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舒適護理與手術室護理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需行擇期手術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41.0±6.2)歲;手術種類分布為普外科32例,骨外科25例,胸外科21例,其他外科22例;對照組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0.8±7.5)歲;手術種類分布為普外科31例,骨外科24例,胸外科22例,其他外科2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患者手術室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干預:①術前調查干預。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仔細查閱患者病歷、確定患者手術名稱、手術、麻醉方式等,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對患者的術前飲食、活動、休息、排便連續、呼吸鍛煉等情況做好記錄,制定有效的舒適護理干預計劃。②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充分了解患者術前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在和患者交流溝通中要態度和藹、熱情,讓患者心理感覺舒適,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讓患者了解手術和麻醉相關知識,解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減輕心理應激反應對手術的影響。③加強術中舒適護理干預。護理操作輕柔,動作熟練,術中細致觀察患者,根據患者的不舒適情況給予相應護理干預,注意患者保暖等,讓患者感覺到安全感。④術后回訪。手術結束后送患者去病房,注意觀察患者術后情況,保持引流管通暢,和病房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對患者家屬等做好術后指導。
1.3觀察指標
術前了解患者心理情緒情況,和患者交流中查看患者焦慮、緊張情緒表現;護理干預前測量患者血壓、心率,患者血壓升高超過平時30mmHg、心率超過平時20%以上為血壓心率改變;術后采用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情況進行調查,調查表回收率為100%,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護理滿意例數為滿意例數和基本滿意例數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數據處理。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血壓升高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心率升高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焦慮情緒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手術患者在手術前可產生心理應激,患者可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可能出現血壓心率升高,影響手術進行。舒適護理是一種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讓患者達到愉悅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緒,降低患者術前不適感,有利于手術進行。本文中,觀察組實施有效的舒適護理干預后血壓心率升高情況低于對照組,焦慮情緒患者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舒適護理能夠改善手術室患者的焦慮情緒,減輕手術心理應激,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顯著。
作者:張蘭單位:湖北省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
第二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20例病人,其中男120例,女100例;年齡8歲~84歲,平均50歲;普外手術60例,婦科手術68例,泌尿外科手術18例,骨科手術70例,眼科手術4例;全身麻醉80例,脊髓麻醉136例,局部麻醉4例。
1.2結果
本組手術病人均順利完成手術,通過實施舒適護理,提高了病人對臨床工作的滿意度及護士的信任度,術后隨訪病人滿意度達99%。
2舒適護理
2.1術前舒適護理
術前1d手術室護士到病房訪視病人,了解病人一般資料。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藹的態度與病人進行交談,向病人介紹自己、麻醉方式、手術成功的案例,幫助病人及家屬建立信心,使其積極面對手術治療,使病人及家屬達到心理舒適,減輕病人對手術的緊張、恐懼心理。
2.2術中舒適護理
病人進入手術室時護士應主動熱情接待,仔細核對病人姓名、床號、手術名稱和部位,詢問禁食、睡眠情況。介紹手術室的布局和實施,營造舒適環境,調節室溫22℃~24℃,相對濕度40%~60%,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大聲喧嘩。護理操作前(如穿刺、導尿)要給病人做好解釋工作,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動作輕柔。擺放麻醉體位時注意給病人保暖,盡量站在病人旁邊對其進行安撫,必要時握住病人的手,以減輕其心理壓力。擺放手術體位時在符合手術要求的前提下確保病人舒適與安全,以不影響呼吸循環;不使肢體神經受壓,以防造成麻痹;不使關節過度牽拉,以防造成疼痛或損傷;將所有用來維持體位的臂撐、頭架、布類、護腕均加上襯墊,以減輕病人不適感。如平臥位時用中單將上肢固定在身體兩側,截石位時請麻醉師和醫生幫助病人同時抬起雙腿,并放入腳撐,注意兩腿分開的角度,以提升舒適度,此時病人難免會有害羞的心理,應做好解釋工作。消毒時防止消毒液流入眼睛,手術時注意給暴露在外的皮膚保暖,有異常聲音,如電鉆、電刀聲應加以說明,減輕病人因噪聲引起的恐懼所帶來的不適。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經常檢查輸液部位,由于長時間固定同一體位容易使病人出現煩躁不安,如病人清醒可與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
2.3術后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后用溫水擦去消毒液和血跡,固定好敷料和引流管道。若病情允許及時為病人穿好衣服,搬運時動作要輕、穩、準。病人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密切觀察病人反應并隨時詢問病人有何不適,關心病人,使其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體貼。到病房與護士交接。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手術完成情況同時指導病人嚴格去枕平臥位,同時注意保護相關管路的通暢。給予病人全面系統的術后舒適護理指導。術后1d隨訪,了解病人病情,并進行滿意度調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作者:朱愛萍單位:江蘇省金壇市中醫醫院
第三篇 1材料與護理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需要擇期進行外科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為10~63歲,平均年齡為(32.9±4.7)歲。將80例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個體方面差異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40例患者采用醫院常規護理,實驗組4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行舒適護理。
1.2.1術前護理
術前通過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對于實驗組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與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的各項流程,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幫助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必勝信心,滿足患者的心理舒適。
1.2.2術中護理
術中患者的生理將承受較大的壓力,患者大多會有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因此做好生理舒適護理,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患者進入手術室的時候,對患者熱情的接待,詢問患者的一些基本情況,如是否緊張、休息情況等,始終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患者,消除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以及緊張感。預先對手術室的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在60%左右。根據患者的手術體位要求,安排患者處于正確的體位,患者躺在手術臺上時,盡量避免兩上肢過度外展,以免對臂叢神經造成損傷,使患者感覺不適。因患者長時間躺在手術臺上,血液循環易阻滯,肌肉易僵硬,護士應實時對患者進行按摩。尤其是下肢應加強按摩頻次,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減輕下肢沉重感,增加患者的舒適感。手術開始前應避免過強的燈光,嚴禁用強光對患者的眼睛直接照射,盡量降低手術中的噪聲,從而降低對患者的影響。采用刺激小而且高效的消毒劑,降低對患者的嗅覺刺激。盡量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對于必須暴露的隱私部位,要向患者解釋清楚,減少患者的難堪。術中盡量采用鼓勵的語言,對患者術中的表現進行表揚,使患者對手術的擔憂減低。
1.2.3術后護理
手術后,使用溫無菌鹽水將患者身體上的血跡以及消毒液擦拭干凈,幫助患者穿好衣物,注意保暖,將患者送回病房的過程中。手術之后第二天,對患者進行回訪從而了解情況,觀察是否有并發癥的發生,鼓勵患者根據病情盡量早期進行活動和功能鍛煉恢復。臨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提醒患者按時服藥以及復查。
1.3實驗觀察指標
使用調查表的形式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確定評分標準,分成非常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以滿意程度來判定患者對于手術室護理的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根據SPSS13.0軟件對提供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為t檢驗,對所有統計結果采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使用SPSS13.0軟件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作為統計學的評定標準具有統計學的差異。
2結果
對術后的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得出兩組滿意度統計表,運用卡方檢驗對滿意百分比進行比較可知,實驗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集整體與個性、創造性與有效性等為一體的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對手術病人進行護理時,通過對術前、術中以及術后不同階段實行不同的護理,讓患者更好地進入手術狀態,使手術順利進行,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舒適護理實現了人性化護理的真正實施。它可以讓患者的情緒保持穩定,對手術充滿了信任與信心,也為術后的盡快康復和功能恢復打好基礎。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一方面完善了護理的內涵,另一方面也給手術室護士提高業務素質帶來了新的動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
作者:楊春英單位:江蘇省邳州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