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以某大型工程為例,針對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面積較大的特征,對混凝土澆筑、養護、后澆帶等施工工序進行了敘述。以期通過提高施工技術水平,規范施工工藝等方法,確保建筑物整體質量,推動建筑工程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
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案例
1工程案例
某大型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80000m2,占地40000m2左右,呈正方形。地下室尺寸為220m×210m,車庫與地下商場位于地下1層,消防分區、人防區及設備機房等則位于地下2層,局部3層。因該工程具有較多工程管井、設備管道等,且地鐵箱體從西南到東北弧形貫穿,底板面具有較大標高變化情況,整體從東南傾斜于西北方向,與附近板面相比,跨越地鐵箱體沿線底板標高較高,底板面標高從北向南為-1.6~2.0m之間,差距為3.6m。平板式結構為該工程地下室底板形式,44000m3為底板及承臺混凝土總量。C35為底板混凝土強度,P8為抗滲等級,C35為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P12為抗滲等級,P6為低位水池內壁抗滲等級。為提升底板抗裂能力,可將杜拉纖維添加到底板混凝土內。地下室柱網間距為9000mm×11000mm,底板厚度分別為800mm、850mm、950mm、1000mm。目前此工程降水排水系統施工已經完成,可滿足底板施工期降水需求。如部分位置具有較為豐富的地下水,施工過程中,可按照具體情況增設降水井,北面具有較低標高,則可通過水泵增設的方式,及時將水抽出。現場項目部根據垂直、水平運輸需求,塔式起重機共安設6臺,混凝土泵機設有12臺。
2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取流水施工法進行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通過后澆帶可將整個底板進行18塊劃分,1500mm為后澆帶寬度,地下室底板與外墻除外,其他構件后澆帶鋼筋需貫通。具體施工工序如下。
2.1混凝土供應及澆筑
選取杜拉纖維商品混凝土進行施工,選取泵機共10臺,混凝土供應量為200m3/h,即可符合施工設計要求。因底板分塊面積、厚度較大,澆筑混凝土難度較大,因此澆筑時可選取分段分層、從低到高的方式進行施工。地梁較大時,澆筑可分2次進行,第一次向底板下2~3cm位置澆筑,第二次澆筑前需徹底清理干凈表面浮漿,并做好鑿毛作業,隨后進行純水泥漿澆筑,厚度為20mm。如集水井、電梯井等位置,因埋設較深,澆筑混凝土可分2次進行,且在井底板面300mm位置設置施工縫,可同時澆筑井壁和大面積底板。1)杜拉纖維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確定。施工過程中,應在28℃~30℃之間控制入模溫度,12~14cm之間控制坍落度,初凝時間則控制在10h以上。在混凝土強度、抗滲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應選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減少水化熱,防止出現裂縫。一般摻合料可選取質量良好的粉煤灰,最大限度減少水化熱。選取緩凝高效型減水劑,在早期水化熱降低的同時,起到熱峰期延緩的目的。2)根據后澆帶進行施工段的合理劃分,2000m3為各段混凝土平均量,其中最大段所需量為3600m3。計劃每段選取2臺混凝土泵共同作業,確保混凝土密實度,避免產生冷縫,隨后以1.5m寬分段振搗混凝土澆筑帶。因50m為地下室底板各段長度,在對地梁、承臺等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可確定0.95m為平均板厚、81m3為混凝土用量。計算可根據40m3/h施工,得出澆筑時間在初凝時間以下,避免冷縫產生。3)選取鋼板止水帶用于地下室外壁結構水平施工縫,在底板面設置施工縫,同時,在主筋上選用鋼筋卡固定鋼筋止水帶,避免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中止水帶走位。4)澆筑混凝土時,分2層臺階順著澆筑方向斜向澆筑,400mm為各層厚度,選取表面振動器在初凝前進行1遍振搗施工,隨后進行碾壓、收漿及抹面作業。澆筑混凝土的流向應等同于混凝土泵管拆卸方向,如板高差較大,可按照從低到高進行施工。特別情況下,則應吊模處理。完成澆筑作業后,應及時進行振搗施工,10~30s之間為振搗時間范圍,當混凝土出現泛漿或無氣泡時即可停止作業。
2.2混凝土養護
完成混凝土板澆筑作業后,養護需在終凝前進行,要求時間控制在14d以上。如底板面標高平整度不足,養護時可覆蓋薄膜、麻袋。養護覆蓋薄膜時,需壓緊四周,保證存有凝結水。覆蓋麻袋時,應做好灑水保濕工作。為對混凝土升、降溫規律進行及時掌握,混凝土溫度可選取熱電偶監測控制。
2.3后澆帶、施工縫留設及處理
選取C40微膨脹混凝土摻加杜拉纖維用于后澆帶施工,混凝土澆筑時為避免漏漿,可選取針式振動器施工,確保混凝土密實度滿足設計要求。一般情況下,無需將施工縫設置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但特殊情況下,如澆筑間歇時間在混凝土初凝時間以上,可收口作施工縫處理,依照加強帶法施工。在混凝土再次澆筑前,應打鑿處理混凝土收口位置,并做好沖洗工作,順著收口位置進行遇水膨脹橡膠條水平安裝,隨后再次澆筑混凝土。
3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控制
1)施工測量控制。采用內控法結合外控法的方式進行本工程首級控制網的建立,并將4個主控點安設于相互垂直的主軸線上,以此構成一個相互垂直的“十”字形軸線控制網。2)大面積施工平整度控制。澆筑混凝土時,應對底板、集水坑底澆筑標高進行嚴格控制,并將紅漆涂抹到柱筋上,作為標記。因本工程具有較大柱網面積,且鋼筋布設密集,要求將七字筋焊接到板面筋上,且再次將紅漆涂抹到鋼筋上,作為二次控制標記,各個柱網內二次標高控制點設置為4個點。3)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是質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手段。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檢測,在每個環節施工完成之后,組織技術人員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質量驗收工作,盡量減少在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同時對于檢測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建立其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度,明確落實每個崗位的職責,確保施工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注重對于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的實際特點以及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求,使施工操作行為得到有效的規范,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4結語
近年來,城市建設用地日益緊張,為緩解該局面,建筑工程逐漸向高層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于高層建筑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確保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規范施工工藝,從整體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扶永益.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與裂縫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0).272.
作者:陳福忠 單位: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