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務英語翻譯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商務英語的內涵、特點、翻譯策略等方面,對商務英語的翻譯進行了淺要的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快,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這些商務活動的許多領域,如技術引進、對外貿易、招商引資等,所使用的英語統稱為商務英語。作為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商務交流紐帶和橋梁的商務英語翻譯,近年來的需求不斷增加。如何做好商務英語翻譯工作,是翻譯工作者面臨的新的挑戰。
一、商務英語的內涵商務英語是一種包含各種商務活動內容、適合商業需要的專門用途英語,其實用性和專業性非常強,目前已成為世界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語言交際工具。
二、商務英語翻譯的特點商務英語翻譯是為商務活動服務的,具有完整、簡潔、具體、準確、清晰等特點。
因此,在商務翻譯中應當認真遵循這一原則,充分表達出原文的精神實質。這里的“完整”是力求內容的完整。例如,在訂貨時,需要寫出所需商品、何時需要、收貨人和收貨地點及付款方式等。“簡潔”是指商務活動講求的是時間和效率,因此簡單地表達內容和適當地把握分寸非常重要。商務英語的這一特點與這些年來在英美等國出現的英語簡化趨勢有直接聯系。此外,“具體”是指商務文書應該力求具體、明確,避免含糊、空泛、抽象。如在報盤、換盤、理賠時,需要使用具體的事實和數據。“正確”是指商務文書內容(如數據),必須以準確的語言和套語加以表達。“清晰”是指文書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其內容應該明白易懂,不能存在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現象。現代商務合同具有篇章結構程式化與表述結構條目化、用詞正式規范、內容完整、具有針對性等文體特點。合同的格式固定規范,體現了篇章上的嚴密性。合同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為了避免產生任何誤解和歧義,便形成了行文嚴謹、措辭確切的特征,構成了法律文字特有的保險性和穩定性。翻譯商務合同不僅應當掌握合同協議的基本特點,而且應當遵循準確嚴謹、規范統一的原則。
三、商務英語翻譯策略
1.充分考慮文化差異語言是商務活動的交際工具,因此文化差異的影響也直接反映在商務談判、廣告宣傳、產品介紹、合同制定等各個方面。比如“亞洲四小龍”這一詞語,英文的原詞是“thefourAsiantigers”,而不是“thefourAsiandragons”就反映出了鮮明的文化對照。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龍象征著天上的神靈,威武雄壯、生氣勃勃。而西方文化中,dragon(龍)是指兇惡的鬼怪,tiger(虎)被認為是“勇猛,富于進取精神”的象征。因此在商務活動中,僅僅借助幾本詞典是遠遠不夠的。要把握好各種文化的深厚底蘊,正確理解其中含義,才能更好的發揮語言的交流和溝通作用。
2.正確理解專業詞匯商務英語涉及國際經濟活動中的方方面面,詞義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各類經濟專業中的商務專業詞匯相當多,因此正確理解這些專業詞匯非常重要。例如“Libor”一詞,是國際金融專業詞匯,是國際金融市場上制定國際金融貸款利率的基礎標準,其含義是“倫敦同行間同業投放利率”(LondonInterBankcomOfferedRate)。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詞匯的運用,逐漸演變成采用其縮略語的方式,普通詞典中沒有這個縮略語的形式。有的專業詞匯,雖然在普通詞典中能找到,也很難解釋其在商務英語中的特定含義。如“nayorigin”這樣的詞匯,一般詞典解釋為:“nay”一般用于開會表決時的否定用語;“origin”是發源地,起源的意思。而在國際貿易中應解釋為“未說明產地”。
3.注意典型套語商務英語非常注重實際的交際功能。在商務活動中,客戶之間的意圖越明朗,交流就越順利。在長期的國際商務交流中,形成了許多言簡意賅而又很實用的商務專業典型套語。尤其是在進出口函電英語中,就有許多這種典型例句。例如,關于“支付”的套語有:“OurusualtermsofpaymentarebyconfirmedirrevocableL/Gavailableatsight.”而普通英語很難用如此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
4.防止漏譯由于商務合同翻譯涉及到當事者雙方的利益,有時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大錯。因此,譯者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防止漏譯。例如:某工程項目在訂購“水輪機自動控制儀表”時,被譯為controlinstrumentsforautomaticcontrolledhydro-turbine,實際上這個“控制儀表”分自動型或非自動型,應譯為auto-controllinginstrumentofhydro-turbine才能配套。這里的“auto”一字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漏譯,購回的設備不配套,就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5.認真審校為了保證翻譯質量,審校譯文是從事翻譯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譯文是否忠實原文,是否通順、流暢,語言是否規范,是否有誤譯、漏譯等問題,都應引起高度重視。具體審校方法可采用譯者自己校改后,請別人校閱。用這種互相校改的方法,可確保整個譯文連貫、術語統一,使譯文達到或接近翻譯標準。
總之,經濟的發展使我們與國外各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多,貿易活動不斷增加,翻譯的比重也隨之加大。要做好商務英語翻譯工作,就要根據商務英語的特點及其規律,學習商務英語方面相關知識,使翻譯萬無一失。
