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航天企業資金管控與資金效益探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受到巨大沖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目前,境外疫情呈現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增長受到嚴重沖擊,我國經濟發展尤其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面對疫情與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航天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現金流管理也面臨壓力與沖擊,經濟指標任務完成的挑戰性加大。在“疫情時代”經濟大形勢下,企業如何有效應對疫情沖擊,多舉措加強資金管控在經營管控中的重要性尤為凸顯,是當前航天企業管控運維之必備和核心任務。
一、航天企業資金管控存在的問題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多次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沖擊,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航天企業在航天科技集團的部署要求下,賬戶管理、資金集中、授信管理等資金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離航天科技集團“做強做優、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管控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航天企業的資金管控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未根據業務發展要求適
時調整資金管控模式航天企業資金管控工作在緊緊圍繞服務中心、面向業務方面做得不夠,未根據業務發展要求適時調整資金管控模式,對資金、資產、資本統籌配置的能力不足。航天企業需加強資金管控的廣度和深度,在深化和細化日常管控的基礎上,應更多的參與整體戰略布局和規劃,更著重服務主業發展和效益。為適應業務發展,航天企業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資金管理模式,保持與業務需求的同步與變革。
2.未充分發揮資本運作對
主業發展與業務拓展的保障促進作用為應對疫情沖擊、化解危機,航天企業按照國資委要求千方百計拓寬市場,穩住存量、做好增量、鞏固開拓國內市場,開發用好協同合作的市場,深化央地合作,加大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的合作力度。資本運作是獲取經濟效益、實現資產增值的重要手段,在多種經營合作方式與投資機遇面前,任何經濟活動都成為“雙刃劍”,如何有效合規地發揮資本運作、更好地服務主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尤為關鍵。航天企業在充分發揮資本運作對主業發展與業務拓展的保障促進作用方面做的還不夠,需進一步結合實際確定資本組合方式,探索籌融資金融新渠道,豐富資金、金融服務手段,研究利用國家各項政策,積極爭取政策創效益,為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做好資金支持。在推動資本運作的優化、升級方面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抗風險能力、融資能力也有待提高。
3.資金預算與收支計劃執行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部分航天企業資金收支計劃的實際執行率仍然偏低,資金收支管控力度與資金計劃執行情況有待加強。航天企業的資金預算與收支計劃工作需緊密結合合同管理,加速推進建設經營管控與資金管理信息互通系統,依據合同收付款進度與節點,結合資金存量,科學制定資金預算與收支計劃,實行資金收支動態監測與預警,加強資金預算與收支計劃執行考核力度,強化資金收支責任與效率意識,進一步提高資金收支的精準性與執行率。
二、提升航天企業資金管控與資金效益的建議
1.健全資金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夯實資金管控力度
全面修訂健全資金內控制度,包括崗位分離控制制度、資金審批管理制度與內部監督控制制度。以“合規管理規劃年”專項工作為契機,全面梳理與審視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系統性、健全性、適用性。一是規范職能分離控制制度,確保辦理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能夠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從職能分離上確保資金安全;二是規范資金審批管理制度,明確審批人對資金業務的審批方式、權限、責任和控制措施,不得超越權限審批,確保資金審批合理合規;三是加強內部監督控制制度,加強對資金的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控制,適時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評價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確保及時識別資金管理制度的漏洞與隱患,并加以修正和完善,為航天企業資金管控夯實基礎、保駕護航。
2.完善資金預算管控模式,推進預算精細化管理
完善資金的預算管理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預算,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事前管控,推動項目預算的組織執行,提高預算執行率。在全面預算管控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航天企業的資金運行效益,推行周資金收支計劃,要求各部門按時報送資金收支計劃,財務部門進行資金收支匯總分析,合理調配資金,提升資金運行效益。同時,規范科研項目經費支出,嚴格控制科研項目經費結余資金,財務部門協調項目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結合科研項目任務書批復預算,制定項目成本專項預算,并定期對預算執行與資金使用情況進行預警分析,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確保科研生產任務資金有效合規。
3.建立資金安全監管機制,保障資金安全可控
建立資金安全管理體系,規范航天企業資金流通環節和資金控制節點,實現航天企業資金管理在控可控。嚴格落實航天科技集團資金管控工作要求,控制資金風險,提高資金安全,組織開展資金管控排查、“小金庫”專項治理等各類監督檢查。航天企業正值快速發展時期,控股公司、參股公司不斷增長,部分航天企業下屬公司的資金管理基礎較為薄弱,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加強下屬公司的資金監管尤為重要。定期開展下屬公司資金管控、內部集資、內保外貸等情況排查工作,不定期開展資金監盤與專項抽查,注重內部監督與外部審計相結合,建立資金監管長效機制。
4.增強資金管理服務主業能力
在國家與航天科技集團的財金政策范圍內且確保資金安全的基礎上,探索開拓籌融資金融新渠道,豐富資金、金融服務手段,深入挖掘多層次金融需求,統籌利用政策性金融、直接融資、差異化信貸等融資渠道,合理籌資和調整資金結構,重點圍繞支撐技術創新與成果孵化、能力建設與產業發展,發揮好以融促產、以融強產作用。積極與財務公司、戰略合作外部銀行友好協商,申報列入重點客戶名單,爭取最大程度享受存款利率上浮、貸款利率折扣、減免手續費等金融業務優惠。落實授信資金額度,利用長短期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保函等金融業務,豐富支付工具,推廣銀行(商業)承兌匯票等支付方式,緩解經營現金流,保障主業與重點項目資金運作需求。優化內貸貼息等措施,引導資源向主業和中心任務配置,把資金花在“刀刃”上,提高資金效益。
5.加速推進司庫管理體系
等資金管理信息化建設落實國資委對資金等金融資源“看得見、管得住、調得動、用得好”的要求,以資金集中管理為基礎,以內部金融資源的統籌調度、規范運營和優化配置為重點,開展司庫管理體系等資金管理信息化建設,擺脫靠人工跟蹤資金動態的舊形式,構建資金業務實現資金實時監控、賬戶動態監管的信息化管理的新格局。成為筑牢資金安全底線、增強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措施,以綜合授信管理為主線,實現資金預算、帶息融資、擔保、票據、函證等金融業務的線上規范管理。
6.強化政策研究,爭取優惠
政策為航天企業創效益,為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做好資金支持為推動航天企業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積極研究國家相關政策,合理引入外部資金,夯實資本運作基礎。摸清專項業務資金需求,積極組織申請與落實技術創新等專項貸款資金,跟蹤政策性補貼政策變化,組織申報各項補貼與經費支持。為多渠道、多途徑提升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做好資金支持,形成推動航天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助推航天強國建設、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王小紅 單位: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