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第1篇

目前,在實際審計中,往往把造價審核作為投資審計的重點,認為工程造價核減了多少萬元,為財政節約了多少資金,就認為達到了投資效益審計的要求。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投資效益審計,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審計監督過程,應該從項目立項、設計、采購、招標、施工、監理等到工程決算,再到工程完工項目效益調查全過程監督。因此,我們在進行工程造價審計的同時,還應把審計的關口前移,加大對項目的跟蹤審計,將審計參與到整個項目建設過程當中,我們認為,在工程造價審計的同時還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跟蹤審計:

一、決策階段對建設項目立項決策科學、正確性的審計

項目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的成敗,關系到工程造價的高低和投資效果的好壞。可行性研究作為一種投資決策方法,從市場、技術、工程建設、經濟及社會等多方面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和論證,依其結論進行投資決策可大大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提高投資效益。所以投資效益審計也應把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分析作為審計的一個重要方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審計主要內容:

1、審查對所提出的項目建設背景是否真實,建設條件能否落實,可行性研究內容是否齊全,深度能否達到規定的要求并滿足設計需要;

2、審查承擔可行性研究的單位是否具備一定的資格,可行性研究的審核批準是否符合基本建設程序;

3、審查可行性研究中的技術論證、經濟論證、財務投資方案是否切實可行。從而對可行性研究作出的結論進行評價,為投資決策提供審計信息,以便做到在決策階段體現其項目建設的明智性、效益性。

二、設計階段對項目設計概算、預算是否科學合理的審計

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是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龍頭。編制設計概算并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工程各組織部分的投資比例,對提高投資決策和設計質量,減少投資損失,加工程建設進度,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具在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進行投資效益審計時對概預算文件審計是非常必要的。概預算審計的主要內容:

1、審查概預算文件編制的合規性、合法性。包括概預算文件的組成內容是否完整,所依據資料是否齊全,是否做到了符合實際。概預算定額與概算指標是否符合建設項目的專業要求和國家規定的標準,材料與設備供應方式、市場價格與預算價格是否正確,工程量的計算、概預算定額和指標的套用是否合規。

2、審查概預算的執行情況。包括審查建設項目是否按照批準文件所規定的內容完成,查明是否存在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現象,有無搞計劃外工程、概預算外購置、超標準建設等情況,并分析主客觀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

三、招投標階段對項目招投標是否公正、合理的審計

對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衛生利益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招投標過程不太規范,存在串標、陪標現象,建設單位為了獲取項目壓低造價或為了個人利益抬高造價等現象。因此對招投標工作的審計主要審查:

1、審查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是否存在串標、內定中標人現象,施工單位在投標過程中是否存在陪標現象;

2、審查標底是否控制在總概算及投資包干的限額之內,編制的依據是否合規,是否由有資質的機構及造價管理資格的人員編制,是否遵循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是否體現招標文件的規定和要求,是否與市場實際價格相吻合,是否根據施工圖編制,有無存在不從實際出發片面降低造價、影響工程質量的情況。

四、施工階段對工程管理和監理的審計

在審計中發現有些項目在施工階段不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施工,而是隨意擴大建設規模或提高建設標準等,從而造成投資額的增加。另外,由于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有些人員業務素質低,工作管理不到位,對簽證及隱蔽資料不能嚴格把關,從而造成投資損失浪費。因此,對工程管理和監理的審計,要審查項目建設管理監理的體制是否規范合理,加強現場管理、監理,實施跟蹤監管,發現增加建設規模或提高建設標準增加基建投資的、發現工作失誤或弄虛作假給政府造成投資額增大或者基建投資造成損失的,要會同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處罰。

五、運營階段對投資效果的審計

通過對項目建成后的投入運營狀況分析,客觀評價項目建設的工作成效,分析影響項目效益的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促進項目投資效益的提高。主要從以下方面來進行:

1、通過對建設工期與達到設計能力年限的對比分析,評價建設速度的快慢和建設工期對投資效益的影響;

2、通過對投資預算(概算)與投資完成情況、工程成本及單位生產能力投資的對比分析,評價工程造價和建設費用的高低;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第2篇

>> 推動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實證分析 影響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因素的實證分析 廣西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效率的實證分析 開發性金融助推秦巴山片區扶貧開發的機理分析 石家莊市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分析 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分析 新疆各地州固定資產投資效益DEA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審計探析 “十五”以來我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區域固定資產投資效益評價 固定資產投資與GDP關系的實證研究 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類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房屋銷售價格與固定資產投資關系的實證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對江蘇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我國貸款利率對固定資產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 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稅率降低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DID實證分析 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績效的實證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7]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Z].國發[2012]44號.

