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生活文章

大學生活文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活文章

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第1篇

各獎助學金2000元、價值2000元的龍源電子閱讀器。

高中組:

毛希瑞 《回歸》湖南長沙市第一中學高二(6)班

初中組:

鄭 田 《逃離流行語》 浙江蒼南縣靈溪鎮三中

小學組:

洪達晨 《老槐》 福建廈門市大同中心小學六(5)班

一 等 獎 (30名)

各獎助學金500元及500元龍源期刊閱讀卡。

高中組:

徐凌云 《跑酷青春》 江蘇如東縣雙甸高級中學高二(11)班

涂宇豪 《五年的跨度》 湖南瀏陽市第一中學1010班

馬之軍 《春暖,花又開》 安徽阜陽師范學校高中2008級文二班

黎淑敏 《擺脫人生的牢籠》 廣東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二(8)班

李佳苗 《杏》 浙江平湖中學高三(17)班

王錚錚 《六國論》 浙江蒼南縣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高一(7)班

蔡遠 《井•牢》 湖北荊門市龍泉中學2008級

陳 凱 《放心去飛》 湖南寧遠縣第二中學九疑文學社

李書恒 《寂寞者寫給遠方的你》 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二(7)班

苑子豪 《面壁思過》 天津市武清區楊村一中218班

初中組:

皮 《我有一個建議》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初三(1)班

趙一佳 《榮譽的憂傷》 廣東廣州市華南師大附中新世界學校

楊飛騰 《影子之城》 湖南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C0912班

楊雨潤 《綠》 湖南懷化市第四中學初一(253)班

石婧雅 《轉角遇到愛》 河北樂亭縣閆各莊初級中學九(8)班

陳明珠 《留守奶奶》 廣東連州市北山中學

向楊俊鈺 《青春,不可開錯花期》 湖南黔陽縣芙蓉中學初三(3)班

龍慕瑤 《依靠》 湖南安化縣梅城鎮中學

姜嘉怡 《他是我父親》 湖北監利縣實驗初級中學

陳炳慈 《流年轉》 浙江樂清市英華學校初中部

小學組:

尹一帆 《可愛的小鴨子》 湖南長沙市實驗小學六(2)班

彭 倩 《滿天星的思念》 湖南湘潭市和平小學180班

林慧妍 《池邊訪友》 福建安溪縣逸夫實驗小學五(2)班

羅 穎 《養貓的喜怒哀樂》 甘肅華亭縣安口小學六(1)班

宋月 《走進美麗的麗江》 重慶萬盛區實驗學校六(6)班

姚 磊 《水果城抗爭記》 河北邢臺市小天才學校四(2)班

謝舒蕾 《個性•成長》 湖南衡陽市西站路小學六年級

張 蕾 《留守少年兒童的吶喊》 湖南澧縣火連坡楠木學校五年級

莊 昊 《北京之旅組詩》 廣東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四(10)班

趙 慶 《我們班的“小喇叭”》 浙江紹興縣山海小學五(2)班

二 等 獎 (90名)

各獎助學金200元及200元龍源期刊閱讀卡。

高中組:

丁 見 《留一份愛給自然》 丁 婷 《墳上•墳下》

盧思伊 《懷里抱狗的那個人》 何江南 《帶毒之旅》

黃智誠 《婆娑的世界》 曾斯祥 《西境之光》

羅勝男 《世紀剪影》 邵寶瑩 《懷念一天又一天》

屈 倩 《釵頭鳳》 張 甜 《青春秧苗心》

孫遠君 《等待》 陳奕潔 《“拜金女”論?》

羅歡歡 《有感于魏源故居》 滕 騰 《等》

王學南 《讓貧瘠長出嫵媚的花朵》 徐偉奇 《你今天被“雷”了嗎?》

倪協克 《我于東甌的十二寸相思》 國 《汨羅江邊的那些事兒》

余作濤 《承虹結樓》 繆揚揚 《成長的煩惱》

林 彤 《和諧社會和諧愛》 劉繼冬 《華清文苑賦》

王懿璇 《冰川隨想》 宋膨原 《女人的痛》

鄧 凱 《世隱先生》 鐘 穎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

孫華磊 《代課老媽》 周 涵 《生下來,活下去》

卓蓓蓓 《永遠的鍋巴粥》 潘云貴 《鐘聲下的枕眠》

初中組:

