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區域旅游發展思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域旅游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域旅游發展思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對少開放的不斷擴大,中國旅游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區域之間、城市之間、景區之間以及行業之間的合作逐漸形成共識,在一些地區,合作形式不斷創新,在當地旅游發展中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處于中國旅游業發展龍頭地位的北京、天津、河北三個行政區,長期以來,在旅游業的發展中一直在探討如何更好地合作,發揮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旅游業的發展中充分發揮區域合作的優勢。雖然在一些地區和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合作的行動,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從總體上說,至今尚未取得突破勝的進展。因此,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的問題值得認真探討和認真對待。

一、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從旅游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出發,京津冀是國內最早提出區域旅游合作的地區。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京東旅游區,致力于京東地區兩市一省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景區的合作,這個區域包括北京平谷的金海湖,天津的盤山、黃崖關、薊縣和河北省的清東陵等,創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聯合開發、聯合營銷的合作方式,效果明顯。后來由于多種因素,沒有能夠堅持下去。1987年,由北京旅游學會發起,聯合天津旅游學會、河北旅游學會,在北京密云白龍潭召開了第一次"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研討會",與會代表表達了區域旅游合作的愿望,從而使這樣的研討會成為例會,每年大家在一起探討區域合作問題,而且參與的省市越來越多,一直到后來發展為北方十省市旅游聯誼會,并促成了每年-屆的"北方旅游交易會",由各地輪流舉辦,2003年河南鄭州舉辦。2003年9月19日至21日,京津冀三地旅游局還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廣場舉辦了"京津冀旅游宣傳周"活動。應當說,在推動這三個地區的旅游合作方面,三省市的旅游學會和旅游局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但是,總的說來,還沒有實質性的發展,還停留在形式單-、規模有限、參與不足、隨意性強的較低層次上。

二、加強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的必要性

(一)中國旅游業大發展的需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躋身于世界旅游大國的行列,旅游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3年10月13日,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在北京了《旅游及旅行業對就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中國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報告,《報告》中特別強調,中國具有成為世界旅游大國的潛力,中國旅游及旅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未來的十年間,"中國的旅游及旅行業需求將有望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大旅游及旅行業高增長國家’。根據這個《報告》,2004年中國旅游及旅行業總需求預計將達到15367億元人民幣,有望直接創造136000萬個就業機會。屆時,"廣義的旅游及旅行經濟(直接和間接)將創造12736億元人民幣的國內生產總值,或者全部國內生產總值的10.2%。"雖然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的數據和國內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但是根據這一報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旅游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是全國的首都,天津是最早的直轄市之-,河北是華北的大省,京津冀三個行政區在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有著天然、緊密的聯系。同樣,它們在中國的旅游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三個行政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它們合在一起,其在全國的位置則非常突出。京津冀都被列入全國接待入境旅游者30萬人以上、接待外國旅游者20萬人以上和外匯收入在~億美元以_上的省市名單之中。京津冀的旅游外匯收入占全國外匯收入總額的18%。因此說,在未來中國實現世界旅游強國的進程中,京津冀應當、也一定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認真探討京津冀三地發展更加緊密的經濟關系,加強旅游發展中的合作與聯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二)旅游活動"無邊界行為"特征的需要

旅游活動的核心是人員的流動。旅游者流動的方向是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旅游者本身和旅游目的地處于某種行政管理的區劃之中,而旅游者在做旅游決策和實際旅游時,并不關心目的地的行政歸屬,而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從這一意義上說,旅游活動是無邊界行為。但是,基于行政管理和地方利益的需要,一些政府機構則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強調行政區劃的范圍,人為地劃定了界限,設置了藩籬,制造了障礙。也許在封閉時代這顯得很自然,這些小圈子在不斷被加固和強化;也許在計劃經濟的時代,這樣做更能夠實現計劃,而在市場經濟時代,這樣做顯得是不和時令的,因為它限制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市場經濟就難以正常運行。也許農業或某些制造業可以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范圍內會發展得很好,然而旅游業則不行,它的發展就需要打破疆界,多方聯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旅游業的大發展,實現區域的多贏。世界旅游業發展的實踐證明了這-點,國內各個省市也都朝這個方向努力,試圖打破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運行的慣性,探索旅游業發展的新路。

