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糖尿病發生日益增多,有關高血壓糖尿病教育的內容、方式、評價效果、方法等方面值得探討[1]。我科自200706~200906對705例該病患者進行教育工作情況總結,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706~200906入住我科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705例,入選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且排除嚴重的心、肝、腎疾病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347例,男123例,女224例,年齡14~68歲,平均(53±5)歲;對照組358例,男123例,女235例,年齡12~72歲,平均(51±3)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高血壓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情況

時間項 目入院時介紹環境、規章制度、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科主任、護士長,發放健康教育路徑表,并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常識以及用藥注意事項,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計算每日總熱量及三餐分配,低鹽飲食,平衡膳食。戒煙戒酒,降低不良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第2天介紹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病因癥狀,并發癥、危害、診療方法,綜合控制“五賀馬車”及重要性等第3~4天介紹藥物注射相關知識,所用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處理等第5~6天介紹運動療法、目的,運動前應檢查的項目,運動類型、步驟、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運動注意事項等第7~10天集體授課,講解出院病人自我管理,出院指導,發放并收集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第11~14天對疾病控制達標的病人進行胰島素的注射方法、示范、實踐,每人過關并要求患者出院前兩日護士注射胰島素時親自觀摩病人自己注射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即入院宣教,發放有關資料,每周進行集體宣教一次,護士在治療、護理巡視病房時進行健康教育或解答患者的問題,出院前學會注射胰島素。實驗組采用護理路徑模式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病區護士長查閱相關資料,制定高血壓糖尿病教育路徑表,見表1。(2)責任護士根據健康教育路徑計劃要求進行健康教育。(3)形成性測試,第2天患者能談出前一天講解內容,沒有掌握或不全掌握再進行講解,然后讓患者復述至全部掌握為止。(4)出院后登記患者通訊地址、診斷、電話號碼,出院后7~10 d電話聯系、門診復診,以后1~3個月內電話隨訪患者病情、治療、有無需解決的問題,提醒其按時隨診。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取χ2檢驗,P

2 結果

2.1 2組患者接受不同教育形式授課比較 見表2。表2 2組患者接受不同教育形式結果比較

結果表明,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和路徑教育模式,患者對糖尿病高血壓知識掌握、餐后2h血糖、滿意度和空腹血糖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血壓、血糖、飲食及復診、并發癥比較 2組患者出院后堅持糖尿病飲食、監測血糖、定期復診、間斷用藥、并發癥調查比較,見表3。表3 血壓、血糖、飲食及復診、并發癥情況 表3顯示,實驗組出院后堅持糖尿病飲食、監測血糖、定期復診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間斷用藥、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糖尿病高血壓為慢性終身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健康教育被視為綜合防治“五駕馬車”之一[3],但傳統的健康教育隨機性強,會出現一些疏漏,路徑模式教育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流程,能夠使健康教育工作具體化、達標化,確保了健康教育具體化、有序化、循序漸進,有利于患者理解和接受,切實保證了健康教育落實到位,確保了將健康教育貫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出院后管理每個環節,使患者在整個住院期間到出院以后都能享受到護理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和指導,改變了由過去被動服務為主動關心照顧,同時也構建了護患溝通的平臺,形成了護患良性互動,增加了交流和理解。提升了護理服務的內涵和質量,增加了護理人員的信任感,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滿意度。

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維護身心健康,不出或晚出并發癥,提升生活質量,解除病人痛苦和身心、家庭、個人經濟負擔,達到這一目標,力求人們達到知、信、行的統一。血糖控制是糖尿病高血壓綜合治療的關鍵,需要患者主動參與,自我調理和有效的自我管理。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壓路徑教育能增強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改善糖代謝水平,護理路徑模式教育加強了糖尿病高血壓教育力度,一方面使患者明確和掌握糖尿病高血壓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內容,對糖尿病高血壓治療過程中的各個影響因素,尤其是長期堅持飲食、運動等行為對血糖的影響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也使患者認識到自我管理在血糖、血壓控制中的重要性,有效促使患者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疾病,積極參與到疾病的管理和治療中來,大大增強了患者的遵醫行為和依從性,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耐心、毅力,從而血糖、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延緩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糖尿病高血壓病人的生活質量。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用于開展糖尿病高血壓教育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本方法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高血壓基本知識,認識到生活行為、長期堅持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覺性,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生活質量,融洽了護患關系,從而達到了糖尿病高血壓健康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忠玲,何依珊.乳腺癌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術后皮下積液的預防與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0):5859.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課堂教學 高校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意義