付華煒 《書香伴我成長》 嚴佳寶 《墳》

鄭 雅 《浮生若夢》 蔣昕桐 《克隆老媽》

劉 倩 《誰的琵琶》 曹仁威 《為什么失敗的總是灰太狼》

周穎 《擂茶飄香》 譚 雅 《蒲公英在遷徙》

陳海玲 《鳥•人》 龍 繁 《90后的成長宣言》

向旭芬 《人生》 夏麗霞 《擺渡的誠信》

徐 穎 《缺陷也美麗》廖思穎 《和你在一起》

徐萍萍 《蛻變》 張怡敏 《殘缺也美麗》

吳泳琦 《嫉妒似火》 龍湘牧 《孫悟空的傷心事》

曹巧玲 《日子》 高麗華 《遲暮的心》

陳湘瓊 《回家》 袁琪 《知秋感秋》

楊 名 《金子般的》 羅倚天 《打工記》

劉斯諾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神奇手機》 馮芳芳 《變了》

陸冰玉 《成長之旅》 朱煜銘 《夢》

肖 勇 《走好第一步》 劉夢瑤 《手》

小學組:

陳雅婷 《誠信,就在身邊》 張紀元 《觀〈魔法保姆麥克菲〉有感》

馬文怡 《分數,我好怕你》 梁文韜 《墻》

王富錦 《我在“失戀”中得到快樂》 楊 進 《狗拿耗子是多管閑事嗎?》

劉昱辰 《豹子小A的煩惱》 楊壹行 《小白鼠》

張熠晨 《新物種》 宋雪琳 《成長的記憶》

劉黎靚 《母愛的幸?!?邱 雪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王若瑜 《日記》 李平怡 《我那性格多變又可愛的弟弟》

郭芯銘 《不愛寫作文的N個理由》 易小丹 《熊熊歷險記》

林鑌鑌 《秋的希望》 蘇鵬鵬 《熟悉的風景》

朱 君 《手》 于 燕 《那條老狗》

田英柱 《倉鼠小弟》 周 彤 《我的第一次》

蔣志昊 《讀〈當一塊石頭有了愿望〉有感》 吳 凡 《秋之曲》

丁文 《清凈自在的朋友》 管安琪 《家有老頑童》

彭澤溪 《親子日記――登南岳看日出》 李玲雀 《周記一則》

馮詩越 《我愛四季的美》 顧霆楓 《鄉村四季》

三 等 獎 (150名)

各獎助學金100元及100元龍源期刊閱讀卡。

高中組:

曾文波 王潤發 夏添蘭 賈麗佳 木木無聞 桃源鶴 吳繼鵬 謝志偉

鐘水清 馮智文 楊觀明 羅業威 魯香玲 陳 輝 黃慧慧 李晨晨

徐瑞玲 葉曉彬 黃璐欣 張敏潔 張詩卉 濮袁璐 徐曉輝 黃詩瑤

張 瑩 楊遠志 白 凡 李 丹 王子越 顏雪雯 邢朕國 王 金

胡亞媚 張子微 符銀春 陸 洋 劉小偉 湯倩云 黃文靜 聶思琪

陳 潔 劉 芳 袁家琳 蒲疇嶷 苑子文 吳佳冰 馮 雪 張曉宇

胡雪瑩 鄒 煜

初中組:

