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教師教學發展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成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是在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把以往分散于各職能部門的相關工作進行整合,并形成合力,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各項培訓與服務工作走向制度化、系統化和特色化。
(一)明確職責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在成立之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心的使命是支持教師的教學能力發展。我們主要從以下五個層面確定中心的工作職責。
1.整體設計教學生涯。關注教師身心健康發展,為教師教學生涯的整體設計提供信息、咨詢和指導;建立規范化的管理,幫助教師自身發展設計導航圖,引導教師把教學生涯的設計與教學水平提升、學校發展前景緊密地結合起來。
2.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關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的問題,為教師搭建教學培訓平臺,開展多層次的系統化培訓工作。
3.搭建發展平臺。為教師搭建學習和技能展示平臺和開放的公共講臺,促進教師間的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
4.構建咨詢服務平臺。建立教師教學資源庫、咨詢專家庫,提供各類資源,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咨詢和幫助。同時,創建集“檢索、展示、討論”為一體的教學資源共享空間。
5.實施教學評估。主要進行教師教學效果測評、分層實施教師教學發展評估工作,在測評基礎上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幫助。
(二)建章建制,規范發展
1.以需求與現狀調研作為活動開展的依據。教師教學發展需求具有專業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在中心建立之前,我們先對169名教師關于“教學與專業成長需求”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主要包括教師對培訓和教研活動的需求、教師自我發展的需求、教學評價的需求、教師下企業需求、教師對教學發展中心提供服務的需求等方面。
2.以“三分行政,七分自愿”作為活動的管理原則。根據新教師教學基礎培訓、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雙師培訓、教學管理培訓等不同需求,開展校內學習培訓活動。著重從外部的社會、組織要求出發,要求教師接受某種規定的教育培訓,“三分行政”更多體現在這一方面。比如新進教師教學知識與技能培訓、專業負責人培訓等。另外,中心為高職教師的發展提供服務,盡量減少行政干預,使教師發展活動的主導方式由教師被要求參加向主動參加或自愿選擇參加轉變,以充分發揮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3.以“組織機構的建立”作為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支撐。機構和人員是推動高校教師發展的基本條件,教師發展活動應該有一定的組織機構負責執行和實施。中心向學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中心主任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兼任,教務與人事部門領導擔任副主任。同時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其委員由校內資深教授、校外的行業專家和知名教授組成,委員會是一種咨詢機構,主要任務是為教師發展活動提供咨詢和服務。中心除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外,還組建了一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朝氣蓬勃的志愿者服務團隊,負責不同的活動欄目。中心將專職人員的工作盡量放到臺后,讓更多的教師擔任志愿者,自主協調安排相關活動。通過參與組織活動,使自身能力得到鍛煉、影響力得到提升。另外,學校設立了專項經費,為中心的正常運作和教師發展的相關經費作預算,統一調配使用。同時,還將中心的運作與教師的培訓、師資隊伍的管理等掛鉤。
(三)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項目中心開展的活動
覆蓋全校各院系,提供的服務也涵蓋教師的各個職業發展階段。既有獨立舉辦的項目,也有與院系和職能部門聯合的項目;既有邀請教師集體參與的研討、培訓和講座等活動,也有個別化的咨詢和指導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形成了午間沙龍、教學工作坊等七大品牌欄目
二、高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運行機制與實踐模型
(一)運行機制
1.采用多元化研討機制,建立多元化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不是一個因為要完成某一項具體任務而臨時聚在一起的一個虛擬機構,而是一個具有共同的文化、目標和實踐活動的團體。以中心為依托,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包括以微話題為主導的小型研討活動、開放式交流的午間沙龍、全校性的主題教學研討活動等。
2.采用個性化服務機制,為教師職業發展提供個性化咨詢。“教師面對新環境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焦慮感、自我否定(SelfDoubt)、動機缺乏以及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迷茫等都會影響教師成長”。為解決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中心建立了由教學督導、教學名師、資深教授組成的專家咨詢委員會,依托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服務平臺,采用“教學咨詢-專家診斷-一對一幫扶”及點面結合的方式為教師提供服務,并形成了規?;嘤柵c個性化輔導相結合的一系列培訓制度。
3.采用指標化評估機制,對教師專業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和跟蹤反饋。以“服務優先、評估導向、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建立起健全的教師教學績效評估機制,包括績效評估指標、評估方法、評估過程等,為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目前,初步建立了課堂評估、同行與專家評估、過程評估、教師成長手冊的記錄評估等多方位測評的教學評估體系。
(二)實踐模型
高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運行機制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它既有高校教學運行的共性規律,又要凸顯高職教育的鮮明特色。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明確提出從高職教師教學需求和教師成長出發,構建“資源+平臺+服務”三位一體的運行體系,這是中心運行機制最核心的內容,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搭建平臺。以發展中心為載體搭建平臺,使之成為教學交流、培訓、咨詢、教師發展評估、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以講座和研討會的形式,每月定期組織專業研討會,專家為教師做一次講座,解答教師在專業發展、教學成長等方面的問題。
2.建立教師教學發展資源中心。專門開辟一個場所,作為教師發展資源中心,為教師提供資源服務。目前,國外各高校教學促進中心對教學資源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六種服務形式:“提供教學相關的圖書館資源(Library)、教學指導(TeachingTips)、推薦閱讀期刊文獻(Publicationorarti-cles)、其他推薦的教學中心網站鏈接(Websitesorlinks)、名師教學視頻(video)和教學中可能用到的軟件(software)?!庇需b于此,我們主要提供了以下服務:
(1)整合學校教學、人事、科研等部門關于高職教育理念、專業課程建設、教學技能、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資源;
(2)提供有關教師成長的文獻資料,如學校優秀教師成長案例、成功的教學錄像、微課比賽視頻等;
(3)以網絡教學平臺為載體,分享多媒體課件資源、網絡教學視頻、教案等;
(4)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專門網站,分享有關活動和項目資源。
3.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項目。主要有一對一幫扶、工作坊、午間沙龍、講座、競賽、觀摩等。同時,建立了校外專家資源庫,并與本校專家共同組成學?!皩<易稍兾瘑T會”,為學校的教師發展工作獻計獻策。
作者:顧苗豐單位:湖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