參考文獻:
[1]馮建東:商務英語特色初探.經貿英語,1998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文本類型 翻譯標準 翻譯策略
商務英語是以國際商務活動為語言背景的應用性語言,作為經濟交往和商務往來的有效工具,其對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國際商務涉及諸多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商務英語涵蓋了多個領域的專業英語,這就決定了商務英語的翻譯具有復雜性、特殊性和多樣性,因此傳統的統一翻譯標準很難適用于所有商務英語文體的翻譯。本文從文本類型的角度探討商務英語的翻譯,對不同的文本類型進行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行多元化標準,尋求個性翻譯準則,用以指導商務英語翻譯實踐。
一、商務英語文體特征簡述
由于使用的場合、目的、習慣、風格不同,商務英語中不同領域的英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體特征和文本特點。根據這些特征和特點,一些學者對商務英語文本進行了類型劃分,其中被廣泛接受的是翁鳳翔等學者所作的根據文體特征和用途將商務文體分為七種:廣告文體、契約文體、信函文體、教范文體、商務公文文體、商務學術文體和營銷文體[1]。廣告文體語言勸說功能明顯,語言富于審美,目的是誘導讀者,推銷產品或推出服務。契約文體指商務法律文本、合同、信用證等具有法律、規章意義的文本,語言準確嚴謹、條理清楚、規范通順。商務公文文體指商務公司、企業等商務機構所使用的有關管理、交流、業務上的文本,語言正式、客觀,包括商務報告、備忘錄、公告等。信函文體主要指為國際商務活動而進行交流的商務函電,語言準確規范、禮貌得體。教范文體主要包括各種產品簡介、說明書、操作指南等,語言具有描述性、精練、簡單易懂。商務學術文體指有關國際商務的有學術價值的論文、著作、學術報告等,語言正式,有學術著作特征。營銷文體指公司宣傳資料、產品介紹、促銷宣傳稿等,這類文本語言清晰易懂,具有較強的勸說性及感染性。
商務英語文體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商務英語翻譯標準的多樣性,即很難用一個統一的翻譯標準和方法對其進行有效翻譯,只能根據不同文本的功能特征和文體特征,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下面,筆者將根據文本類型理論,對商務英語從文本功能的角度進行分類,探討個性化的翻譯標準和方法,更好地實現譯文的功能特征,達到不同語篇的特殊目的。
二、文本類型理論
最早提出文本類型問題的是德國功能翻譯理論學者卡塔琳娜?萊思(Katharina Reiss)。她早在1971年就在《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一書中提出了功能類別問題[2]。后來,她在1984年與漢斯?弗米爾(Hans J.Vermeer)的合著《普通翻譯理論基礎》中,把文本類型問題和翻譯策略聯系起來形成了一種具體的理論,即文本類型理論(Text typology)。萊思根據卡爾?布勒(Karl Bühler)的語言功能論,把文本類型分為三種: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并把文本功能作為評價譯文的一個標準,認為譯者應優先考慮的是譯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形式上的對等原則;能否達到語篇的特殊目的是衡量譯文成功的標準[3]。后來,她的學生克里斯汀?諾德(Christiane Nord)在吸收布勒的研究模式作為范例的基礎上,將文本按其功能分為四種類型:信息(指稱)功能、表情功能、感染(訴求)功能和寒暄功能,并主張譯者將原文功能與即將根據要求產生的目的文本的預定文化功能進行比較,從而在翻譯過程中識別出現的問題并采取適當的策略進行處理[4]。
另一位在文本類型理論的研究中具有很大影響的是英國翻譯理論家彼得?紐馬克(Peter Newmark)。他在《翻譯教程》[5]中,基于布勒和雅可布遜(R.Sakobson)關于語言功能的論述,將文本的功能分為六種: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呼語功能、寒暄功能、美學功能和元語言功能。由于寒暄功能、元語言功能通常只可見于文本的一部分,因此,紐馬克認為,表情、信息、呼語這三大功能是語言使用的目的所在,而后三者是次要功能[6]。之后,他將譯文分為忠于作者,充分表達原文作者語義內容的“語義翻譯”和忠于讀者,重視讀者的理解和反應,便于讀者接受的“交際翻譯”,并提出根據文本不同的功能采用相應的翻譯方法。
上述三種文本分類理論雖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但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三者都把語言功能理論與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聯系起來,其理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同源的、同理的。
三、文本類型理論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應用
(一)信息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對現實世界中事件或事物的寫實性描述,所陳述事實包括信息、知識、觀點、理論等。它的語言特點是文字簡樸、邏輯性強,其內容是交際的焦點。商務英語中的商務公文文本、商務學術文本、信函文本、教范類文本都屬于信息型文本,包括商務信函、商務報告、說明書、備忘錄等。在翻譯這類文本時,譯者應以傳遞信息為主,準確、完整地再現原文的內容;在文體方面,則應以譯文語言文化的主導規范為指導,從而符合譯文讀者習慣。例如:
Dear Sirs,
Referring to your letter dated Nov.29 in which you inquired for the best-selling goods in overseas market,we have pleasure in cabling you an offer as follows:
No. Items FOB Qingdao
AP-95-02Canned Apple US$13.50 per doz.
