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扶貧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貧困戶姓名: 住址: 鄉(鎮) 村 社 號
幫扶人姓名: 單位: 職務:
本人接受 同志為幫扶我家的扶貧責任人,在幫扶人的幫助和支持下,承諾做到:
1、通過自身努力和幫扶人的指導和扶持,搞好家庭種植業和養殖業,保證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加 元,人均糧食達到 公斤。
3、在扶貧資金的使用上,接受幫扶人的指導和監督,嚴格按規定用途使用。如使用扶貧貸款,保證按期償還本息。
4、按照上級的規劃和安排,積極參加新村扶貧工程、移民扶貧工程的建設,按計劃完成到戶任務。
5、自覺履行一個公民的義務,爭做農村“遵紀守法戶”、“五好家庭戶”、“文明光榮戶”。
如本人未盡夠自身努力實現承諾,下年度幫扶責任人調出幫扶其他貧困戶,本人無意見。
貧困戶(簽字)
年 月 日
本人以 為幫扶對象戶,在幫扶工作中做到:
1、向貧困戶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方針政策及措施辦法,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
2、每年至少3次到貧困戶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幫助制定脫貧計劃和完善幫扶措施。
3、幫助選擇扶貧項目,協調落實扶貧資金,并指導貧困戶按規定使用好扶貧資金,產生扶貧效益。
4、為貧困戶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技術、信息、購銷等方面的系列服務。
6、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支持貧困戶搞好扶貧新村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和提高生活質量;對貧困戶子女入學有經濟困難的給予支持和幫助。
如未能實現目標任務,愿繼續幫扶該貧困戶。
幫扶人(簽字)
年 月 日
__鄉總人口35728人,總戶數11516戶,按照我市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標準要求,截止目前,實際錄入貧困戶856戶,人口1493人。扶貧對象甄別后,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扶貧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按照“六個一批”、“六個精準”進行了分類,并組織信息錄入員將扶貧對象信息錄入電腦,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
(一)強化組織,健全機制。一是成立了由我任組長,分管副職任副組長,民政所、農經站、財政所負責人,六個工作區區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開展,并組建15個駐村工作組,分6個工作片區,分別進駐15個行政村,開展入戶幫扶等工作。二是制定了《__鄉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各成員單位及辦公室工作職責及具體任務,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動員部署,強化宣傳培訓。召開了__鄉精準扶貧工作動員大會,對工作人員及各村書記、主任進行了培訓。并通過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政策。各駐村工作組進村入戶,召開村民小組會議。貧困戶甄別分類期間,我鄉共舉辦3次專題培訓會,確保鄉村干部精準掌握扶貧開發工作基本知識,發放宣傳資料3500余份,極大地推動了精準扶貧工作快速穩妥進行。
(三)落實責任,幫扶到位。按照幫扶要求,積極與市委選派的8個駐村幫扶單位聯系,提供一切工作便利條件,實現與幫扶單位無縫對接。結合鄉村綜合條件,選派鄉領導、干部等一共38名幫扶人員,與幫扶單位組成了共103人的幫扶工作隊,深入到__53個村,856個貧困戶中去,摸清貧困戶基本情況,按照“六個一批”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脫貧計劃,發展生產和就業脫貧一批,危房改造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一是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宣傳力度。切實轉變貧困戶脫貧致富觀念,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盡快解決我鎮極少數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進一步改善貧困人口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逐步改變其社會、經濟、文化的落后狀態,為全面實現小康建成全省百強鎮創造條件。
二、幫扶對象
全鎮所有的貧困戶。
三、幫扶目標
建立長效扶貧機制,以最清醒的頭腦、最扎實的工作、最細致的方法、最有效的措施,使全鎮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無一人缺糧斷炊,無一名中小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利用3年時間使全鎮有勞動能力和脫貧愿望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確保全鎮脫貧人口達到貧困人口的40%以上;2004年,脫貧人口達到75%以上;2005年,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基本消除。
四、主要原則
1、開發式扶貧原則。將扶貧開發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積極爭取上級扶持的同時,主要依靠自身努力,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