周千章 秦明睿 劉 蕙 孟穎童 趙芷欣 佟雨航 陳碧燕 蔡秋妍

廖夢兒 王昕川 邱 越 蕭苑冬 李林秀 龍 娟 陳若蘭 林雨婷

歐陽佳佳 謝 猛 王 潔 石譯彤 楊詩繁 李 菁 黃婷玉 吳學炳

陽 蓮 于春輝 毛 丹 孫 玉 李逍遙 金 萌 倪明陽 張小冬

陳鑫陽 張 洋 李毓瑩 劉鈺鑫 伍 霞 劉 蓓 朱利娟 甘 霞

陳 艷 張文奇 全家成 李吟湘 吳 瑤 趙錦晨 肖伍豪 劉詠夏

湯詩雨 肖偉志

小學組:

林昕宇 譚日欣 黎 星 章 雯 陳雨婷 沈 貞 孫章宇 王依婷

許未兒 夏夢馨 宗東旭 鐘麗雨 郭晨洋 楊樹儀 黎嘉儀 王可欣

羅煜楚 王鑫妤 劉語詩 周雨琢 姜 冰 林學健 李欣媛 王琴鳳

謝斯泓 張宇航 王天陽 李嘉浩 邱亦軒 廖胤琪 甘如歌 劉子蔚

岑升靈 徐雪瑩 鐘怡安 趙俊麗 肖 瀟 周子淇 呂婕鑫 朱思陽

肖 鵬 陳楚君 朱宇軒 劉尹琦 何蘇婷 周文慧 陳思妤 成非戈

劉菁璐 余東陽

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第2篇

我們在高中時期,我們的目標是很明確的,那就是高考,我們高中三年也是一直在為之而奮斗著,所以高中時候我們都過得很充實。但是上到大學之后,我們失去了高考這個目標,到大學之后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所以感覺自己過得昏昏沉沉的,無法適應這輕松的大學生活。這時我們不妨重新為自己定一個小目標,讓自己有事可做,不至于無所事事的。當我們樹立起目標,我們的大學生活也有了方向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適應大學生活了。

2、建立新的朋友圈

很多時候我們去到大學之后不知道如何去生活,只是因為我們去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親人朋友都不在身邊,從而讓我們感到孤獨罷了。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盡快的和班上的同學搞好關系,重新在大學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學剛開學的時候,學校的社團也在不斷的招新,我們也可以去參加一些大學社團,讓自己更好的融入到這個學校之中,讓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大學的生活之中。

3、學會自我獨立

對于許多的大一新生來說,大學之后是他們第一次實際上的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在大學以前,在家里有父母把事情安排好,在學校有老師把事情安排好,現在什么都要自己親力親為了,所以一下子無法適應過來。大學之后我們就要開始學會獨立,要離開父母的呵護自己去翱翔了,所以想要適應大學生活,我們必須要學會自己獨立生活,學會自己安排一切事物。

4、求助于其他人

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新生適應性 學生調查 問卷調查

[作者簡介]劉海峰(1971-?。?,男,吉林吉林人,東北電力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新生適應問題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9B31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2-0078-02

大學是青年學生人生的關鍵時期,是大部分青年學生離開家鄉獨立生活的開始,面對這一過程,有的學生很快融入了大學的生活,迅速適應了大學的生活節奏,學會了如何學習,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參加各種科技及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械膶W生不能夠迅速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轉變角色,適應環境的變化,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更有甚者無法適應大學生活,產生厭學、降級甚至退學等現象。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對東北電力大學2010級共計5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東北電力大學2010級500名新生,涵蓋文、管、理、工、法等多個專業。

