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飛行安全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關鍵詞:安全養鴿防敵害
在動物天地里,各類動物都有它自己的天敵。鴿子秉性溫和,被人們譽為“和平天使”,一旦遇到天敵,只有逃避的能力,沒有自衛的本領。所以在天敵侵襲鴿舍的時候,有被咬傷咬死的,有被拖走的,即使它們一無所得,也會使鴿群驚擾不安。凡遇上這類情況,必須把鴿舍暫時關閉一下,等鴿子安下心來以后,再進行日常的家飛。否則,鴿子不肯進棚,甚至造成失鴿。信鴿的天敵在陸地上有野貓、鼠、觸和蛇,在天空中有鷹、隼。
一、野貓
在農村的鴿舍常受到野貓的襲擊,而家養用于捕鼠的家貓則對城市的鴿舍威脅極大。它們有時從活絡門里竄進來,對鴿子亂抓亂咬,把鴿群攪得鴿飛蛋打。有時幼鴿晚上沒有進棚,停在屋頂上過夜,就可能成為野貓的美餐。即使鴿子沒有受到直接傷害,也會驚嚇鴿群,造成幼鴿游棚,老鴿逃竄。防止野貓人侵的方法是,加固鴿舍,晚上關緊門窗等。對付鄰居的家貓,要取得主人的同意,用5~6 根大羽或雞毛扎在一起,按住家貓的頭打它嘴巴,連揍幾次后,以后它看到鴿子就不寒而栗了。
二、老鼠
老鴿子并不害怕老鼠。老鼠進鴿棚的目的不是抓鴿,而是偷食散落在地上的谷物,但是切莫大意,它對雛鴿和鴿蛋是很感興趣的。它會偷偷地把雛鴿或鴿蛋從老鴿身下拿走,而老鴿卻不聞不問,只要嘗到一次甜頭,它就成為鴿舍的常客。用鼠藥滅鼠效果較好,但要防止鴿子誤食。
三、鼬
鼬俗稱黃鼠狼,是偷雞的能手。別看它身體瘦小,它可以把一只1.5~2 千克的雞子拖走。黃鼠狼跟老鼠一樣怕人,常在黑夜悄悄地潛人鴿舍咬死鴿子,或把它拖回洞中去飽食一餐。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里,黃鼠狼可以在野外找到許多諸如田鼠、青蛙、癲蛤蟆等小動物充饑,對鴿子的危害相對減少期刊網。每到冬季,當野外找不到小動物時,就要潛人鴿舍。因此,凡發生黃鼠狼偷鴿農業論文,最好不要按慣例開棚家飛,一定等鴿子情緒平靜下來以后再開,否則容易造成失鴿。為防止黃鼠狼人侵,要堵塞漏洞,特別要注意望臺和運動場周圍的鐵絲網,網眼不能超過二指寬,而且要用固定的網眼,最好在活絡門上裝有板門,晚上再關閉起來。
四、蛇
蛇對鴿子危害比黃鼠狼相對小些。因為蛇在冬季處于冬眠狀態,即使在春、夏、秋三季,它也能在野外找到小動物吃,但是蛇吃鴿子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防御蛇害的辦法,除了捉蛇以外,與防黃鼠狼相同。
五、鷹、隼
鷹和隼同屬于猛禽之列,不論在地上跑的或天上飛的小動物,都是它們獵取的對象,鴿子也不例外。但是對鴿子來說,華的危害比鷹更大。因為老鷹追捕鴿子,好比轟炸機追趕殲擊機,不僅速度趕不上,而且爬高能力也比鴿子差。老鷹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但鴿子的雙眼有過之無不及。當老鷹發現鴿子的蹤影時,鴿子同時也發現了老鷹的存在。當老鷹在要追擊鴿子時,鴿子先是增加飛速,繼而使勁爬高,一般來說,那些老鴿是能夠擺脫老鷹追捕的。幼鴿的飛速和爬高能力雖不如老鷹,但它有一種特殊飛行本能,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從不直線飛行,使老鷹無可奈何。防御老鷹的辦法,主要靠群飛。當發現空中有老鷹時,最好不要將鴿子放出,尤其是單只放出。已經放出的、最好要召回來,以免發生意外損失。,
如果鴿子遇上老鷹還能對付的話,那么遇上比老鷹個兒略小的隼,就是另一回事了。隼的飛速和爬高本領都超過鴿子,且還有銳利的爪子和鉤形的嘴。它有時在天空搜索獵物,有時潛伏在鴿舍附近,一旦發現目標,突然沖出來追捕。它利用快速飛行的本領,飛近鴿子身邊,先用鐵一般的翅膀撲打鴿子,當鴿子受傷下跌時,就用鐵鉤般的雙爪抓住鴿子。防御的辦法也同防御老鷹一樣,群放群飛。
論文摘要:在預瀏飛行能力的討論中,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從不同的類別中提取出不同的特征,再將待瀏模式所具有的特征與標準模式所具有的特征相比較,魷可實現預瀏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預瀏的客觀性和預瀏的準確性。
1引言
保證飛行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題,飛行員的素質是保證飛行安全的關鍵。高素質的飛行員由諸多因素決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飛行員自身潛在的飛行能力。因此,在民航飛行員的招收中,預測考生的飛行能力,從中選擇飛行能力強的加以培養,將為我國民航進一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
有人曾在預測飛行能力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在權重的選取上,人的主觀因素參與較多;運用模糊數學中的取大、取小運算也會損失掉一些有用信息。因此,給飛行能力的預測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反映一個人潛在飛行能力的因素較多,往往這些因素之間又存在交叉,攜帶的信息也就出現重復,這就增大了既能客觀又能準確地預測飛行能力的難度。如果能用少量的相互獨立的且攜帶較多信息的因素來反映飛行能力,對于預測飛行能力,將獲得好的效果。
主成分分析是通過線性變換把多個變量化為少數變量的統計方法。它在保證原有信息損失最小的前提下,用一組數量較少的新變量來描述原變量,新變量綜合了原變量的一些明顯的信息特征,具有較強的表征能力,且新變量之間互不相關。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對數據進行處理,從不同的類別中提取出不同的特征,把待測模式所具有的特征與標準模式的特征相比較,就可實現預測的目的。
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預測飛行能力