現在社會上對80后的大學生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草莓一族。具體而言,就是說外表光鮮,還疙疙瘩瘩的挺有個性,而內部卻蒼白綿軟,缺乏內涵,不堪壓力,稍有挫折,就會成為一團稀泥。這種狀態就對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邊面面對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稱號的大學生,另一邊面對的是巨大的學習壓力、人際壓力和就業形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覆蓋面廣,受眾學生人數多。因此,探討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育的原則

(一)要立足于滿足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立足于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調查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壓力從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擾,如人際關系、學業問題、自我意識、情緒調控、親密關系、職業規劃等。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設計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內容,緩解他們在成長和成才過程中出現的困擾,提高自我認同感,曾強課程的實際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學理論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不能夠脫離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理論的。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要貫穿心理學理論,讓學生在認知和理解層面上將知識系統化。通過學習心理學理論,掌握了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的基本方法,從而能夠把握自己的情緒,有效解決自己的問題。

(三)要立足于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要始終貫穿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原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運用視頻、案例、討論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觀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形成積極的自我認同。

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學法

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通過對一個案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案例(特殊情景)進行討論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1.現實性。案例是現實生活中具體問題的真實再現,貼近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替代性。案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但不是發生在學生中間,能夠通過討論案例來學生自身帶來啟示,是一種間接的、非創傷性的學習,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在選擇案例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選擇案例時,一定要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以利于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和討論。2.案例要貼近大學生實際。選擇的案例,要和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能夠引發大學生強烈的興趣,從而開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討。3.案例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的觀念是發散式的,靈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觀念。因此要及時對學生的觀念加以辨別和引導,避免案例帶給學生負面影響。

(二)心理測量教學

心理測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為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廣義的心理測量不僅包括以心理測驗為工具的測量,也包括用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實驗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進行的測量。在教學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問卷,通過心理問卷和量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等方面。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專業的心理測驗或問卷的科學性強,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夠客觀真實的幫助學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時,心理測量也不能在教學中過多的使用,要配合課堂教學的內容使用,它是一個輔助教學的手段,因為測量內容一般是由題目組成的,過量的使用會導致課堂教學氣氛冷淡,教學效果下降,指導性不足。

(三)視頻教學

在教學資源中,有很多的視頻資料。視頻通常的解釋為“連續的圖像變化每秒超過24楨(frame)畫面以上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人眼無法辨別單幅的靜態畫面,看上去是平滑連續的視覺效果,這樣連續的畫面叫做視頻。”比如,現在的電視節目中有《心理訪談》、《社會廣角》等心理類節目,有《心靈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這些視頻材料的內容豐富,表達信息全面,能夠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等特點。

選擇視頻材料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1.典型性原則。選擇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現實性原則。在選擇視頻材料時,要圍繞課程主旨和教學內容來選擇,使視頻材料為教學目的服務。3.引導性原則。視頻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講解、討論等活動進行,要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內涵以及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現實指導意義。

(四)課堂討論教學

課堂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以小組或全班為單位,通過討論或辯論,發現問題、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一種課堂形式。課堂討論式具有學生參與性強、互動性強等特點,易于為學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開展課堂討論,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能動性、獨立性,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在課堂討論式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問題:1.討論問題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師選擇的討論內容應該是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引起每一位同學的思考,才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2.教師要在討論中及時把握學生的討論導向。在討論中,既要讓大多數同學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又要化解因為觀點不同而導致的感情上的傷害,使討論存在觀點層面,能夠達成“”的共識,把課堂討論作為一個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宋健梅.“草莓族”耐挫力培養三部曲.教育科學論壇,2008,8.

