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事業管理

事業管理范文精選

前言:在撰寫事業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事業管理

政府醫療事業管理

宗教雖然是作為一種信仰存在的,但它與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在我國歷史上,景教、也里可溫、天主教來華后主要表現為對統治者的依附。19世紀以來,中西關系發生逆轉,西方的擴張使中國處于從屬和邊緣地位。西方東漸的過程同時是中國人抗爭與追求現代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基督教與中國政治不僅會發生沖突,也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調適。這種沖突與調適在不同時空范圍內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基督教在華醫療事業(以下簡稱教會醫療事業)是一種特殊的傳教事業,它由教會醫院和診所、教會醫學和護士教育等部分組成,與近代中國政治有比較特殊的關系。目前,學術界對晚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有較多研究(注:近年來,研究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的主要論著有:胡建華《論咸豐朝的限教政策》,《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王立新《晚清政府對基督教和傳教士的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楊大春《1861-1899年清政府對基督教的管理政策》,《鎮江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楊大春《略論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政府教會政策的影響》,《安徽史學》1999年第3期;楊大春《晚清政府的教會育嬰政策述論》,《貴州師大學報》2001年第1期。),但對晚清政府對待教會醫療事業的態度與政策卻鮮有論及。本文擬對此作初步探討,以圖進一步揭示晚清時期特殊的政教關系。

一禁教政策下的容忍(1835-1844)

清政府對近代基督教在華行醫的態度和政策可追溯到1820年。當時,馬禮遜與李文斯頓在澳門開辦診所,行醫得到了當地中國人的歡迎,他們“常以水果、鞭炮等為酬;也有寫信謝其‘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者”[1](p51)。清朝當地政府從慈善的角度看待行醫,并未進行干預。清政府對傳教士行醫活動的漠視態度一直延續到教會醫療事業產生之初。后來,隨著教會醫療事業的發展以及政治環境的變化,清政府的態度與政策才有所變化。

1835年,伯駕在廣州創辦星豆欄醫局,實行免費的施診送藥,由此正式開創了基督教在華醫療事業。對于這所教會醫院,廣州地方官員并未采取管理措施,他們對前往該院就醫的民眾并不干涉。以至于伯駕在第一次報告中說,“沒有什么反對被激起,相反,我一直確信醫院不僅被政府官員所知,而且為他們所贊同”[2](Vol.Ⅳ,p472)。1838年,中華醫學傳教會成立時,清政府也未加干涉。1839年,廣州的醫學傳教界甚至說中華醫學傳教會“正為在中國獲取永久的基地而前進,它的活動正獲得中國官方的默許”[2](Vol.Ⅱ,p551)。事實正是如此。當時,不僅一般民眾到伯駕的醫院治病,許多官員及其親屬也前往求治。就連林則徐也通過間接方式請伯駕治過疝氣等病[2](Vol.Ⅲ,pp634-635)。1839年2月,一個無親無故的婦女在伯駕的醫院做手術后不幸死去。醫院通過行商向地方官提出埋葬,地方官只“對尸體提出了詢問,并要求將其埋葬”[2](Vol.Ⅶ,pp551-552)。此事的處理表明,地方政府雖注意到伯駕醫院的存在,但并未采取進一步的管理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鴉片戰爭爆發前夕,中國政府通知伯駕停辦醫院。在“以商制夷”的外交政策下,廣州地方官是通過行商通知伯駕關閉醫院的[2](Vol.Ⅶ,pp624-625)。

雖然如此,教會醫療事業在清政府的禁教政策下還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伯駕在廣州的醫院只能依附于行商,不敢公開傳教。這一切表明:1840年以前,清政府并未對教會醫療事業進行有效的直接管理,教會醫療事業只是在傳教上受到清政府禁教政策的限制。

