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無線網絡技術在數據傳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石油開采領域當中,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文章主要論述了無線網絡技術在錄井數據傳輸中的應用,降低了通訊成本,提升了傳輸質量,同時,維護更加簡單便捷,對現場進行實時數據監測,實現了信息化與自動化。
關鍵詞:無線網絡技術;錄井;數據傳輸
0引言
網絡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無線網絡傳輸速度越來越快,為錄井的網絡架設與遠距離技術診斷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搭建無線傳感器系統,更加有利于安裝和維護,有效減少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數據普遍呈現分散狀態,不便于深挖儲層信息,難以進行綜合運用,無線網絡為數據的收集、存儲與處理創造了條件。
1RTK技術基本原理
1.1常規RTK技術及其局限性
RTK技術屬于GPS差分定位的一種形式,將差分GPS和數傳技術相融合,通過解算進行數據處理,在短時間內獲得高精度位置數據,RTK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兩個測站的載波相位上的,把載波觀測量和基準站坐標數據共同傳輸至移動站。構成相位差分觀測值進行處理,確定觀測點的三維坐標,以實現高精度。RTK技術是以流動站和基準站誤差強相關作為基礎。當兩者距離較近時,使用一個歷元的觀測資料便能夠得到高精度的定位結果。由于流動站與基準站距離的增加,誤差相關性逐漸減少,致使定位精度不斷減小,當距離超過50km時,常規RTK單歷元的精度只能達到分米級[1]。
1.2網絡RTK技術的基本原理
此技術的基礎原理是利用廣域差分GPS與擁有多個基準站的局域差分GPS的基本方法,在一定范圍內均勻地設置多個基準站,形成基準站網,降低系統誤差的影響,得到準確的定位。網絡RTK包括基準站網、信息處理中心與移動站幾部分?;鶞收拘钃碛幸慌_雙頻全波長GPS接收器,此接收機能夠測出準確的雙頻偽距測量值,已知基準站的具體坐標,可運用長時間GPS靜態定位的方式進行確定?;鶞收拘韪鶕欢ǖ牟蓸勇蕦嵭羞B續觀測,利用數據通信鏈及時把數據傳輸至處理中心,按照相應的近似坐標便能夠確定由幾個基準站形成三角形內,再按照觀測數據計算出系統誤差,再傳輸給流動用戶進行優化得到準確的結果。線形衰減單點誤差模型會被區域型模型所替代,通過多個參考站構成的GPS網絡預估一定區域的GPS誤差模型,為校正操作提供數據參考。用戶接受到的并非真實參考站的觀測信息,是虛擬參考站的數據或距離較近的某個參考網格的校正數據,所以網絡RTK技術也被叫做虛擬參考站技術。
2通訊基站構建技術
2.1基站的選址
為最大程度節省網絡建設成本,基站選址要盡量選在場地分布密集并且地勢高的地點,選擇位置過程中要確保收發單元互相可以有效實現信號交互。借助通視性分析工具,能夠對遠距離和有障礙物遮擋的兩點間的通視情況做出測算,為選址提供參考。更要綜合考慮地形地貌與氣候等因素?;緳C房中包括電源、光纖交換機、路由器、UPS等網絡設備。通過交換機把專線端口和無線網橋連接好。
2.2專線鏈路
運用目前已有的通訊基站高塔,按照實際需求,設置多個無線寬帶網絡接入終端,達到無死角網絡信號覆蓋。選擇合適位置放置一臺套無線網橋,實現同無線接入點進行通訊。網絡節點為路由器,進行遠程管理。在錄井現場建設約為8m的通訊鐵桿,在上部位置安裝無線網橋。若遠端現場離基地較遠,無法傳輸數據到基地,在兩端終點放置對接網橋,在中基站部署發射用網橋,設置好對應參數,在遠端部署一個接受用網橋,可將遠端數據傳輸到基地。
3無線傳感器技術
3.1無線網絡的選擇
錄井現場的傳感器有很多,可以測量溫度、密度、回壓、套壓等數據。按照實際布置情況,傳感器一般被布置在幾十米的范圍內,不會超過100m,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即可達到要求,數據傳輸方法包括wifi、Zigbee、藍牙和紅外傳輸等,紅外傳輸具有不會受到現場無線電干擾的優勢,但易被人為活動和鉆井設備所阻擋,影響正常傳輸,藍牙設備的體積較小,但需要經常更換電池,并且數據傳輸量小,會增加傳輸成本,無線局域網絡的功耗大,無法確保其長時間穩定工作,Zigbee技術是一種無線網絡技術,傳輸速率偏低,耗電量小,覆蓋面積廣,傳輸穩定,適用于多節點聯網布置,并且成本不高,能夠滿足實際需要[2]。
3.2無線網絡結構
采用Zigbee技術搭建的網絡結構包括分布式與集中式,分布式結構中對傳感器節點進行分部管理,相互之間可以通信,具有多跳轉發、能耗低的優點。因為錄井現場傳感器設置較為密集,相互之間距離較近,分布式方法對網絡有著較高的要求。集中式結構中的傳感器節點可將信號直接發送至控制中心,再進行后續處理與發送。對錄井傳感器系統來說,若數量不多,安裝結束后不移動,傳感器需反復利用,各節點間無需建立通信,節點和控制中心之間僅是數據傳輸,不涉及控制,只需將井場覆蓋就可以,所以要不斷優化網絡結構設計,集中式更為合適。傳感器節點運用形狀網絡結構,傳感器屬于采集終端,把收集的數據上傳至井場處理系統中,處理結束后,傳輸到無線接收系統中,最終將信息存儲在服務器數據庫中。
4井場無線網絡應用
4.1井場無線局域網絡
