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藝術教育重要性

藝術教育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藝術教育重要性

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通識教育 藝術教育 審美教育 審美體驗

通識教育既是大學的一種理念,也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最早把通識教育和大學教育聯系在一起的是美國的帕卡德教授,他認為大學應該給青年一種盡可能綜合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學生進行任何專業學習的準備,將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總體狀況有一個綜合全面的了解。其后美國的哈欽斯的通識教育理念奠定了現代通識教育基礎。藝術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我國先秦時期和西方古希臘時期,人們就已經注意到藝術教育的問題。在西方國家,藝術教育的國家標準是“缺乏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藝術教育是通識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越要強調藝術教育的科學性和綜合性。

一、藝術教育是通識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藝術教育是一種啟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潛能的教育。藝術教育能引導一個人自覺地完善道德、人格,使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人生觀,并能最大程度地發展創造力。從狹義的概念來說,藝術教育主要是藝術知識、藝術技巧、藝術鑒賞與創作的教育。通識教育的對應物是專業教育,專業教育給予人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但單純的專業教育把人的知識和能力局限在狹窄的范圍內,導致人的片面發展。通識教育針對專業教育的弊端尤其是教育中的功利主義傾向而強調廣博性、共同性,重在培養受教育者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西方學者巴贊認為,一個社會只有同藝術結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與藝術離異,只能導致野蠻,這個社會隨之會變成文化的沙漠。豪瑟爾與另一位著名藝術家貢布里希不約而同地認為:“偉大的藝術對生活所做的解釋,竟然能使我們更為成功地應對混亂的事態,能讓我們從生活中汲取一種更令人信服的現實意義。”①技術時代的后果就是:生活世界的文化貧困化和自由喪失。在這種狀態下,如何把握人的全面發展,即注重潛能的開發、人性的豐滿、人格的完善與人生意義的充盈,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時代,藝術教育可以讓人重溫人類的可能性與成就,讓人重新確立自信與希望。

中國近代大教育家認為:藝術是使一個民族素質得以提高和振興的關鍵。愛因斯坦指出,“要使學生對價值即社會倫理準則有所理解,并且產生熱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須具有對美和善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像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②藝術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有效載體,所以在通識教育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藝術教育的首要價值是培養人的情感

藝術作品是自我價值觀的主觀反映,藝術是情感的表現形式,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而藝術情感又是自然情感的提升與超越。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劇作家、美學家席勒指出,促進鑒賞力和美的教育,在于培養感情和精神的力量達到盡可能和諧,使審美教育具有獨立的地位,這種認識強調了審美教育的核心就是藝術教育。

藝術是最接近生活的,讀懂藝術就懂得生活,藝術的秘密也是生活的秘密。在生活中的情感真摯誠懇,人們的人格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才會有王羲之、顧愷之、陶淵明、嵇康這樣中國藝術史上一流的藝術家。達?芬奇是一位具有豐富情感的舉世矚目的藝術家,除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之外,在科學上也有著巨大的貢獻。他的成功告訴人們,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會逐漸養成一種用藝術的思維方式去洞察人生及人的行為模式,用這種藝術的眼光去觀照人生,才能學會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真正體味生命所賦予人生的特殊含義。

三、藝術教育強調人生教育

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人,對待世界與人生的態度以及人格的力量是其人生實踐中凝聚的精神實體。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命是短促的,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后世。所以,一個人的道德水平決定了他的一生是否會有大的發展,正所謂“人品即畫品”。19世紀后期英國藝術和美學的代表人物羅斯金,在他的著作《現代畫家》中,評價了威尼斯的藝術與其道德傾向的關系。他認為藝術能夠幫助道德改變人,通過想象形成同情心,從而改善道德。所以藝術教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優秀、高雅的藝術作品有利于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形成。

儒家思想對中國教育和藝術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儒家注重的理性精神,以道德節制欲望,以理智統帥情感。受這一基本觀點的影響,中國的藝術和審美也高揚理性精神,很少單純地追求享樂或。儒家非常強調藝術的文化意義。在儒家看來,人性以及人的一切后天的品質、行為,都是通過文化培養得來的,而藝術的欣賞、熏染則是文化培養最普遍、最易接受的一種形式。孔子把人的道德修養的完成放在“樂”即“成于樂”,典型地說明了藝術審美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并且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的藝術。儒家推崇獨立的人格和陽剛之美,一貫強調人格獨立。《論語?子罕》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其浩然正氣對中華民族的人生態度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可以說,儒家精神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即真、善、美,這才是完滿的人生。

