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生態農業發展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必要性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是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而進行的一項專業調整改革。
黨的十六大提出*世紀前二十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社會轉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傳統農業應向市場化、產業化、集約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興的旅游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生態農業和旅游產業的有效結合正適應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大力興辦旅游業的客觀要求。世界旅游業從*世紀*年代中期已上升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年代中后期,產值已達到了*.*萬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億人,年增長速度達*%以上。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我國旅游業呈現出高速不平衡增長的態勢,旅游業產值增長超過GDP增長速度,截止*年底全國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評定后,全國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處,其中絕大多數為自然風景名勝區,屬于生態旅游區的范疇。河南省旅游事業近幾年正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生態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工作會議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五計劃都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發展并作為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主要是基于生態農業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的一體化趨勢和要求,即農業生態資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資源開發的生態化。既提升了農業經濟的產業效率,又培養了旅游業的經濟增長點,使自然生態資源得到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雙重開發并發揮生態環境教育功能。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是農業院校調整辦學方向和提高教學競爭力的需要。
首先,農業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須在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基礎優勢,尋找符合當今社會潮流,具有時代特色的辦學方向。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軌的過度時期,農業領域正孕育著一場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變革,資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農業資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內涵,它同人的生態定向、生態環境、旅游景觀等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使農業資源開發向更高產業層次轉化成為可能,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將農業資源和農業經濟的傳統辦學優勢,轉化為培養農業轉型的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的優勢,這是農業轉型的需要,也是農業院校辦學思路轉型的需要,是農業院校的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職高專培養的重點在于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產業經營屬性、實踐操作屬性基本一致。經與省內外的一些旅游部門和生態農業園區等企事業單位溝通和了解,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廣受歡迎,已形成生態旅游人才短缺與旅游業整體進步之間的矛盾,生態旅游人才的培養成為今后一定時期旅游業提高競爭力的戰略措施,預示著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生態旅游和旅游農業部門將出現人才緊缺的局面,該專業的設置是其他任何專業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旅游資源,而且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已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近幾年大力開發山地生態旅游資源和大中城市郊區生態觀光農業的實踐已充分顯示出這一旅游事業在河南省的廣闊生命力。“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開辦,將占居國內在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先進行列,有力地促進我省旅游產業、高新農業和高等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保持該專業教育的入學和就業的人才供求兩旺。
傳統農業專科教育面臨市場就業和生源質量的巨大壓力,這與幾十年一貫制傳統專業設置和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利用現有優勢將傳統長線專業改造成為當今社會經濟新興的熱門專業,必將形成農業院校人才供求兩旺的良好局面,高等??平逃绕涫寝r林高職高專才能辦出活力和動力。河南省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家,開發景點景區*多處,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處,星級旅游飯店*多家,各類旅行社近*家。近幾年開發力度逐漸加大,對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對口的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包括:各類生態農業實驗場、觀賞動植物園區、各類自然風景名勝區、生態休閑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場開發企業、城市園林生產經營單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等。目前,這類與生態農業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相關的單位和部門人才奇缺,難以適應自然資源進行旅游綜合開發和保護的需要。上述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多數屬于新興行業或朝陽產業,一般認為,社會越發展,人類對自然生態的認識水平越高,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共處的愿望越強烈。抗擊非典的教訓增強了人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和追求,生態健康旅游將成為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該專業的設置較好地適應了這一旅游業的發展動態。
二、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可行性
*、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與高等農林院校學科性質相對口,同農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業是一個與多種產業、多種學科相關聯的綜合性產業,而生態旅游業重點在于農業生態和旅游生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鄭州牧專是一所以農牧業為核心的農林??茖W校,生態農業、生態經濟、生態旅游資源等與自然生態資源相關的學科是該校大多數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具有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開發建設和經濟管理的豐厚的教學科研資源和學科優勢,如動物科學、牧草科學為我校優勢學科之一,其師資和教學設施可以轉化為觀賞動植物資源,農業經濟多年積累的許多教學科研成果可以轉化為生態旅游市場開發的教學資源。將農業資源和新興的農業旅游資源相結合,既是農業結構轉型的需要,又是農業院校培養現代農業和旅游產業急需人才教學改革的必然結果。
*、學?,F有的軟硬件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比較充分。
一是相關學科專業的圖書資料、實驗實習設備可以綜合利用,基本能夠滿足該專業的教學科研和實習實訓的需要,如圖書資料中的動植物生態類、自然資源類、農業經濟類、可持續發展類、高新農業類等相關圖書資料比較齊全。學校建有多個多媒體教室和圖文信息中心,為該專業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參考書目和教學手段;二是師資力量雄厚,該專業計劃安排任課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教授*人、副教授*人,教師學科類型齊全,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梯隊分布合理。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農業經濟管理與旅游經濟管理在資源屬性、產業屬性和社會文化屬性等方面本質上有很多共性,它們的很多課程和教學實踐可以作到資源共享,教師只需要根據生態農業旅游專業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加以必要的調整,即能滿足該專業多數課程的教學任務。比如,生態農業園區既屬于高新農業產業又屬于觀光旅游產業,生態旅游資源與生態林業資源、河湖水產資源是同類資源,生態旅游產品的營銷與農產品的營銷同屬于市場開發的范疇,旅游行業法律法規是經濟法律法規體系中的一部分,公關禮儀與導游實踐技能屬于同種技能的類型,等等。這些相同或相似的教學內容為該校辦好該專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只要加強對這一專業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探索,吸取兄弟相關院系興辦高新農業和旅游管理專業經驗和教訓,就能夠較好地實現該專業教學資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