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驗教學改革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生物化學
是近幾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學科之一,知識更新非常快,新的生化技術不斷涌現,這就要求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不斷更新。基于這一要求,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重新編輯了針對性強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具體如下:刪減了比較陳舊的驗證性實驗,如某種物質的性質鑒定、含量測定或某種生化技術的學習等,增加了綜合實驗和創新實驗比例,增開蛋白質分離純化、核酸提取鑒定、PCR技術、基因工程、分子雜交等實驗項目。通過兩年實驗教學反饋、實驗項目更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能熟練掌握生物化學實驗技能,為他們未來工作或繼續深造奠定一定科研基礎。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新編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采用中英文版,軍醫出版社出版。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解,學生根據教師講的內容進行操作,忽視了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機械的狀態。學生普遍積極性不高,課后對所做實驗基本沒什么印象,對結果的分析也很膚淺。為了增強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欲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方法必須改革。首先將學生放到一個主動學習的位置上,我們隨機選擇了11級法醫專業的學生,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提前給學生布置血漿清蛋白分離純化,每個小組負責設計實驗方法、實驗課每小組發言交流、根據交流情況給每個學生一定的實驗分值。實驗課堂上,學生查閱資料和實驗方法進行交流,不同小組所用的主要方法有鹽析及凝膠層析、電泳法、離心法等。通過學生互相交流,大家掌握了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主要方法及實驗原理。最后教師簡單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采用鹽析及凝膠層析法對血漿清蛋白分離。
(二)開放實驗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探索最佳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條件,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僅靠課堂還是不夠的。學生做完一個實驗不但對實驗的原理﹑操作等要有深刻理解,最好對相關知識也要有一定了解,做到舉一反三。所以我們針對實驗課的內容,選擇性開放實驗室。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生要查閱資料寫一個小的報告,實驗教師審查過后在實驗室操作。如做完“雙縮脲法測蛋白質含量”的實驗后,學生可以選擇不同實驗材料或測定蛋白質含量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通過開放實驗室,使對生物化學有興趣的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要求。我們還開設生物化學虛擬實驗室對基因工程、分子雜交等實驗項目時間周期長、實驗要求高,目前不能大面積開展的實驗項目進行虛擬實驗。借助虛擬實驗室可以在課堂或者實驗室開放時間讓學生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三)實驗考核的改革從2012年開始,生物化學實驗與分子生物學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即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因此,實驗課程的考核顯得越來越重要。以前的考核項目是上課表現、實驗報告、實踐操作。改革后根據學生課堂全程表現給出合理分數,具體將他們積極提問、回答問題的表現記入上課表現分,激發他們積極討論的興趣,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實驗過程中根據學生動手程度、實驗結果給一個課堂表現分,實驗報告主要根據實驗報告完整性、實驗結果、結果分析給出合理分數。最后對學生進行實驗理論閉卷考試。學生成績由筆試成績、實驗報告成績、操作成績三部分構成。通過考核內容改革學生主動性、參與操作程度,基本實驗原理理解程度增強,減少實驗成績不客觀因素。
三、總結
總之,我們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是成功的,學生也相當滿意。開設實驗項目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各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該實驗考核辦法也能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生化實驗理論及操作技能水平,有效地彌補了當前生物化學課程考試體系的操作性不強的不足。
作者:閆巧梅丁海麥魏春華單位:內蒙古包頭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