2、統籌規劃、全面發展原則。幫扶帶工程要納入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規劃、全面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的生產條件和生活質量。
3、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相協調,實現資源、人口和環境的良性循環。
4、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原則。發揮鎮政府和村兩委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共同為幫扶帶救助工程獻計出力。
5、動態管理原則。對幫扶對象進行動態管理,確保新出現的貧困人口能夠及時得到幫扶。
五、主要措施
1、排查摸底,制定規劃。根據我鎮實際和貧困人口的分布現狀,確定全鎮幫扶帶救助對象的標準是:農村年人均純收入650元以下的貧困戶;城鎮達不到月最低生活保障線(160元)的貧困戶。確定扶持范圍,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搞好貧困人口的調查摸底。要以責任區、鎮直部門為基本單元,以村、企業為基礎,對全鎮所有貧困戶,按照貧困標準由村、企業確定貧困戶,進行張榜公布,在群眾公認的基礎上,由村、企業負責人簽字蓋章報責任區、鎮直部門匯總,經責任區、鎮直部門核實無誤后,再由社會事務辦公室、村分別立檔。二是匯總情況。由各責任區、鎮直部門將貧困戶情況收集整理,按統一格式報鎮扶貧辦公室匯總。鎮幫扶帶救助工程領導小組根據上報情況,對貧困戶進行歸類,對無勞動能力的,由民政、勞動保障、工會等職能部門按照有關政策進行相應救助;對具備基本勞動能力且有脫貧致富愿望的貧困戶確定幫扶單位和任務,由幫扶單位將任務帶回本單位分解至機關干部。三是制定幫扶計劃。幫扶單位、幫扶領導和機關干部要根據分配任務,深入貧困戶,實事求是地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
2、實行結對幫扶,落實救助責任制。堅持鎮負總責,農村由責任區、城鎮由鎮直部門分頭抓落實,扶貧到戶,全面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幫扶不力的,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一是副鎮級以上領導干部包責任區,主要幫助和督促各村制定扶貧規劃和抓好具體措施落實,及時協調救助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各單位脫貧工作大見成效。二是全鎮副鎮級以上黨政干部和一般干部包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做到全鎮黨政干部人人有幫扶對象、個個有幫扶任務。三是鎮直部門包貧困村、企業。選擇有條件、有經濟實力的單位選派優秀干部入戶進行具體幫扶。在三年內,使貧困戶整體脫貧,面貌明顯改善。四是深入開展強村(企業)帶弱村(企業)、黨員帶群眾和富裕戶帶困難戶,幫信息、幫技術、幫資金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促進和帶動廣大群眾共同致富。
3、加強基層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集中財力、物力、切實加強扶貧工作,大力改善貧困人口相對集中村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萬畝方田建設,重點解決治水、改土、修路、通電等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問題。要幫助相對貧困村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組織貧困戶興修基本農田,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擴大以工代賑規模,確保旱澇保收。
4、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努力提高使用效益。鎮設立專門的扶貧基金,鎮財政將逐年加大對幫扶資金的投入。鎮將協調有關銀行簡化程序,適當放寬扶貧項目貸款條件,根據產業特點和項目情況,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增加貸款總量,全鎮每年用于扶貧的專項貸款不低于15萬元。
5、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收入。一是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幫扶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要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利用三年時間,在貧困村、貧困戶中因地制宜地推廣一批增產增收效果明顯的作物、畜禽優良品種和栽培、養殖新技術,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突出抓好種子工程、節水灌溉旱作農業、仙桃、奶牛養殖、三元雜交豬、波爾山羊等,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幫助貧困戶多形式增加收入。鼓勵、幫助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農產品加工和銷售企業,建立商品生產基地,帶動貧困戶進入市場增加收入。突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拉動效應,形成以龍頭帶基地、聯農戶、跨市場的開發格局,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使更多的貧困人口增加就業。制定優惠政策,努力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鼓勵下崗失業人員等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搞好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力爭使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中,特別是青壯勞力一人就業,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三是進一步減輕貧困人口的各項負擔。深入開展中小學收費、電費、建房收費等的監督管理,盡量減免各種收費,使貧困人口的負擔降到最低。
