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案例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文章通過對吉安市9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從教師個體的認知、體驗、感悟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特性表現,提出建設中小學師德師風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個案分析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及方法
關于師德師風的建設問題,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但這些研究大多從學校及教育管理者(教師)對被管理者(學生)的作用等視角出發,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見解或建議。本課題試圖通過對教師個案研究,從教師個體的認知、體驗、感悟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政策的實施效應和發展路徑。課題選擇江西省吉安市9名中小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班主任教師、學科教師、德育方面的行政管理人員等。課題采取質性研究法,即通過對既定的個案對象進行觀察、訪談、交流,以及收集對象的相關資料等方式,了解個案對象在思想意識、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的相關道德活動,對這些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形成概括性的結論,并制成表格,以此對照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規范要求,提出有針對性的見解和探討。
二、研究對象的品質特性
(一)從教信念執著。“選擇了教書,就必須堅守?!边@是研究對象的普遍共識。教師B雖然已是副校長,但還是要求到教學一線去上課;教師F就讀于非師范類院校,但在大學期間就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書,畢業后毅然決然地選擇教師職業;教師C曾經有機會調離學校,到其他事業單位去工作,但她不為所動,仍堅守教師崗位。
(二)做事嚴謹細致。研究對象普遍做事有條不紊、嚴謹有序。教師D在擔任班主任時,會對班上所有學生的情況如家庭情況、性格特點、特長愛好等,做詳細的了解和分析,分析班級學生的優點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列出班級管理計劃和方案;教師A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從教室的文化墻布置、課桌掃把和垃圾簍的擺放,到每天學生的到校時間、教室和走廊衛生的每處細節,都會認真地組織安排、從嚴要求。
(三)堅持身正為范。研究對象普遍注重自身形象,始終做品德的典范、敬業的示范、言行的模范。教師D堅持做到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公共秩序,從不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時刻注意自己的教師形象;教師E總是衣著整潔,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表里如一,在叫學生幫忙時都會使用“請你幫我”之類的語言。
(四)善于換位思考。善于換位思考,是研究對象的最大特點。他們在發現學生犯錯誤時,往往會站在學生角度思考,進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讓學生樂于接受。例如,教師B在知道學生犯錯誤時,首先想的是這個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深入了解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再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而不是直接一通狠批。
三、建設優良師德師風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選師”的標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要嚴把兩個關口:一是“入門”關口,針對一些地方師范院?!叭雽W門檻偏低”的現狀,要進一步改革師范院校招生考試辦法,“高標準”“高門檻”選拔優秀初高中畢業生到中高等師范院校培養深造,與此同時,堅持“入口不足過程補”的原則,制定、出臺嚴格規范的師范院?!皽式處煛迸囵B目標和要求;二是“選聘”關口,進一步規范選拔方式、嚴格選拔程序,不僅測試應聘對象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考查其對教師職業的認知及考察其道德品質。
(二)拓寬“育師”的渠道。一方面,要強化師德培訓。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培訓機制,有計劃、有目標,分學科、分層次、分階段地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對于新入職的教師,要把師德師風教育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同時,組織專家學者、知名教育工作者、師德師風標兵、優秀班主任等開展專題講座或宣講報告,不斷地提升教師對師德師風的認知和踐行能力。另一方面,要發揮師德優良、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優勢,建立幫帶制度。通過采取“1+1”或“1+N”等模式,實行“以老帶新”,影響和帶動新教師、年輕教師不斷提高道德素養和教學技能。另外,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年輕教師走出校門、走進學生家庭、走向社會團隊等,使其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和思想境界。
(三)營造“尊師”的氛圍。一方面,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不斷提高地位待遇,讓教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師才會有更多的榮譽感、責任感,才能吸引更好、更多的優秀人才到教師隊伍中來,使教師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全面落實這一要求,要從加大學校投入入手,切實保障和提高教師的工資、津貼、福利、獎金等待遇,真正做到教師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等國家公職人員收入水平。與此同時,要大力開展表彰“尊師重教”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活動,讓“尊師重教”成為一種社會責任、一種新的時尚,使教師真正成為全社會既尊重又羨慕的職業。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揚師德先進典型。各級黨委政府不僅要大力表彰愛崗敬業、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還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在師德師風方面表現突出的先進典型,不斷增強教師的榮譽感和自豪感。與此同時,大力組織中小學教師學習師德師風先進典型,讓師德標兵在社會受到尊重、在學校得到器重,在教師中形成人人愿意成為師德標兵的濃厚氛圍。
(四)嚴把“用師”的門檻。一方面,要健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在實踐中,從完善考核評價內容入手,注重對教師道德素養的考核評價,加大師德的評價權重,特別是在職稱評定、績效考核、年終評優等的時候,要將師德師風作為重要考核評價要素,扭轉“重業務、輕道德”的考核評價標準。同時,不斷改進考核評價方式。教師的師德師風考核評價,不僅要讓教師互評,還應該讓學生對教師評價;不僅要在校內評,還可以“開門評師”,邀請學生家長代表或家委會評價教師,不斷推動教師把師德師風的標桿與底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優勝劣汰”制度。堅決抵制不良的師德師風行為,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職稱評定等過程中,對師德師風考評結果不良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制;對師德師風有問題的教師,勸其“停職反省”,并讓其參與師德師風專項教育培訓;對師德師風問題嚴重的教師,要加大懲處力度,實行降級降職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要清除出教師隊伍。
作者:裴鴻霞 單位:吉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