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講話

同志們:

一年之計在于春,不失時機抓“三農”。今天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市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3年、部署2014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列入全省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縣為契機,以推進整體移民搬遷為抓手,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實現“三農”工作全市綜合排位“三連冠”,榮獲七個方面的單項先進,為全市單項先進最多的縣市。特別是探索了一條“以縣為龍頭、縣鎮村三級聯動、縣城帶動鎮村”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群眾自愿;全域規劃、三級聯動;整體搬遷、梯度安置;兩分兩換,綜合推進”的新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要求將這一做法轉發至全省各設區市和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尚勇副書記、姚木根副省長、鐘利貴副主席相繼深入我縣開展專題調研,先后有來自省內外的3個省、10個設區市、100多個縣(市、區)到修水學習考察,全國扶貧搬遷工作交流研討會、全省搬遷移民扶貧研討會、全市搬遷移民鎮村聯動現場會相繼在修水召開。“三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為全縣實現進位趕超贏得了主動、提供了支撐。明天將召開全市目標管理考評表彰大會,我們修水拿了第三名二等獎,“三農”工作的先進位置功不可沒。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剛才,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緊密結合了我縣“三農”工作現狀,講得實實在在,非常符合我縣實際;對如何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鞏固“三農”基礎地位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連續11年下發1號文件指導農業農村發展。今年把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七位政治局常委全部參加;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出發,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總理在講話中深入分析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形勢,并就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農”工作職責等重點任務作出具體部署。剛才,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精神,從中也可以感受到省市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修水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村范圍廣,農業人口多,農村土地少,“三農”基礎是否穩固,地位怎樣,工作怎樣,顯得尤為關鍵,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強工興城”作為趕超發展的重點,但是并沒有削弱農業的基礎地位。相反,這是從更高層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強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基礎是戰略,怎樣抓是戰術。從全國或者實踐理論來說,工業與農業歷來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農業為工業提供原材料,對工業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沒有昨天農業打下良好基礎,就沒有今天工業化推進的可能;反過來,工業化為農村人口轉移創造條件,為農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從一個地方來說,工業化為農村面貌改善、農業條件改變提供財力支撐;工業化城鎮化可以有效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從而致富農民。發達地區也有“三農”問題,但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矛盾也就不突出,所以要根本解決“三農”問題,出路在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統籌“三農”工作。我們一直強調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的變化,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定勢,堅持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理念統籌“三農”工作,在發展工業中做強農業、在建設城鎮中繁榮農村、在減少農民中富裕農民;同時提出:用農民建房管理、土地流轉助推工業化、城鎮化,現在可以加上整體移民搬遷、城鄉發展一體化助推。現在很多專家說,解決“三農”問題靠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和標準化,這話沒有錯,但農業的“四化”只是解決農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農民的問題,農民問題解決不了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修水要建成小康,農業、農村特別是農民富裕是最大的短板。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修水要強,農業必須強;修水要美,農村必須美;修水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二、要牢牢把握“三農”工作重點

農業農村工作內容很廣、任務很多,必須把握重點、抓住關鍵。這次會上,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了工作意見;剛才,治軒同志對今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張林同志提出了明確要求。這里,我就不再面面俱到,主要強調七項重點工作。