總之,通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而藝術教育猶如一種凈化劑和催化劑,它可以促進人的性格的全面發展,使人變得更加高尚。針對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的實際現狀,必須規范通識課程教育體系,加大藝術教育課程的普及力度,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最后要強調的是,藝術不是為了功利的目的,而是為了人性的完善。

注釋:

① Arnold Hauser.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M].New York:Alfred A. Knopf,1959:5.

②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43.

參考文獻:

[1]聶振斌.儒學與藝術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定位;意義

1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現狀

1.1高職院校的教育特點

職業教育是為特定職業傳授所需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意識的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職業所需的人才。職業院校是在對受教育者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有計劃地進行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為各行各業輸送初、中、高級專業人才。高職院校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簡稱,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高等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

1.2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發展現狀

藝術的重要作用是培養人的想象力、創造力。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開啟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藝術教育對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在近二十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同時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成為我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但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一定的問題,當前的職業教育大部分停留在理性的層面,出現過度重視技術技能學習,強調職業能力的培訓,同時放棄學生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學生成長的情感因素的現象。有的學校甚至仍處于藝術教育的真空地帶,不符合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職業教育應該是全面的,除了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還應有人文素質的教育,不能僅僅偏重技術。

2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新定位

高職院校中的藝術教育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它不是抽象的美學理論分析,也不是一般藝術院校的純技法教學,而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教育模式。這種藝術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藝術地感覺,又能幫助他們科學地思考。經過這種藝術學熏陶的學生,必將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開闊的胸懷和眼界,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和人文修養,更富有活力和美麗的人格,更富有進取精神。”

體育能使學生體魄強壯;智育能使學生學識廣博;德育能使學生思想上進。但對于學生的情感照顧不能空缺,此時的藝術教育顯得尤其重要。藝術起源于勞動生活之中,并獨立出來,它必能反作用于勞動生產。職業技能同屬于勞動技能,因此,藝術教育對職業技能的訓練具有強化意義。

3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

3.1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素質和精神素質等綜合素質。然而藝術教育對其有重要的滲透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職業知識是指專業知識、基礎知識和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識;職業技能是指人在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反復訓練形成的能順利實施某種活動的行為方式。現在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是單純地灌輸職業知識,強調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致力于把人培養為有用的工具,存在很強的教育功利性;對學生要求則是強制性記憶、周而復始的單一模式訓練,使其缺乏自由想象、創造的態度和精神。長久下來很多學生身心疲憊,力不從心,甚至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厭學情緒,對學習感到枯燥乏味,難以將知識技術融會貫通和記憶。

3.2 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潛力是指內在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學習潛力是指一個人“有可能達到的”學業水平,與“現在已達到的”學業水平之間存在可開發的空間。科學研究發現,藝術學習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智力。保加利亞現代心理學家洛札諾夫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暗示教學法,其宗旨就是通過藝術活動手段的暗示提高學生大腦的興奮度,充分發揮大腦右半球的功能,開發學習潛力。學生在緊張的科學技能學習之后參與藝術活動,就能轉換興奮中心,使大腦得到必要的休息,而這時的記憶力將比平常記憶力更好,能激發學習潛力,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3.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指能自我主動的去認識和發現有意義的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方法,并能尋找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具備這樣能力的人是創新型人才必有的素質基礎。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指學生在相關的專業領域內所具有的提出新設想、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職業院校的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封閉性、學科性、專門化的特點,一味的強調機械性技能訓練,使學生的應變能力較弱,視野狹窄,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淡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的作用在于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可以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藝術作品的欣賞會培養和增加學生的創造分析能力和自由想象空間,獲得愉快的精神體驗。將這種能力轉移至職業技能的訓練,能增強其技術分析能力。這樣的藝術教育能讓學生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還能在技術學習和操作中產生積極的創新沖動,激發創造的活力,從中塑造創新型的人才。

