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新農村建設總結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以來,*鎮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推進新農村試驗示范區建設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目標,以“1221”行動計劃為藍本,凝聚全鎮力量,突出重點抓建設,以點帶面擴成果,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大關。*鎮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區*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任務。
一、*年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以龍頭企業為依托,著力培育特色農業產業
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在原有基礎上,大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的產業化建設。
1.堅持農業龍頭的帶動效益。通過優化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環境,指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華金康、天湖水產、茂業等農業老龍頭企業的市場開發和生產加工能力,進一步帶動全鎮中小農業企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與產品開發。通過引進廣東劍大公司,專門從事加州鱸魚、桂魚、白魚等特種水產品銷售,使全鎮特色水產品銷售半徑擴大到北京范圍,提高了*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堅持名牌商標的品牌效應。大力支持和鼓勵農業企業創建省市名牌和著名商標,全年新增綠色食品1件。全鎮各類農產品商標達到6件,其中市級著名商標著名品牌4件。
3.充分發揮農產品基地的規模效應。全年改造老魚塘4430畝。特種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41989畝,其中加州鱸魚7300畝,青蝦6500畝,青魚5600畝,黑魚5300畝,特種水產養殖品種達到16只。全年供滬農產品成交金額達1.2億元。
4.積極發揮結構調整補充效應。鼓勵開展溫室養雞,飼養面積新增1萬㎡。利用農發基金引導作用,在市國土局優質園地劃歸基本農田試點的基礎上,推廣良種桑改造工作,良種桑園達3500畝,促進農民增收350萬元。
(二)以城鄉統籌為主線,逐步健全農村社保體系
1.扎實推進農村合作醫療體系。*鎮把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來抓,不斷調整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放寬參保范圍,完善參保政策,資金補償全面到位,農民就醫難題得到全面保障。全年全鎮參加人數61246人,參加率達100%,其中大病報銷金額1210826.22元。
2.穩步擴大農村養老保險體系。農村養老保險參保6600多人。構建穩定農村養老保險網工作已初見成效。
3.全面啟動農村低保制度。全年共發放各類救濟金40.599萬元,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95%強。農村低??蚣艿玫竭M一步鞏固。
4.積極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全鎮三個經濟薄弱村都有脫貧項目;723戶低收入農戶做到“一戶一策一干部”,確實解決增收和脫貧工作。全年完成低收入農戶脫貧306戶;三個經濟薄弱村村均增收5萬元以上。
(三)以產研合作為平臺,大力發展農村科技創新。
1.加強校企合作。將校企合作作為農村、企業、學校之間的橋梁,作為利農、利企、利校的多贏之路。簽訂了浙絲二廠與浙大科技園合作年產240噸真絲復合絲項目,完成現代工業技校、榮洽生物二項校企合作項目,并形成了教育和生產能力。茂業食品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2.加強遠程教育。將遠教平臺和信息欄作為防災減災、宣傳農業科技,農業信息的有效途徑。開通農服中心等的遠程教育延伸站點,專門為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服務。積極創建以陳邑村為代表的信息化示范村建設;全年新增農民信箱用戶3000戶以上。
3.加強園區建設。按照“高標準、高起點、效益優先、示范為主”的原則,遵循“政府引導、市場導向、企業參與、農民收益”的運行原則,不斷推進高科技標準化水產園區建設,通過發揮水產園區“窗口”、“示范”、“帶動”作用,在“”一鎮一業上做大做強淡水魚養殖文章。
(四)以美化環境為主題,全面啟動村容整治工作。
1.抓污水整治工作。今年,*鎮投入近8000萬元,建造規模為2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按照遠期規劃,將收集全鎮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為創建生態鎮村打下牢固基礎。
2.抓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村容村貌和環境治理工作,有效解決了村莊臟、亂、差等問題,全年完成小康示范村建設一個,完成整村整治5個。按時完成全鎮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1個,2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3個的治理任務。
3.抓保護母親河工作。深刻領會《湖州市市級“保護母親河號”創建、管理辦法》和《湖州市市級保護母親河生態監護活動管理辦法》文件精神,積極開展母親和創建活動。
(五)以‘以人為本’為宗旨,扎實推進公共服務工程。
1.改善教育條件。今年投入近150萬元資金,對鎮域內中小學進行設施維修、設備更新;投入10多萬元改建一中的教學設施。目前,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學齡前兒童入園率98.5%。
2.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全年人口生長率呈負增長,計劃生育符合率達到98.44%。
3.加強衛生工作力度。組織城鄉統一的春秋二季滅鼠活動,通過了市級滅鼠先進鎮的驗收。共完成51922位農民的免費體檢工作,體檢率達到35%以上。
4.提升農村文化水平。全年共組織文化下鄉16次,組織電影下鄉562場次;組織燈謎活動等,以豐富的娛樂活動陶冶農民情操。全鎮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六)以交通水利為重點,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以農村聯網公路為重點,打好“鄉村公路建設大會戰”。全年完成農村公路砂改油11公里,新建砂石路2公里。完成新建橋梁4座,開工1座。完成危橋改造5座,開工4座。
2.以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為基點,實施區“千萬農民飲用,萬里清水河道、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項目。全年完成47.6公里的河道清淤及標準堤建設,新建、改建機泵17座,完成河道砌石1600米。
(七)以教育培訓為抓手,穩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1.大力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鎮放長眼光,放大戰略,繼續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一項“陽光工程”,下大決心,花大力氣緊緊抓好。全年完成培訓人數2600人。
2.順利實施村級班子換屆工作。完成28個行政村兩委的換屆工作。村干部總數減少到161名,平均年齡比換屆前降低2歲,大中專以上學歷提高11個百分點,黨員率為88.6%,90%以上村干部擁有“雙帶”項目。村兩委結構呈現科學化、年輕化、高學歷化、高素質化。
3.開展大學生村官活動。通過今年第三批大學生村官的招聘活動,基本達到每村實現一名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