利用主成分分析預測飛行能力的理論基礎是模式識別。“模式識別”就是判斷所給定的樣本與哪一個標本相同或接近。要進行模式識別,首先得分類,即是確定各種標準模式,本文設n個標準模式為F,,凡,…,凡。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別找出每一個類,也就是每一個標準模式F;(二1,2,…,“)的m個主成分Ul,認cn…,U。 }m(m<n, 二1, 2,…,。),即提取每一類的最本質的整體特征。每一類的第一主成分的方差最大,它是以變化最大的方向向量為系數所得到的線性函數,它包含了該類數據信息的大部分。從幾何上看,第一主成分的方向就是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的方向,它代表了所在類數據變化的最大方向,體現了該類數據的整體特征。因此,提取每一類的整體特征,就可以組成標準模式的特征集{U,U, c2>,U,認。
已知‘是待測模式,通過對‘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確定出第一主成分,找出其數據變化的最大方向U。利用與表示向量A與B的榕沂程度.如果即有待測模式‘與標準模式F‘最接近,這就實現了預測的目的。
3實例
在飛行訓練階段,學生飛行駕駛技術的評定分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及下等,共五個等級。評價飛行能力的六個指標是:光(手)反應時(ws)聲(腳)反應時 ( BBz )、被動反應最優值(ws)(cc,)、被動反應總錯次(cq)、綜合反應平均時(s ) ( DD, )、綜合反應總錯次(DD3)。
要預測飛行能力,首先確定標準模式。在一個年級的畢業生中,飛行駕駛技術為上等的學生有19人,為中上等的學生有20人,為中等的學生有27人,為中下等的學生有21人,為下等的學生有22人,把對應的反應他們飛行能力的因素(指標)分別組成五個類,其數據矩陣為:( xij ) 19 x6,(xij)20x6} (xij)二、6 f ( xj ) 21 x6 f ( xN)二、6,也就是組成了表示飛行能力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及下等的五個標準模式。
其次,分別對這五個標準模式中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由于反映飛行能力的指標與飛行能力的強弱程度成反比,所以首先對各標準模式中的各項指標數據取倒數,然后再對標準模式中的取倒數后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五個標準化數據表,根據每一個標準化數據表,計算出與之對應的相關矩陣:
R(0)=6x6(t=1,2,3,4,5)
并求解相關矩陣R的特征值A二1,2,3,4,5)、特征值A(t = 1,2,3,4,5)對應的特征向量U. o)以及特征值的貢獻率,如表1一表5所示。
然后,找出代表飛行能力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及下等各類的數據變化最大方向的方向向量,并組成特征集,如表6所示。
對每一個考生反復多次檢測其飛行能力,得到反映每一個考生飛行能力的各項指標的數據表,然后分別對每一張表中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找出表征其數據變化最大方向的方向向量,并與特征集中的方向相比較。如果該方向與某方向最接近,則該考生的飛行能力就屬于這個方向代表的類。某學生經過七次檢測其飛行能力,得到檢測數據如表7所示。
在對表7的數據取倒數再標準化處理后,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表征其數據變化最大方向的方向向量是:
U=(一0. 278 7,一0. 449 0,0. 345 3,0. 4058,0. 505 8,0. 425 5)
不難算得:
UU, }'} -0. 818 210
U認cZ>=一0. 393 104
UU, c3>=0. 679 884
UU, }4} -0. 985 467
UU, cs>=一0. 036 959 8
由此可知,待測模式與代表中下等的標準模式最接近,因此該學生的飛行能力屬于中下等,這個結果與其在飛行訓練結束時飛行技術的評定等級一致。按此方法,就可判定每一個學生的飛行能力所屬等級。
4結論
關鍵詞:空調系統 引氣 流量調節
隨著科技的發展,國際間交流的增強,傳統的交通工具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飛機生產工藝迅速發展,成為人們出行的最佳選擇,其舒適程度是其他交通工具所無法代替的,本文就對其空調系統的引氣流量調節原理進行闡述。
1、現代民航飛機空調系統組成
現代民航飛機空調系統分為:氣源系統,溫控系統,壓力控制系統和座艙空氣分配系統四大部分。
空調系統的供氣來自于發動機(或專門的增壓器),從流量控制活門(組件活門)進入空調系統后,由兩套(或三套)完全相同的制冷組件進行冷卻,在這里對空氣進行基本的溫度和濕度調節,然后冷空氣和熱空氣混合后,以保證空調艙的確定溫度。另外,空調系統還為儀表板,電瓶和設備架冷卻,最后,調節好的空氣分配到座艙內的各個區域。由排氣活門控制對駕駛艙和客艙按飛行高度進行增壓控制。同時系統具有10000英尺座艙高度警告,正釋壓活門,負釋壓活門等安全措施。本篇論文重點對引氣系統流量調節的工作原理進行闡述。
2、引氣系統流量調節
飛機正常飛行時的氣源是由發動機壓氣機提供的,一旦一臺或兩臺發動機引氣失效時,在一定高度限定條件下可由APU接替供氣,有的飛機在起飛階段也使用APU引氣進行空氣調節,以減輕發動機的負擔。
為了降低從壓氣機引氣對發動機推進功率造成的損耗,并使燃油消耗最小,許多現代客機都采用兩級引氣,即從高壓壓氣機的低壓級和高壓級分別引氣:正常情況下(較高發動機功率時),空氣從低壓級引氣口引出,此時高壓級引氣關閉;當發動機在低功率下工作時,低壓引氣壓力不足,則高壓級引氣活門自動打開,由高壓級引氣口供氣。
現代客機空調系統的組件活門可以控制流入空調系統的引氣流量。組件活門利用文氏管作為一種氣體流量的測量(或敏感)元件。