4總結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高職院校開設的眾多課程中,文化課程、專業課程的教學是授予了學生“魚”,而藝術教育課程能使學生輕松自然獲得“漁”。藝術教育是種活潑的教學形式,能使學生在美感享受中動之以情;在實踐體會中曉之以理。寓教于樂的教學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去感受美好事物的獨特性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珍愛生活,熱愛自身職業的美好情操。藝術教育是以美的方式來喚醒和打動人的心靈,將道德內容有機融入形象化教育手段之中,避免了傳統道德教育的強制性,更積極有效的喚起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想品質修養在潤物細無聲之中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0

[2]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眾所周知,這世上錯綜復雜,形形,很容易對大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造成一定的影響。藝術作品的創作與欣賞對大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就能起到正面積極的影響作用。主要體現在好的藝術作品包含了藝術家對人生、對世界的真摯情感,這種情感不斷感染和影響了接受教育的大學生們,喚起了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大學階段是學生們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都一一走向成熟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學公共藝術教師要通過教育和引導,使大學生懂得世界和歷史發展的規律。社會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這已經是不可更改的歷史定律,而大學生們也會在這種教育中接受社會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之所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美德教育,是因為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大學生在公共藝術教育的學習過程中樹立一個充滿真善美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可以擴大大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素養

所謂藝術,往往就是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來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生活或者是一個時代中人們的精神面貌。作為我國新時代的大學生們,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正好能夠彌補當代大學生們由于知識局限性或是閱歷不足,而產生的不了解各個時期的生活或是文化等情況。學生可以通過欣賞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從而認識到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域甚至是不同民族之間各式各樣、具體生動的不同生活情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們了解到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域甚至是不同民族生活場景以及生活在那個時代中的各種人物的形象,了解這些人物形象性格上的特點、思想上的特點和精神上的特點。通過對公共藝術課程的學習,當代大學生們擴大了自己的生活視野,認識了社會發展的現實,了解了人類發展的歷史和真理。由此可見,所有真正的藝術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認識啟發作用,對大學生文化視野的豐富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三、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能夠培養和訓練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1、 藝術的形象性有助于大學生想象力的開發

藝術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這些特征給人們對藝術的理解與演繹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豐富了人們的想象力。以音樂藝術教育為例,古曲《十面埋伏》通過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樂使人聯想到兩軍對壘的古戰場,其中模仿戰馬的嘶鳴旋律讓人仿佛看到撕殺的戰爭場面,由緊張、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是恐懼和災難。但這種想象并不是唯一的,每個人的聯想和想象都是不一樣的。音樂作品能觸發受教育者運動著的感情波瀾,隨著樂曲的展現把人的內心世界引入想象活動的高峰,這種想象與聯想不像文學作品那樣受到語言的限制,也不像美術作品那樣受到畫面的制約,人們一旦進入這樣的世界,便無拘無束,任其遨游,便會產生形形的幻想。

2、藝術的主體性有助于喚醒創新意識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但這種反映絕不是單純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感情,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創新意識的本質,就是讓創造的使命在心靈深處扎根,讓求新的欲望長期處于涌動狀態。創新意識,是創新人才的必備意識。如果沒有這種意識,牛頓不可能在蘋果的偶然墜落中感悟到地球引力的存在,瓦特也不可能在壺蓋的微微震顫前萌發出創造蒸汽機的構想。因此可以這么說,培養創新人才的首要任務是幫助青年學子建立自覺的、強烈的創新意識。如何完成這項任務?多年來,人們使用的方法通常是,宣講創新的重要性,闡釋創新的必要性,分析創新的緊迫性。總之,采用的是一種由我及他、由外及內的理論灌輸。其實,最有效的方法是喚醒,是對沉睡的、懈怠的意識的激活。而喚醒與激活的工作,恰恰是公共藝術教育的強項。有藝術教育工作者曾在“電影導讀”課上讓學生觀看美國電影《美麗的心靈》。那是一部以著名數學家納什為生活原型的佳作。影片生動地表述了主人公開創博弈論的艱辛以及終獲諾貝爾獎的榮耀。許多學生用“備受震撼”、“心潮激蕩”、“徹夜難眠”來形容他們的觀后感。年輕的大腦若時常受到這樣的“震撼”,茫然的心靈若時常發生這樣的“激蕩”,創新的欲望有望被激活,創新的意識也有望被喚醒。