鴉片戰爭后,外國人獲得在通商口岸居住的權利。在沒有獲得中國政府允許設立醫院的前提下,醫學傳教士先后在上海、廈門、寧波等新辟口岸從事醫學傳教,建立醫院和診所。各地官員仍然采取了默許的態度和政策。只是廣州地方當局對待伯駕醫院的態度有所變化。1842年11月21日,伯駕重開廣州的醫院。次年,時任欽差大臣的耆英到伯駕的醫院治病。伯駕很擔心中國官方會問起醫院的情況及其目的,他說:“如果這些官員反對的話,醫院就會被放棄?!背龊跻饬系氖?,耆英以及在場的按察使等官員都對醫院相當稱贊。事后,耆英不僅贈給伯駕一些小禮物,還贈了兩個匾額,上書“妙手回春”、“壽世濟人”,落款為“耆宮保書贈伯駕先生”[2](Vol.Ⅷ,p303)。從此事可見,耆英雖然公開承認了伯駕醫院的存在,但他卻未能提出管理之策。

點擊閱讀全文

臨海檔案事業管理

廣義的檔案工作——檔案事業,是以管理開發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為手段,為國家各項事業和社會各界服務為宗旨的一項國家規模的事業。其內容包括:檔案法制建設、檔案行政管理、檔案管理、檔案教育、檔案科技、檔案宣傳、檔案外事、檔案中介服務等。我市檔案事業經過歷屆市領導的重視支持,以及全體檔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經逐步發展起來,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12月經省檔案局考核驗收,市檔案館目標管理達二級標準,2000年被臺州市人事局、臺州市檔案局評為全市檔案系統先進集體??v向比較是進步了,但發展緩慢,這與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不相適應,與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脫節;另一方面,與周邊縣市橫向比較,某些方面我們也承認差距。這不得不引起檔案工作者的深深思考與探討。

一、現狀分析

臨海市有5個街道、14個鎮、1053個村、22個社區、110萬人口,有131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臨海市檔案局(館)目前是“兩科兩室”設置,即業務指導法制科、管理利用科、辦公室和值班室,全局12名工作人員,其中6名是中層以上干部。檔案館總建筑面積600平方米,檔案庫房建筑面積450平方米,館內藏有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數量不多)、專門檔案、人物檔案。其中專門檔案有會計、人口普查、工業普查、土地、房產所有權存根、山林定權發證存根等14種。館藏檔案224個,全宗35993卷(其中建國前1425卷,建國后檔案34568卷),音像檔案18盤(數量少),照片檔案2424張,館藏資料8862冊。

從加強我市檔案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經過調查了解,目前明顯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檔案館庫房建筑面積遠遠不夠,造成檔案存放數量質量受到限制。二是檔案工作行政執法人員缺乏,持證率不高,全局只有2位同志持有行政執法證。三是檔案工作管理人員年齡偏大,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30歲左右檔案技術科研人才引進不夠,這對今后我市檔案事業發展很不利。四是檔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緩慢,基層單位辦公信息化網絡人員和辦公室文秘人員的檔案管理相脫節;對照《浙江省綜合檔案館信息化評估標準》,無論是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電子文件檔案的歸檔管理,遠遠不符合要求,目前,全局電腦只配備4臺。五是有的單位檔案工作分管領導不明確,檔案管理不規范。六是“三農”檔案和社區檔案各地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出現無人管理現象。

二、工作對策

檔案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檔案工作,正處于從“封閉型”管理到開放式服務,從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務、傳統管理到現代化管理的轉型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新時期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指出:“檔案是全黨、全國人民各方面活動的真實記錄,是各項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它不僅對深化改革、發展經濟、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國民素質有促進作用,而且對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管理體制優、基礎設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務功能全”將是現代檔案事業體系的基本框架。

點擊閱讀全文

檔案事業管理

廣義的檔案工作——檔案事業,是以管理開發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為手段,為國家各項事業和社會各界服務為宗旨的一項國家規模的事業。其內容包括:檔案法制建設、檔案行政管理、檔案管理、檔案教育、檔案科技、檔案宣傳、檔案外事、檔案中介服務等。我市檔案事業經過歷屆市領導的重視支持,以及全體檔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經逐步發展起來,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12月經省檔案局考核驗收,市檔案館目標管理達二級標準,2000年被臺州市人事局、臺州市檔案局評為全市檔案系統先進集體??v向比較是進步了,但發展緩慢,這與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不相適應,與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脫節;另一方面,與周邊縣市橫向比較,某些方面我們也承認差距。這不得不引起檔案工作者的深深思考與探討。

