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聲樂表演中形體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形體藝術在聲樂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聲樂表演中,形體表演與演唱是密不可分的,用演唱配合形體,用形體加強演唱的視覺效果,這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對于現如今觀眾的需求是非常符合的。聲樂表演中的形體藝術能夠使表演更加的富有色彩,表演形式多樣化,是視覺和聽覺都有良好的享受。在聲樂表演中形體藝術通過身體動作、表情等提升了歌唱效果,是現代聲樂表演的重要表現手法。
2、形體藝術能夠將聲樂表演的藝術內涵表達出來
形體藝術包括面部表情和眼神等,眼神對于聲樂表演有很重要的作用,往往歌唱的情感都是通過眼神表達出來的。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可以通過眼神的變化生動的將歌曲的內涵以及情感變化表現出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調動觀眾的情感變化。利用形體動作,能夠為聲樂表演者的表演服務,將表演作品的情感和韻味通過形體藝術淋漓盡致的表達。
3、通過形體藝術能夠渲染聲樂表演的藝術色彩,提高表演的感染力
感染力對于表演者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舞臺吸引力,在聲樂表演中大部分表演者都會通過形體藝術提升自己的感染力,使觀眾能夠親近作品,形成觀眾的向心力,引領觀眾更好的理解表演作品。通過形體藝術與聲樂演唱的結合,滿足觀眾聽覺和視覺雙享受的需求,使觀眾能夠切實的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變化和作品內涵,加強對觀眾的吸引,提高聲樂表演的感染力。
二、聲樂表演中對形體藝術的訓練
1、臉部表情
形體藝術中臉部表情是最基本的形體表現,人們的情感變化,包括喜怒哀樂等都會通過面部表情表現出來,在聲樂表演中,正確的運用臉部表情能夠更好地體現聲樂表演的情感和內涵,使聲樂表演能夠直觀、形象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對于聲樂表演而言,對臉部表情有重要要求,首先要做到眼眉舒展,其次要松牙關、抬笑肌,使表演者的臉部表情自然,適宜,讓觀眾感到親切。在臉部表情的訓練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表演者眼睛的訓練,眼神的變化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表演者的聲樂表演作品。聲樂表演者需要通過眼神的變化來渲染作品情感的變化,將形態藝術與聲樂表演相融合,強化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交流,產生共鳴。
2、手勢動作
聲樂表演中對于手勢動作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手勢與演唱和呼吸要相互協調,使手勢動作成為聲樂表演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在聲樂表演中,大部分表演者都會通過手勢動作協助表演者的氣息控制,使表演者的氣息能夠穩定、張弛有度。在聲樂表演中手勢動作包括情緒性手指、指示性手指和象征性手指等。聲樂表演者在舞臺的表演離不開手勢動作,聲樂表演的手勢動作設計要符合表演內容的音樂律動和風格,通過恰當的手勢渲染聲樂表演的情感氣氛,給整體的形體藝術進行鋪墊和烘托。同時手勢動作并不是聲樂表演的重點,在運用過程中,要自然協調隨性不夸張,避免手勢動作過于浮夸影響了整體的聲樂表演。
3、身體的形態
在聲樂表演中,外貌的美麗與身體形態的得體是相互映襯的,而身體形態是重要的聲樂表演表現,自信、精神的狀態能夠調動表演者的興趣,利于歌唱發聲,使身體形態自然協調的展現。表演者要根據表演曲目的內容和風格與身體形態進行結合,不同的唱法有不同的身體形態要求。對于美聲而言在演唱中就要保持一種端莊的姿態,民族音樂的聲樂表演就要在表演中融入一些民族姿態特點,例如蒙古歌曲表演就可以適當的融入一些聳肩的動作。通俗的聲樂表演就要強調身體形態的自然,在歌曲演唱中動作符合通俗歌曲的情景,依情景恰當發揮。同時,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聲樂表演,其在舞臺上的身體形態都不能出現較為隨意的動作,精神不振的狀況,要時刻保持昂揚的狀態,并且姿態優雅。
4、上下場的形態方式
聲樂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就是上下場。許多表演者在表演結束后精神放松在下場過程中就會放松精神出現不合表演的動作形態,或是在上場前由于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導致匆忙上場,影響正常演出的效果。因此,表演者要對上下場的形體動作進行掌握,樹立強大的臺風,使觀眾能夠感受到表演者的飽滿精神狀態和氣場氣質。在上場時要微笑向觀眾示意,適當的步伐節奏,淡定的向觀眾示意。下場時同樣要微笑鞠躬,將演唱情緒與動作保持到音樂結束,從容退場。
三、結束語
在聲樂表演中,觀眾的藝術需求越來越高,強調視覺與聽覺的相互融合。因此,身體形態在聲樂表演中就發揮著不可小視的作用。身體形態與聲樂表演的完美結合成為當今聲樂表演的發展趨勢,在聲樂表演的發展中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表演者需要不斷提高對身體形態的要求,才能夠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的完美,吸引觀眾,產生共鳴。
作者:尹暉朱國治單位: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