四、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可以有效的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當今社會競爭的加劇,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著嚴峻的考驗。無論是就業還是升職,都使得在校許多大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有效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味良藥,利用好公共藝術教育能夠舒緩大學生緊張的心情,給他們增添愉悅的生活態度,使得心理問題在公共藝術教育課程上得到有效的解決。

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民族音樂;音樂教育;文化價值

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積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音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蘊藏豐富,它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構成了民族多元一體的民族音樂文化,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的共性,同時也具有每個民族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個性。民族音樂是我國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必將對我國民族音樂事業的繼承和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藝術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的一條主要途徑。在我國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中,讓學生從學習我國各民族音樂藝術這個窗口了解各民族的風俗民情、藝術風格、歷史文化,這對于增強大學生對各民族的了解,促進各民族團結,建立和諧民族大家庭,培養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樹立以民族音樂教育為本的觀念和意識

學校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文化發展的模式,高校是教育的搖籃,加強和改進民族音樂教育,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提高民族音樂教育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地位,加深對民族音樂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族音樂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且能使受教育者通過對民族音樂高度成就的理解,認識其在世界音樂寶庫中的重要地位,進而增強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發展創造力。在“十六大”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音樂文化遺產,有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它,也更沒有理由不去發揚它。西洋音樂固然要學,然而本民族的東西我覺得更應該加強學習。泰格爾說得好:“音樂和美術是民族自我表現的最佳手段,沒有自己的音樂或藝術的國家,只能永遠當啞巴。”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豐富的內容和珍貴的藝術價值,這是任何國家音樂所不能比擬的,也是任何西洋音樂所替代不了的。我國的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明鏡,集中著我國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著民族的藝術精華,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民族音樂內容中所呈現的民族、地域、風俗習慣、語言特征,亦成為研究各種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極為重要的旁證。為了使民族音樂健康發展,為了發展中國音樂的根基,我們不但要主觀上主動地學,而且還要建立科學的、完整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提高廣大教育學者對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視和民族音樂價值的正確認識。探索民族音樂對于高校藝術教育的意義和大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需求以促進高校文化的建設, 推動高校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

二、民族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養基地,承擔著傳播與發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如何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應是高校藝術教育教學任務之一。柯達依說:“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自己的民族民間音樂,不把本民族音樂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間音樂基礎之上,就會像飄蓮斷梗一樣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民族音樂教育是一個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內涵的系統工程,它對陶冶道德情操、美化身心、塑造完美人格、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重視民族音樂,重視民族音樂的教育,使大學生形成熱愛和重視民族音樂的風氣,提高對民族音樂的認識能力和欣賞能力。對民族音樂文化親身體驗,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積累,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擴大了學生的人文知識,為大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智力保證。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應該立足于民族音樂的沃土之中,把民族音樂教學融入到藝術教育中,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提高,使之成為國民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所涵蓋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和思想,是這個民族智慧的發源地,中國民族音樂有其巨大的自身價值。只有重視和通過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系統學習,才能了解民族音樂獨特的語匯,才能正本清源,為民族音樂的學習、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民族音樂教育是任何一門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加強民族音樂教育,應該以弘揚本民族音樂文化為基礎,讓大學生樹立起民族審美理想和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為弘揚本民族文化而努力。達到音樂教育人的目的,以促進民族素質,提高民族音樂文化水平,熱愛本民族的音樂藝術,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大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和不斷的完善,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才是它的根本目標之所在。

三、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設想與建議

藝術教育重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藝術教育 人格美 創新思維

“藝術教育”是一個既古老又全新的教育話題,是人類社會中以人的培養為目標的重要現象。它以藝術為媒介進行教育,使人的內在品質因素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進而對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促進作用。環顧歷史,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向來對藝術教育頗為重視,如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將音樂立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孔子認為音樂是人的修養最后完成的標志,即“興于詩、立于理、成于樂”(《論語?泰伯》)。又說,“安上治民,莫善于理;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主張通過藝術教育來引領人的崇高精神。西方后來在中世紀發展了“七藝”(文法、修辭、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天文),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表明,它是實施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方式,對施教者而言,使其在教育實踐中明確藝術教育的發展性、重要性、實施性,對其更新教育觀念、研究教育過程、探索教育方法、最終優化教育效果,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