…
Packing:By standard export cases of 10 dozen,each.
Payment:By confirmed irrevocable L/C payable by a draft at sight.
Delivering:Two months after receipt of L/C.
We trust you will find our quotation satisfactory and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order soon.
Faithfully yours
(signature)
敬啟者:
關于貴方11月29日對我方國外市場暢銷的罐頭食品詢價函,現電報報價如下:
商品編號 品名 青島離岸價格
AP-95-02罐頭蘋果 每打13.50 美元
……
包裝:標準出口箱,每箱10打。
付款方式:憑保兌的、不可撤銷的、即期匯票款得的信用證。
交貨日期:收到信用證后兩個月。
相信貴方會滿意我們的報價,盼盡早收到貴方訂單。
您忠實的
(簽名)
從語言和文本功能看,這封商務信函的主要功能是傳遞商品名稱、價格、付款方式、交貨日期等信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把原文的信息準確完整地傳達給讀者。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應遵循讀者語言文化的主導規范,以簡潔通順又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的語言進行翻譯。譯文準確清晰地傳達了原文信息,并且按照譯文讀者的語言習慣進行了處理,傳達了原文正式、禮貌的語氣。如:譯文并沒有將原文中的“Dear Sirs”翻譯成“親愛的先生”,而是按照漢語書信的語言習慣翻譯為“敬啟者”,原文中的“we have pleasure in cabling you an offer as follows”也被譯者簡潔地翻譯為“現電報報價如下”;原文中的“you”和“your”沒有直譯為“你們”、“你們的”,而是按照漢語商務信函的表達禮貌的習慣套語翻譯為“貴方”。這樣,譯文既做到了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又符合讀者的用語習慣,充分實現了文本的預定功能。
(二)表情型文本
表情型文本包括文學作品、權威性言論、官方文告、私人信件、自傳等。表達功能的核心是信息發送者的思想和意愿,作者或信息發送者的地位顯著,往往運用有特殊語言風格和特點的詞語及句型。在商務英語中,很少有文本是純粹表情型文本,相對來說,契約文本在兼具信息功能的同時,更偏重于表情功能,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語言具有確鑿性和風格的獨特性,包括商務法律文本、合同、協議書、技術保證書、信用證等。這類文本具有法律意義,所承載的信息就是語言文字的表面傳達的信息,不存在任何深層語義結構。在翻譯這類的文本時,譯者應充分尊重原文作者的權威性,在目的語語言結構和語義許可的范圍內,忠實于原文的字面意思,不作任何引申,同時要保證譯文和原文語言風格的一致性。例如:
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such dispute may be referred to the People’s Court with jurisdiction on such dispute for settle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y arbitration clause in the disputed contract or 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 after such dispute occurs.
如果協商未果,合同中又無仲裁條款約定或爭議發生后未就仲裁達成協議的,可將爭議提交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解決[7]。
在翻譯上例這一典型的法律文本時,譯者應充分尊重原文的權威性,在將原文的意思準確嚴密地再現的同時,還應該使譯文繼續保持和原文一致的法律文本所特有的語言特點和行文風格。如:為了避免譯文與原文語言風格相悖而過于口語化,譯者沒有將“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和“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分別翻譯成“如果這些談判沒有結果”和“沒有一致同意”,而是采用了符合原文法律文本語言使用特點的翻譯方式,處理為“如果協商未果”和“未就仲裁達成協議”。
另外,在翻譯表情型商務文本時,譯者還應用詞準確、嚴密、規范,避免歧義、含糊,對于原文中出現的一些文體特有的固定格式、套語或術語,譯者應該嚴格按照其使用慣例進行規范化翻譯。如:“投資保護協定”應為“agreement on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而非“agreement of investment protection”;“轉讓技術”應為“technology transfer”,而非“assignment technology”等。
(三)感染型/呼語型文本
感染型/呼語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感染讀者或接受者,讓其按照原作者的意圖感知或采取某種行動,語言通常采取對話式的,焦點是呼語或感染。商務文本中的廣告文本和營銷文本都屬于感染型文本的范疇,如商業廣告、公司宣傳資料、產品介紹、促銷宣傳稿等。這種商務文本的目的是通過文本增強公眾對公司、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和理解,繼而把這種說服力轉化為實際的購買或消費行為。“感染型文本從內容和形式都從屬于文本所要達到的言外效果。如果譯文仍需為感染性,譯者應以讀者的同等反應這一總體目標為指導原則”[8]。因此,在翻譯這類文本時,譯者應根據譯文預期要達到的感染目的或功能,從譯文讀者的角度出發,尊重譯文讀者的需求,使用符合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來傳遞信息,使譯文與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傳效果和移情感召力。由于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的語言與文化背景存在差異,如果翻譯要實現功能相似,譯者就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靈活的翻譯手段,達到良好的感染功能。下文是iPad Mini平板電腦英文廣告文案大陸、香港、臺灣三個翻譯版本的節選:
There’s less of it,but no less to it.