流量控制原理。下面簡要地分析空氣流過文氏管的流動狀態,從而揭示文氏管做為流量測量元件的基本原理。當空氣流過文氏管時,由于氣流的收縮,喉部流速增大,壓力會下降,因此文氏管進口靜壓(P1)會高于喉部靜壓(P2),若在出口處設置總壓管,可得流過文氏管氣流的總壓(P*)。
2.1 進口/喉部壓差法
根據研究和計算,流過文氏管的空氣流量與進口靜壓和喉部靜壓之間存在如下關系:當進口靜壓與喉部靜壓相等(即P2/P1=1)時,流過文氏管的空氣流量為零;當進口靜壓大于喉部靜壓(即P2/P1
從曲線可得出如下結論:當P2/P1〉=0.528,通過測量文氏管的流量主要取決于文氏管入口氣流參數及進口,喉部壓差:而當入口氣流參數不變時,經過文氏管的空氣流量主要取決于進口,喉部壓差,并且流量隨壓差的增大而增大,這就是利用文氏管作為測量(敏感)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文氏管安裝在節流活門的下游,流量調節器以其進口和喉部靜壓為輸入信號,經變換放大后,驅動活門作動機構,調節節流活門的開度,從而控制流經節流活門的流量。
2.2 喉部靜壓與總壓比較法
另外,也可以利用文氏管喉部靜壓和文氏管總壓作為控制信號源。根據伯努利方程:
P*=P2+1/2PV^2
式中P*――總壓;
P2――喉部靜壓;
P――空氣密度;
V――喉部氣流速度。
因而得出
P*-P2=1/2PV^2
因為流量與流速成正比,所以測出總壓與喉部靜壓差(P*-P2),就可以作為控制信號控制通過文氏管的氣體的流量。現在民航飛機空調系統的組件活門多采用此種控制原理。
參考文獻
[1]支線飛機維護手冊.
21世紀被公認為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能源開發、人類健康、生態平衡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生命科學成為科學大系統里最有競爭力的帶頭學科,引領著世界科技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發展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作為基本國策。21世紀世界各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爭奪和競爭,在這一歷史時期,高校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課程是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如果不懂得一點生物學的知識,成為所謂的“生物盲”,將無法適應以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為特征的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加強生命科學教育,普及生命科學知識,有利于個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健康觀念,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因此,在民航院校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對民航人才的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教育應該是在更高層次上的以整體素質教育為主,有一定專業方向的高層次整體素質教育。《生命科學概論》是一門融合基礎知識與前沿進展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是當今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世界著名大學,如哈佛、劍橋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在全校開設類似生物學課程,1995年以來,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重點理工科大學也陸續把《生命科學概論》列為非生物類專業的限選或必修課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年來也面向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導論》的公修課。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生命科學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發揮航空器整個系統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學技術開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開展在航空環境下飛行員的行為及作業工效研究,弄清飛行員與航空器在航空飛行環境下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系,提出航空器飛行器的適人性設計要求、安全救生與防護措施、評價方法以及人員的選拔與訓練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處的飛行環境有機協調與配合,探討航空環境對航空人員健康的影響機制及對抗措施,為航空工程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這些將大大促進民航事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在民航院校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增加了學生對生命科學知識的了解,尤其是對人體自身的了解,將有利于學生發展仿生的設計思路,落實“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則;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將來更好地為民航服務。