2.調查方法。發放問卷500份。實際回收問卷450份。調查對象基本情況為男生273人,占61%,城鎮生源65.5%,農村生源34.5%,應屆生58%,往屆生42%。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現實生活與新生期望值落差較大造成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困難。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學生認為實際的大學生活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差距較大,只有22.2%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活基本符合自己的理想。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接近五成的學生認為自己適應大學生活需要2~4個月時間,甚至還有多達14%的新生在第一學期接近尾聲的時候認為自己仍然沒有適應大學生活。由此可見,實際的大學生活與新生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存在著較大差距,導致部分學生自我感覺適應大學生活需要較長時間。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高考失利的新生身上,他們高考中期望值較高,沒有被期望中的學校錄取使他們產生挫敗感,從而影響了適應新的大學生活,延長了適應大學生活的時間。如何幫助學生對大學的心理期望值合理化,端正新生對大學的認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對新生中出現的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引導新生心理朝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2.學習和人際關系問題是影響新生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因素。根據調查問卷,35.1%的學生認為學習是困擾自己的主要問題,20.7%的學生為人際關系所困擾,11.3%的學生為生活環境所困擾,困擾新生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的,既有普遍因素,也有個別因素。(1)在學習問題的調查中,超過60.4%的受調查者表示困擾自己學習的最大問題是“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 從高中到大學由于周圍環境的迅速改變,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心理狀態等方面的適應性面臨巨大的挑戰。學習方式上面,大學階段的教學具有顯著的專業化、職業化傾向,尤其是理工科院系的授課安排,既強調知識面的拓展、知識基礎的積累,更強調專業技能與素質的培養,學習內容的難度、系統化程度都顯著增加,與中學階段以學科基礎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相比,難度陡增。使得部分習慣中學階段學習方式的學生產生了無所適從的感覺,一時難以找到新的節奏?!跋敕ǘ嘈袆由佟币彩谴髮W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可見,幫助新生熟悉和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并固化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對于幫助新生適應大學校園生活會有較大的推進作用。(2)缺乏歸屬感,導致自我評價降低難以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中,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高級需求包括“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大學新生關于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幾乎都能得到滿足,因此產生問題的根源很可能在于學生的高級需求。為此,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對應的問題。在有關人際關系問題的調查中,表示存在“與他人交往困難,缺少知心朋友”問題的學生達到了3/4之多;在有關大學生自我評價方面,多達65.1%的學生都認為現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存在較大的差距。步入大學的新生已脫離了原來所熟悉的人際交往環境,他們渴望在新群體中獲得尊重、容納和承認的心理需求,但又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社會交往能力,再加上各自成長環境、生活習慣、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妨礙了新生之中協調的人際關系的建立,使他們在交往過程中產生許多煩惱和憂愁。以上數據顯示,每個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都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但建立新的人際關系中遇到的困難,導致學生對自我的評價降低,沒能滿足自己“情感和歸宿”“自我實現”的高級需求。例如:有的新同學缺乏結交新朋友的基本能力和交往技巧,存在一定的迷惘與困惑,表現出一定的人際交往心理障礙,性格孤僻、缺少交流;有的新同學不能妥善處理好同學關系,常常因為生活瑣事發生沖突和摩擦;有的同學短期內無法接受、融入集體宿舍生活,基本以寢室為單位開展活動,不利于學習生活的順利開展。對自我的過低評價,是導致部分學生自我放棄,在大學中沉淪,恍惚度日的一大重要原因。(3)生活環境的好壞對學生適應大學新的生活產生相應影響。在有關生活環境問題的選項中,接近一半的學生認為自己生活的作息規律不夠協調。剛入大學,新生高考過后的緊張情緒得到釋放,作息時間上放松了自我約束,導致作息時間紊亂,個別同學上課遲到、曠課現象時有發生。學校的食堂無法滿足學生的多種口味,多達1/3的學生對學校的飲食不太習慣,有的同學經常以方便面充饑加之學生本身的思鄉情緒,二者相互作用,導致新生對學校食堂的飲食評價不高,從而加重學生適應大學新生活的不良反應。

三、解決大學生適應性問題的有效途徑

幾乎在每一個大學里,大學生自己掌控的時間都會超過固定的上課時間,而決定學生差異化發展的關鍵實際上在于學生課外時間的安排上。因此,教會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是抑制新生日后發生學習問題、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本次調查中,專門設置了關于新生課外時間安排的問題。調查顯示,以網絡游戲和小說為自己的主要興趣愛好的新生超過1/3,另外還有接近6%的學生沒有任何興趣愛好。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部分新生總是以此來度過閑暇時間。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無適當的興趣愛好,甚至沒有興趣愛好,都會使得大學新生在今后長期的生活中產生學習問題、心理問題的風險大大提高。