1.要抓統籌。城鄉一體化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在統籌抓好“三農”上,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整體移民搬遷、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2013年我們只搞了縣城安置的試點,2014年要出臺縣、鄉(鎮)、村三級梯度安置政策,同步啟動鄉鎮安置和中心村建設試點,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發展局面。今年鄉鎮安置的試點主要選在渣津鎮,要把中心村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剛才,治軒同志對中心村建設作了具體安排,這里我就重點談談,“為什么要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特別是中心村建設?”我想有以下幾點理由:①是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農村唯有靠消費支撐,而要促進消費,唯有把農村人口聚集起來,我們現在很多鄉鎮1-2個村合在一起養不起一個理發室,根本無消費可言,所以我們要搞中心村建設;②是節約基礎投入的需要;③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需要;④是節約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需要;⑤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需要;⑥是提升農村形象,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甚至是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們全縣共規劃了125個左右中心村,今年要啟動建設30個左右,各鄉鎮要按照“全域修水、凸顯特色、三個集中”的原則,按照戶主申請、村鄉(鎮)申報、縣級審批的程序,每個鄉鎮申報1個中心村進行試點建設。中心村建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因勢利導,科學設計,盡可能少占耕地,根據地形地貌,依山就勢,高低錯落來布局;②要大力推廣新戶型;③占地面積不宜過大。最后提醒一點,中心村建設主要領導必須親自過問,確保穩定。在操作過程中要注重與打造特色相結合,與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相結合,與農村建房管控相結合,真正打造一批示范帶動力強的中心村。另一方面,要抓好示范鎮建設。集鎮處于城市和鄉村的中間地帶,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橋梁與紐帶。要按照“有發展基礎、有特色產業、有文化底蘊”的要求,大力推進示范鎮建設,統籌解決好用地和資金問題,打造一批“建設一流、環境優美、商貿繁榮、管理有序”的新型集鎮,使其成為吸納農民進城鎮居住和從事二三產業的載體,成為擴大內需啟動農村消費的平臺,成為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服務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中心。這里再次強調,一般集鎮原則上不能擴張規模,要按照全域規劃要求,采取鎮村聯動的模式,將集鎮的整治提升與中心村建設結合起來,做精做美做特集鎮。

2.要抓基礎。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目前的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尤其是近幾年來,由于特大干旱、低溫寒潮、嚴重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我們要抓住國家持續加大“三農”投入,特別是大興水利的重要機遇,下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今年可以全面完成“十二五”中小河道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盡快讓水渠之間連通,讓“毛細血管”延伸,緩解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今年要啟動建設17座省一般小㈡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規劃內13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抓好11個鄉鎮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同時要加強農村山塘的維修和管理,消除安全隱患。二要加快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的必然之路。這幾年上級有政策支持,群眾有實際行動,我縣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大橋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很好。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扎實推進幾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3.要抓產業。產業既是城鎮發展的支撐,也是農村發展的支撐,只有加快產業發展,才能富裕農民,繁榮農村。如果不能形成覆蓋農戶、連接市場的產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農業發展就只能停留在“提籃小賣”的水平,不僅難以創造新優勢,就連我們曾經引以為榮的優勢也會逐步喪失。我縣農業產業有基礎、有特色,關鍵要彰顯特色,揚優成勢。一要彰顯產業特色。要按照“加快發展茶葉、鞏固發展蠶桑、保護發展林業、審慎發展畜牧業”的總體要求,彰顯產業特色,做強做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茶葉產業:①扶龍頭。由龍頭企業制定產品標準;統一包裝;整合小規模的茶葉加工企業;加大宣傳推介;大力開展市場營銷。②擴大加工企業生產規模。③擴大茶葉基地。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從而擴大基地規模。④提升技術含量。推廣科技種茶;打出有機茶、生態茶的牌子。⑤挖掘茶葉文化。鞏固發展蠶桑產業:①要積極推進小蠶工廠建設,減少蠶農需要掌握種養技術程度;②要扶持龍頭,鼓勵創新,推廣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③要推進蠶桑綜合開發利用。要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搞好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二要注重因地制宜。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統籌考慮所有流轉土地、山林的土質,老百姓的耕種習慣,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切實做到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桑則桑,絕不能以砍伐林山、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產業發展。三要扶持龍頭企業。一個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能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我們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采取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的方式,重點扶持能夠推動桑、茶、林、畜等主導產業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參股、聯合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發展成為規模化、集團化、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四要加快土地流轉。有規模才有效益,有規模才能賺錢。我們一定要通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現在外出務工青年很少回到農村種田,在家種田的大都是50—60歲的老人,廣種薄收、效益低下,部分耕地長年拋荒。各地要把外出務工和進城農民的田地,在“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下,通過租賃、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種養能手、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整村整組或集中連片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4.要抓保護。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推進我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一要保護好青山。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切實抓好“刀口留樹、火口留樹、蟲口留樹”等各項工作。①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縣林業局要對鄉鎮申報的封山育林面積進行定期檢查,每季度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情況,確保全縣30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穩中有升;沿修河、高速公路、主干道可視范圍內實行全面封山;鼓勵全鄉(鎮)、全村、全組和聯戶等多種形式的封山。②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持植樹造林,鼓勵老百姓自發造林;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圍繞村莊、集鎮、行道、縣城抓好植樹造林工作。③要鞏固林業秩序整頓成果。縣林業局和森林公安局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偷砍偷伐、非法販運林木等違法行為;對原有案底的犯罪嫌疑人要追究到底,新發案的要堅決打擊;對保留下來的木材加工廠要規范管理,杜絕新上木材加工廠。④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利用“三冬”工作分配任務,以鄉村為責任主體,建好防火隔離帶;通過植樹造林滅掉山下和路邊的茅草,從源頭上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二要保護好綠水。要加大對河道采砂、涉河建房和向河道填土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河道及周邊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要加強對已整治河道和水庫山塘的維護管理,這幾年我們投入河道整治和水庫險加固的資金在3個億以上,如果后續管理跟不上,這筆資金將會“打水漂”。三要保護好耕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我們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劃定保護“高標準農田”紅線,堅決杜絕亂占耕地的開發建設行為。