大陸版翻譯:減小,卻不減少。
香港版翻譯:小了,但沒少了。
臺灣版翻譯:簡,而未減。
這三種不同的翻譯版本,對比之下,臺灣的翻譯版本更加符合漢語閱讀者的語言和文化審美習慣,語言簡潔文雅,譯文的感染功能實現得更加有效。大陸版的“減小,卻不減少”和香港版的“小了,但沒少了”,雖然把原文的意思完整清晰地傳達出來,用詞上也注意了押韻手法的運用,但不夠簡練,又缺少韻味,給讀者一種平淡無奇的感覺。對比之下,臺灣版“簡,而未減”的翻譯方式,采用簡雅的語言,將原文精簡為僅剩四字,巧妙運用漢語中的同音異形字,使譯文頗具古韻之風,對提升讀者對產品品質的認可度起到了促進作用,使譯文達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
翻譯感染型文本時,為實現“讀者的同等反應”這一總體目標,使譯文與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傳和移情感召力,譯者有時甚至需要改變原作的內容,以彌補原、譯文讀者之間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例如:在翻譯中國名酒商標“杜康”時,將其創譯為希臘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為英語商標,這種通過靈活翻譯方式得到的譯文,會使譯文讀者產生更多有關的文化聯想,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認可和共鳴。
四、結語
商務英語是一個總括而復雜的概念,呈現范圍廣、文體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討論商務英語翻譯時,必須采用多元化的標準,指導翻譯實踐。文本類型理論為商務英語文本的翻譯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和新的翻譯視點,譯者通過先確定原文的功能類別,將文本分為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充分認識不同類型商務文本的特性,再根據每種文本的功能類型、文體特征和語言風格等因素,確定不同的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采取合適有效的翻譯方法,更好地實現譯文的預期功能。該理論簡單易行,操作性強,因而能夠很好地指導商務英語翻譯,有效地促進國際商務活動和貿易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翁鳳翔.當代國際商務英語翻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86.
[2]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Translated by Errol,F.R.)[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71/2000.
[3]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Nord,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Amsterdam-Atlanta:Rodopi,1988/1991:14.
[5]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1988.
[6]嚴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57.
[7]車麗娟,賈秀海.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165.
[8]張美芳.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75,169.
關鍵詞:文化差異 商務英語翻譯 跨文化交際
引言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著各異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溝通交流便產生了跨文化交際,商務英語翻譯就是其中一種形式。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必須要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熟悉雙方文化差異因素,力求翻譯的無歧義。鑒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接著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1、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
在從事商務英語翻譯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商務英語的特點,從而才能把握好翻譯的方向。商務英語基于英語的基本語法、句法和詞匯,但又具有其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現內容。它既有英語語言的共同特征,又有其個性特征:(1)商務英語語言專業化。詞匯使用上的最大特點是對專業詞匯的精確運用,其中包含大量專業詞匯、具有商務含義的普通詞或復合詞,以及縮略詞等。(2)商務英語的用語正式規范。真正的商務英語用詞要明白易懂、正式規范、簡短達意、語言平實。用詞方面多使用常用詞,以保證所用詞語具有國際通用性,保證能為普通大眾所理解,但又不能過于口語化,即商務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能過于非正式。(3)商務英語的語言準確,絕不含糊其辭。不管是商務信函還是商務合同等法律文件,都應結構嚴謹、邏輯嚴密。
2、文化差異及表現
2.1文化的屬性差異
中國文化屬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屬于科學文化。人文文化的特點是“重人論,輕器物;價值取向以道德為本位;重綜合,輕分析;重意會,輕言傳;崇尚群體意識,強調同一性;追求人與自然地和諧,把人與自然看成一體。”科學文化的特點是“重物質,輕人論;價值取向以功利為本位;重分析,輕綜合;重概念,忌籠統;強調人權,主張個人至上,重視特殊的辨識。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人對自然的索取。
2.2文化的模式差異
思維方式的差異本質上是文化差異的表現。長久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整體性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一大特征。中國人善于發現事物的對應、對稱、對立,并從對立中把握統一,從統一中把握對立,求得整體的動態平衡,以和諧、統一為最終目標。西方人則側重分析性思維,明確區分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現象與本質,并把兩者分離、對立起來,分別對這個二元世界做深入的分析研究。這種心理文化上的差異在語言上表現為漢語的形象性,英語的功能性。