(三)旅游活動發展"內聚外拓"規律的需要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活動表現出"內聚外拓"的規律。一方面,大范圍"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游活動將逐漸減少,中小區域尺度的休閑度假旅游逐漸興時。隨著人們出游能力的加強和出游次數的增加,身心愉悅功能會不斷增強,走過幾個地方很難成為驕傲的資本,人們更加強調為自己而旅游,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方式讓人疲于奔命,人們更愿意靜下心來,好好體驗異地文化和氛圍,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區域尺度旅游將會受到人們更多的青睞。另一方面,郊區游的范圍將逐漸向外拓展,也會向中小區域尺度的休閑度假旅游發展。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和時間的增加、道路交通設施的完善、信息的豐富和快速傳播、私家車的增多,人們一日游、周末游的范圍被拓寬了,通過距離的增加人們能夠獲得更加完整、新鮮的旅游體驗。京津冀三地地域集中,區內北京和天津等特大城市是巨大的旅游市場,旅游活動的這種"內聚外拓"作用更加明顯,對區域旅游合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旅游業區域競爭態勢的需要

旅游業發展到今天,已經經歷了景點競爭、線路競爭、城市競爭,開始進入區域競爭的階段。從國際上看,歐盟東南亞等區域的旅游合作頗為成功,特別是在歐盟,旅游者的流動和旅游業的經營都實現了無障礙,申根協議的制定和擴展,都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致使歐洲一直保持著全球國際旅游最大的份額。從國內來看,區域旅游合作掀起新的熱潮。先是西部旅游投資規劃、長江三峽旅游規劃、香格里拉生態旅游示范區規劃等的啟動,拉開了我國旅游新一輪區域合作的序幕。隨后跨省市區域旅游合作不斷涌現:皖贛兩省聯手推出"江山風清’旅游線,江浙滬共筑長江三角洲旅游圈,西藏、青海、甘肅開展青藏高原區域旅游合作,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閩粵贛金三角地區的旅游合作等。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區域旅游合作上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以上海為龍頭,江蘇、浙江等周圍地區聯合打造旅游品牌,聯合促銷,大范圍內整合資源,甚至建立了"綠色旅游通道",實現了旅游投訴無障礙,旅游業的發展有了新的進展。包含港澳粵的珠江三角洲,在促進旅游的聯合發展方面也有了許多新的進展,特別在邊境旅游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嘗試。

(五)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需要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歐盟的出現成為經濟一體化的范例,北美、東盟等也是朝著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就國內而言,京津冀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列為中國三大經濟圈。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長三角分別成為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是中國目前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與珠三角和長三角相比,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加強京津冀區域經濟融合,加快經濟一體化步伐,是這一地區發展的首要任務。區域旅游合作不僅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對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起重要作用。加強區域旅游合作發展,可以增加京津冀地區的人員和信息交流,促進交通、通訊、環保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形成良好的區域形象,為區域經濟合作營造更好的環境。

(六)提高旅游供給能力的需要

旅游供給涉及多方面的生產要素,區域旅游合作有利于區域生產要素的互通有無,提高供給能力。區域旅游合作,對內有利于統籌區域發展,發揮比較優勢,實現旅游地域分工;對外有利于整合區域資源,發揮規模優勢,提高競爭能力。目前北京已經建設高爾夫球場40多家,河北也擬發展高爾夫項目,極易形成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局面。從比較優勢上說,北京具有客源市場近的優勢,而河北具有空間廣闊、環境條件好的優勢,如果從區域合作角度考慮,這時就應該根據具體地形、交通等條件,統籌安排,以發揮最大的效益。再如大型現代娛樂場所的建設,北京、天津甚至河北都在爭取,但是與其三地都建,不如選擇一個地方建設好,上規模、上檔次,成為游客到京津冀地區游玩必去的旅游地,成為游客想到京津冀地區來游玩的旅游地,以此帶動整個區域旅游的發展。

三、加強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的條件和機遇

(一)地理區位緊密一體

從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是彼此難分的區域。河北人說,河北省像"胸膛",而北京和天津就像河北"胸膛"中的"心臟"和"肺葉"。京、津、冀三地雖然各有疆界,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交叉,或懷抱,在全國來說,這樣的區域也是唯一的。這樣的格局,對發展區域旅游合作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二)旅游資源類型多樣

