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建設與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中心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
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的建立不但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實驗改革起到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有利于高質量創新人才的培養,還為各種校企合作科研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開展提供了研究基地。
1)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的需要。
建設本中心可為學生提供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結構等課程的實踐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改善專業綜合訓練等實踐教學條件;有利于培養學生面向生產一線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顯著提升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并與省內綜合高校形成錯位優勢和互補效應,進一步彰顯面向未來的“應用型”土建類專業辦學特色。
2)提升實踐教學水平,推動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圍繞學生面向生產一線的崗位操作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培養,我校大力推進土木工程類專業教學改革,以校內實踐基地為載體,與地方建筑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引導學生開展專業技能訓練、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生產實踐技能,逐漸形成了校企結合,在校內專業訓練和企業頂崗工作靈活輪換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3)提高產學研合作層次與水平,并服務地方建筑業發展。
土木工程學院在新型環保建材的開發研究、防震減災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但中心現有的儀器設備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師科研要求,限制了學科與專業建設的發展。因此建立省級綜合訓練中心,打造融工程化實踐教學與產業化工程技術開發于一體的專業實踐教育平臺,構建“校企結合、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中心+基地”的工程實踐教育模式,為地方建筑支柱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技術支撐,提升我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十分必要。
2中心實驗教學現狀
2.1實驗教學政策
學校重視實驗教學,為了加強實驗教學管理,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總目標服務,制定了《實驗教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有關實驗教學的文件和政策,對實驗教學進行了明確的定位,擬定了發展規劃,理清了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改變了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傳統觀念及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統籌協調的指導思想。
2.2實驗教學定位及規劃
以培養具有“適理論、強實踐、多能力、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建設一支觀念新、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為保障。以深化實踐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為核心,以開放式和網絡虛擬實驗室為特色。堅持“重點建設與逐步推進相結合”的原則,建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配置合理、管理規范、保障得力、運行高效的綜合訓練中心”;實驗教學改革總體目標是:“以精選的實驗內容為載體,充分利用現代實驗教學手段,在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和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3實驗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案
1)構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以學生素質、綜合應用與創新能力培養為根本目的,改革和完善已逐步形成的多元化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實踐教學與學科發展和實際工程應用緊密結合,不斷更新實驗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突出個性能力發揮,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科學思維、創新能力貫穿于實驗教學的整個環節,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于一體,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式學習的分層次、模塊化實驗實踐教學模式,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
2)實現實驗、科研和工程的緊密結合。
依托中心的工程結構健康診斷與防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結構新材料技術研究中心、地震災害防控工程技術中心等產學研開發實體,為教師和學生直接參與工程實踐過程提供了條件,取得了顯著成效。
3)完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基地。
加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力度,鼓勵自主研發實驗設備和科技成果轉化,使更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科研課題與工程實踐,培養其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逐步建立學生科技創新啟動基金、資助基金,鼓勵學生積極申報科研課題,以中心為依托,為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3中心的實驗教學的建設目標
中心堅持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核心,將中心建設成:實驗教學體系合理、機制靈活、開放共享、特色突出,達到蘇北領先水平,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綜合訓練中心。
3.1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1)“多層次、多模塊”實驗教學新體系。
結合中心運營體制的改革,要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更要注重相關學科知識的橫向滲透和交叉;要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注重課程的完整性,更要注重適應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設計多種模塊,滿足不同專業的需求,強化基礎實驗教學功能。
2)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
在各實踐教學模塊中,進行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推進討論式、啟發式和案例教學,進行實施項目教學及考核形式多樣化改革;倡導合作式、課題式、項目式、問題式和批判式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以實踐動手能力測試為主導,探索多樣化考試方法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增強以及實踐能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實驗室試行“理論與實踐直接融合,邊教邊練”的教學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擴充性學習資源和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的平臺。
3)加強實驗教學手段多樣化的建設。
建設實驗教學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和電子教案;制作主要儀器設備的視頻教學光盤;增加專用的多媒體教學和視頻教學實驗室。
3.2實驗師資隊伍的建設
1)大力邀請各學科青年骨干教師以兼職教師的方式
加入實驗中心,充實中心教學、科研能力,為中心注入新鮮血液。2)在實驗中心內部,經常邀請中心各學科實驗教師,以及其他學院的專家共同討論實驗教學、科研、儀器使用等方面的經驗。
3)從合作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良好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或技術專家擔任兼職教師
加大力度引進企業兼職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可從事部分章節的理論課講授、工程實踐、畢業設計、專業能力培訓等的指導等。
4)加大校企雙方教師與工程技術人員的交流和培訓。
學院將通過派遣教師去企業參加工程實踐、產學研合作、技術研發等,了解行業新技術的發展,提高其工程應用能力;校企雙方的專家定期在對方開設學術講座,進行學術交流,討論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新技術發展等領域的相關問題,提高校企雙方教師和技術人員的教學科研水平。
作者:宋雷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