二、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的教學內容
中國民航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集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等學科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行業院校,在校學生均為非生物專業。學校利用航空醫學研究所的師資力量從2006年開始給全校本科生開設自然科學類公共選修課《生命科學概論》,深受學生歡迎,每學年選課人數達到800人。向非生物學專業學生開設《生命科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定位于“基礎性、系統性、趣味性和學科交叉性”,從介紹生命科學基礎知識的物質基礎入門,衍射到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從細胞到細胞工程;從生物物質代謝深入到生物遺傳的本質———基因,從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現代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從分子水平上闡述生物的奧秘;同時還從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類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通過科學性、趣味性、學科交叉性和貼近生活性的內容介紹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與我們人類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的生命科學素質得到提高。講授內容在注重系統性的基礎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廣泛運用的生物學技術手段、最熱點的人類疾病、最新的交叉學科等等。我們密切關注科技最新動態,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最新進展的內容及時移植到我們的教學中去。例如:在“遺傳”部分介紹癌癥、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代慢性疾病在遺傳方面的研究近況;在“病毒”部分介紹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機理、防治途徑和治療方法;在“免疫系統”介紹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在“環境”部分介紹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等。這些“時尚”新內容很受學生歡迎,讓學生了解生命科學,激發對生命科學的興趣。
三、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的教學方法
1.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生命科學概論》教學內容龐雜、信息量大、知識難點多。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直觀的東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記憶。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文聲像并茂的組合方式講授課程,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不僅增加了課堂的教學信息量,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方法的運用。另外,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生物學相關影像資料,給學生更為直接的視覺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類消失之后》,讓學生充分理解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開展課堂主題演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了解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我們組織開展了課堂專題演講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教師初步確定當前生命科學重要前沿問題的題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細胞、生態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轉基因食品等,把學生按5~6人一組分組,每組確定一個主題,學生通過網絡和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小組討論寫成小論文,并做成幻燈片在班上交流演講。