一、現狀分析

臨海市有5個街道、14個鎮、1053個村、22個社區、110萬人口,有131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臨海市檔案局(館)目前是“兩科兩室”設置,即業務指導法制科、管理利用科、辦公室和值班室,全局12名工作人員,其中6名是中層以上干部。檔案館總建筑面積600平方米,檔案庫房建筑面積450平方米,館內藏有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數量不多)、專門檔案、人物檔案。其中專門檔案有會計、人口普查、工業普查、土地、房產所有權存根、山林定權發證存根等14種。館藏檔案224個,全宗35993卷(其中建國前1425卷,建國后檔案34568卷),音像檔案18盤(數量少),照片檔案2424張,館藏資料8862冊。

從加強我市檔案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經過調查了解,目前明顯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檔案館庫房建筑面積遠遠不夠,造成檔案存放數量質量受到限制。二是檔案工作行政執法人員缺乏,持證率不高,全局只有2位同志持有行政執法證。三是檔案工作管理人員年齡偏大,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30歲左右檔案技術科研人才引進不夠,這對今后我市檔案事業發展很不利。四是檔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緩慢,基層單位辦公信息化網絡人員和辦公室文秘人員的檔案管理相脫節;對照《浙江省綜合檔案館信息化評估標準》,無論是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電子文件檔案的歸檔管理,遠遠不符合要求,目前,全局電腦只配備4臺。五是有的單位檔案工作分管領導不明確,檔案管理不規范。六是“三農”檔案和社區檔案各地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出現無人管理現象。

二、工作對策

檔案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檔案工作,正處于從“封閉型”管理到開放式服務,從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務、傳統管理到現代化管理的轉型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新時期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指出:“檔案是全黨、全國人民各方面活動的真實記錄,是各項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它不僅對深化改革、發展經濟、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國民素質有促進作用,而且對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管理體制優、基礎設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務功能全”將是現代檔案事業體系的基本框架。

點擊閱讀全文

國家檔案事業管理

論文關鍵詞:國家檔案;歷史;發展

論文摘要:本文從我國檔案事業起源、產生到不斷進步,從檔案材料種類,行政組織機構建設,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員調遷,檔案庫建設,檔案利用編史修志成果等方面,回顧了我國自商代至明清主要朝代檔案事業發展的足跡。

隨著人類遠古歷史流傳,人類歷經如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結網捕魚,神農氏種植五谷等傳說;歷經結繩記事、刻契記事、圖畫記事等的原始記事;歷經語言記錄符號——文字的產生;歷經國家、階級、文明的產生;檔案最終成為人類語言及活動的記錄。

據《說文》中記載,“史,記事者也,從右持中,中,正也”。所謂“中”意為“薄書”“凡官府薄書謂之中,薄書猶今之案卷也”。商代的“史官”是商文化、文字、書冊的統領者,是王命大政的決策、記載、下達及掌管者。即“史官”是當時神權的代言人和文化的壟斷者,同時他們又是商代檔案的形成者與管理者。其中聞名于世的商代甲骨檔案,包括:占卜刻辭、卜事刻辭、記事刻辭、表譜刻辭等四類,是我國現存最早、較系統的官府文書,是揭示商代歷史最豐富最直接可靠的原始材料,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材料獨特、數量繁多、年代久遠的檔案,同時亦是中國古老文明的鮮明佐證。

到了西周時期,我國檔案工作比商朝有了進一步發展。“太史寮”以大史為首,及其下屬官員組成的官署機構,主要掌管起草文書、記載史事、保管國家典籍、策命諸侯卿大夫及其他事務。當時除了有專門的檔案機構,還有了比較細化的掌管王朝內外檔案的組織人員,即大史、小史、內史、御史和外史。此外西周的史官記注制度是我國古代歷史記載方面領先于世界的一種管理制度。而“金文檔案”又是我國歷史上繼商代甲骨檔案之后又一種特有的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