3、解決翻譯中文化差異問題的措施
3.1充分理解語句表達的含義
在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的表層含義上,而是應該去探求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充分理解語句表達的含義。有時文本從字面理解是一層含義,實際表達的則是另外一層含義。翻譯者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邏輯推理和引申,翻譯出文本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3.2了解文化背景差異
文化背景差異是傳統文化發展的結果,不是幾年之內形成,商務英語翻譯人員應該下足功夫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語言含義,著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國文化中找到一個翻譯的切合點,將由文化差異因素導致的翻譯錯誤降到最低概率。
3.3掌握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技巧
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特殊形式,翻譯表現為傳播者、傳播渠道及被傳播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較之普通傳播過程,操縱者在傳播過程中產生了文化轉化碼,以達到兩種語言所表達含義的一致。近年來,翻譯理論和技巧是翻譯界研究的熱點,對于翻譯者而言,用翻譯理論和技巧來武裝自己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3.4譯者要有專業的商務知識
譯者要準確傳達原文的事實信息,商務函電的翻譯雖然不是要求字字忠實,但是對于正文部分寫信人強調的具體事實卻要準確翻譯,不能疏漏任何細節,否則會給雙方帶來誤解,影響貿易關系。準確傳達原文的事實信息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術語翻譯規范;具體事實細節要準確傳譯;注意信函中的縮寫和簡稱。The buyers ask for credit andhave given the SumitomoBank,Tokyo,as a reference.買方要求記賬交易并提出東京住友銀行作為資信證明人。We shallappreciate your giving us particulars as to their standing andreliability for our reference.懇請貴方提供他們的資歷及信用情況以便參考。第一句中的“reference”表示“資信證明人”,而不是“涉及”、“參考”的意思;而第二句的“reference”則是“參考”之意。同樣,第二句中的“standing”表示“財務狀況、資信情況”,而不是“站立”的意思。As soon as you tell us the number ofparts you will need,we will schedule their productionimmediately.譯文一: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數,當即安排生產。譯文二: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號,當即安排生產。我們不難發現,該例的“譯文一”并沒有準確傳達原文中的某處細節信息,這勢必會影響交易雙方的有效交流。D/A=documentagainst acceptance承兌交單T/T=telegraphic transfer or cabletransfer電匯C.O.D.=cash on delivery交貨付款D/P=document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單這些縮寫和簡稱在商務函電中經常出現,所以,譯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商務專業知識。若不熟悉可查閱相關工具書,切不可粗枝大葉。
3.5把握商務文本的語氣風格
譯者要貼切再現原文的禮貌語氣,商務信函屬于公函語體,措詞嚴謹,語氣委婉,注重禮節,翻譯時要特別注意再現原文的禮貌語氣。例如,漢語商務信函有一整套公函禮貌套語,往往使用“貴(處,公司)”、“謹”、“承蒙”、“煩請”、“敬請”、“乞諒/見諒”等字眼,還使用“茲”、“欣聞”、“獲悉”、“為盼”等套語。在英語信函中,禮貌套語的運用也相當頻繁。只要有必要,就使用“please,thank you,It would beappreciated if…”“,We should be obliged/pleased if…”等等。因此,在商務信函的翻譯中,恰當、得體地再現原信函的禮貌語氣是非常重要的。
4、總結
商務英語翻譯必然會面臨著文化差異的問題。處理英漢語言差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者對東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對文化的載體―――語言的理解和把握。商務英語翻譯涉及多種文體特征和體裁,面對著多種多樣的人群。因此,也更能體現出兩種語言及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應用直譯與意譯兩種翻譯方法的同時,時刻關注兩種語言及其文化之間的差異有助于翻譯質量的提高,更好地做到“信、達、雅”。
參考文獻:
[1]李朝.實用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理論滲透;職業勝任力
引言
針對翻譯理論是否是高校翻譯課程必要內容的相關討論,學者們一直存在明顯的意見分歧:一部分學者認為翻譯理論研究是學科專家的科研工作,對于尚在課堂中學習的學生不必過多講授;另一部分認為理論是指導實踐工作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了翻譯理論,才能更好的進行翻譯實際工作。翻譯理論如何有效滲透在翻譯課堂教學中,讓理論更好的指導實踐工作,將影響日后學生在商務翻譯活動中的職業勝任力,也反過來證明了翻譯課堂上教授翻譯理論的必要性。有效滲入的翻譯理論,能被學生順利理解,能很好的指導翻譯工作。而無效強加的翻譯理論,學生會覺得艱澀難懂,也無法開展翻譯工作。本論文擬在證明,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采取科學的理論滲入方式,開展有效的教學改革和優化創新,是非常必要的。
1.研究背景