6、廣泛深入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救助。鎮機關及駐各單位積極帶頭,充分發揮作用,積極探索“電力扶貧”、“水利扶貧”、“交通扶貧”“法律扶貧”等有效形式,幫助貧困戶搞好脫貧致富。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每位干部職工都要有任務,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任務層層分解,真正落實到人和單位。廣開思路,動員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解難濟困;要動員經濟實力雄厚、有條件的村、企業參與幫扶帶救助工程,在捐助、招工、安排項目上給予傾斜。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幫扶帶救助工程的重要意義,動員社會各階層積極開展“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科技扶貧”、“春蕾計劃”等多種形式的扶貧幫困活動,把幫扶帶救助活動開展得更有成效,使貧困群眾真正脫貧,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一、指導思想
2016年鎮解困工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解決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解困工程新思路、新辦法,著重要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解決困難群眾生活,就業、就學、就醫、冬季取暖等方面的困難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解困工程的長效機制。
二、實施城鄉解困工程的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統一領導、城鄉協調、扎實推進的原則。對城鄉解困工程納入全鎮工作當中進行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提高幫扶資源利用率,確保城鄉解困工作協調、有序、扎實開展。
二是堅持因戶制宜、分類幫扶的原則。根據解困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幫扶,一戶一策,因戶制宜,突出就業幫扶,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堅持自力更生與扶貧扶志相結合的原則。既重扶貧,更重扶志;既重治窮,更重治愚;既重“輸血”更重“造血”,立足標本兼治。
四是堅持黨委、政府主導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黨委、政府制定解困計劃,加大投入力度,同時組織全鎮力量開展統一的城鄉解困工作,進一步擴大幫扶工作的覆蓋面和實效性。
三、實施解困工程的目標、范圍、標準和確認程序
任務目標:2016年底實現全鎮農村解困戶23戶63人。全部脫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農村解困的范圍:凡具有我鎮戶口并在鎮域居住的因疾病、子女上學等原因致貧的特困家庭以及有勞動能力的特困家庭,按照村委會上報、鎮民政辦審查、市解困辦審批的程序,確定解困戶23戶,其中:玉堂村4戶、新戽村5戶、龍河村3戶、思源村3戶、村4戶、新渠村3戶。
農村解困對象的確認標準:農村人均月收入低于780元的家庭可列入農村解困工程進行幫扶。
農村解困對象的確認程序:村(居)民個人申請、村“兩委”(社區)班子研究評審、鎮黨委、政府審查核實、市民政局、解困辦抽查核實,由村、鎮兩級公示,市城鄉解困領導小組確認,協調工作組研究審定。
四、實施城鄉解困工程的具體措施
建立幫扶單位與被幫扶解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制度,各幫扶單位要積極參加我鎮組織的幫扶單位與幫扶對象見面會,并與幫扶對象簽定《幫扶協議書》,幫扶單位要對自己所幫扶的解困戶進行深入了解,力爭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鎮民政辦要督促各幫扶單位進行幫扶。對幫扶對象可按以下措施進行幫扶。
(一)就業幫扶措施:結對幫扶的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對困難家庭的富余勞動力要實行“一對一”幫扶措施。要幫助、鼓勵困難家庭子女通過“走出去”的方式自謀職業勤勞脫貧。鎮勞動保障所要根據勞務市場需求制定特困群眾技能培訓計劃,加大對有就業能力的特困群眾的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其就業能力,增加其就業機會。
(二)子女就學幫扶措施:凡當年考入疆外高校的解困戶子女,鎮民政辦將向爭取3000元資助,考入疆內院校的爭取2000元資助,就讀大二、大三的學生每年爭取2000元資助。
(三)就醫幫扶措施:按時向享受就醫優惠政策的解困戶發放1000元就醫卡,并根據《市城鄉醫療救助管理辦法》,對解困戶住院費用進行城鄉醫療救助。
(四)冬季取暖幫扶措施:鎮民政辦為解困家庭解決2-3噸煤炭。
(五)生產經營幫扶措施:勞動力薄弱的特困家庭由幫扶單位幫助其做好春耕、夏忙、秋收時期的各項工作,確保其生產正常進行。無勞動能力的特困家庭,由幫扶單位會同村“兩委”將其土地以當地市場承包價發包給他人耕種,并按時收回土地承包費,確保將承包費交到解困戶手中。各幫扶單位要因地制宜,特別要引導一些有能力的解困戶發展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家庭養殖,依靠養殖業脫貧致富,增強解困戶的“造血”功能。