1.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學生入學后第一項開展的活動就是軍訓,這一活動不僅使同學們增強了體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為新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獨立生活的良好平臺;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足球、籃球、排球等各種球類的班級對抗賽、新生才藝大賽、多種形式的征文比賽、參觀校史及優秀校友事跡展覽、邀請知名校友結合切身經歷講授如何成長成才、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課、組織品學兼優的老生同學開展學習方法經驗交流會、召開班會和年級大會、邀請各專業學科的帶頭人進行專業介紹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人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能增強大學新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歸屬感,減少學生由于遠離家鄉和親人帶來的孤獨感、寂寞感。此外,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有助于降低對社會的恐懼感,培養學生經受挫折的能力和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

2.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目標。對未來的規劃和對專業的認識是新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重要前提。許多新生在入學之后,都會有意地放縱自己,導致目標、理想、方向的迷失,正是新生入學后沒有目標而使自己完全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如果不加以指引,將很難擺脫空虛、迷茫的折磨。因此,新生在入學之后,應立即引導他們確立一個新的奮斗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會使同學們克服許多面臨的迷茫感。所以應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如講座、報告會、心得交流會、社會實踐等,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特點,客觀、全面地分析、評價自己,同時請專業學術帶頭人對專業特點、專業發展及就業前景、專業學習要求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介紹,使同學們對專業有更深刻的了解,明確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興趣,確立新的奮斗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在引導學生樹立目標的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個案情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3.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新生迅速適應大學生活。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往往隱藏較深,為了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問題。根據調查結果,59.3%的大學新生表示愿意向身邊的人傾訴自身的問題,向身邊人尋求幫助,另外有41.3%的新生表示會完全自己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選擇向學校機構尋求幫助的只有16人。在愿意向外界求助的具體人員中,樂于向自己的朋友傾訴問題的新生占到3/4還多,高達78.2%,表示愿意向班主任或輔導員傾訴的只有63人,僅僅占到14%,愿意向心理咨詢師求助的只有20人。針對此問題,應通過多種形式,廣開渠道,全方位地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新生的心理素質。新生入學伊始,應及時建立心理檔案,及時發現問題,盡量做到預防為主。同時,加強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宣傳,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積極塑造自我。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以引導為主,避免說教,可以開設心理健康的相關課程和講座,向他們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可以通過社團活動架起溝通的橋梁,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各種比賽等形式增加新生之間的了解,消除隔閡;建立輔導員、班主任、帶班、學長等多種溝通渠道;還應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探索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需要高校學生工作人員長期不懈的努力,在開展的各種新生適應教育工作中,以積極發現、積極面對、積極解決、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工作當中去。本文針對學生在學習、人際關系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和改進措施,力求幫助新生找到問題的所在,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積極投身到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學習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趙丹,李翰.大學新生入學適應問題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5,21(4).

[2]嚴立寧,馬靜濤,于聰.關于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9).

[3]姚志紅.淺談大學新生問題及入門教育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7(4).

[4]劉琳.淺析大學新生入學適應問題[J].北京教育(德育),2010(12).

