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消費結構產業結構關聯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從靜態觀點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從動態過程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消費需求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產業結構必須與消費結構相適應、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的影響、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選擇等,具體資料請見:
內容摘要: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關系問題是近年來消費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研究的重點。要實現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良性互動,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必須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本文從馬克思的經典論述入手,闡述了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一般關系,然后分別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論述了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最后簡要的提出了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消費結構產業結構政策建議
消費結構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和社會集團)在消費過程中所消費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資料的比例關系,有實物和價值兩種形式。而產業結構是產業間的技術經濟聯系與聯系方式。只有二者的和諧發展,才能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一般關系是由消費與生產的關系決定的: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具有同一性,二者互為前提;產業結構決定消費結構,沒有產業結構的變化,消費結構的變化就失去了物質基礎;消費結構在一定意義上又決定產業結構,因為生產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是消費,沒有消費的生產是不存在的,而且消費是生產的動力,消費結構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終極拉動力量,產業結構必須與消費結構相適應。
從靜態觀點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在相互聯系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從靜態的某一時點來看,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具有決定作用。產業結構(具體是產品結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直接決定了消費結構的數量和質量,在一個具體時點上,消費結構不可能脫離產業結構,其發展情況與產業結構的狀況密切相關。
比較典型的是我國從建國后到改革開放前這一時期,實行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生產類型為投資導向型,即在市場長期處于供給短缺的狀態下。同時投資方向也并不以市場需求為主,而是以擴大積累,增加投資為目的,生產經營的重點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進一步組織生產。這一時期我國片面重視發展重工業,忽視了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幾乎面臨零發展,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中央在用計劃手段嚴格控制主要產品生產的同時,對居民消費品實行計劃定量配給制度。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在商品購買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消費結構單一,產業結構完全由生產者引導,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微乎其微,可以說產業結構的質和量直接決定了消費結構的質和量。
從動態過程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從動態的過程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二者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具有互動效應,特別是消費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產業結構的發展,消費結構的變動能夠相應的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但與此同時,消費結構也要與產業結構相適應。
(一)消費需求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消費需求的變動必然會引起市場需求的變化,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動。消費需求的升級會推動產業的不斷創新,同時潛在的消費需求也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留下了巨大空間,可見消費需求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
在消費需求中,居民消費需求是消費需求因素中影響產業結構的最主要因素(消費需求包括居民消費需求和政府消費需求)。它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是直接的,主要通過收入和價格來引導產業結構的變動。居民收入的提高引起需求結構發生變化,這必然要求產業結構作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這一變化;同樣,居民消費需求變化引發的商品價格變化必然會引導生產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另外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另一重要因素國際貿易,實際上是通過國外居民的需求變動引導世界范圍內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來實現一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的。
(二)產業結構必須與消費結構相適應
隨著我國經濟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側重從消費的角度來考察產業結構的變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顯得愈加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消費結構的變動決定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消費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可以直接帶動消費品生產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使消費品行業的供給結構不斷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發展。同時,消費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通過導致消費品供給結構的調整,最終也帶動了投資品生產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從而大大改變產業結構的組成與運行方式。
2.消費結構調整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會給產業技術的升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企業必須不斷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從而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要與消費結構的調整相適應,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不斷變化的,消費結構也是不斷升級的,于是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也是無止境的。
3.消費結構的調整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強制力量。消費結構的調整不但會迫使投資決策改變方向,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投資結構的變動,而且還會通過擠壓衰退產品及服務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促進存量資本的流動,從而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4.消費結構升級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拉動力量。消費結構的升級必然會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的基本含義,產業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技術化、產業的高集約化、產業的高加工度化。熱點商品的消費必然會促進這一時期本行業和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近期我國的汽車消費和住房消費必然會相應的帶動汽車、房地產行業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三)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的影響
在買方市場條件下,消費結構是產業結構升級的一個重要動因,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也有重要的影響,消費結構也要與產業結構相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必定直接影響消費結構的現實變化。隨著產業結構變動速度的加快,消費結構變動速度的加快是必然的。三大產業對消費結構產生的影響主要有:
農村產業結構的變動,包括種植業結構、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村生產結構(主要是非農產業內部多種生產部門共同發展的格局),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將加快農村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伴隨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這就為農村居民消費商品數量的增加以及消費結構的調整奠定了基礎。
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不斷提高以及第二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比例的不斷合理化,會相應提高居民的消費量,并且隨著汽車、高檔家電、住房等耐用消費品不斷的進入家庭,消費者的生活質量會不斷得到改善,消費結構也會隨之調整和不斷升級。
城鄉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將為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增加提供條件?!笆晃濉逼陂g,我國第三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將大大帶動起服務消費的發展,從而對消費結構的升級起到促進作用。
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
(一)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選擇
對一個國家來說,必須積極推進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進而使產業結構不斷得到相應的調整并逐漸趨向合理化和高級化,這對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至關重要。
1.要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一,要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縮小城鄉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農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廣大農民的收入水平,一要建立和完善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大力推進工業化,從根本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創造條件;大力減輕農民負擔,進一步實行農村稅費改革;而在城鎮中應注重提高廣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第二,要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在東部率先發展的同時,要加快西部的開發和中部地區的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使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間的收入與消費差距,為消費結構的升級創造條件。
2.要積極調整消費政策,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同時為了適應鼓勵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的客觀需要,要逐步清理、廢除各種限制消費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對鼓勵消費的政策的實施認真落到實處。
3.由于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大力開展消費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素質,倡導科學、合理、文明的消費觀。通過消費教育,消費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消費知識和消費技能并能對新型消費品和服務的知識進行及時的了解和高效應用,從而使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推進消費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和升級。
(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選擇
如果產業結構不能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將會導致國民經濟結構失衡。消費結構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終極拉動力量,從動態的過程來看,產業結構必須與消費結構相適應才能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要選擇好主導產業(主要指主導產業群),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業結構的特征。目前二元經濟還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因此在一定的發展階段,在農村和城鎮主導產業的選擇也應有所不同。對處于成長期的“朝陽產業”要給予一定的扶持,同時對一部分衰退產業應用合理的產業政策對其進行有效的整改,使產業結構不斷趨向合理化。從企業的角度看,尤其是第二、第三產業的部門,要重視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趨勢并能夠根據這些變化及時的調整生產規模和投資方向,以調整產品結構,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增強企業的有效供給能力,推動產業結構的演進和消費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