不用,相反教師需要利用板書教學將實驗提綱和一些容易忽視的重點作相應的提示,以彌補多媒體課件的不足,同時板書教學可以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根據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回復,有利于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8].多媒體教學與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的融合傳統的實驗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生的學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隨之改變.將傳統的實驗教學優勢和多媒體教學優勢結合起來,使多媒體技術和有機化學實驗融合起來,揚長避短,使多媒體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解決了傳統教學中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實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和探索科學原理的好奇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自覺的變成主動學習,促進了學生綜合實驗技能的發展.
結束語
1.1缺乏課程實踐操作
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學生都是需要對所學習的物質和器材具有一定的“熟悉感”,也就是說,不只是對于書本上的知識進行了解,而更是要真實地接觸過化學,觸摸過“物質”,這才可以說自己學過化學,了解化學。可是現在一些學校由于過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了學生的成績上,對于他們的實踐操作采取了忽視態度,將本應該一周一節的實踐課縮減到了一個月一節,甚至是兩個月一節。而這,也就造成了化學實踐操作的能力缺乏甚至是空白。
1.2實踐安全常識模糊
在教學實踐課程的嚴重缺乏下,實驗室或者是材料室里的用具和元素物質對學生們來說是無比危險的,在無意中接觸了這些“物質”后,學生們的無意識的不安全舉動會對個人或者是其他人帶來事故或者說是災難,由于安全常識在課程缺乏下無法得到及時的彌補,他們的補救能力也是相當令人擔憂的,而這種狀況更是現下學校里大量存在的。
1.3創新能力相對貧弱
對于化學實踐操作課程的能力貧弱和課程實踐的大量的縮水,造成了學生們對于實踐操作的心理不重視甚至是抵觸,這也就為他們的化學創新能力,即化學天賦缺乏埋下了伏筆。而化學的無機和有機方面,它的離子合成和分子的分解重組在幾個世紀前,大都是由自然環境的變化而物質能量環境下的相對較自然的自然化學反應。而近幾個世紀以來,由于科學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化學在多種途徑下,由多種能量背景下的人工反應形成新物質的人工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強化和更新,這也就是說明化學能力,即化學創新能力,正在迅猛而急速發展,化學人才的缺口更大了。
二、實驗課程的基本模式
2.1安全進出實驗室
實驗室的物質和器材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特殊性的,因為對于外界的復雜環境來說,實驗室大都是穩定的溫度、濕度和避免光照的,是在一定狀況中保護化學實驗物品(無論是化學物質還是器材)和保障其化學實驗的安全穩定的進行。進入實驗室之前,要確保身上的干凈程度,不許在實驗室內喧嘩打鬧和在不允許的狀況下進行對實驗器材的亂觸動和實驗書本上的數據的惡意篡改。而離開實驗室時不可以帶走任何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要在實驗室里留下垃圾。
2.2嚴格遵守基本要求
對于化學實踐教學的進行,無論是哪一種實踐實驗或者是能力的培養,都是需要由淺入深、由表到里的逐層次培養的,所以,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就更為重要而且迫切需要被重視的。實驗室的規章制度是化學能力培養的基礎和各種事件和事故預防的基礎和處理的基礎,它是實驗室的安全保障和人身安全保障的基本,所以如果說實驗室的能力培養重要,那么化學實驗室的安全規章則是凌駕于能力之上的重中之重,是化學實驗的基本。
2.3培養個人能力素質
化學的實踐能力,可以分為對于化學日常實驗的創新能力和事故的處理能力,其實在一些問題上,可以將這兩個問題總結為是個人化學實踐能力素質。對于日常的創新能力,在于日常的基本知識積累和化學實踐能力培養,它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讓擁有化學天賦的人創新出新的物質,新的材料造福人類和自然界;而在事故的處理能力這個問題上,是源于老師和導師的培養和個人對于化學實驗室的認知甚至是對于物質的正當處理反應的考驗。所以,培養個人化學能力素質,甚至可以說是素養,是絕對重要而急迫的。
三、教育改革的方案和模式
3.1將信息同步入學生的日常中
對于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和安全意識的培養,在這里認為必須要融入學習者的日常生活中和日常能力培養的實訓中,尤其是在學習者處于遠離化學環境和遠離化學危險物質的防范意識薄弱狀態下,對于化學實踐學習的進行可以說是對于學習者是尤為有用的,它可以讓學習者們對于化學實踐的實驗引發強大的興趣,對于一些繁冗的知識的了解和理解由淺入深的逐步進行。
3.2對于代課老師的分配
化學是一項綜合知識和能力培養的課程,在許多方面的認知和了解都是需要由人帶領入門的,而代課老師這一角色,就是在學習者們對于知識懵懂而渴望的時候,讓他們遠離危險帖近化學知識的。代課老師的角色很重要,是直接關系到課程中學生們的安全和課程的進行的,他們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的教學能力,綜合素質也是其中的一項能力,所以對于課程老師的專業分配,需要相關的課程主任來進行逐步了解和細心調查分配的。而對于老師這一職業,責任感和耐心同樣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3.3進行事故模擬操作
