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蘊含著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五千年來的精神追求,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社會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秦皇島是歷史文化名城,優秀傳統文化是立市之本。本文主要闡述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剖析秦皇島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動實踐,再提出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策略
一、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增強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綿延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振興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不斷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揚棄工作,吸收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摒棄傳統文化中不適合當今時展的部分,從而讓中華傳統文化始終保持活力,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中華文化要想保持先進性,必須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任何國家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在社會發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夠凝聚人心,讓全體國民為了同一個發展目標而奮斗,并且還能夠讓全體國民具有拼搏精神和不拋棄不放棄的意志,實現人民共同富裕。振興中華傳統文化能夠讓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是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振興中華傳統文化是重新塑造價值觀的過程,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讓全體中國人民對自身價值觀去重新審視,最終形成獨一無二且順應時展的思想觀念,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
二、秦皇島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一)完善傳統文化陣地建設。完成秦皇島市博物館、海之藍非遺傳習館主體建設,市非遺展示推廣中心于2017年底對外開放,集中展示宣傳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我市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廣大市民和游客的肯定和好評,2018年改建了“互動體驗廳”。完善市群藝館、圖書館、玻璃博物館等陣地建設,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建立“雷鋒志愿服務站”,展示文化良好形象。
(二)豐富文化活動。結合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慶日,年均舉辦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5萬余場次。秦皇望海祈福旅游文化節、山海關“龍抬頭節”等傳統節慶活動影響廣泛,宣傳推介秦皇島歷史文化內涵,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影響。2017年開始組織“月末戲院”“四季音樂會”劇場常態演出,受到廣大市民歡迎。廣泛實施“政府買單百姓看戲”的戲曲公益性演出,中央電視臺曾播出我市經驗。普及傳統文化藝術,開展“故宮大講堂”“道德講堂”“科普講堂”等公益講座800余期,自2017年重點實施“戲曲進校園”活動,在學校深耕傳統藝術。
(三)繁榮文藝創作。為繁榮發展戲劇藝術,秦皇島市群眾藝術館出臺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持續開展戲劇公益性演出的實施意見》。展示秦皇島發展歷程,創作了交響樂《秦皇島序曲》和評劇《燈塔》。以舞臺藝術形式弘揚沈汝波精神,故事《好人沈汝波》在全國故事展演大賽中榮獲最高獎項。組織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昌黎地秧歌”改編的群舞《炫舞奤風》,參加第九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受到好評。組織《撫寧剪紙》等優秀非遺項目參加了京津冀非遺精品聯展。
(四)加強非遺保護傳承秦皇島市群眾藝術館發展國家級傳承人6人,省級非遺傳承人50人,市級傳承人125人。舉辦“非遺展演進萬家”活動150余場次(其中傳統戲劇演出50場),受益群眾30萬余人次。出臺了《關于振興傳統工藝實施意見》,建立了市級振興目錄20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優秀非遺項目引領帶動作用,打造了一批極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存在的問題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斷檔。隨著全球化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外來文化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來了很大沖擊,尤其是我國一些青少年盲目推崇外國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面臨斷檔的風險。一些青少年不仔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卻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缺乏完善的文化傳承體系。長期以來,我國在傳統文化挖掘、弘揚、振興方面還缺乏科學整體的規劃。特別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也并無清晰的解釋,國內缺乏完善的文化傳承體系,針對一些關鍵性問題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哪方面開始入手,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開展,如何在社會廣泛宣傳等還存在有力的保障舉措。
四、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順應時代需求,深耕傳統文化。一是順應快節奏時代下的文化需求。新時代下人們渴望通過碎片化時間來學習知識,應該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視頻、線上展示推送給互聯網用戶,增加互聯網音頻App開發和宣傳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國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加深中國人民對于自身文化的認同感。二是繁榮傳統文化精品創作。要積極開展話劇、小品、歌曲和舞蹈等文藝作品創作活動,緊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與時代屬性相映襯的內容,以文藝的形式,豐富廣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創新展覽展示,宣傳傳統文化。一是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是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博物館中每一件藏寶都蘊含著一段歷史,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因此,要深入挖掘每一件藏寶的歷史文化價值。博物館中的文物講解員通過細致講述文物的歷史和涵蓋的文化內容,來向公眾體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現古人的智慧,給參觀者以啟示作用。二是做好傳統文化展覽工作。通過老物件、老事件、老故事展覽展示,讓普通民眾能夠直觀、清晰且準確地把握其涵蓋的文化歷史價值。創新展覽展示方式,把圖形、圖像和視頻以及新興VR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相結合來展示,摒棄以往枯燥的文字性描述。增加多媒體浸入式體驗,讓參觀者能夠對館中的文物有更準確的了解和體會。
(三)發揮科技優勢,打造文化平臺。一是打造傳統文化宣傳平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振興是需要長期努力和堅持的,要善于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宣傳平臺,在提升自身社會公眾知名度的同時,提高普通群眾對于文化價值的認同感。二是增加與社會大眾的互動。開通官方微信賬號,在微信公眾號上定期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與文章,并鼓勵用戶積極轉載。在官方微信賬號上,設置互動板塊提供與社會公眾交流的平臺。開通傳統文化直播平臺,通過直播這種新穎的互動方式,吸引民眾在線交流和實時互動。
(四)豐富文化活動,渲染文化氛圍。一是豐富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依托“我們的節日”系列傳統文化節慶日,各類公共文化機構應當組織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參與到感受傳統文化和振興傳統文化的進程中,采用多種形式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舉辦“快閃活動”,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娛樂性,吸引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感受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活動中了解傳統文化并從中獲取感悟,樹立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心。二是舉辦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舉辦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讓普通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關注國學經典并努力從國學經典中汲取營養,激發對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有利于在整個社會形成文化傳承的氛圍。為增強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效果,可以通過聘請國學專家或國內優秀教師舉辦專題報告,借助國學專家和知名教師的影響力來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公眾認可度,真正讓中華優秀文化傳經典誦讀活動成為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驅動力。
(五)加強傳統文化傳承隊伍建設。一是開設藝術培訓班。通過開設藝術培訓班來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班包含民族傳統音樂、舞蹈、戲曲、書法和國畫等各種各樣的形式,這些培訓項目既能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又能夠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向社會公眾展現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激發社會大眾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應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擁有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從外在表現到內在涵養兩個方面,共同推進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要發展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吸納更多熱心公益的文藝能人、愛好者加入進來,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活動,志愿服務本身就屬于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無論志愿者還是服務受益者,在活動實踐中均能體會自身價值的實現、無私奉獻的愉悅。
(六)放大文創產品的功能。文創產品是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應適當借助社會資本的力量將文化內涵與產品創意相結合,讓越來越多集趣味性、觀賞性和文化內涵于一體的產品推向市場,讓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購買到文創產品的同時,也體會到文創產品背后的文化與歷史內涵。以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為例,故宮博物院作為一個擁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文化符號,其眾多的皇宮建筑群和文物古跡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象征,并且近年來隨著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故宮博物院已然成為社會大眾追捧的對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穩定的文化形態,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政府、社會、個人采取各類有效措施,共同努力。
作者:王成成 單位:秦皇島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