5.要抓管理。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說實話,目前鄉鎮農村管理這一塊基本流于形式,鄉鎮與職能部門主要圍繞招商、財稅、穩定等方面展開工作,也忽視了對農村的管理,從而導致農村亂象叢生,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桿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的現象相當普遍。比如,房屋亂建的問題,雖然我們出臺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打擊力度,占地占河建房的少了,但沿路挖山建房的現象仍屢禁不止,新戶型也建得不多。為此,我們要扎實開展以“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桿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為重點的農村“六亂”治理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關于房屋亂建、墳墓亂葬的問題我們早已安排,希望鄉鎮和相關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實;其他“四亂”問題,請農工部和相關部門盡快拿出解決辦法,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同時,管理好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的政策、法律、“一票否決”都沒有變。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路口鄉實施關愛留守老人“五個一”工程,對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其他鄉鎮也要積極尋求解決農村“三留守”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

6.要抓扶貧。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實施移民搬遷。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這個辦法不可能一時半會解決所有的貧困人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面上的扶貧工作,要按照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的扶貧政策。要加大縣直部門和單位包村幫扶力度,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大扶貧投入,把移民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智力扶貧、保障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構筑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7.要抓改革。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突出表現為“三個不適應”:一是分戶經營、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要求越來越不適應;二是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小批量產品與市場經濟的大批量需求越來越不適應;三是農業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與農業的規模經營越來越不適應。為此,我們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要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做好宅基地、房產登記準備,積極開展農民房屋產權調查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地籍調查。要繼續推進土地、山林經營權的規范有序流轉,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面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工作。要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的問題,特別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做到“農技推廣有人管、有人干、有錢做”。

三、要強化“三農”工作的組織保障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全縣上下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創新舉措、真抓實干、形成合力,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強化領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齊心協力抓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今年是農業農村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縣城鄉一體化中心村開始試點的啟動年,同志們更要重視“三農”工作,熟悉農業、了解農業,多到農村去走一走、多到農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農民訴求和期盼,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領導“三農”工作的水平。

二要加大投入。對“三農”的投入主要有五個渠道:①財政補助;②整合政策;③向上爭取;④積極自籌;⑤引入社會資金。各鄉鎮、各部門要掌握好政策、實施好項目、管理好資金。相關部門要加大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用到中心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

三要形成合力。昨天召開了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鄉村兩級要以深入開展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大調研力度,全面掌握目前農村的現狀、農業的需求、農民的期盼,并結合各自實際,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水平;要全面了解村級組織建設現狀,對軟弱渙散的后村進村班子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要堅決予以調整;要強化鄉鎮黨委對村(居)黨支部的領導,如果連“下級服從上級”組織原則都不要的村(居),不管什么情況,都要堅決予以調整。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指導服務職能;有關部門要增強興農、強農意識,始終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三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揚鞭催駿馬,奮力正當時。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佛坪县| 历史| 甘孜| 株洲县| 南充市| 平远县| 丰顺县| 宿迁市| 阿拉善盟| 鸡西市| 海兴县| 怀安县| 太仆寺旗| 大关县| 邻水| 汝城县| 武冈市| 永城市| 安溪县| 邢台市| 玉门市| 巫山县| 南康市| 家居| 达孜县| 枣阳市| 朝阳县| 托克逊县| 双流县| 南投市| 汉寿县| 临湘市| 偃师市| 扎鲁特旗| 栖霞市| 涞水县| 白银市| 方正县| 梨树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