在化學實踐課程的實驗操作中,無論是進行多次的實驗規章和實驗原理的講解和培訓,都是無法完全預防和阻止實驗事故的發生和排除安全隱患的存在,在這一點上,代課教師的作用就尤為凸顯出來了,在代課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的事故模擬實踐操作是化學實驗室課程的一個預防措施,更是化學實驗實踐的一個綜合能力的基礎和防范。所以,合理進行貼切的預防和模擬事故操作,無論是在器材的保護上還是在人員的安全意識甚至是人身安全上來說,都是必不可少、重要萬分的。結語對于化學教學實驗課程的實踐,無論是在中、高中學校或者是相關的專業學校、專業實驗室里,是重要而有利有弊的,這把利弊雙絕的雙刃劍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埋下了隱患,然而無論是多么復雜的隱患或者說是多么有利的科研技術,只有在安全的狀態下,由專業人士領導指導下,在對化學有了解和安全意識后再進行,才是真實的化學實踐。
作者:王文浩 單位: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一、重視化學實驗入門教學,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化學課程要求學生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掌握相應的實驗技能.教師應為學生做好示范工作,并教育學生珍惜每次實驗機會,愛惜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藥品.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進行操作.
例如,給試管里倒液體,要讓學生用水反復練習,從瓶蓋倒放聯系到鍋蓋、電壺塞倒放,以防污染.指導學生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試管口不能對著人;使用酒精燈時,酒精的量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23,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等基本知識,以免發生意外.在指導學生實驗時,切忌過分強調儀器的珍貴性,藥品的毒性,以免學生縮手縮腳,不敢做實驗,以致喪失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學生掌握一定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教師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或猜想假設,并自己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例如,在講“燃燒的條件”時,先讓學生分析課本上實驗的不足,使學生認識到在開放的環境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生成的白煙五氧化二磷是有毒的,會造成環境污染.啟發學生改進實驗,減輕環境污染.學生很快設計出改進后的實驗:把白磷、紅磷分別放在試管中,塞緊橡皮塞,放進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很快觀察到試管中的白磷燃燒起來,且白煙沒有逸散到教室里,避免了環境污染.當用導管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時,白磷老是跑到其他地方,有的學生馬上想到在導管口接一個倒扣的漏斗,對著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學生就清楚地看到了水中的白磷燃燒的現象.老師趁機引導學生分析:為何水火能相容?學生經過激烈的爭辯,最終找出原因,得出物質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如果沒有實驗現象的刺激,只是用語言文字表述這個實驗現象,就很難激發學生探究的強烈欲望,沒有實驗現象作為直接的鮮活的思考對象,也決不會引發學生廣泛的思考,產生豐富的解釋.正是這樣一種由實驗引發的爭辯,激發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重視家庭小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手進行實驗,化學實驗除了在課堂及實驗室完成以外,還應該將實驗活動延伸到課外,以便充分發揮實驗資源的作用,使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親身體驗化學實驗的魅力.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布置貼近生活的實驗,使學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講解酸堿理論的知識時,給同學們布置護發素護發的實驗.實驗用品為護發素、洗發水、頭發、pH不同的溶液.該實驗的目的在于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獨立完成實驗,發現護發素是怎么發揮護發作用的,并能從中學習酸堿理論的相關知識.這些課外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在家庭小實驗中,可以引導學生用家庭的廢舊物品代替實驗室器材.這樣,既解決了實驗器材短缺,又培養了學生動腦設計實驗、動手做實驗的能力,同時體驗了探究過程,不僅使學生學會了一些基本研究方法,還培養了他們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精神.
