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學術道德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同等學力人員“學術不端行為”的原因
1.誠信教育體系不健全
發達國家高校將科學道德教育列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必修課,同時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誠信教育體系。我國高校針對全日制研究生培養設置了學術規范相關課程,但對同等學力人員關于科學道德、學術規范教育等相關課程普及率仍處于較低水平。部分高校即使對同等學力人員開設了學術規范課程,也因到課率、課時限制等因素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由于缺乏系統、規范的學術道德教育,使得部分同等學力人員學術道德觀念淡漠,自律意識薄弱,較難以正確的學術道德來規范自己的學術行為。
2.制度缺乏,監管機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高?;蚩蒲袡C構對學術評價的標準尚處于“硬性評價”層面,衡量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更限于對學術論文、研究成果的剛性要求。對同等學力人員培養質量的考評指標同樣實施量化,即需發表1篇以上符合要求的學術論文方可申請答辯,在優秀論文評選等環節論文數量為重要的參評指標,單一學術評價標準使得行為人更重視學術論文的發表,導致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另外,同等學力人員培養環節質量控制,課題設計,學位論文撰寫、評閱及答辯等的監管機制仍不完善,成為學術不端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
3.自身道德素養
【摘要】從學術規范教育視角下,闡述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及意義;從學術規范教育缺失、存在形式主義和利益主義,以及學術評價體制改革緩慢三個方面,剖析當前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學術道德理念培育、學風建設監管制度制定、導師引導和課程體系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為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術規范教育;研究生;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涉及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和學校領導等多主體,以及求學、研學、教學、治學、辦學等多層次的一項系統性工程[1],直接關乎高校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優良的學風是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基礎和根本保障[2]。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在學研究生總規模超300萬人,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一數字會繼續呈上漲趨勢。全國在讀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研究生教育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最為嚴峻的是學術規范和科研誠信問題,因論文抄襲、圖片重復使用、冒用他人成果、重復發表等不端行為被撤稿、撤銷學位的事件頻頻發生,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和學風建設正面臨嚴峻考驗。在創建雙一流大學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加強我國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出創新型人才,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為此,從學術規范教育視域下,探討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的可行路徑,是應對研究生教育階段學術規范教育缺失的現實需要,更是營造良好的學風本質要求[4]。
一、學術規范教育視域下學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傳統意義上的學風建設,主要是從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學術風氣、精神風貌等維度展開討論,包括如何營造良好的師德師風、如何建設校園文化以及如何提供良好的管理服務[5]。從相互關系角度來看,學術規范教育是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構成,科研誠信、學術道德越來越受到各高校重視,而良好的學風建設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進取、自主學習,同樣可以為學術規范教育添磚加瓦。因此,學術規范教育視域下的學風建設,是在開展精神風貌、治學態度等傳統建設活動的基礎上,強調并補充有關學術規范、學術道德、科研誠信,例如,開展學術規范講座和培訓、普及學術不端的行為表現、制定學術不端行為的懲罰制度[6],主要目的為在提升高校研究生科研基本素養的同時,推動形成良好健康的學風。從學術規范教育視域下開展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在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學科健康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在“雙一流高?!苯ㄔO背景下,對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學術話語權具有戰略意義[7]。具體而言,以學術規范教育為依托開展學風建設,微觀層面上,有助于研究生對學術規范和行為準則形成一個基本的認識,對科研創造活動保持一顆敬畏之心;中觀層面上,有助于圍繞某一領域或話題形成具有學術特色和獨特競爭力的學術團隊;宏觀層面上,有利于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學術創新環境和風氣,帶動全校多學科的創新發展。優良學風是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核,并內化為學生的精神需求,從而引導其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8]。
二、當前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摘要]針對目前碩士學位論文形式規范以及選題、學術價值、創新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認為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行為規范管理需要加強,提出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高校應完善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機制、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構建“以德為先”的學術氛圍。
[關鍵詞]立德樹人;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時強調:“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盵1]“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對我國高等教育培養質量的提高與培養對象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作為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已經逐步向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轉型。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其德育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發展;研究生作為國家科研的后備力量,其學術道德行為直接影響我國學術發展進步。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教育必須直面學術道德失范問題,建立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有效機制。