(六)法律援助幫扶:需司法救助的特困人員,按規定程序申請、減交和免交訴訟費,可持《城鄉解困工程優惠證》到鎮司法所申請法律援助。
(七)臨時性救助人員的幫扶措施:對突發性的致貧事件,村“兩委”班子可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一次性救助,或向鎮民政辦、市民政局申請臨時性救助。
(八)生產資料幫扶:為全鎮十五戶解困戶每戶每年資助1000元用于購買農資,幫助他們順利完成春耕生產。
五、工作要求
要動員社會力量對我鎮弱勢群體進行救助,各幫扶單位要加強承擔起光榮的社會責任,按照“構建和諧”的總體要求,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幫扶措施、解決突出問題,定期入戶走訪、主動了解幫扶對象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不斷提高幫扶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形成鎮、村兩級齊抓共管格局
扶貧幫困工作開展的同時,各村村“兩委”班子要和“訪匯聚”工作組根據各自實際制定針對本村貧困戶定期脫貧。并且切實可行的定人幫扶計劃和實施方案,將各村貧困戶的脫貧時限落到實處。
(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創新城鄉解困工作新機制
要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多層次、多途徑逐步解決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各幫扶單位要將思想幫扶與物質幫扶相結合,通過物質幫扶、協調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特別在“春節”、“古爾邦節”、“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對幫扶對象進行走訪慰問,確保全年走訪維穩不少于5次,幫扶物資或慰問金要達到3000元以上;加強對解困戶的技術幫扶,充分發揮各幫扶單位的自身優勢,通過無償為困難群眾提供勞務、農產品致富信息等服務,進一步拓寬其致富渠道。
(三)強化管理,嚴格督促檢查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黨的和四中全會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我局扶貧工作職責任務,實現扶貧主導產業有新發展,農民收入有新增加,農民就業創業能力有新提升,村容村貌基礎設施有新改善,群眾滿意度有新提高,努力克服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確保在2020年同步實現小康。
二、基本情況
鎮村共有村民110戶,人口360人,耕地620畝。村黨支部現有黨員14人,其中:60歲以上的4名,50—60歲的3名,35—50歲的5名,35歲以下的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18戶,38人,2019年已全部脫貧。
三、具體措施
廣泛動員黨員、干部、職工等力量,協調相關單位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綜合采取社會救助、勞動就業等措施,確保實現精準扶貧,防止返貧。
(一)結對幫扶。充分發揮我局廣大黨員的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分解扶貧工作任務,細化結對幫扶工作措施,根據貧困戶具體情況,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確保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扶貧標準,防止返貧。
(二)產業扶持。針對村實際,結合當地資源,因地制宜找準產業發展途徑,幫助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促進村級經濟發展,解決當地勞動力,特別是貧困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統籌解決村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等民生問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三)分類救助。開展生活救助,宣傳社會救助政策,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則救,解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問題。開展醫療救助,積極宣傳醫療救助政策,幫助貧困戶申請臨時救助,解決因病致貧問題。開展殘疾人救助,宣傳重度貧困殘疾人救助政策協助申請相關救助,解決因殘致貧問題。
(四)庭院整治。結合“五凈一規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集中整治貧困戶家中臟亂等情況問題,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使貧困戶室內環境清潔干凈、庭院整潔有序。
(五)美化環境。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深入開展“綠美家園”活動,幫助村清除雜草、打掃衛生從而提升村的環境水平,為美麗鄉村創建增添新的美顏景觀。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成立民政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辦公室主任擔任。要堅持抓好扶貧問題的研究、難點問題的協調,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推動精準扶貧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