[2]覃干超.加強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高教論壇,2008,4:95-96.

[3]李靜.心理學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4:19-24.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教育 學科教學 課堂教學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正面臨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歷史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整個素質教育中起著基礎性、動因性的作用。過去由于"應試教育"的束縛,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期被忽視,致使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影響。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變革,新、舊觀念的對撞,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生活節奏的緊張,競爭日益加劇,社會生活復雜多變等等。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已成為培養合格建設人才的關鍵性問題。

我校作為省重點中學,肩負著為高校、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任務,而重點中學的學生雖學業優秀,認知水平高,但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社會與家庭的高期望,面臨著學業發展與全面素質發展的巨大矛盾,使得他們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難以真正認識和完善自我。我校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在教育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地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其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教育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感到得到尊重和獲得成功的快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開設心理教育課程、設立心理咨詢室、開展班隊活動等途徑進行,但最關鍵的是教師如何有效地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利用學科知識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畢竟高中學生主要學習時間集中在課堂上,而事實上各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都蘊含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做教書育人的有心人,在備課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向作用,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在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對學生良好個性的塑造,健康心理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

那么,在中學如何具體結合學科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留心處處皆學問"。各科教師如果都做教書育人的有心人,在課堂教學上結合學科特點做點文章,當一個心理健康咨詢師是不成問題的。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教會學生如何塑造良好的個性,如何培養良好的處世能力,適應社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1.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將學科知識適時拓展,挖掘學科知識的內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處于向成人過渡的時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能力趨于成熟,但對于剛步入高中的大部分學生來說,客觀環境的變化,人際關系的變化,以及從被人照顧到自理自學、從佼佼者到默默無聞者的轉變,使他們心理產生很大壓力,甚至于開始否定自已,這時他們更需要一個更清楚的頭腦,一種輕松的心態。于是我們在物理課上講解壓力的概念時對同學們說:"物體間有壓力,必定要相互接觸且有形變,而長期的心理壓力也會使人的正常心理發生形變,形變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也就不能恢復原狀了。學會調節、釋放心理負荷,變心理壓力為學習動力;學好物理壓力拋開心理壓力,你會天天進步。"

在物理中學習參照系時作如下提醒:"同一個物體的運動在不同的參照系中會處于不同的運動狀態,要學會正確分析。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滿足于初中、小學時的驕人業績而不愿面對現實,更不能只看到現在的暫時落后而自暴自棄。我們要保持的心態是:以昨天的成功為參照系,時刻勉勵自已,我能行!以現實的環境為參照系,用勤奮證實自已,我能行!"

同樣,在處理與同學、老師、朋友的關系時,遇到矛盾要善于多變換參照系來思考問題,要善于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替別人考慮問題,"用一個善意的微笑來拉近兩個陌生的心靈","用兩句溫馨的話語來化解一個僵硬的面孔"。善解人意,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系。

在物理課堂上講《聲波的反射--回聲》時,我應用了詩人汪國真一首詩《回聲》中的幾句話:"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你贊美它,它贊美你;你罵它,它罵你;千萬不要和它爭吵,最后一聲總是它的。"學生在耐心體會和琢磨詩句的同時,體會如何與人相處:"良好的人際關系--以真誠為圓心,以友善為半徑的圓","用真誠去換取對方一個笑臉。"同樣,在講牛頓第三定律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照樣可以要求學生應具備人與人之間真誠相處的健康心理。

2.注重學科發展歷史的豐富內涵

物理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人類在反復修正、反復深化中改造著自然。

在光學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對光的本質的認識過程中三大時期的具體分析,使學生體會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頑強意志。如17世紀牛頓提出了微粒說,人們因牛頓的威望而排斥了波動說,以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科學的發展。學生進一步理解到科學家是不能講名人效應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實驗說話,不能盲從大師。