一、學術道德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薄傲⒌隆薄皹淙恕笔侵腥A傳統教育的重要理念,人無德而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重點,需要貫穿教育的始終。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最高層次的學歷教育,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說是“立德樹人”在教育領域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站。對于研究生德育教育而言,學術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這既是對從事或即將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員提出的特殊要求,也是一名合格的學術研究者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傲己玫膶W術道德是確保各類學術活動穩定運行的基本前提,同時也是學術人員保持健康發展狀態的重要條件。”[2]學術研究者的道德,直接影響著學術發展的質量。研究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里的“德”既指學生的基本品德,也包括研究生的學術道德。近些年來,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問題時有發生,“如果聽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嚴重污染學術環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社會發展和民族創造能力,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盵3]
二、學術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切入點的論證
研究生學術自律性培養就是將學術道德品質轉化為研究生的學術自律行為,只有隨著研究生學術自律意識和學術自律能力的提高和成熟,研究生才會對自己的學術活動產生獨立的判斷和評價,進而規范自身的學術行為。
(一)以學術道德觀念為主導的自律性養成是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關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只有在正確的思想引領下才會形成正確的行動。當代研究生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學術不端行為,正是受到不良道德觀念的影響,一些研究生由于對學術道德缺乏基本的認知,導致其學術自律意識淡薄,認為抄襲等剽竊他人研究成果的學術造假行為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認為這樣做是不道德的,相反的,認為這是大多數人的普遍行為,也缺乏對科學的敬畏。而研究生學術自律就是研究生自覺地對一定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認同,并自主地把外部規范轉化為內在準則。研究生學術自律性培養首先需要強化研究生對學術道德觀念的態度和對學術道德觀念的認識,只有具有正直的人品,才能成為一個正直的學者。因此,學術道德需要貫穿科學研究的始末,它既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態度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素質,同時,研究生所應具備的學術責任感和學術素養也是建立在學術道德的基礎上,研究生作為未來科技工作的繼承者,需要具備實事求是、勤奮刻苦、虛心學習、潛心研究、崇尚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優良作風,所以說研究生的學術道德自律是研究生踐行學術規范的內在驅動力,對研究生的科研活動具有內在的制約作用。
(二)以學術誠信意識為根本的自律性養成是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價值取向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一個運用科學方法和嚴謹思維探索客觀事物本質的過程,在此期間,研究生既需儲備系統完整的專業知識,又需要培養踏實嚴謹的學術操守,磨練求真務實的科學品德。學術誠信是對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從事學術活動的基本要求和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生學術誠信的自律性培養就是從思想上讓研究生認識到學術誠信的必要性,對學術活動的自我要求、自主選擇、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和自覺踐行,學術自律性養成是個人的品德、品格和品質在學術研究中的體現和升華,而研究生具有較強的學術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是其思想道德的表現,也是提高研究生學術能力的重要目標。有些研究生不只是缺乏學術自律意識和做學問的嚴謹性,在寫論文的過程不愛獨立思考,遇到困難不想如何突破,而是想怎么尋找捷徑,避開困難,找“”論文的事情在研究生中也時有發生,這是研究生嚴重缺乏學術誠信的表現。因此,研究生學術自律性培養不僅關系到研究生自身的發展,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還關系到高校的學風建設和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的實現以及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
(三)以學術責任感為保證的自律性養成是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基本條件學術責任感的培養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正確指導研究生的學術行為。研究生學術責任感是研究生發自內心的一種自覺意識,它指導、調節、甚至支配研究生的學術行為,并且這種學術責任感也是研究生對自身學術活動所承擔責任的一種意識,而學術失范、學術不端行為都是學術責任感弱化的表現。有的研究生受利益的驅動,往往會缺乏意志力,替他人撰寫論文獲取經濟報酬,或為了完成交稿,在最短的時期內拼湊出論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此外,為了獲獎學金、評優、畢業等原因而撰寫論文,使科研活動變得功利化,而這些急功近利為了攢成果、湊數量進行拼接和加工形成的“科研成果”,既無創新,更無科研價值。因此,高校重視對研究生學術責任感的培養,就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由于研究生自身的學術責任感決定著其對待科研的態度,而學術責任感的培養又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研究生只有養成學術自律,認識到自身肩負的學術責任感和使命感,且具有較強的自制力,才能夠約束自身的學術行為,才能不為利益、誘惑所動,自覺做到遵守學術規范,所以說以學術責任感為保證的自律性養成是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基本條件。
二、加強研究生學術自律性培養的對策
摘要:
學術道德不僅代表著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與工作質量,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與科研實力,因此解決學術道德問題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分析了現如今社會存在的學術與學風問題及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
研究生;學術道德;學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樣,在學術研究中學術道德、學術規范、學術信譽就是學術研究中的規矩[1],良好的學風是一所學校的支柱和靈魂,是一所學校得以發展的基石[2],是素質教育觀下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促進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學術道德敗壞,剽竊、抄襲、篡改數據等學術造假行為比比皆是,學術風氣不正,導致學術發展受到了阻礙,也使得學術形象受到了損害,對社會主義下的科學研究事業的蓬勃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加強學術道德及學風建設迫在眉睫。優良的道德觀和人生觀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力,良好的學術道德規范是推動良好大學學習風范建設的強力支撐,王剛[3]論述了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并且提出了加強措施;張虹[4]對我國研究生存在的學術道德問題進行了調查并且進行了分析;羅兵[5]對我國教師存在的學術道德問題進行了分析。為此,本文針對加強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且提出加強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措施,期望能為我國的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提供借鑒。
一、加強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