這樣增強了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老師的溝通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文獻檢索利用、團隊協作、論文寫作和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辯論賽,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生物高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舒適快樂,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機。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些與生命科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綜合性,學生對這些熱點問題的探討有利于增強他們的科學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以培養他們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師初步確定當前生命科學具有爭議性的熱點社會問題,如食品添加劑的利與弊、克隆人的利與弊、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垃圾焚燒的利與弊、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等。學生通過分組每10個人一組,每2組自由選擇一個辯論主題作為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每個班級推舉一名主持人來主持辯論賽。通過辯論賽,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展現自我的平臺,并讓學生對科學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學生的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組成,其計算方式為:最終成績=平時成績(占30%)+期末開卷考試成績(占70%),其中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由課堂出勤(占10%)、課后作業(占10%)以及課堂小論文(占10%)三部分內容構成,期末考試成績采用撰寫課程論文和期末理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評價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完成作業的質量,又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多元化的考試方式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了學生的思想壓力,且避免了少數學生平時不學習,通過考前突擊準備獲得較高分數,導致課程成績不合理的情況發生。
四、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電子閱覽室,絡安全,LAN,維護要點
高校電子閱覽室作為讀者可以檢索和查詢傳統文獻;也可以檢索、瀏覽、復制和打印數字化的文獻;還可以在Internet上查詢、瀏覽。收發郵件、交流信息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電子閱覽室里聽音樂、看電影、網上聊天,達到休閑娛樂的目的和發揮圖書館服務的功能。論文大全,維護要點。目前,幾乎所有高校都建設了電子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快捷方便的檢索條件,提高了師生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效率,在教學和科研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電子閱覽室的網絡安全也成為網絡管理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西鐵職院臨潼校區電子閱覽室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討論了相關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一、電子閱覽室存在網絡安全問題
我院電子閱覽室在2008年建成,由60臺計算機、若干普通交換機組成。為全院師生提供了光盤檢索、超星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學術論文檢索與閱覽。當時建設電子閱覽時,由于各種原因,并沒有把電子閱室設為一個獨立網絡,而是把它直接連到校園網里,這對電子閱覽室的絡安全帶來了各種影響。目前,電子閱覽室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有:
1.非法訪問。非法訪問是指對網絡設備及信息資源進行非正常使或越權使用等,利用各種假冒或欺騙的手段獲得合法用戶的使用權限,達到占用合法用戶資源的目的。
2.破壞數據的完整性,用非法手段,刪除、修改、重發某些重要息,以干擾用用戶的正常使用。
3.干擾系統的正常運行,隨意破壞、改變正常運行的系統,減慢系統響應時間,為數據的訪問帶來不便。
4.病毒與惡意攻擊,對服務器發送大量垃圾包,使網絡陷入癱瘓,通過客戶機傳播病毒。惡意代碼等。
5.隨意安裝、使用可移動的存儲設備,利用移動存儲介質優盤、光盤等間接與外網進行數據交換,導致病毒的傳入或者敏感機密數據的傳播、泄密。
6.安裝、使用非法軟件或黑客軟件。某些教師或學生在計算機上安裝使用非法、盜版軟件,這無法保障計算機的正常運行,有的還裝上黑客軟件,有可能對電子閱覽室的其它計算機構成重大的安全威脅,有導致整個電子閱覽室崩潰的危險。
7.惡意或非惡意地更改TP地址。某些師生出于某種目的。在進行一些非法活動之前,將自己機器的IP地址或用戶名更改成他人的IP地址或用戶名.這不止影響了其它計算機的正常使用,也會導致網絡設備運行異常或一些監控記錄不準。無法對當事人進行追查和處罰.
