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機械加工專業教學的有效課堂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體制開始不斷改革。很多企業在進行高職技術型人才招聘的時候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這無疑對我國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結合筆者自身的經驗詳細分析了目前我國的機械加工實訓教學,為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高校課堂的創建提供了針對性的措施,希望能夠提升我國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機械加工;實訓;有效課堂
1我國機械加工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方向
對于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的機械加工專業而言,堅持貫徹集基礎知識、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強調了該專業的核心綜合能力,對素質實踐教育原則更加重視,極大地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1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
為了有效提升職業學院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果,轉變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態度。大部分職業學校都已經對校內一些機械加工類專業的理論教學設置了相應的實訓教學[1]。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向學生演示動手和實訓來幫助學生在復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其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學會舉一反三,提升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1.2加強培養專業核心和綜合能力
對于職業學校的機械加工專業而言,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是一個貫徹始終的培養過程。對于機械加工專業而言,其專業核心能力指的就是機械加工機床的操作能力。而在進行綜合能力訓練、課程設計以及實訓等模塊的時候,還應該適當地人為設置一些故障排查和缺陷分析子任務,以此來針對性地解決一些實際性問題,保證總體方案能夠順利設計實施。
2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有效課堂的創建措施
2.1提升實訓項目的設計水準,適當拓展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
在目前我國職業學習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過程,教師不僅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引導,還需要借助一系列措施來激發學生對實訓教學的興趣[2]。所以,職業學院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需要現結合教材實際內容來研究教材知識點中傳達的思想,并通過針對性的干預將一些相對較為落后的技術進行適當的完善,此外教師還需要及時收集相關素材、資料和圖片等數據,同時還需要結合相關資料制作出相應的可見,以此來為學生介紹加工技術的先進性,保證整個設計的獨創性都能夠得到提升,保證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整體效果都能夠得到提升。比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積極采用當下的實訓技術,嘗試借助自己的力量來生產出所需的工具和物品,在實踐過后,學生還可以把自己加工的物品帶回,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拉近了學生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距離,促進了職業學校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的統一。比如:教師在進行典型零件加工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需要首先確定出實訓的教學課題是平面、輪廓以及槽加工,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先總結出上一次的加工工藝和操作步驟。其次,教師可以先出示實訓案例,例:由平面、輪廓以及槽組成的幾何形狀為平面二維圖形的零件。該零件毛坯為100×100×20的板材,采用材料為工件材料。各個工序刀具和切削參數選擇如表1。將所需數據給予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嘗試去獨立探索,探索結束之后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鍛煉實習生自我探索能力。
2.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對于職業學校而言,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出一批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3]。因此,身為職業學校的教師,一定要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融入一定的實踐性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另外,機械加工專業教師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構建出一個完善的理論實踐結合一體化教學的體系。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把所有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每一個小組負責特定的不同項目,最后教師在將不同小組之間的任務進行隨機調換。但教師需要保證的是,小組之間的調換并不是一種機械的調換過程,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將實訓項目內容詳細地解釋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善理論教學的現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4]。另外,教師還需要完成的是盡可能地減少理論教學并增加一部分實踐類的內容和集體探討類的項目。此外,在進行實訓的時候,不僅教師需要要求學生盡可能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置出一系列的需要經過獨立思考探索的內容,設置好內容之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參與到實踐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另外,在實訓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獨立總結實踐過程中的操作技巧,以此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5]。比如:教師在進行典型零件加工實訓教學的時候,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需要先引導實習生充分復習平面、輪廓以及槽加工刀具的特點,其次教師在進行加工方法的指令教學,在完成理論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強化知識。之后教師學生就能夠在實訓操作過程中提升自身實踐能力,保證實訓教學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2.3適當調整加工實訓教學措施,更新教學內容
另外,我國職業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還需要與當下社會對技術類人才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以此來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科學的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狀況來進行實訓課程的設置。通過保證實訓課時量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機械加工的實訓大綱,實現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教學體系的調整,促進考核評價模式的最終建立。另外,教師還需要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改革,不僅要輔助學生進行現代化科技內容的學習,還需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得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夠得到提升。另外,機械加工專業的教師還需要積極創新針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可以將考核的內容分為:實訓記錄、表現評價、實訓紀律、實訓總結報告、理論知識運用以及操作能力等多個層面,以一種多樣化的方式來保證整個評價過程足夠真實[6]。這樣也可以讓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有針對性,促進了加工實訓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比如:教師在進行毛坯尺寸長×寬×高為100×100×28m的材料Ht200零件實訓教學時,在分析該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工藝,編寫加工程序及主要步驟為分析零件圖工藝———確定裝夾方案———加工順序確定———切削用量選擇。首先是分析零件圖工藝,由于該零件是由平面和外輪廓組成的,而外輪廓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6.3,由此可知采用銑粗一精銑方案。其次,就是確定裝夾方案。在確定裝夾方案的時候需要結合零件特點,來進行上表面加工,用平口虎鉗對外輪廓進行定位。然后,下一環節就是確定加工順序,這一環節一定要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則來進行加工順序確定,也就是粗外輪廓銑削———精外輪廓銑削。最后就是切削用量的選擇。保證銑削外輪廓時留0.5M0M的精加余量,剩余的一次走完粗銑。在確定主軸轉速的時候,可以先查確削用量手冊,硬質合金銑刀加工鑄鐵時的速度為45~90m/min,然后結合銑刀直徑和公式來計算出主軸轉速并將其填入工序卡片中。
2.4積極打造雙師機械加工實訓教師團隊
對于我國的職業類學院的教育質量來講,保證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職業學校想要創建雙師隊伍首先需要保證的就是雙師隊伍教師的專業度和個人素質。所以,職業學校想要保證機械加工實訓教學的整體效果,就一定要積極培養出一支專業素養較高的雙師教師團隊,同時學校還需要針對傳統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教師問題進行及時的改善,加強對學生個能技能的考察,以此來提升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師的個人技術水平,保證教師實踐水平能夠得到提升,有效推動實訓教學工作的展開。
2.5創建一種全新的合作教育模式
經過了教育改革之后,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社會的人才需求。同時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職業學校教師開始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尤其是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成為當下職業學校教師廣泛應用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將企業和學校進行有效融合,是一種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教學模式,提升了職業學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效果。職業學校在實行校企合作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一些本區域內的企業來創建出學生的實訓基地,基地創建好之后學校就可以將學生送到實訓基地,通過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生產過程來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也能在參與生產的過程中養成一定的經驗,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
2.6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最后,職業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切教學行為都要以學生為主來開展[7]。保證以學生的個人利益為準。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合理調整教學,嘗試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主導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當下我國職業院校的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展開了研究,通過分析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為創建機械加工專業的高校實訓課堂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質量的提升,緊跟社會發展腳步,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谷東偉,李奇涵,崔高健,等.基于案例教學/研發過程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07):212.
[2]日孜完古麗,陳宏.“普通機械加工與操作”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2):166-167.
[3]劉鳳弟.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分析[J].農家參謀,2020(24):175,177.
作者:余海濤 單位: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