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交替式實踐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旅游產業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高職院校也紛紛開設旅游管理專業,側重于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側重于專業旅游人才的輸出。而專業旅游技能的培養得益于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內容。
一、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概念介紹及理論支撐
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是專業教學過程實現教學與企業生產周期規律吻合的優化教學模式。其使得專業教學與行業生產需求更加契合,學生也能合理地安排學習與實習,在真實的職場氛圍中實現旅游技能的提升。其以旺進淡出為組織原則。無論是專業課程的設置還是教學的有效組織,無論是素質能力的綜合評定還是就業創業的指導都以其為指導原則,與能力本位教學思想契合。是對國外旅游專業教學模式的借鑒與優化調整。是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優化體現。旺季頂崗實習和專業其他實訓相互配合,旨在解決專業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實現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與崗位應用能力的雙重提升,奠定其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并提升應用技能。
二、我國現階段高職旅游專業實踐教學既存問題剖析
其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作為高職旅游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理論教學奠定實踐鍛煉的基礎,而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深化應用的延伸體現。我國目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卻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對實踐教學過于側重,忽視理論教學,兩者教學分配的不均衡使得旅游專業教學整體質量不高,也不利于學生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的提升完善。其二忽視了旅游職業素養的實踐培養。專業技能實踐教學作為高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重點與核心,備受關注,但是對其關注過度使得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被忽略被輕視,在整個教學中呈現出重技能,輕素質培養的傾向,而這與國際職業教育關注素質培養的綱要相背離。其三缺乏對交替式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關注。我國各大高職院校在旅游專業管理教學中沒有實現校內資源的高效整合,也無法搭建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平臺,專業實踐教學依賴校內實習基地,校內實訓和頂崗實習為主要實施手段,立體化交替式教學實踐體系急需建立。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下,違背學生認知規律與認知實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升,專業應用技能不高。正是基于這三方面的教學局限性,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中建構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交替式實踐教學研究
(一)教學進程和教學內容的交替式分配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旅游出行意愿越來越強烈,在眾多出行影響因素中,時間節點是不可忽略的方面。這也是旅游呈現出明顯淡旺季的原因。而對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來說,交替式教學模式就是抓住了旅游的淡旺季,實現教學資源的均衡化處理,達到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對于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來說,其根據旅游旺季與淡季合理安排教學進程。交替式教學模式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把實習作為學生三年學習期間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交互式進行的一項學習任務。第一學年主要是專業行業知識的學習,每學期一周,持續兩周,激發學生旅游職業的興趣,提升其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側重于理論的講解,奠定后期實習的知識基礎。參觀、考察和邀請行業專家講座是主要的開展形式。第二學年安排在旺季5-6月份安排為期2個月的課程實習,由核心課程任課教師根據教學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實習,深入了解旅游行業的操作和運行,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第三學年,安排為期6個月的旅游企業實習,讓學生在一線服務部門有一次輪崗機會,讓學生充分了解服務知識和技能。
(二)交替式實踐教學組織與管理機構
交替式實踐教學組織實施得益于有效的管理。可以建立系主任領導、系副主任分管體管理體系,此外輔助系部實訓中心、專業教研室和企業對口部門,校企雙方聯合管理,分工明確。其中專業教研室和企業對口部門主要負責實習技術的制定、實習任務的分配、實習指導教師的安排及對應的交互式實踐教學考核監督。系主任領導和系副主任主要負責交互式實踐教學的日常運行管理,解決教學實施中的突發問題,從宏觀上做好交互式教學的把控。
(三)旅游管理專業交替式實踐教學考核
如何做好淡旺季的交替式教學分配,必須以考核為保障。特別要重視旺季實習期間考核管理。淡季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奠定旺季實習期間素養與技能的基礎。傳統的教學實踐考核往往弱化理論知識,在交替式實踐教學實施中必須關注理論考核,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專業知識。而優化旺季企業實習期間的考核。企業指導者的成績評定占70%,學校教師成績認定占比30%。前者成績占比的提升要求其在考核時必須全面而客觀。綜合企業各個階層的意見,關注學生實習態度、實習表現、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等多個方面。評價考核方式的優化將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四、結語
交替式實踐教學模式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該專業人才從學校到工作的“零距離”過渡,也帶動旅游業與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李妍 單位: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