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子銀行風險監管研究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中指出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約為27萬億元,占銀行業全部資產比例為19%。因此,影子銀行的影響力不可低估。我國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沖擊金融體系穩定性,誘發系統性風險。影子銀行改變了傳統的資金供應和需求模式,使金融體系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使我國的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增加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進而使系統性風險不斷增大。二是高期限錯配引發流動性風險。影子銀行吸收短期資金,再將其用于長期投資,短期負債和長期資產造成高期限錯配,一旦資金出現問題,長期資產不能立即變現,就會導致流動性風險。三是高杠桿性增大市場風險。影子銀行的高杠桿率雖然可以帶給投資者豐厚的利潤,但是也會多倍地增大金融體系的市場風險。當經濟下滑時,高收益的高杠桿產品就會放大可能產生的風險。四是高關聯性蘊含傳導風險。影子銀行和傳統的商業銀行存在密切聯系。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的運營模式和業務關聯性很強,這種高關聯性會導致影子銀行的風險向傳統的商業銀行滲透、傳導和擴散。五是隱蔽性弱化國家宏觀調控效力。影子銀行由于缺乏監管,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當政府部門為了調整經濟結構,對一些行業實施嚴格的管控,這些行業很難從商業銀行得到融資,于是會向影子銀行尋求資金,弱化了國家優化產業結構的效果。另外,影子銀行具有不透明性,影子銀行的規模難以精確的統計,央行掌握的信息有限,給貨幣政策的傳導帶來很多挑戰。六是監管缺位威脅金融市場安全。影子銀行大多缺乏監管,雖然對于一些理財產品有法律層面的規定,但總體上對于影子銀行的監管存在漏洞和空白。影子銀行利用監管漏洞進行監管套利,容易產生風險,威脅金融市場的安全。
二、我國影子銀行監管現狀
1.分業監管導致監管真空目前中國的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模式,監管機構各司其職,無法干預其他監管部門的活動。影子銀行涉及多種業務的綜合交叉,具有跨地域跨行業的交易特點,如果僅由單一部門監管,就會出現監管套利,如果由不同部門共同監管,則會導致監管沖突。另外,由于各監管機構之間缺乏溝通協調,導致監管真空和多頭監管,使監管出現漏洞。實際上,我國缺乏一個系統性的監管體系,從而無法準確地確定影子銀行體系的總體規模,也無法對影子銀行的風險及時地監控和管理。
2.缺乏完備的監管法律法規體系現階段,我國金融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國的監管法律和監管機制不健全,例如,缺乏對金融產品交易環節的法律規定,沒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缺少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法律法規,對于網絡借貸缺少法律監管,缺乏有效的糾紛處理機制。此外,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監管不足。影子銀行涉及的業務產品非常復雜,交叉領域的產品信息披露不足,透明度低,投資者和監管者不能充分地了解信息,增加了監管部門的監管難度。
3.行政化監管不利于金融創新目前我國的金融創新水平較低,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交叉綜合業務越來越多。如銀信合作產品和銀證合作產品的出現,這些金融創新業務可以規避金融監管來獲得利潤,監管部門應對其進行監管以保證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影子銀行帶來的金融創新對于增加投資產品的數量、增大市場流動性、提高金融體系的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行政化的干預約束了金融創新,不利于金融創新的發展。
三、完善我國影子銀行監管的對策
1.加強監管部門的協作,逐步實現統一監管模式我國的影子銀行具有明顯的跨機構、跨行業的特點,加強各監管部門間的協作顯得尤為重要。金融業混業經營的特點要求我國改善現有的監管體制,加強監管部門的協調合作,整合金融市場的信息,最終實現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在完善監管體制的基礎上,建立功能監管的理念,由目前的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轉變,對金融體系實施動態的全方位監管。健全金融法律體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國的影子銀行缺乏必要的法律約束,金融法律體系不健全。首先,應加強金融立法工作,以填補相關法律空白,盡快出臺對新興的金融業務、存款保險制度、民間借貸、金融機構破產等的法律法規。其次,要對原有的法律進行修訂,定期調整金融法規。再次,應完善影子銀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影子銀行的透明度,讓投資者和監管者詳細了解金融產品的真實狀態,從而判斷風險。
2.適度放松行政化監管,實施差別化管理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對于影子銀行的行政化監管太過嚴格,雖然對風險起到防范作用,但是抑制了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甚至會對整個經濟運行產生影響。因此,應適度放松對影子銀行的行政化監管,對不同的影子銀行進行差別化管理,做到疏堵有別。對高利貸、非法集資等行為要進行嚴9厲打擊,而對于透明的、能夠彌補市場流動性缺口的影子銀行,要進行正確引導。要正確看待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關系,使金融市場穩健有序地發展。完善影子銀行內控制度,構筑防火墻隔離機制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是金融體系監管的重要內容,外部監管和內部控制同時進行才能更好地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在影子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內部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公司治理機制建設、強化影子銀行的注冊和報備機制、發揮行業自律協會的作用。此外,由于傳統的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聯系密切,為防止影子銀行的風險向傳統商業銀行體系傳導,需要建立嚴密的防火墻機制,以隔離金融風險的傳遞。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我國影子銀行的產生與嚴格的利率管制息息相關,由于市場利率高于傳統銀行體系的利率,就會產生套利行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解決影子銀行帶來的諸多問題的根本方法。因此,應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讓資金的價格由市場決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引導影子銀行體系依法規范運行。
作者: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