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品德教育大學生德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班主任是大學生人生發(fā)展的導師
當代大學生進取心較強,積極要求進步,敢于挑戰(zhàn),期望值較高,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是,他們對自己和社會的認識尚不夠清晰,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太明確了,甚至存在誤區(qū)。這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既不利于其良好品德修養(yǎng)的形成,也不利于其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高和事業(yè)的發(fā)展。思想導向的不清晰往往會困擾大學生,阻礙其健康成長發(fā)展。在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的角色,能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起到引導作用。班主任是班級學生主要的精神關懷者,在學生心中有比一般教師更高的權威,學生對其比較信任。高校班主任經(jīng)過工作的歷練,比學生理智、視野開闊、經(jīng)歷豐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發(fā)展目標和制定科學的人生規(guī)劃。
二、班主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咨詢師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是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當代大學生從總體來看是積極向上的,但在他們成長當中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消極、退縮、不負責任等現(xiàn)象。在學習上,想不勞而獲,遇到困難缺乏信心和勇氣,心理脆弱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學生只能被表揚,不能被批評;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導致個別學生因參與活動失敗或被拒絕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等而走絕路。班主任作為一個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負責的角色,作為一個與學生聯(lián)系較多的師長,利用其工作優(yōu)勢,應肩負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詢的責任,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師。班主任工作的空間廣延性和時間連續(xù)性,使得他們可以十分便利地、適時地把握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面情況,進而能夠為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班主任工作任務之一就是教導學生學會做人,這項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種以心育人、以人育人,進而提高人基本素質(zhì)的精神勞動。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養(yǎng)優(yōu)良心理素質(zhì)、開發(fā)心理潛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應有效地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心理健康發(fā)展是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心人、細心人,在與大學生接觸過程中,要不斷細心地、敏感地把握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細微的變化,進而及時有效地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對大學生的學習、消費、交際、擇業(yè)、危機等方面進行指導,這樣既能彌補大學生遠離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緩解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壓力。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離不開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離不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心理訓練。雖然已經(jīng)步入了大學階段,但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發(fā)展狀況、情緒體驗狀態(tài)、意志品質(zhì)特點等有時認識得并不是很清楚,他們有時會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么面對現(xiàn)實或走不出困境。作為班主任,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班級活動、社團活動,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學生的生活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與他們一起體會、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間的溝通交流,進而相互了解,獲得感情上的共鳴、心靈上的共振。在此基礎上,學生才會敞開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們的心聲,在把內(nèi)心的不安與焦灼向老師傾述的同時,也得到了心理宣泄。這不僅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交往氛圍,而且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種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也來自于班集體,而良好班集體建設的主導者、領頭羊是班主任。班集體是大學生入學以后第一個正規(guī)的群體,在這個集體中,大家一起活動、學習,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認知,相互之間影響很大。大學階段,雖然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較強,但他們?nèi)匀恍枰患w接納、認可。良好的班集體能滿足學生的這種歸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有利于促進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同時,學生會從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中獲得鼓勵、信任、支持和安慰,從而產(chǎn)生愉快的心理體驗,并在增強集體意識、集體責任感的情況下,產(chǎn)生熱愛集體的積極情感體驗。這樣就避免了因人際關系緊張而導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為孤獨與被排斥而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
三、班主任是大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提升的督導者
一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應從小抓起,到了大學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對于青年一代來說不是最主要的;但從目前大學生成長中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文明禮貌素養(yǎng)來看,其基本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仍值得關注。對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視,班主任是大學生基本道德素養(yǎng)提升的督導著。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點決定了其應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在學校師生關系中,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最為密切,所以,更易于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于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個性、能力、同學關系、家庭狀況及其他問題能很好地了解、掌握,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利用各種機會,有計劃地針對每個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和幫助。
四、班主任是大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和行為深化的鞭策者
任何一個人都要明了社會規(guī)則、遵守社會規(guī)范,否則無法生存和發(fā)展。對于社會規(guī)則規(guī)范、法律制度,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學校教育讓其有所了解,一方面通過其參與社會實踐使其進行感知體驗。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社會規(guī)則規(guī)范、法制法紀教育的途徑方法很多,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可以在班級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這方面的進一步宣傳和指導,鞭策學生在不久的將來能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職責、能嚴格規(guī)范行為、塑造應有的人格形象和社會形象。當代大學生雖然知識豐富、思想活躍,但法制意識、觀念較淡薄,法律知識缺乏,有的不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行為輕狂不負責任、有的意氣用事而缺乏理智;所以,班主任應利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地位,隨時教育引導。總之,班主任在大學生健康成長中承擔著艱巨任務,在他們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
作者:劉彩梅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