為了避免家庭小實驗流于形式,可以從多方面來檢查家庭小實驗的完成情況.如編發家庭小實驗報告冊;課外單獨詢問,課堂提問;向家長了解情況;讓學生堅持寫化學日記,反饋實驗情況,寫實驗感受,交流實驗問題等.通過家庭小實驗的操作,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興趣,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四、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晚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每年初中化學教學進入復習階段后,學生在課堂上做實驗的機會減少,學生就會感覺學習枯燥無味.為了繼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每年放寒假前,我籌劃讓學生在春節后,舉辦一場趣味化學實驗晚會.活動從方向的選擇、節目的編排、實驗的改進到自創實驗,教師不做過多的限制,只從可行性、安全性方面作指導.
摘要:分析化學是一門涉及面廣、實踐性強、應用廣泛的學科,也是技工院校冶金、化工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在課堂上講授分析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更要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化學 分析 實驗
分析化學是研究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關理論的科學,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以往技工院校沿用普通高中素質教育模式,往往在化學課程教學中采用普通化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但隨著技工院校專業設置的日新月異,許多專業都對傳統的化學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種背景影響下,不少技工院校紛紛開設分析化學課程。對于分析化學這門課程來說,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融理論與實驗技能于一體的實踐性教學活動,還是技校生強化理論知識,探索科學理論,提高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一直受到筆者所在技師學院師生的關注。
一、激發興趣,科學考核
技校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較差,許多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厭學心理,因此在實驗教學開始之前,應將激發學生的興趣放在首要環節。在實驗開始之前,要求學生要認真查閱有關資料,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知識,研究實驗內容,弄清實驗原理、要求和操作方法,做好實驗設計和時間的安排,并寫出預習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和步驟。教師可用實驗前的提問來檢查學生對實驗內容的了解情況。探索性和綜合性實驗的增加,不僅有力地提升了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更能深入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
同時為做好實驗教學的考核工作,可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如通過實驗前的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巡視實驗過程中進行個別提問,檢查學生的實驗記錄等。這就改變了以往學生實驗成績主要以學生平時實驗報告為依據的狀況,其成績的真實性不強,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考試總評由學習態度、操作能力、實驗考試所組成,這樣不僅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情況,還強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實驗技能的綜合培養。
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多年前技師學院就開設了儀器分析課程,經過近幾年的化學學科建設,逐步轉化為以定量分析為基礎,以儀器分析為主導的現代分析化學。因此,分析化學實驗也必須作相應的變革,在設計實驗內容時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定量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和綜合實驗。在定量分析化學實驗中強調基本操作訓練和“量”的概念,基本操作主要是常規儀器,要求學生學會酸堿、絡合、氧化還原等容量分析的正確操作方法,樹立分析化學中“量”的概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作風;儀器分析實驗內容涉及光譜分析、電化學分析和色譜分析等16個實驗,使學生了解現代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學會儀器的操作和使用,同時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思考能力;綜合實驗為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對復雜的實際樣品進行分析測定,并與其他學科交叉,充分利用現代化實驗的測試和表征手段為化學、冶金等研究服務,主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綜合能力、靈活運用實驗技能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也將是實驗教學今后發展的重點。
三、加強指導,發揮主動
關鍵詞: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實驗教學;改革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很多專業如化工、材料等學生大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加深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必要環節。無機及分析化學這門課程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融合為一體,在降低教學學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對于教師的考驗也更加嚴格。教師必須在較少的學時中清晰、明確的講授更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保證教學的系統性和創新性。