中國入世以來,國際經貿不斷發展。伴隨著我國“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順利實施,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方案對增加經貿、金融等方面知識的要求非常迫切,商務英語專業應運而生。從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外語教學重視基本語言知識的傳授,全國高校大多采用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采用單一的培養模式。21世紀初開始,應對用人市場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外語人才被要求具備復合應用能力。也就是說,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外語基本功,還應掌握經濟貿易、電子商務、金融財會、媒體廣告、酒店餐飲、全球化品牌等豐富的國際商務知識,以滿足就業及市場需要。由此,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近來成為英語專業學生主修課程,各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是新增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涉外商務人才。然而,受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內容與就業市場矛盾、商務翻譯實踐能力培養欠缺、商務背景知識缺乏等方面影響,商務英語畢業生很難適應就業市場,職業勝任力不強。因此需要通過適宜的教改探索和優化研究,來提升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實戰能力。
2.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2.1商務英語翻譯課堂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對商務英語翻譯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與商務英語相關的翻譯教學與研究也日益得到學界的重視,相關研究報告和新編課程教材也不斷涌現。根據權威統計可得,僅本世紀初在國內出版的商務英語翻譯方面教材就高達幾十余本。從論文方面看,本世紀初期在國內翻譯類期刊《中國翻譯》、《上海翻譯》及《中國科技翻譯》的達到了百余篇。這些論文作者多以北上廣的高校外語教師為主,范圍集中在商務活動較為活躍的大城市及江浙東南沿海地區。以研究內容方面看,以上三種期刊中,論文以金融,經貿,財會英語及商標廣告英語為主。從理論依托方面看,論文中理論接入的角度與深度有著明顯差異。論文多數運用語用學及語言學相關理論。對翻譯理論中較新的譬如翻譯目的論,譯者主體性及生態翻譯學理論等涉及的不多。如果在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中,翻譯理論僅以補充的形式簡單帶入,教師不能將理論與教學滲透,則翻譯理論學習將收效甚微,無法高效指導翻譯實踐。正如翻譯學家穆雷所言:“在對待方法論的態度上,雖然大家都認識到方法論對任何一個學科和專業都非常重要,但在從翻譯教學的現狀來看,能真正關注并有效建立相關方法論的翻譯學者還是少之又少。”
2.2現有商英教材中理論滲入概況
穆雷總結與翻譯課程教師的交流和研究后發現,“教師們的意見相對統一,到達本科高年級階段,此時翻譯教學應該以實踐為主。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了解了翻譯的定義與分類、翻譯標準與翻譯方法,并通過相互聯系和比較掌握基本翻譯技巧,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字數的漢英互譯,就達到了教學大綱的標準要求。”而現實中,關于翻譯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滲透已在高校翻譯教學中逐步開展。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已開始應用部分翻譯理論來指導學生翻譯學習。盡管一些高校翻譯教材的編纂者已認識到翻譯理論指導教學的重要性,并不斷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使得理論和實踐能更好結合,但目前的商務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材更多專注于語用學和語言學層面的翻譯,而較少有靈活程度較高、實踐性較強的翻譯理論指導,因此應該對商務英語翻譯進行課程優化創新研究。
3.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創新及優化方案
3.1三維翻譯教學
清華大學教授胡庚申提出“翻譯的實質是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三維即翻譯生態環境中的語言維、文化維及交際維。從事商英翻譯教學的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三維”翻譯意識,明確滲入翻譯理論的教學方案。教師需要優化教學模式,從單純的語言能力培養轉變為翻譯理論和翻譯能力并重。要認識到翻譯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文化和語法(語言維),更多的是要熟悉翻譯理論,掌握翻譯技巧,了解文化差異(文化維),熟練交際運用(交際維),從而實現理論知識、翻譯技巧及翻譯背景的三維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培養重心由過去培養基礎扎實的專業型人才,轉向培養知識廣、能力強、素質高、反應快的復合型翻譯人才。
3.2提高翻譯意識
在現有翻譯專業單一課堂教學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先進的多媒體工具模擬翻譯現場,增加現場教學內容,即在商務英語翻譯課堂模擬商務翻譯現場,進行相關翻譯難點講解,讓學生深切體會翻譯現場實際,結合翻譯理論指導工具,更好的進行針對性的現場英文表達。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各角色進行翻譯實戰,加強翻譯課堂實訓,增加聽說練習,模擬商務交流及其他相應的翻譯活動,可使學生熟悉原本陌生的商務交流細節,提高學生商務翻譯意識和能力。
3.3拓展講義課件
教師應適時增加理論滲透,編寫針對性更強的課堂講義。即商務英語課堂講義要更好的針對學生翻譯雙重能力加強鍛煉:一是鍛煉學生翻譯實踐能力;二是鍛煉學生掌握翻譯理論并靈活使用翻譯理論的能力。因此,應在現有翻譯教材的基礎上,在課堂講義中增加與實戰商務翻譯相關性更強的實踐內容。并針對不同商務情景,設計商務角色扮演,逐步滲透商務背景知識,增加適應多媒體教學的課件,并拓展相應的情景教學翻譯講義。通過以上的實踐課程,完善商英課程講義,增加學生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雙重能力,從而實現翻譯技能和語言綜合素質共同提升的目的。
3.4創新課堂內容