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心理特點 心理品質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03-02

新時期,大學生在學習、戀愛、人際交往和擇業等方面經常遇到一些挫折或逆境,從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心理障礙,這對于其是否能夠順利地完成大學生活和學習任務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心理品質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大學生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 大學生心理品質發展狀況分析

一般來說,我們把大學生活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為入學適應階段、穩定發展階段和準備就業階段。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是有差異的,主要表現如下:

1.入學適應階段

剛進入大學,大學生首先要面對的是全新的大學生活。面對新的校園,生活環境、學習的方式、方法、人際關系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面對這些新的環境,他們既感到新奇又感覺陌生,不適應。新的變化打破了他們習慣化的心理結構,心理定勢被破壞了。在陌生的環境中只有努力去適應,建立新的心理結構,才能實現新的心理平衡。這一階段是大學生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時期。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將對其整個大學的學習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個適應階段所需要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適應能力強的人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一般需要一個學期。如果一年的時間還不能適應,則說明心理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

2.穩定發展階段

在適應大學生活后,大學生活開始進入穩定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大學生活最重要的階段,基本持續到鄰近大學畢業前。這一階段是大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的階段,但也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要做出選擇和判斷。大學生極強的可塑性得到充分展示,每個人都按自身獨特的方式塑造著自己。他們可能會遇到許多鍛煉的機會,可能會有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會遇到困惑、苦惱,難以自拔。然而,大多數學生正是經過了種種磨煉而成長起來的。

3.準備就業階段

大學畢業前夕,大學生即將走向新的工作崗位,面對又一次環境和角色變化,心理將有所波動。不過,此時的大學生已經歷了大學生活的歷練,自主感較強,對未來的生活道路產生種種設想,盡管這些設想可能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這一階段大學生開始做走向社會的心理準備,進一步把握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是大學生面臨的主要任務。面對做畢業設計、做畢業后去向的決定,處理與戀人的關系等問題,大學生也會產生一些心理負擔和心理沖突。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考驗的階段,也是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心理成熟的階段。

二 大學生心理特點的具體分析

1.大學生自我意識特點分析

第一,大學生自我評價提高。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多,不斷地學習知識,大學生自我意識逐步發展成熟,趨向穩定,在這個時期自我認識的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刻,但缺少自我認識的客觀性。自我評價不再局限于外貌等生理自我,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人生價值等深層次問題的探討,自我認識的內容十分全面和深刻。

第二,大學生自我體驗豐富復雜。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可以說是一生中最多愁善感的時期,自我體驗比較豐富、波動性大??傮w來說,大學生的自我體驗是積極的、健康的,大部分大學生能積極地接受自我、悅納自我、自尊、自信。但是自我體驗也比較復雜,在自我意識中具有敏感、閉鎖的特點,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動性。凡是涉及“我”的及與“我”相聯系的許多事物,都常常引起大學生的情緒、情感反應。

第三,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學生普遍有強烈的自我設計和自我規劃愿望,大部分學生都勤奮學習、努力成才,能夠進行自我設計目標及自我行為控制,能夠積極地改造自我。同時,他們希望擺脫依賴和管束,強烈要求獨立和自制。

2.大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分析

第一,適應階段的學習心理。首先,學習動因不適應。進入大學后,現實中的大學生活與理想中的美好憧憬產生了矛盾,大學生的學習動因不明確,沒有了高考的目標,社會責任感還沒有上升到主導地位,導致大多數大學生在前兩個學期出現學習積極性下降或精力轉移的現象。其次,學習能力不適應。大學的學習主要靠自學,自學能力是決定大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剛入校的大學生往往認識不到,需要等到“碰壁”之后才有所領悟。

第二,穩定發展階段的學習活動。大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學生活適應期后,便轉入穩定發展階段,開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每個人都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在大學目標和學習態度上表現出差異化。這段時間大學生要解決立志、定向,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及提高能力等方面的問題,對其一生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大學時代。

第三,趨于成熟階段的學習心理。在大學生活即將結束時,大學生開始進行畢業實習。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個階段的學習活動與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性質和工作崗位是緊密相關的。由于每個學生對自己未來社會職業的性質、環境的認識和設想不同,對學習活動的態度就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在順利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過程中,也獨自完成了科研的過程,對于其智能和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也進行了全面的培養和提高。

3.大學生人際關系心理特點分析

第一,大學生人際交往需求迫切。大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精力充沛、活潑好動,較之中小學和成人時期,對人際交往都有著更為迫切的需求。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拓寬視野,獲得學生的接受、尊重和信任,滿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