京津冀地區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有利于構成相互補充的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豐富游客游玩內容。北京是中國首都,又是明清故都和現代國際大都會,無論對于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北京可以說都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地。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區點包括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王府井、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北京胡同等。天津從天津衛發展起來,是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旅游資源以近代文化、街頭小吃、民間文化、歐陸古典風情最為著名。河北則有山有海,著名旅游資源有北戴河、避暑山莊、木蘭圍場、趙州橋、滄州武術、吳橋雜技等。三地旅游資源各有特色,形成綜合效應,有利于區內市場流通和共同拓展區外市場。

(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

京津冀地區經濟較為發達,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形成了海陸空交通立體網絡,可進入性強,從北京到天津、承德等地均有高速公路,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主要城市均在3小時城市圈以內,非常有利于區域旅游合作的發展。住宿設施更是門類齊全,各有特色,可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四)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

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是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的良好機遇。北京將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投巨資全力改善北京交通擁堵狀況,目前463公里的高速公路將發展到890公里,也為天津、河北與北京的無縫對接提供了先決條件。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除了主要舉辦地北京以外,也離不開河北和天津的支持,服務奧運將京津冀地區更加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必將促進這一地區的旅游合作。

四、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雖然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意義重大,具備非常好的條件和機遇,但是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也較多,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區域旅游合作主體看,主要是企業自發行為,還沒有上升到政府間合作的層次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沒有間斷,只是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業自發的行為,是出于本身業務和利益的考慮而進行的,規模小,層次低,隨意性強。例如旅行社之間的相互,景區之間的聯票互惠等。在政府層面上,在旅游資源整合、重大項目的協調、聯合促銷等方面,沒有看到突出的進展。更多的是旅游研究工作者的良好愿望和情感,政府并沒有真正的介入,或者說,相關決策機構并沒有真正把這個問題放到議事日程上。

(二)從區域旅游合作運行機制看,主要是市場推進,還沒有進入到政策協調的階段

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業間的交易行為,主要依賴企業間的經濟紐帶聯系。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上步于北方交易會,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環渤海合作,都沒有最終實現。政府合作停留在口號上,沒有出臺實質性的政策,沒有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沒有為企業合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三)從區域旅游合作支撐系統看,交通、通訊等相關部門還缺乏協調

在公路交通方面,還存在關卡林立、互設障礙的現象,在海上交通、機場等方面還缺乏相互協作,沒有形成流暢的區域交通格局。在通訊網絡、旅游信息設施建設等方面,還仍有畫地為牢的現象存在,沒有真正成為一個整體。

(四)從區域旅游合作運營基礎來看,跨區域經營的連鎖企業、旅游集團還非常欠缺

京津冀整個地區還缺少在資產、資金、人事、管理、運作、品牌等方面聯系密切的旅游連鎖企業和企業集團,旅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多為一次性或短期的,旅游企業之間缺乏長期、規范、穩定、深入的聯系,區域合作微觀基礎并不牢固。雖然三個地區都有各自頗具規模的旅游集團,但集團之間似乎沒有形成合作的機制,沒有真正合作的行動,沒有做到強強聯合的態勢。

(五)從區域旅游合作認識基礎看,互利互惠的"共贏"觀念還沒有形成

各地政府沒有充分意識到區域旅游合作的意義,沒有形成區域旅游合作互利互惠的觀念,沒有意識到區域旅游合作最終可以形成"共贏"局面。落后觀念制約著區域旅游合作的發展。一是面子觀念。北京作為首都,總有一種"老大"的派頭,事事不求人,而津、冀也覺得必須保持"尊嚴",有必要自成體系,沒有必要依附于人。雖然口頭上唱合作,心里頭也覺得應當合作,但一落實到行動上,架子就放不下來。二是自利觀念。自覺不自發地強化了自己的山頭,有意無意地為對方設置障礙,而不是主動地為對方提供方便。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河北提出"河北人游河北",北京就提出"北京人游北京",那么"天津人"也就自然強調"游天津"了。在相互設立辦事處方面都強調屬地管理,很少講實行互惠互利,為對方提供方便;原本很通暢的一條路,處處設卡,不斷地提醒游客在跨越"疆界",不斷地要客人留下"買路錢",執法人員當然對外來人更是鐵面無私。三是攀比觀念。在交通上,你有個機場,我也必須有個機場,你有航空公司,我也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在景點建設上經常是相互攀比拼殺,你有的我也要有,你建的我也要建。四是求全觀念。恪守"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祖訓,結果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