在認識能量守恒的過程中,我們逐步摸索出它的規律: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滅,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但在能的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永動機--十三世紀到十八世紀中期人們研究了幾百年,無數次失敗的實驗宣告了它永遠不能誕生的命運。在總結永動機的設計方案時教育學生:"永動機只能是個神話,是我們眼前的一片海市蜃樓。一種不需消耗其它能量而可以不斷創造新能量的機器,是不存在的,它已被置于科學之外。而我們在學習中,也應該穩扎穩打,腳踏實地。每天祈求自已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知識的財富不能不勞而獲,學習中沒有’永動機’,勤奮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空想不行動是沒有用的!"

3.重視自然學科實驗的潛移默化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利用實驗研究物理學問題不僅能增強觀察和分析能力,幫助同學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的教學目的,而且還可以在其中貫穿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嚴格執行實驗室守則,培養學生規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及對公物的責任意識和人身安全意識;鼓勵學生手、腦并用,大膽創新,將實驗誤差減小到最低限度,同時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統籌觀念及動手能力;在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上,要求學生做到嚴密、一絲不茍,強調觀測和記錄應以事實為基礎,絕不能亂湊數據、弄虛作假,使學生明白一個道理:虛假的實驗不會得出正確、科學的結論;虛偽的人不會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業的成功!

實驗教學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影響由這個化學教學案例中的化學實驗可以清楚地看出。

但是在課堂上舉這樣的幽默笑話產生的教育效果從知識上遠不及上面的化學教學案例。后者肯定是滿教室的哄堂大笑,活躍的是課堂氣氛,而前者是教室里學生安安靜靜的理性思考,給人以心理智慧的啟迪。由此可見,用心地設計幾個與課堂教學相聯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星星之火",必然能照亮學生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有時迷茫而又有時"黑暗"的心田。

4.注意不同領域科學家、文學家、學術偉人的風范熏陶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思想家,是他們的忘我精神揭開自然界的一層層神秘面紗,從而不斷地推動世界科技的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各學科中優秀的科學成果及其發明者創造者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馬克思在圖書館看書的椅子下的地面坐出了兩條深痕,是他對科學知識的不懈追求,也才有了后來的《資本論》;安培追趕馬車的執著;居里夫人四年提鐳不懈;法拉第為科學的忍氣吞聲及明察秋毫;普朗克的大膽假設;倫琴在實驗室中的奮戰;盧瑟福對實驗的精密要求及在培養科學后備力量方面的突出貢獻等等,都是將心育融入課堂教學的一個個"亮點"。我們在課堂上應能感覺到學生們聽到居里夫人的話:"鐳是應該屬于全人類的"時的心靈震憾;牛頓的高瞻遠矚:"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猶如一針興奮劑;菲涅耳和阿拉果挑戰泊松亮斑帶來的不僅是波動光學的繁榮,而且教會了學生如何自信地面對生活的考驗;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揭開了閃電--一種人們感到最神秘、最可怕的自然現象的謎底,迷信被破除了,而他為科學甘冒生命危險的壯舉和他病逝后簡單的墓志銘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身邊的所有學生。

可見,在學科教學中用偉人的事例去感動學生,學生在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百折不撓、謹遜嚴謹、遠見卓識的人格魅力和頑強的意志、良好的情感。

"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新世紀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現有的書本知識,通過開展與學科教學相聯系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實實在在的扎實工作,教給學生健康的處世哲學,勇敢地面對社會,從小揚起生活的風帆,不畏艱險,昂首闊步走向成熟。這樣才能使中小學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才能揚起素質教育的大旗,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追求完美的人性。

參考文獻:

【1】《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河北教育出版社

石國興

【2】《高中班主任》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班華 王正勇

【3】《教學藝術》

河北教育出版社

薛彥華 王 慧

【4】《學生的學習活動》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關鍵詞】定期體檢;血脂、血糖;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556-02

