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EVA和商業銀行價值創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的日益完善,將價值最大化作為銀行經營管理的最終目標己經成為股東、銀行管理者和經營者的共識,那么如何衡量銀行的價值創造能力以及如何建立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成為目前廣泛討論的問題。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指標—經濟增加值即EVA為商業銀行的價值創造帶來了新的評價方法,為實現商業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提供了可借鑒的思想和方法。
[關鍵詞]EVA銀行價值EVA激勵
企業治理結構的主要矛盾是產權執行的效率,核心是實現股東意志和管理者行為統一平臺上的價值最大化,如何相對準確地評價企業及其管理者績效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推進,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指標的考評體系逐步在我國部分企業運用。作為中國金融機構的核心,即商業銀行如何利用經濟增加值進行業績評價,最終進行價值創造是至關重要的。
一、EVA概念與實質
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經濟增加值是由美國學者Stewart提出,并由著名咨詢公司Stewartco.在美國注冊的經濟增加值(EVA)及其管理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在短短的20年的時間里,EVA思想以其獨特的見地和科學的方法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諸如西門子、索尼、可口可樂、AT&T等。美國著名的《財富》雜志高級編輯AL.Ahbra曾經著書說:“經濟增加值”是現代管理公司的“一場真正的革命”,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財務理念”。“經濟增加值”不僅是一個高質量的業績指標,它還是一個全面財務管理的架構,也是一種經理人薪酬的獎勵機制,它可以影響一個公司從董事會到基層上上下下的所有決策,可以改變企業文化,改善組織內部每一個人的工作環境,可以幫助管理人為股東、客戶和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可見,經濟增加值已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接受,逐步成為業績評價指標的主角。Stewartco.為全球各公司提供EVA價值評價體系及薪酬機制設計的咨詢和管理服務,并定期公布EVA財富榜。2001年12月Stewartco.中國分公司在上海成立,這是EVA理念首次登陸中國。目前,EVA已經將其思想激發到了全世界,EVA已經逐漸成為了“創造股東價值”的代名詞。
經濟增加值的基本定義可以表述為:EVA等于稅后凈經營收益減去投入資本的成本。與以往的業績評價指標不同,EVA把企業所有資本成本考慮在內。用公式表示即:
EVA=[OROA-COC]*AOA
其中:
OROA=OperatingReturnonAssets(運營資產回報率)
COC=CostofCapital(資本成本)
AOA=AverageOperatingAssets(平均運營資產)
或者EVA可以表述為:
EVA=NOPAT-[CostofFinancing]
其中:
NOPAT=NetOperatingProfitAfterTax(稅后經營凈利潤)
我們可以看出公式中所指的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其中權益資本成本可以看作股東認可的投資回報率,是股東投資公司的機會成本;債務資本成本按照中長期貸款利率計算。
由于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是根據一般會計原則(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GAAP)計算的,在會計謹慎性原則下,扭曲了公司真實的利潤水平。因此,對傳統凈營業收入的調整可以消除會計謹慎性原則對業績的影響,減少會計計量誤差,同時減少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的機會,避免因一般會計準則所造成的潛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就是以傳統的會計報表為基礎,再加上約當權益準備(EquityEquivalentReserves)項目調整,因此對稅后經營凈利潤的調整主要包括:研發和市場開拓費用、商譽攤銷、遞延所得稅、折舊、各種準備等。與傳統的會計利潤指標相比,EVA指標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使企業的發展避免短期化,鼓勵企業經營者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二、EVA與銀行價值之間的關系
根據EVA的基本公式:
EVA=NOPAT-TC*r
銀行各年的EVA現值:
利用等比數列計算公式可以進一步推導:
在銀行持續經營假設前提下,N趨向無窮大,趨向于0,
由此可得,
這里,V-TC又稱MVA,因此:
或者
繼續分析下去,就可以發現DCF方法分析框架所遵循的決策標準實質上就是項目投資決策分析中的NPV最大化原則。當我們把股東投資于銀行視同一個投資期趨近無窮大的投資項目時,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就是銀行所有投資的子項目累計NPV最大化目標,也就是MVA最大化目標。至此,我們從DCF價值評估模型入手,考慮資本成本和時間價值因素,以NOPAT為過渡指標,可以將某一時點的銀行價值V、市場增加值MVA以及單個項目的NPV與一段時期內的EVA建立起內在的邏輯關系。其中:EVA是銀行價值實現的內在動力,MVA是銀行價值的外在市場表現,NPV是銀行價值實現的微觀決策標準,三者內外統一,殊途同歸,最終可以得出銀行價值等于各年EVA的現值加上資本投入總額的結論。
可見,銀行價值最大化與EVA直接相關,二者是銀行總體經營目標與年度經營目標、存量指標與流量指標、終極目標與中間目標、結果與動因的關系。建立以EVA為核心的經營績效考評體系有助于將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統一起來,促進銀行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三、EVA在商業銀行價值創造中的兩大應用
1.EVA在商業銀行日常管理中的應用
(1)強化對資金成本的管理。銀行不同于一般的企業,銀行的產品主要是貨幣,整個銀行經營的過程就是通過吸收和發放資金運作以及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識服務來獲取收益的過程。因而,任何一項銀行業務的開展都與資金成本密不可分。但傳統的業績評價體系無法很好地反映資金成本對收益的影響程度,而通過EVA體系的實施則能為銀行業務的開展提供全面的依據,因為EVA考慮了所有的成本更有利于銀行管理以EVA為價值創造的目標。(2)提高規模效率。中國的商業銀行業界存在一種“規模無效率”現象,限制了銀行獲利能力和市場業績,從而導致了管理的無效率。EVA業績評價體系可以根據常年的“面板”數據來測算處于不同地域環境、運作不同業務品種的銀行以及實施不同職能的銀行部門的實際風險系數。因而為重組無效率的部門、整合不贏利的業務,提高規模效率提供了可靠依據。(3)提升業績。EVA幫助不同的商業銀行找到更為貼近自身經營環境、目標群體、業務范圍的業績評價方式。無論何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它們關注的重心都在于利潤,并不能很好反映各個銀行所面臨的特殊環境。而這種特殊的經營環境由于各銀行經營業務種類、網點數量、地域分布、ATM以及POS機設置、客戶定位等客觀的存在,會產生特殊的風險。用同樣的、不摻入風險因素的利潤評價方式對不同銀行進行業績分析,雖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不同銀行間的業績比較,但是無法對銀行實際經營狀況進行更為全面的評價。而EVA評價方法則能夠為不同的銀行制定相應的評價系數和更具個性的評價方法。EVA體系不僅可以運用于銀行本身,也可以運用到銀行對借貸企業的業績、資質的評價。總之,EVA體系的實施將為銀行控制和規避風險,減少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