教師可采取多手段、多場景、多角色的多維度教學方式進行翻譯課堂創新。理論的滲透不僅可以從課堂上獲得,還可以通過翻譯實踐活動加深對翻譯的認識。課堂內容應該增加更多的商務翻譯實例,強調商務場景翻譯實踐,拓寬基于商務背景下的延展性知識。從而更好的培養實踐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復合人才,融理論傳輸、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積極滲透以譯者主體,文化交際,關聯功能為主導的翻譯理論,探索潛移默化的理論滲透方式。3.5優化教學方法改變傳統填鴨式或單一教學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參與性合作性的教學方法,根據翻譯文本需要,滲透不同的翻譯理論技巧,逐步激發學生興趣及翻譯潛能。教師可采取討論型教學模式,如鼓勵學生進行商務角色扮演演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商務情景討論,以及必要的商務實戰活動等。
3.6電子資源使用
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校內外圖書館資源,電子閱覽室,語音室模擬平臺及大學生自主學習中心,積極幫助學生查閱最新理論文獻及電子期刊書籍,了解商務英語翻譯方向最新研究內容及方向,不斷提升學生翻譯知識和技巧。3.7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積極謀求與校外企業合作,為學生創造校外實習機會,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對接,從實戰的角度實現翻譯知識和技能服務加以配套。另一方面,成功的教育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因此,培養商務型翻譯人才,對師資隊伍也提出新的要求與挑戰。現職教師可利用假期進入相關企事業單位進行短期在職培訓,學校也可邀請相關商務英語優秀翻譯人才來校進行課堂交流及示范教學等校企合作活動,提升師資隊伍自身的商務知識能力,并增加商務英語翻譯鍛煉。自發組建翻譯團隊,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翻譯比賽及相關實踐活動。3.8多元考核標準摒棄以筆譯考試為主的考核模式,從多角度進行學生課程考核,即建立包括針對性筆譯考核、情景口譯考核和模擬現場實踐考核三個角度的三維立體考核模式,從而更加全面的考察學生商務翻譯能力,督促學生加強商務翻譯練習,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水平。弱化單純而死板的理論考核,強化理論結合實踐能力,綜合設計平時分及期末總評。
4.結語
關鍵詞: 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現存問題 改進建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交往的不斷深入,許多公司或單位涉外業務交流越來越多,對公司接待人員、賓館前臺服務人員、外貿業務員、外貿公司制單員等涉外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從技能水平要求看,這些崗位適合中專層次、具有一定的涉外英語應用能力及商務知識的學生。如何使中職學生較好地運用英語和商務知識處理相關業務,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和探討的問題。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及思考,針對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存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便引起同行的關注和思考。
一、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當前,許多中職學校的商務英語專業開設了“劍橋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單證員”、“外貿函電”等商務知識與英語語言技能并重的課程。這些課程有助于拓寬中職畢業生的就業范圍。但是,在“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指導方案”中明確列為專業核心課程的“商務英語翻譯”并未受到重視與關注,使得有著較強應用性、適用范圍較廣的翻譯技能在中職階段的習得中有所缺失。從廣東省十四所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中職學校的情況來看,有5所學校曾開設過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但是到目前為止,僅有2所仍保留該課程。這些學校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諸如配套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成效不高等問題。針對中職商務英語翻譯的教研成果非常少。筆者以“中職/中專商務英語翻譯”為標題,檢索了維普資訊網2000—2012年收錄的論文后發現僅有2篇涉及這一領域,以同樣的標題與范圍在中國知網中的檢索結果則為零。以上情況反映了中職階段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面臨的困境。
二、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問題與不足
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及與同行交流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中職學校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配套的、適合中職階段教學使用的翻譯教材。
由于中職層次的商務英語專業開辦的時間較短,許多核心課程雖列入教學指導方案,但未能開發出適應的教材。目前,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使用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基本都是選自高職大專層次的教材,這些教材過于側重理論性與專業性較強的單據、商務法規、公關文稿、合同等內容,較少涉及符合中職層次的跨文化常識、中西差異、日常生活、商務禮儀、求職面試等日常應用方面的內容。中職學生學習上述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較難理解與掌握,教學成效較低。
2.與商務英語翻譯相關的專業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大多數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前期課程設置中開設了側重語言基礎的綜合英語、聽說課程和側重商務應用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雖然使學生有一定的詞匯、語法方面的積累,但低年級學生沒有學習英漢對比、修辭、文化差異等方面內容,缺乏必要的翻譯基礎。此外,開設翻譯課程的學校基本把它放在了高年級甚至第五、第六學期,造成翻譯課程學時不足,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消化難度較高的理論與技巧。