以往一般單位職工的體檢項目主要是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乙肝五項等,很少包括血脂、血糖的檢測。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作壓力及生活節奏加快,使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從年齡結構上看也趨于年青化,血脂血糖的異常是心腦血管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1】。因此,檢測血脂、血糖對預防和診斷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院每年都要對本高校在職教師進行定期健康體檢,其中檢驗項目有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和血常規,可反映出血液系統、肝膽、 心腦血管、骨骼肌等疾病,有助于了解高校教師的健康狀況 。現將本院2012年某地區某高校981例在職教師定期健康體檢中的血脂、血糖檢測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某地區某高校在職教師定期健康體檢981例 ,其中男性521例,女性470例,年齡在25~60歲。

1.2 儀器與試劑 儀器是BS一3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和血糖(GLU)進行檢測,試劑是上海科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甘油三酯(TG)測定方法為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總膽固醇(TC)測定方法為氧化酶法,血糖(GLU)測定方法為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方法 體檢者均3日內素食且空腹12h于次日清晨采集靜脈血5mI,置于紅色帽無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內,血標本放入37 ℃水浴箱內30min,使其血清完全析出,將血標本放入離心機內,3000r/min離心10min,均無溶血;將分離好的血清放入BS一3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和血糖(GLU)的檢測,在檢測前,每天都要對BS一3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儀器的維護、清潔及保養,做好定標及室內質量控制,在室內質量控制在控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和血糖(GLU)檢測,操作按試劑說明書及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進行【2】。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 Microsoft Access作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血脂、血糖檢測數據統計結果見表l。40歲以上男、女在職教師的總膽固醇(TC)均值已超過5.8mmol/L,30歲以上男性在職教師的甘油三酯(TG)均值已超過2.1 mmol/L,本高校男性在職教師甘油三酯(TG)均值高至2.63mmol/L,顯示甘油三酯(TG)處于高水平。50歲以上女性在職教師比男性在職教師的TC水平高,本次此高校在職教師健康體檢未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故未能對血脂異常者作進一步的高脂血癥分型。血糖濃度隨年齡增大而升高,各年齡組血糖均值均在參考范圍內,但總體水平偏高。

2.2 對復查的99例職工進行問診調查,同時檢查血脂、血糖、肝功能、B超和心電圖等,分析血脂、血糖增高的原因有高脂飲食、缺乏運動、長期久坐、肥胖、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

3 討論

參照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及美國國家TC教育計劃(NCEP)成人治療專家組(ATP)關于降TC防治CHD的指南(ATP11I)【3】,總膽固醇(TC)以5.2 mmol/L 以下為合適水平,5.2 mmol/L~5.7 mmol/L為邊緣性升高(或臨界范圍),5.7 mmol/L以上為升高;甘油三酯(TG)以1.7 mmol/L以下為合適水平,1.7 mmol/L~ 2.26 mmol/L 為邊緣性增高(或臨界范圍)、2.26 mmol/L以上為高甘油三酯(TG)血癥。2012年本高校981名在職教師健康體檢結果顯示,40歲以上男、女在職教師的總膽固醇(TC)均值已超過5.8mmol/L,30歲以上男性在職教師的甘油三酯(TG)均值已超過2.1 mmol/L,本高校男性在職教師甘油三酯(TG)均值高至2.63mmol/L,顯示TG處于高水平。50歲以上女性在職教師比男性在職教師的TC水平高,本次此高校在職教師健康體檢未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故未能對血脂異常者作進一步的高脂血癥分型。血糖濃度隨年齡增大而升高,各年齡組血糖均值均在參考范圍內,但總體水平偏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作壓力及生活節奏加快,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總膽固醇(TC)水平越高,冠心病發病越多越早。甘油三酯(TG)中由于含大量脂質易于沉積在血管壁而形成粥樣斑塊,該斑塊一般由一個壞死的脂質核心和一層纖維組織組成;斑塊向血管壁內突出,造成血管狹窄和血管壁彈性降低;而斑塊破裂又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一個最重要始動因素。而肥胖、長期久坐、缺乏運動又是引起高脂血癥的誘因。中青年群體男性社會應酬多,洶酒、吸煙普遍,生活壓力大均影響TG的代謝水平,老年組女性飲食相對穩定,但運動量減少,絕經后體內激素失調。通過每年定期對高校在職教師進行血脂、血糖的檢測,可以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與血脂、血糖有關的疾病,降低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提高高校在職教師的生活質量。