歷史演進到春秋戰國時期,代表當時階級勢力的文書檔案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較大發展。其中包括專門檔案、日常政務文書及民用契券,主要種類有刑書、計書、上書、盟書、璽書、遺書、符、節、檄文、券等。另外,文書檔案工作逐漸由傳統史官任內分離出來,被一批專門掌管文書檔案的官員所代替。這表明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同時也是職官分工的歷史進步。

點擊閱讀全文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講話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中、省對此十分重視。從去年到現在,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5月份,省上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安排部署。省上會議之后,市人事局會同有關部門就我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制定了《*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并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原則通過。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精神和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確保改革工作平穩順利進行。下面,青鋒同志將對我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問題作詳細說明和具體安排,希望大家認真研究,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抓好工作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事業單位是各類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多年來,全市各級各類事業單位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社會、政治等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建立崗位管理制度,是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創新,是當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關系到全市事業單位廣大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我市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用好人才,也關系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實現跨越發展目標、構建和諧*和全市大局穩定。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和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

第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是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內在要求。2005年中央下發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這兩個文件都明確提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建立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促進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聘用制度是以崗位為基礎的,崗位設置是聘用制的前提,只有按崗聘用,才能真正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崗位設置管理就是要在事業單位建立一種既區別于黨政機關,也區別于企業,能充分反映從事專業化服務特點的新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所以,去年國家人事部出臺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及其實施意見,今年省上也出臺了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這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的重要一步,是一項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這項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明確規范了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管理,制定出臺了崗位設置的政策規定;第一次提出了通用的崗位等級,為各類事業單位千差萬別的崗位設計了通用的等級標準,為人才成長搭建了通道;第一次闡明了崗位設置與崗位聘用的關系,為實現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創造了條件;第一次明確了根據所聘崗位確定崗位工資待遇,為“崗變薪變”提出了政策依據。這一制度的確定,為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制度奠定了基礎。

第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是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去年,人事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實施辦法,省上和市上根據國家的精神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這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著力點是改革制度、嚴肅紀律、規范秩序、完善機制,核心是建立體現事業單位特點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崗位績效的激勵功能,把過去的職務等級工資制度變為崗位績效工資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學規范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是與崗位結合在一起的,待遇隨崗定。這是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與人事制度改革密切配套,體現事業單位特點的制度設計。實施新的工資制度必須規范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奠定基礎。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在按國家規定完成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之前,專業技術人員暫按所聘職務對應崗位的最低等級套改崗位工資,待完成規范的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并經核準后,再按確定的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也就是說,事業單位在沒有被認定完成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前,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只能套到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等級。被認定完成規范的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后,才能根據所聘崗位確定相應的崗位工資待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抓緊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縮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與崗位設置的“時間差”,以確保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順利實施。

第三,事業單位崗位管理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選人和用人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近年來,我市在一些事業單位逐步推行了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制度,除教育、衛生系統推進的比較好外,公開招聘作為一項制度,總體推進的還比較慢。實踐證明,公開招聘對于在全社會創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杜絕人事腐敗現象,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素質,促進事業單位發展,都產生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市直教育、衛生、農、林、水、牧等16個系統的70多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實施方案》已審批完畢,崗位是聘用的基礎,崗位設置直接關系到聘用制度的實現。作為事業單位的一項基本管理制度,崗位管理要體現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各個基本環節,成為公開招聘、競聘上崗、崗位考核、崗位培訓、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基礎和依據。推行聘用制度,加強崗位管理,必須從規范崗位設置入手,必須做好基礎性工作。

點擊閱讀全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南乐县| 尚志市| 颍上县| 平顶山市| 武功县| 白河县| 塘沽区| 浑源县| 惠安县| 政和县| 蒙阴县| 湘乡市| 塔河县| 明溪县| 延津县| 阿拉善盟| 奎屯市| 五家渠市| 依安县| 黑水县| 芦溪县| 商城县| 榕江县| 衡水市| 土默特右旗| 马公市| 淳安县| 周至县| 绥宁县| 神农架林区| 隆林| 茂名市| 读书| 延庆县| 红河县| 肃宁县| 禹州市| 长海县| 博白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