3.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由于配套教材與中職層次的翻譯教學資源的缺失,許多任課教師只能按照高職大專教材的編寫思路按照章節順序授課,按部就班地向學生講解商務知識與翻譯理論,這種“滿堂灌”、“一言堂”的模式雖易于操作,但對于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中職學校在商務英語翻譯的實訓方面仍缺乏重視及必要的投入。由于缺乏翻譯教學的實訓資源與實訓平臺,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由于實訓環節欠缺,較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三、中職階段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改進建議
鑒于上述問題,結合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筆者認為在中職階段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應嘗試采取一些實質性的改進措施提高教學成效和滿足經濟發展對中職學生提出的技能要求。
1.選用適用的教材或按需編寫校本教材。
中職階段的教學對象和培養目標決定了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并非以培養專業翻譯人員為目標,因此,教材的選用應考慮具有明確的職業性、實用性和跨文化交際性為特征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這些教材應涵蓋最基礎的翻譯技巧如同義詞、近義詞的選用,主動與被動,英漢句式差異所引起的表達差異等方面的內容。這些教材還應包含國際商務英漢翻譯的理論與技巧和必備的背景知識;中西語言和文化差異;公司簡介、產品說明書等語篇文體知識。
此外,鑒于中職階段的配套翻譯教材缺乏且高職高專的相關教材在難度與內容的選取上不盡如人意,開發有職業特色的校本商務英語翻譯教材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基于以往編寫中高職銜接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的經驗與教訓,我對校本商務英語翻譯教材的編寫提出如下建議。
(1)編寫校本教材應充分考慮到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選擇的詞匯數量、語法、翻譯技巧、案例和語篇的難度不應過大。總體而言,除去專業術語外,普通詞匯可參考PETS二級與PETS三級的范圍與難度。
(2)編寫內容可突出中西語言與文化的差異。中西語言差異方面可以從被動語態、句子成分的排序、長句與復合句的拆分、直譯與意譯、不同詞性的轉譯等方面著手。在文化差異方面可以加入飲食與餐桌禮儀、諺語與流行詞匯、西方主要國家的風土人情、價值觀與思維方式、商業習俗與慣例等方面的內容。
2.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成效。
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需充分運用綜合英語知識的課程,是在學生有一定的英漢語言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專業課,是集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等為一體的課程。筆者認為,翻譯教學應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使各門相關學科在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中進行科學、系統的銜接。在低年級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雙語語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識,完成英語語言類基礎課程和國際貿易業務必備的專業課程,如《基礎英語》、《英語語音與語法》、《英語閱讀》、《英語應用文寫作》、《歐美文化常識》、《商務禮儀》和《國際貿易實務》等,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和語言交際能力,并了解各種商務知識和不同國家、地區的語言與文化差異,為高年級各種應用文體翻譯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3.更新教學理念,實施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
中職英語教師應逐步更新教學理念,使翻譯教學從“滿堂灌”、“一言堂”變成精講多練的師生互動型課堂,并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使其能學以致用。翻譯理論的教學內容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從名片、標識語、商標和組織機構等章節的短語和簡單句式的翻譯逐漸過渡到單據與信用證的復合句和篇章翻譯。翻譯教學的實踐環節可以采取模擬現場、小組合作情景翻譯練習、演示報告、翻譯評論、項目協作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在商務實訓平臺較完善的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在專業教師團隊的引領下,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譯項目,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作責任心,又能使學生在整體語言環境中學以致用。
隨著社會對技能復合型、實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翻譯課程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選用實用性和時效性較強的教學原則,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逐漸掌握理實一體、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成效。眾多參與一線教學的同行要積極參與該課程的教學研究,不斷開拓出新思路、新方法,推動中職商務翻譯教學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小向.試論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實踐[J].消費導刊,201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