(六)從區域旅游合作利益機制看,存在條塊分割的財政體制和區域發展不平衡

條塊分割的財政體制使得各地必然將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為了增加本地的財政收入,造成資源利用、道路交通、企業發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礙,而區域發展不平衡又加劇了這些障礙。特別對于區內市場合作來說,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場占有更大份額,但是北京對河北、天津卻缺乏相應的依賴,這種不平衡使得三地區域旅游合作從一開始就處于一種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區域旅游合作的長期和深入發展。

(七)從區域旅游合作產品基礎看,缺乏區域旅游凝聚力

京津冀作為一個整體,缺乏一個統一的形象。北京是中國旅游最發達的城市,但卻很將河北、天津和北京的旅游資源整合在一起,缺乏一種區域旅游凝聚力。河北、天津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卻處在北京的陰影之下。旅游者到北京來,沖的就是故宮、頤和園、天安門、長城,要他再跑到趙縣看趙州橋,跑到天津看盤山,基本上不太可能,因為這些景區點和故宮等不是一個層次上,如果沒有故宮,可能游客就沖著趙州橋、盤山來,因此故宮的存在對這些資源反而起到一種屏蔽作用。再如北戴河等海濱旅游資源,也很難和北京都市旅游資源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為主要功能,后者以觀光、商貿為主要功能,二者針對的市場不一樣,難以組合進同一旅游產品當中。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很難通過北京旅游產品的延伸,帶動河北、天津旅游發展。

五、加強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的對策和措施

京津冀在旅游方面的合作已經有了基礎,也進行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當務之急是更新觀念,提高層次,尋求突破。所謂更新觀念,就是不要僅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談合作,要站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角度談聯合,看自己能夠為此做出什么貢獻,實現共同受益;所謂提高層次,是要各級政府決策層來共商旅游發展的大計,實現政策的協調,決策的落實,真正見到成效,而不是說說而已,也不是只是在老停留在企業一對-的具體業務合作上;所謂尋求突破,就是要有新的理念,大的動作,真正能夠使合作的結果影響全局,把區域旅游的全盤棋走活。在改革開放20多年后的今天,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外部環境,我們國家都在努力和外國合作,實現更大區域的貿易自由區,而京津冀這樣天然的鄰居,難道在聯合與合作的步子不能更快一點嗎?如果說其他行業或領域在這方面的障礙更大一些,那么,在旅游方面我們為什么不能率先跨出一步呢?

(一)利用行政手段拆除制約旅游發展的藩籬

目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在發展區域旅游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典型。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區域內的各級政府主動拆除制約旅游發展的藩籬和障礙,創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發展的大環境。例如,是否可以首先在京津冀或在京津冀三個行政區域內最緊密的范圍內,撤銷公路分散收費的關卡,使公路交通通達通暢?是否在京津冀范圍內主要的城市設立聯合旅游信息中心,相互為到訪的或潛在的旅游者提供整個區域的旅游信息,甚至做到聯合提供旅游服務設施的預訂,而不必各個城市各自設立單獨的旅游辦事處?是否在京津冀的范圍內旅游企業經營全部開放,取消企業經營的屬地限制?是否三個行政區聯合頒發一定數量的導游證,導游人員可以自由受聘于各個旅行社而不受行政區劃限制?是否為旅游經營部門創造條件,使旅游車專線的經營更加合理、方便?是否制訂統一的旅游者投訴程序,實現區域內處理投訴的聯合機制,提高整個區域旅游形象和可信度?總而言之,要從拆除制約整個區域內旅游發展的障礙入手,為旅游長期發展的合作"搭橋鋪路",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

(二)利用規劃手段進行總體布局

最近幾年以來,大家都非常重視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因為有了科學的發展規劃,才能夠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優勢,創造出適合市場需求、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實現旅游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旅游發展規劃主要是依據行政區劃的范圍制訂的,一個城市制訂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一個縣(或區)制訂一個縣(或區)域的發展規劃,雖然在一些規劃中也考慮了周邊地區的旅游資源和產品,但是多從競爭的角度采取應對策略,而很少從聯合的角度整合資源。實際上,一個行政管理機構也不可能來整合別人的資源。所以,盡管規劃上提及了,也很難實現,這樣做的結果,雖然看起來在這個行政區內資源和產品的開發、產業布局有很好的合理性,強調了數量的"多",品種的"全",而在更大區域的范圍內看,則會出現重復建設,布局失衡,造成相互抵消、形不成比較優勢。因此,尤其是像京、津、冀這樣地域關系如此緊密的區域,非常有必要聯合編制一個區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從全局發展出發,而不是從地域均衡的角度,對產品開發進行合理布局,科學安排開發時序。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突出和強化該區域內的骨干城市的特點和形象,利用一個紐帶使這些城市群的形象在全國乃至世界旅游市場上凸現,形成吸引力。這樣的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最好請獨立的專業規劃機構來編制,充分借鑒國內外大都市圈發展旅游的經驗和教訓。這件事宜早不宜遲,以避免宏觀決策上的失誤。