第二,大學生交往的對象以同齡人為主。大學生擺脫了對父母、老師的依賴,過著朝夕相處的集體生活。大學生的交往對象往往是選擇同鄉、同班、同寢室等有相似性的同學進行交往,并且交往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圍繞一些共同的話題,如學習、娛樂、興趣愛好、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而展開。

第三,大學生交往動機中功利性少,情感性多。大學生由于處于求學之中,父母給生活費,在經濟方面的壓力較小,因此大學生之間的交往更注重情感的溝通和交流,交往中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方面,并帶有理想化的感彩,感情是純真的,功利性較少。

4.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分析

第一,重視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成了當代大學生普遍信奉的戀愛準則。大學生非常強調戀愛時的感覺,看重戀愛的過程,卻不太注重戀愛的最后結果。他們不懂得如何培養和呵護愛情,輕易戀愛,輕易分手。很少有大學生考慮到婚姻,因而大多數大學生戀人在畢業后都選擇了分手。

第二,戀愛出發點盲目。在戀愛動機上,大學生對此并沒有很清晰的目的。不少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實際是在調侃愛情,把戀愛當成打發業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獨感的渠道。據了解,現在的大學生以“將來建立家庭”為戀愛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當部分的人是為愛而愛;為滿足虛榮心而愛;為擺脫孤獨寂寞而愛;為追求金錢、名譽、地位而愛。

第三,自控力較差,對失戀的承受能力較弱。許多大學在感情挫折到來時常常會出現一段較長的心理陰暗期,對自己失去信心,放棄對愛情的追求,有的甚至走向極端。而處于熱戀中的大學生,也就是通常說的處于“腦瘋期”的大學生,往往不善于控制情感,任感情隨意放縱,缺乏理智的駕馭,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一旦戀愛受挫,就會情緒失控、痛苦萬分,甚至難以自拔,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5.大學生擇業心理特點分析

第一,就業期望值較高。有些大學生在畢業求職時,對工作通常有很高的要求:高工資、高地位、高層次,此外,和單位的距離不能太遠、工作條件不能太辛苦等等。不顧實際地希望找到一個好工作,結果很多學生錯失了一些很有潛力的工作機會。因此,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對自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多角度、多方面綜合衡量自己,客觀分析自己,才能明確自身定位,確立一個符合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第二,就業心態有待調整。有些大學生在畢業求職時將專業看得過重,認為必須要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有一些大學生對于就業形勢產生一些悲觀情緒,盲目放大了求職過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產生自卑情緒和畏難心理。相反,又有些學生自我評價過高,產生了“眼高手低”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就業心理的不成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幫助與疏導。

第三,就業價值取向稍顯功利。有些大學生將工作報酬和福利的高低作為評判一個工作好壞的標準,更多的是看重物質回報,而忽略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忽略了國家利益和社會需要。這一點不僅不利于國家和社會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而且對大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也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黃希庭等著.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學生活文章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指導;教學實踐;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文章標識碼】C【文章編號】1326-3587(2011)10-0007-01

本培養方案結合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計劃特點,學制三年共六個學期,第一學期至第三學期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第四學期至第五學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最后的第六學期強調學生實習見習、應聘能力的提高。

一、大一上期(第一學期)

實施背景:剛剛步入大學校門的學生,面臨著生活自理、管理自治、目標選擇、學習自覺等一系列自我教育問題,心理和思想發生急劇變化,自我認知和環境認知探索不夠。職業生涯理論缺乏,目標和現實之間差距很大。

培養目標:引導大學生積極適應大學生活;了解各自所學專業的教學目標和發展前景,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激發起對本專業的熱愛;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自我認知的方法;學會進行社會調查的方法和技巧;初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實施方案:

1、通過軍訓和室外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2、召開“如何適應大學生活”等主題班會,培養學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3、通過老師講授專業課程概論,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及學習方法,喚起對所學專業的熱愛;4、由專家或專業教師開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5、寒假前組織學生假期進行社會調查,初步了解就業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大一下期(第二學期)