一、藝術教育具有培養學生完善人格美的作用

學校教育是以藝術美的形象為媒介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的過程,它是整個教育中最具有活力與生機的領域,對于完美人的本性,培養人高尚的精神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善美意識

藝術的社會功能早在《左傳》里就提到“使民知神奸”,就是能起到辨善惡的作用,唐代張彥遠明確指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既能起到從善從美的教化作用,又能提高道德水平。現代社會形態與古時相去甚遠,但藝術的相對功能仍沒有背離,好的藝術教育在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在“成教化,助人倫”方面,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近代教育學家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藝術教育思想曾產生過較大影響。他曾提倡讓民族藝術走進北大課堂,并在北大組織成立了音樂,書畫等多種社團組織,其目的是“涵養心靈”,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德國近代美學家席勒的《美育書簡》中也明確指出藝術美表現出人格的良好品性,人只有通過藝術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養我們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盡可能的和諧。

2.藝術教育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鼓舞人們的斗志

中國古代《樂論?樂施篇》中提到:“音樂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論語?述而》中提到:“子在聞其韶,三月不知其肉味。”可見音樂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緒和感受,能有力地激起人們的情感,震撼人們的心靈。美術作品如徐悲鴻與名畫《奚我后》,魯迅先生鄭重刊發的木刻《母親》,對于鼓舞抗日斗志,紀念“左聯五烈士”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藝術教育是人類認識世界,并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一種手段。藝術教育不僅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其落腳點還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類自身。人類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華。它的特殊功能就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飛躍到一個更高更美的境界。通過藝術教育使人的感性和理融升華,使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諧統一,也就是人性的和諧統一,人性的完美。它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通過生動、具體、可感的美的形象,激發和凈化人的感情,以美導真,以美導善,潛移默化地起到作用。所以說,只有提高對藝術教育的重視,才能培養出身心和諧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藝術教育具有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作用

美國西北理工大學校長謝佐齊教授在中國訪問時曾經指出:“中國的教育非常嚴謹,培養出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強,筆試成績大多非常優秀,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比較差了。”他認為,我們培養的學生左腦比較發達,而左右腦的訓練失衡。我國目前的各級教育,主要體現在重視左腦教育,忽視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創新思維能力有著更重要的作用。美國著名藝術心理學家,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名譽教授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視覺思維》中開篇就呼吁“還我右腦的心靈。”提出了“開發右腦”的問題,并反復指出:人的直覺與思維從來都是有機的整體。而我們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加強素質教育,其中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重視藝術教育對提升人類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是我們當前搞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1883年英國博物學院赫胥黎曾在《科學與藝術》的演講中形象地比喻說:“藝術與科學是自然這塊獎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情感來表達事物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則以思想的形式表達事物永恒的秩序。”藝術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十分深遠,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大都熱愛藝術,有的甚至有著良好的藝術文化底蘊。據統計,世界上各大領域的1000位突出貢獻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談到物理學的研究時,一再強調“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他說,“如果沒有我早年的音樂教育,無論哪一方面我都將一事無成。”他還認為,藝術使他比從物理學那里獲得更多的東西。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藝術是人類心智與情感的產物,它與科學一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雙翼。藝術教育中的想象力是極為生動和豐富的,而想象力又直接影響著人的創新思維能力,只有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才能推動社會科學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對開發學生智力,提高人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海林市| 衡阳县| 东平县| 喀喇沁旗| 黄龙县| 天祝| 巴林右旗| 合作市| 镇宁| 大同县| 利川市| 封丘县| 邓州市| 济宁市| 许昌县| 固始县| 彭泽县| 吉林省| 文水县| 青河县| 兴海县| 钟山县| 铁力市| 美姑县| 新乡市| 皋兰县| 北海市| 长汀县| 宝应县| 清涧县| 永嘉县| 揭阳市| 安徽省| 临泽县| 黄梅县| 太原市| 陇西县| 兖州市| 弥勒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