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臨床觀察下的神經內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神經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治的78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康復組,每組39例??祻徒M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齡(62±6)歲。39例患者中腦出血和腦梗死患者人數分別為21例和18例。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6)歲。39例患者中腦出血和腦梗死患者人數分別為20例和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均給予了神經內科疾病的常規護理,康復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用了康復護理,采用的具體康復護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康復護理:大部分腦卒中患者一般表現為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面對疾病殘酷的打擊,患者往往受到了極大的心理打擊,因此醫護人員應當保持與患者的良好溝通。醫護人員應當耐心和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幫助他們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并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目的在于環節他們自身的壓力,鼓勵他們主動配合治療,并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1.2.2運動護理:減少腦卒中患者致殘率的關鍵之一就是知道他們盡早接受功能康復鍛煉,其中肢體鍛煉十分,需要保持被動體位和肢體功能位置,按關節活動范圍和方向進行被動活動鍛煉。例如指導患者采用側臥位臥躺,這樣一來能夠使癱瘓的關節和肢體承受到足夠的壓力,增加肢體輸入本體的感覺,以實現對肢體緩解的刺激并抑制痙攣。
1.2.3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確保他們呼吸道通暢,且能夠及時吸痰。護理過程中還應當密切注意導尿管及尿液顏色的變化。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關于輸液部位也應當注意更換。
1.3療效標準判定:嚴格按照衛生部病科質量控制標準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定:①基本痊愈:表示病殘程度0度,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②顯著進步:病殘程度1~3度,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③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效:神經功能缺損減少低于18%。⑤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高于18%。經過護理治療后,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9.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3個月的護理治療后,兩組護理后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患者出現惡化情況1例,無效情況8例,康復組惡化情況0例,無效情況2例。康復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4.8%與7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卒中疾病近幾年來發病逐漸趨于年輕化,現代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患有腦卒中的患者越來越多。對腦卒中換機進行專業、系統的護理治療是效果顯著且極為必要的,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和正常腦神經元的代償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進而能夠幫助患者穩定情緒,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對提高他們的康復率十分關鍵。因此,對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對預防和減少患者肢體的殘疾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
作者:史艷萍鄭春梅單位: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