實施背景:大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學習和假期的社會實踐調查,對大學生活和社會環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對自我有了一定的認識,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學期有能力初步制訂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完成自我認知,明確自身的優勢、劣勢、興趣、愛好、性格、能力,初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根據職業能力要求,制訂實施計劃,培養相關能力。實施方案:

1、通過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環境評估;2、在職業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SWOT分析法,完成自我認知;3、通過職業測評工具完成職業認知,初步制訂出個人生涯規劃;4、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培養團隊意識,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協助學生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并監督計劃有效執行;5、通過相關活動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和對未來目標的把握與認識,如:通過相關專家講座、校友人物訪談等形式;6、從本學期開始,對大學生進行系統人文知識培養,組織開展讀書活動,要求全體學生讀學院全體教師推薦的50本文學和專業經典著作,以期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和內涵。

三、大二上期(第三學期)

實施背景:經過一年大學生活的適應,他們初步掌握了大學生活規律,開始真正從現實角度關注自己的成長,主動進行能力提升訓練。他們己經意識到探索的重要性,并積極行動,希望自己快速成長,但是,受經歷、經驗、閱歷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大學生需要有效的幫助,借助外力的支持,會大大地加快大學生成長的速度。

培養目標:進一步牢固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完善、明確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并有效執行;開始職業道德訓練;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繼續提升自身能力。實施方案:

1、通過“正大人文講壇”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正確了解組織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人力資源需求,正確進行環境評估;2、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進一步激發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興趣,初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3、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班級團隊對職業需要的素質和道德進行歸納總結并詳細制定出個人的提升和改進計劃,并相互監督、逐步落實。

四、大二下期(第四學期)

實施背景:通過上學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學生們已基本明確了職業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并擬定了較為詳細的實施計劃,但由于自身思想的局限,迫切需要更加專業深入的個體化指導。另外,受社會現象的影響,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現象。同時,他們對專業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專項素質的訓練逐漸提上日程。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加明晰,并逐步修正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

培養目標:根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修正所產生的不同需求,開展針對性的輔導,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實施方案:

1、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指導教師的輔導,使學生學會適時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2、通過心理咨詢室的教師輔導,正確認識各種社會現象,避免職業倦怠情緒的產生;3、通過沙盤模擬,幫助同學培養團隊精神,提升管理能力。

五、大三上期(第五學期)

實施背景:通過前兩年的職業生涯輔導和能力鍛煉,大學生的各項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根據職業能力的需求,學生職業發展方向出現了多元化:考研、創業就業、深造……個性化輔導提上了日程。

培養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進行職業能力檢驗,進一步提升專項素質;掌握就業政策、就業信息的搜集方法并學會正確解讀信息內容。實施方案:

1、通過專業咨詢和測試,幫助學生明確個人價值觀,進一步修正完善自己的職業目標;2、通過班級活動檢查個人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執行能力等職業能力是否初步具備,并制訂出提升方案;3、聘請專家進行創業講座,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4、通過就業沙龍活動和模擬招聘會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促使學生關注就業現狀和就業政策。

六、大三下期(第六學期)

實施背景:最后一學期畢業生就業工作即將全面開展,學生的心理較為浮躁,如何應對職場招聘、如何適應角色轉換……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海林市| 宝丰县| 孟州市| 鄂托克旗| 溧阳市| 台山市| 贵德县| 抚宁县| 榆树市| 平山县| 海门市| 浦县| 东光县| 堆龙德庆县| 台湾省| 常州市| 个旧市| 汉沽区| 江西省| 竹溪县| 丹江口市| 大邑县| 白朗县| 陇南市| 中超| 娄烦县| 手机| 富蕴县| 龙胜| 新疆| 阆中市| 岐山县| 大理市| 阳东县| 卢氏县| 静安区| 青浦区| 柞水县| 松潘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