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圖書館管理思想與模式變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圖書館管理也應與時俱進,跟上讀者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圖書館管理思想和模式的變革過程,提出了當前圖書館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新常態下圖書館管理思想和模式變革的對策,希望能促進新時期圖書館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思想與模式;變革;對策
一、圖書館管理思想和模式的變革過程
圖書館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更好地履行圖書館的職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我國圖書館管理思想和模式也發生了較大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千篇一律到特色化方向建設轉變。
傳統的圖書館建設千篇一律,大而全,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采購建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讀者的需求。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必須把資源建設建立在合作和共享的基礎上,特別是區域各個圖書館建設應在合理規劃、整體分工的基礎上,加強專業化特色化館藏資源的建設,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當前經費短缺的問題,還可以突出特色,實現各館之間的信息共享。
(二)從重擁有向重存取方向轉變。
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擁有是讀者存取信息的基礎。在網絡時代圖書館在注重館內資源特色化建設的同時,要突出圖書館的存取功能,因為圖書館事業的本質即存取,優秀的資源被讀者所利用才能體現其價值。一個圖書館的館藏是由存取能力而不是擁有量來界定的。
(三)在圖書館的職能與功能認識上的轉變。
根據新修訂的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履行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為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服務。這就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要重新認識新形勢下圖書館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在深入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發展,合理引進資源,樹立創新思維,提高服務意識,打造一支學習型的團隊,實現高校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
(四)創新能力與新的發展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在管理理念、資源配置、組織構架、服務職能、創新發展等方面可以借鑒的知識和經驗越來越少,必須依靠原創性戰略性的分析探索和創新。圖書館發展的內容已經從傳統的資源規模與服務能力轉向深化服務內涵、建設新型服務機制。圖書館發展的方式也已從大規模資源投入轉向依靠對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以及服務機制的改造與創新。因此,新形勢下圖書館發展的推進既要依靠各信息服務機構之間對資源、技術、服務、人才的共享共建,又要開拓與數據、出版、科研、教學等機構的交叉滲透、競爭合作。
二、當前圖書館管理現狀
(一)圖書館整體管理思想相對滯后,缺乏前瞻性。
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當前圖書館管理中還存在思想相對滯后,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讀者獲取信息的平臺更加廣泛,但一些管理人員沒有認清時展的趨勢,管理思維還處在守舊的狀態,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沒有跟上信息化發展的水平。一些圖書館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多年以前,圖書館內部管理還沒有走入信息化時代,嚴重影響了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此外,一些圖書館在引入文獻時并沒有進行廣泛的讀者調研,忽略了讀者對圖書信息需求的多面性,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
(二)管理理念和服務模式有待進一步提升。
圖書館管理的目標是為讀者服務,滿足讀者的需求。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傳統思維的影響,一些圖書館管理依舊以自身利益為主,忽視了與讀者的溝通與聯系,也就無法根據讀者的需要對文獻進行分類管理,導致諸多文獻利用效率低下,存在浪費現象。
(三)整體管理水平不高。
從傳統的圖書館管理人員組成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年齡較高、學歷層次不高的人員組成的。在一些管理人員眼里,圖書館工作就是打掃衛生、按時開關門,整理擺放好圖書等等。一些圖書館工作人員除了借還書等一些常規工作外,基本是閑聊無事。同時,由于圖書館人員的組成導致管理者的思想守舊,不能很好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在工作中也無法與時俱進,不愿意改進提高,這也是圖書館發展滯后的原因之一。
(四)管理系統的不健全。
在一些圖書館整體規劃管理中,并未建立規范的管理系統,也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加以限制。造成圖書館的整體管理針對性與有效性不強,管理系統不健全。因圖書館傳統的管理習慣,在圖書館的多個區域較為分散的情況下,各區域之間并沒有有效的定向連接。這不利于圖書館各區域的管理協調,也不利于圖書館的管理優化與穩固。
三、圖書館管理思想與模式變革的對策
(一)積極適應新形勢,主動轉變管理理念。
新形勢下,管理人員應積極轉變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適應新時期讀者的需求。管理服務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原動力,也是深化圖書館改革的內在需求。特別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新時期的讀者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內涵,工作目標和方式方法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原有的管理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常態的運行特點,圖書館要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服務理念和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和提升,以適應圖書館自身的發展和讀者的需要。
(二)加大設備投入,更新硬件設施。
一些圖書館,傳統的硬件設備已經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同時新的自動化辦公和管理系統不斷涌現,為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資源。因此,要結合圖書館實際及時更新設備設施,提高服務效率。例如,當前不少圖書館都采用了自動化的管理系統,實現了采購、編目、流通等工作的自動化管理,可以開展網上預約、催還書、推薦新書等業務,緩解了緊俏文獻的供需矛盾和逾期罰款問題,使流通工作更具人性化。此外,要建立健全圖書館的信息網絡,通過合理配置文獻資源、集中編目以及館際互借等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努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三)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提高服務水平。
人才是圖書館科學發展的關鍵。一方面,要加強內部員工管理,完善人員聘用制度,從工作需要角度合理設崗,引進人才,提升圖書館自身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關注讀者需求,積極收集讀者意見,及時解決讀者的問題,主動提升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蘇莉.圖書館管理思想與模式變革探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23).
[2]趙乖平.論服務的人本化與現代圖書館管理[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04).
作者:程佳佳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