因此,對于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不僅分析了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同時也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1傳統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主要采取老師講授知識時長較長、與學生互動少的教學方式。同時,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包括一些冗長的驗證和復雜的說明等內容,容易造成學生提不起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此外,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的展示自我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較少,學生在課堂中不能有效的提高化學實驗方面的動手能力。對于規范的實驗基本操作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由老師來講授或演示,但是這些偏向于實踐操作的技能,更加需要學生在不斷自己操作中改善和加深記憶。其次,由于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這門課的特殊性,有些教師課堂內容可能會出現兩者知識不融合,聯系不緊密等現象,造成學生對該門課程理解不深刻,阻礙了學生對于無機和分析化學知識的更深層次理解。同時,有很多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堂上的實驗設計限定較多,有些僅為了實驗技能的訓練而安排,缺乏多元化,同時不能對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獨立思考方面的能力進行很好的培養。最后,由于這門課程是為了向同學講授如何正確使用實驗儀器和一些常見的實驗操作。但是很多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數量較多,導致老師演示操作很多同學看不到或看不清,導致很多同學對于知識的獲取并不全面。[1]當然,有些同學對于學習這門課程的態度不夠端正,在學習該課程前不進行認真的課前預習,對于課堂上要講授的基礎知識和要點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導致課堂上跟不上教學進度。在記錄實驗數據時,頭腦不清晰,且態度不嚴謹,不能很好的保證數據的真實和可靠性。[2]
2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知識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教學方式的需求也要求越來越多元化。而傳統的方式單一、內容固化的教學方式已經顯然不能滿足現今處于信息社會的學生的需求了。同時,為了響應我國高等學校化學專業對于本科教學的要求,課時在逐漸減少,但是講授的內容和質量不能減少和降低。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能更好的呈現課堂內容,如何能更好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提高學生積極性,如何能更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如何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實驗能力等問題。因此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趣味,加強實驗綠色性,加強教學內容基礎性是非常必要的。[3]
3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的措施
3.1增加教學中實驗的設計性
為了加強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中兩者的聯系,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創新能力,應該增加實驗課程中實驗的種類。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的講授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綜合和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估時,也應該重視實驗設計和獨立創新性等方面的能力。
3.2提高實驗的綠色化
由于課堂實驗的多元化,使得課堂中使用的試劑種類繁多,且化學實驗中使用的試劑大多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會污染環境。而很多初學化學知識的大學生對于這些試劑的危害認知不清,使用過后的廢液會隨手丟到下水道中,嚴重危害環境。因此,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環保意識和對于試劑的危害性加以強調。同時,在設計實驗時,提倡使用低毒性的試劑來代替劇毒試劑,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減少實驗產生的有害廢棄物。
3.3改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積極性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課堂上被要求重復老師的操作,極大地局限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教師必須反思自我的教學方式是否枯燥乏味,應該更多的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和教學的趣味性以引導學生對于知識更加深入的思考。此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驗過程和數據記錄更加嚴格監督,以保證學生實驗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對于保證數據真實性意識的培養。
4結語
在新的世紀,面對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學生需求的多樣化,教師必須在不斷完善自身對于基礎知識理解的完善和深刻的同時,還要不斷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調整交些內容,突破自身局限,對更加有效和有趣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探索,同時還要不斷在教學中學會反思自我,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出具有更好實驗操作能力和更強自足創新能力的學生,為我國不斷輸出綜合素質更高的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
[1]肖雪春,王毓德.材料類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14(1):153-157.
[2]柳娜,薛冰,郭登峰,等.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信息,2010(2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