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美術素描教學探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院校大都是由原來的中專學校組建升級而來的。其中原有的美術專業多為師范美術教育。隨著社會對于美術教師的需求趨于飽和,就業壓力增加,學生畢業后工作難找,對于學校來講,生源急劇減少;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新型產業,各單位、公司急需人才。高職院校積極面對社會新形勢的變化,響應國家號召,及時調整辦學理念,開設了大量社會需求迫切的專業,其中包括許多設計類的美術專業,如:動畫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傳統的師范美術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特別基礎性美術學科—素描,因為是基礎教學不受重視,并且沿用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滿足新課程的需要。從報考高職學生自身來看,一部分由于所考分數低,只能報考高職學校,另一部分出于為以后的就業考慮,自愿報考的。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低,美術基本功差,只是在高考前期為了應付考試要求,進行了短時間、高強度的繪畫習作練習.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這為日后的專業學習埋下了隱患。進校后,新生普遍感到不同于高中階段的學習環境,一時難以適應,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調整好自身的狀態,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高職學生的學習情緒化,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高,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則不用心學,更不要說做課堂筆記了。高職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職業性,美術設計類學生進校后覺得設計就是用電腦完成作業,對于繪畫,特別是基礎課程根本不重視,上課應付了事。因此,怎樣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對于美術基礎課—素描的學習主動性非常重要。
二、如何開展素描教學
1.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藝術,是學好其他藝術門類的基石。告訴學生,素描是需要長期練習的一門課程,讓學生思想上高度重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學生是為了考學才學習素描的,在高強度下反復練習,時間長了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要改變學生對素描的看法,首先可組織學生參與作品欣賞活動,欣賞不同大師的優秀作品,讓學生感到原來素描也可以這樣畫,這么精彩,而且不亞于其他畫種;欣賞往屆學生的素描作品,通過其他同學的繪畫激勵他們,使他們產生動力;針對高職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新鮮時尚的事物感興趣等特點,組織學生畫一些偶像、明星,并做評比,讓學生感到素描離生活很近,不是靜靜躺在畫室的靜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轉變教師思想,提高自身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培養高技能的人才,說到底就是培養懂知識高技能的人才。與原來培養師范類美術教育型人才不同,在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美術教師也要轉變觀念,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類課程,更注重實用性和創新性,并且設計的理念、想法很多來源于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因此,美術教師要關注了解本專業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主動涉獵學科前沿領域和最新成果,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探討新的教學方法.改進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技能水平,滿足社會對畢業生素質、能力的要求。
3.采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學方法
進行多樣化的素描教學探討,并不是因為傳統的素描教學隨著高職教育的改革而過時,其自身的價值誰也無法否定。傳統素描教學,是以準確地透視、精確地解剖為要求體現描繪對象的,始終貫穿了感性與理性、整體與局部、表層與內部架構的關系。但是,過去統一的基礎素描教學方法與新的設計類專業的發展之間矛盾突出。一些富有創意的藝術表現傾向,如果仍采用以往的基礎練習方法就會被扼殺。傳統素描教學要求,一定要準確再現描繪的對象,而現代社會高速發展,各種新型產業要求高職教育培養出能夠與社會相接軌的高技能人才。素描的教學進步,應該是在傳統的素描教學上有創新,適應學校新開設的美術設計類科目。針對新課程的開設,素描教學要繼承傳統素描教學的優點.促使學生掌握觀察對象的方法.學習造型規律.提高繪畫技巧;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表及里、系統的練習方法。針對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科目,在基礎訓練階段有意識地提高結構練習、物品的組合練習、抽象練習和設計意識的要求,這樣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調動學習主動性,在掌握基本素描技能的同時,強化創新意識,從而為未來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在嚴格的教學體系下,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不能以固定的模式要求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不同特點,針對愛好作指導。對于學生的進步,一定要及時肯定,教導學生認識、理解和運用藝術規律,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在描繪寫生對象時,進行深刻細致的觀察研究,可以用多種形式通過素描表現,傳達出學生對自然、生活的獨特感受和設計意識,開創學生從事藝術設計活動的起點。素描是美術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在高職美術教育改革中意義重大。素描基礎教學方法多樣化,不但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從事設計專業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掘創作潛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曉軍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