故對高校在職教師定期進行血脂、血糖的檢測是非常必要的,選擇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和血糖(GLU)作為高校在職教師常規體檢項目是比較合理的 。

參考文獻:

[1] 張淑娟.不同人群健康體檢者血脂血糖測定結果分析[J].中外醫療,2009,36:171.

高血糖的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糖尿病;健康教育;體會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系統紊亂。長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全身多系統功能損害如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的慢性病變,導致功能缺陷和衰竭。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我國繼心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因此,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生存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關鍵在于預防,而預防的主要措施在于健康教育。現就我院近年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198例,男 106例,女 92例,年齡36~68歲,血糖8.0~19.2 mmol/L。

2 方法

利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開展廣泛的宣傳,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宣傳資料進行健康教育,對文化程度低、老人作口頭宣傳講解,住院部每季辦有關糖尿病內容宣傳欄一次,使其了解糖尿病的癥狀、并發癥及治療方法等方面知識。

3 健康教育的內容

3.1 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糖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所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嚴重時可發生急性代謝紊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

3.2 飲食指導 計劃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治療措施,是一個長期和嚴格的過程,因此,根據個體化血糖情況,制訂詳細的飲食計劃,并養成按計劃有規律的飲食習慣,戒酒減輕對胰腺的損害、減少脂肪的攝入及合理的搭配營養素。

3.3 合理的體育鍛煉 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病情及有無并發癥等不同條件,循序漸進和長期堅持,有規律的進行合適的運動,最好是餐后1 h進行運動,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4 嚴格的遵照醫囑用藥 指導患者嚴格遵照醫囑合理用藥,并介紹降糖藥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正確的掌握注射部位及量,嚴格的無菌操作,防止感染。同時學會低血糖反應的緊急處理措施。

3.5 心理疏導 糖尿病是終生性慢性病,病程漫長,飲食上的調控,加之長期用藥,精神和經濟上有較大的壓力。針對患者的心理壓力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他能對所患疾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即糖尿病雖然不能治愈,若加以重視,可長期控制,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并不影響長壽,并能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1]。利用合作醫療的優勢,減輕經濟負擔,解決經濟上的后顧之憂。

3.6 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督促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上嚴格按飲食計劃,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早晚刷牙以預防繼發感染。

3.7 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血糖,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定期測體重,檢查血壓、血脂、心電圖、尿常規及眼底。及早的發現并發癥盡早治療,確保生存質量。

4 體會

通過多渠道一系列的對糖尿病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后,95%患者能充分的認識到該疾病:在使用降糖藥物的同時,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效的控制了血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輔以心理疏導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質量。由于農村文化差異,還有部分患者對該病認識不足,所以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問題還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有在今后工作中認真細致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識,保障生存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常熟市| 如皋市| 右玉县| 西峡县| 平南县| 海原县| 房山区| 洛川县| 北海市| 宜黄县| 伊金霍洛旗| 东山县| 平邑县| 武邑县| 乌苏市| 仁寿县| 清徐县| 黄石市| 嘉义县| 邵阳市| 定州市| 古蔺县| 石阡县| 鹿泉市| 崇义县| 古丈县| 黄陵县| 阿拉尔市| 屯昌县| 开远市| 陇川县| 延边| 大安市| 虎林市| 盱眙县| 江源县| 屯门区| 册亨县| 峨眉山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