錄井現場數據類型繁多,均處于分散存儲狀態,不便于對數據的深入運用,搭建無線網絡,有利于獲得儲層油氣性的關鍵信息,并覆蓋全部井場范圍,對傳輸速率有一定的要求,網絡中心設置在錄井儀器房,平穩供電,不受功耗影響,符合使用標準。要裝設一個井場數據專用服務器,用來保存各種數據,再將其同錄井儀路由器相連,獲取錄井儀中的數據,還要和地質計算機相連,收集地質數據。建立井場無線局域網的重點在于無線路由器的連接,借助無線網卡和井場服務器相連,使用手機也能夠實現連接,便于信息瀏覽。
4.2數據深入應用
利用無線局域網絡,數據服務器能夠收集存儲各種類型數據,形成標準數據庫,在這個基礎之上,研發各種應用程序,便于調用其中數據,深入挖掘數據內涵。以報表模式公布各種數據,通過曲線的形式呈現各項參數?;跀祿煅邪l隨鉆解釋系統,進行解釋評價。將各個錄井之間進行比較,構建對比模板,與鄰井數據展開對比,達到地層對比和儲層預測的目的,對預測地質壓力,計算鉆頭效率,評價機械比能,改進施工方法[3]。
4.3井場WIFI技術
在已搭建好的遠程無線網絡系統中設置一個AP天線與接入點,半徑為200m的范圍內為信號區域,技術人員能夠借助WIFI網絡進行實時對講、在線瀏覽、日常檢查等操作。
5CDMA工作原理及系統構成
5.1CDMA數據傳輸系統
CDMA數據傳輸系統已被廣泛運用,采集被控制端的信息,加密后經過CDMA網絡上傳至數據處理平臺,接收后,再根據特定的應用信號傳輸到對應的主站,經解密并還原之后,采用指定的格式進行發送。調度中心將指令下達給主站,將數據加密后傳輸至數據交換平臺,根據應用號與地址傳給無線通信終端,從無線數據終端傳給被控制端,達到遠程控制的目的。
5.2數據交換平臺的功能是將主站和站端之間的信息交互
能夠為多個終端實行數據交互,系統運用IP過濾技術能夠有效預防非CMNET網段用戶的入侵,但因為網絡系統在CDMA子網外,IP過濾僅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難以準確識別使用偽裝技術的非法用戶,因為此系統屬于專業化的服務系統,訪問客戶是預定的,通過這一特征,在系統中引入了用戶ID與密碼驗證技術,在系統中保存了全部客戶端的MAC地址與密碼,在通過IP過濾后,還需對ID號與密碼進行驗證,至于系統外的非法用戶,得到合法的MAC地址與密碼會非常困難,因此可大幅度提高系統安全性。軟件使用USB接口硬件加密裝置,各個軟件會設置專門的標識與密文。運用非線性組合的方法設置加密秘鑰,此方法是利用了非線性函數,和密鑰流發生器相組合,達到保密效果,由LFSR與非線性函數設計構造所形成的PN序列能夠承受任意密碼攻擊,在整體通信系統中主要應用32級LFSR,設計密鑰流發生器?;局烈苿优_之間的通信線路即反向W-CDMA信道,反向鏈路分為業務信道與接入信道,各個信道中又包含一個反向導頻信道,其中還具有一個信令信道。反向CDMA信道涉及接入信道與反向業務信道。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全部數據都要進行加密處理。通常情況下,加密方式分為內部與外部兩種,使用卷積編碼的方法對數據序列予以處理,再開展塊交織,此方式即外部加密,先編碼、再加密、最后進行譯碼的方法被稱為內部加密。系統運用標準DES算法對全部數據進行加密,確保數據的運輸安全性,有權限用戶才可以使用業務平臺。將CRC驗證技術應用在所有數據包中,不能通過驗證則為無效包,加強了數據的準確性。
6新型技術
遠程無線寬帶組網技術可按照各種施工環境制定合適的方案,可很好適應各種自然環境,有效解決了帶寬不夠與穩定性差等問題,使各種設備都可以很好的接入到局域網中,大幅減少了生產管理成本,實現運營網絡化、維護自動化、管理信息化。
6.1超大面積組網技術
使用通訊基站+無線收發終端覆蓋的模式,有利于大數據無線高速傳輸,最高速度可達千兆,單塔覆蓋面積超過1000m2,具有超大覆蓋面積與大傳輸量的優勢。
6.2智能無線信號尋向技術
高度集成遠控機電設備、羅盤尋向、云臺遠程控制等技術,在終端能夠控制發射端天線,和接收端進行高效對接,達到規定要求,強化穩定性,無線寬帶組網技術可被應用在網絡不發達的山區、沙漠、海上等地區,有效實現網絡覆蓋,通過遠程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檢測和管控,整理并分析實時資料,提升工作效率。
7結語
要不斷加大對無線網絡技術的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利用通信技術,創新錄井數據采集方法。發揮出鉆井現場的數據中心作用,搭建無線局域網絡、安置井場數據中心服務器,組建相應的數據庫,拓展多種功能,提高錄井技術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薛金山.無線網絡技術在綜合錄井儀數據采集傳輸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20(06):90-91.
[2]趙利君,俱小華,岳婷.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在油井數據采集與監控中的應用[J].石油知識,2020(02):62.
[3]劉高產.5G無線通信技術與網絡安全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02):70-71.
作者:崔苗苗 單位: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錄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