二、應對策略
針對電子閱覽室以上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我們提出了如下的應對策略:
1.添置防火墻。防火墻是位于兩個信任程度不同的網絡之間的軟件或硬件的結合,它使得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直接相隔離并控制網絡互訪,防止對重要信息資源的非法存取和訪問,以保護內部網絡的安全。我們購置了硬件防火墻,通過對防火墻的配置,將電子閱覽室和校園網絡隔離開來,使電子閱覽室作為一個單獨的內網,相對獨立,自成體系。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電子閱覽室內部網絡的安全。
2.用VLAN技術對網絡進行劃分。VLAN是一種通過將局域網內的設備邏輯地而不是物理地劃分成一個網段,從而實現虛擬工作組的新興技術。由于不同的VALN有著各自獨立的廣播域,而廣播域只能在本地VLAN內進行,從而大大減少了廣播對網絡帶寬的占用,提高了帶寬傳輸效率,并可以有效地將廣播風暴所帶來的危害拄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在交換機劃分VLAN后,不同VIAN之間將不能直接通信。VLAN的通信必須通過三層交換設備(路由設備),我們可以通過路由訪問列表和MAC地址分配等VLAN劃分原則,控制用戶訪問權限和邏輯網段大小,將不同用戶群劃分在不同VLAN中。我們將電子閱覽室劃分為一個VLAN。論文大全,維護要點。師生共同使用,而減少了維護難度。
3.對設備、系統漏洞檢測。定期對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系統軟件進行系統漏洞掃描、端口掃描,對系統打補丁,關閉非必須開放的端口,對防火墻,路由器、交換機配置進行檢測等,發現漏洞馬上修正。
4.對數據進行備份。根據實際需要利用磁盤陣列異地數據備份。論文大全,維護要點。利用光盤刻錄設備等系統和數據(如服務器操作系統、系統日志、各類應用系統和數據等)的定期備份。備份數據采取的策略一般是:對超星、萬方等數據庫,由于其數據量大,需要備份的時間長,可以考慮一次完全備份后存檔;對于安裝維護比較麻煩的服務器,可對系統進行備份,便于快速恢復;對于客戶機等計算機,系統維護量大,我校采用方正硬盤保護系統進行日常維護,但在此同時一些頑固病毒仍無刪除,就需要我們對一些特殊計算機進行處理。論文大全,維護要點。
5.常進行日志審核。日志是指操作系統的日志、應用程序的日志和防火墻的日志。論文大全,維護要點。對這些日志進行常規的日志備份和分析,如果有異常活動,能及時發現,從而作出補救措施,這是對網絡安全監控的一個補充。論文大全,維護要點。
三、讀者教育
引導和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在新生入學時,即對所有新生進行入館教育.教導學生正確使用閱覽室內電子設備,向學生說明發生火災的各項必要的應急措施及安全逃生路線。嚴禁在圖書館內吸煙或違規使用電子設備。
四、結束語
電子閱覽室的網絡安全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不可能只依靠一種措施來保證安全,必須把各種安全措施有機的結合起來,加之合理的運用,才能達到保障電子閱覽室網絡安全的目的。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時,還必須完善電子閱覽室的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地實現電子閱覽室安全、可靠、穩定地運行.
參考文獻:
1、吳少華,局域同中的數據安全問題研究.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5.8.
2、茂,論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安全管理與充分利用.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6.
3、國編著.網絡安全原理與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石勇.高校電子閱覽室的安全工作探討.農業網絡信息。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