(三)利用資本手段實現利益共享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中特別指出,"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并強調,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建立歸屬清晰、責權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還提出,"要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健全產權交易原則和監管制度,推動產權有序流轉"。中央這一決定,必將大大推進現有旅游企業的改制進程,也為京津冀提供利用市場機制加強聯合發展旅游的新契機。在政府層面聯合編制規劃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資本手段來整合資源,聯合開發,集團化經營,扭轉旅游發展中各自為戰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項目的開發和經營上入手,例如在大型或超大型的主題公園的建設、大型綜合性景區的開發、大型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等項目上,可以在這三個省市區范圍內融資,利用資金的紐帶把大家聯系在一起,實現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經營上,也要創造條件,協調政策,利用資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發揮國家和民營經濟的積極性,促進建立跨行政區域的旅游企業,并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旅游經營體系,向更大的區域范圍擴展。這樣做才能把旅游做大,這樣的合作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利益相關、休戚與共的合作,而不是"同床異夢"的"拉郎配",也只有做到利益共享,聯合和合作才夠持久。

(四)利用特大型項目帶動津冀地區參與合作

特大型項目對于旅游業的帶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最著名的例子如美國奧蘭多的迪斯尼世界。從區域旅游合作角度看,為了將天津、河北從北京的陰影中解放出來,在這兩個區域上特大型項目比在北京要好,可以用特大型項目帶動這兩個區域旅游業的發展,使它們具備真正能夠和北京聯合構成產品的項目,在區域旅游合作中取得更為平等的地位,解決區域旅游發展不平衡和區域旅游凝聚力問題。基輔號航空母艦落戶天津,在天津旅游業發展和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進程中走出了很好的一步。天津、河北兩地除了爭取建設類似環球影視城的特大型現代娛樂項目,也應該選擇將合適的傳統旅游產品做大,如天津的"五大道"地區以及毗鄰的和平路、多倫道一帶,匯聚了風格獨特的西洋建筑230多棟,完全可以建成"歐洲城",演繹歐洲風情,成為與北京風格迥異、外國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都向往的旅游區。

(五)利用區內市場合作帶動區外市場合作

京津冀區域旅游合作首先要解決區內市場合作問題,通過互相開放市場,促進區內旅游者和旅游業資金、資產、人才、知識、管理、品牌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一個生動、流暢的區域旅游發展局面,通過區內市場合作,為共推產品、聯合促銷、進行區外市場合作創造條件,最終實現京津冀區域旅游業整體發展的目標。各個地區要為旅游者在區內旅游活動創造條件,給予一視同仁的區域公民地位,不要人為設置障礙;要為旅游企業在區內業務拓展創造條件,鼓勵開設分支機構或特許經營機構,鼓勵兼并、收購以及各種方式的聯盟和合作,做到資源共享、產品共推、互為市場、互相提供產業支持。區域旅游合作發展市場機制是基礎,但是政府行為也可以起到推動或阻礙的作用。京津冀在旅游發展上都有聯合與合作的愿望,也有實現區域合作的良好基礎,還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重要的是大家要有誠意,要下決心,尋找突破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定京津冀旅游發展合作的新起點,政府的作用最為關鍵。因此,現在非常有必要組織專門的隊伍,對京津冀旅游發展區域合作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大家統工思想,拿出真正的行動,促進合作,這毫無疑問對整個地區旅游業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阳朔县| 志丹县| 高陵县| 青田县| 青冈县| 班玛县| 曲阜市| 榆社县| 灵川县| 寿光市| 鄄城县| 柯坪县| 民勤县| 泽库县| 藁城市| 凌源市| 永吉县| 曲麻莱县| 鄂尔多斯市| 濮阳市| 木兰县| 饶阳县| 安西县| 富平县| 安泽县| 嫩江县| 临澧县| 穆棱市| 安顺市| 长岭县| 鹿邑县| 长顺县| 抚顺市| 岳西县| 云霄县| 涟源市| 麻栗坡县| 石门县| 平舆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