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礦地質災害的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煤礦開采過程中地質災害的特征
1.1.1山體滑坡
煤礦在開采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煤矸石,而堆砌的煤矸石會破壞坡體的原本應力,這就是導致煤礦發生山體滑坡與崩塌的主要誘因。如2013年5月,陜西延安一煤礦發生山體滑坡,宿舍兩層樓被埋;同年,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果珠鄉高坡村趙家溝村民組發生山體滑坡災害事故被質疑與附近煤礦地下開采有關,以上地質災害均給當地居民、煤礦開采企業及國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1.1.2地面塌陷或沉降
地下煤炭被開采過之后常出現地面的沉降或塌陷現象,造成這類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是在開采的過程中,采空區原本的地應力平衡遭到破壞,在地應力再次分布的過程中,會造成井區周圍地表及地下圍巖層的移動或開裂,最后出現巖石的破碎或冒落。另外,在開采過程中若未及時將采空區的地下水排出,將會破壞采空區的地下水格局,導致采空區的水力坡增大,最終出現大范圍的漏斗現象,地表出現凹陷。一旦地面出現了沉降或塌陷現象,那么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比如導致采礦重疊區的出現,加大地質災害的破壞力等。
1.1.3瓦斯突出
在煤礦未得到開采前,瓦斯以游離狀態吸附于煤層的縫隙及煤炭的表面。當煤層被開采時,開采區煤層及其周圍地方的地應力遭到破壞,從而破壞了瓦斯的儲氣封閉系統,儲存于煤層間的瓦斯被突然釋放,在人為因素或自然環境的作用下,會發生瓦斯爆炸,引發人員中毒或火災等災害的發生。
1.2礦井閉坑后存在的地質災害的特征
部分地質災害存在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而礦山的災害防治措施時效性較短,因而在礦井關閉處理后也會遺留一些安全隱患。如山體崩塌,造成這一地質災害的原因是在進行露天開采后,會導致高邊坡,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出現了山體崩塌或滑坡的地質災害;對于開采較淺的地區而言,較為常見的地質災害就是地面裂縫、崩塌或山體開裂,這是因為地面受到較大的破壞而累積到山體,在自然條件的影響下,就會導致山體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且這些災害均有一定的滯后性,其不會在開采過程中突然發生,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在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會頻繁發生。
2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2.1強化煤炭行業的科學管理工作
由于近年來煤礦地質災害頻頻發生,相關部門也對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部分煤礦生產企業也開設了相應的煤礦生產管理課程,以期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增強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每種地質災害均有其屬性,沒有絕對的規律性也沒有絕對的偶然性,在平時的生產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煤礦安全生產的章程來執行,嚴禁亂采亂挖。
2.2做好采空區的地質調研,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某些煤礦地質災害是由于地質構造的移動所引起的,如斷層運動等,因此,在開采前提前做好采礦區的地質構造調查工作,掌握目標區域的地質構造特點、活動現象,這樣可防患于未然,降低地質災害的發生率。
2.3做好煤礦的通風系統,減輕瓦斯濃度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都應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做好通風系統的配置,嚴格瓦斯檢查力度,禁止在礦井下使用明火,保證安全生產。
2.4對于已開采的礦區進行生態恢復
我國的礦山廢棄地不在少數且生態環境均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我們的視線也不應只集中于如何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上,我國對于礦山廢棄地的復墾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未充分發揮其效應,應加大對礦山廢棄地復墾工作的研究。
作者:武社文單位: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正行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