[8]王志忠.更大力度實施技術改造 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N].新華日報,2015630(15).

[9]趙靜揚.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率約50%[EB/O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 Qinba Mountain Areas

TIAN Ping

(Finance Department of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Shiyan 442000, China)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第3篇

投資被高估,消費被低估

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在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里,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均超過最終消費,也即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靠投資拉動。但筆者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GDP增速之間進行一致性分析,發現自2004年起投資增速與GDP增速之間發生了明顯的背離現象,如在2005-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的過程中,GDP增速卻出現了上升。既然大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是靠投資拉動的,那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GDP的背離現象就足以引起人們對投資規模數據可靠性的懷疑了。

1.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被高估。若從增量資本產出比(ICOR,反映投資效率指標)看,1994年大約為1.955,到了2009年已經達到6.09,甚至在2011年達到了7.05的水平。也就是說,增加1元錢的GDP,原本只要1.955元的投資,現在則需7.05元投資。這當然可以解釋為邊際投資效率的降低,但是否也可以解釋為投資的“水分”越來越大呢?雖然說土地購置成本的上升等價格因素也是造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虛增的原因,但即便用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增速來考察,也同樣會發現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虛增嫌疑。

從投資過程的實物投入看,絕大部分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都需要用到鋼材和水泥,即鋼材和水泥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中占一定比例,假如這個比例恒定的話,那么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加10%,鋼材和水泥的用量也應該增加10%。然而,從統計數據看,2004-2011年螺紋鋼消費量平均增長率為15.96%,但同期固定資產實際投資平均增速為22.78%(扣除價格因素),每年平均竟相差6個多百分點,說明螺紋鋼消費量并沒有隨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而同步增長,其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越來越小。

如2010年螺紋鋼消費量同比只增長13.12%,但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為20.89%,超過螺紋鋼消費量增速7個百分點。而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水泥,因為水泥的保質期較短,不宜儲存或對外出口。據統計局數據,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中每億元所含的水泥產量為1.7萬噸,而到了2011年,每億元所含的水泥產量僅為0.67萬噸,即便考慮過去10年水泥的價格上漲因素(按普通硅酸鹽水泥價格漲幅計),也要比10年前減少了一半左右。

再從新增噸鋼產能所花費的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剔除價格因素)來看,2004至2010年整體呈上行趨勢。2004年至2006年,新增噸鋼產能的投資花費為3300元/噸,而2007年至2010年上升至7000元/噸,由于2004年至2010年新建產能所購設備未有顯著變化,這種臺階式跳升顯然不能用設備換代或漲價來解釋,反而是投資金額多報的可能性較大。

以上兩個證據說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統計存在高估可能。之所以出現高估的情況,無非有三個主要路徑:項目轉包、統計報表虛報和偷工減料。項目轉包是目前非常常見的現象,每轉一次,就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如果轉包5次,或許實際發生的工程費要比計劃少掉一大半。此外,有些項目中存在虛報價格、從事關聯交易的財務欺詐行為的可能性;還有些申報項目為能獲批而支出的公關費用、招標過程中發包方得到的回扣等支出,往往也計入工程款項而被統計入固定資產投資中。至于在偷工減料方面,把鋼筋拉長拉細以降低成本等,更是屢有所聞。

2011年7月審計署了2010年審計署績效報告,在報告中提到“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審計機關共對京滬高速鐵路等已投入資金1.9萬億元的5.4萬個投資項目實施了審計或審計調查。通過審計,核減工程價款和挽回損失、節省工程投資283億元,占相關項目投資總額的3.5%”。由此,我們認為固定資產投資至少被高估了3.5%,當然,被審計出來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2.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被低估。投資被高估,不僅在統計上需要重新評估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而且也需要對居民收入進行重估。因為國家統計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是抽樣調查數據,存在誤差。由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人口數測算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必然也存在誤差。筆者認為長期以來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被低估的,因為從長期看,收入應該等于支出,假定一年內居民新增支出也大致等于新增收入,那么,就可以估算出該年份的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若減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抽樣調查數據,則就是低估的部分。

這里所指的支出,其含義是經濟學上的消費加儲蓄,即廣義支出,包括年內新增的消費、新增居民儲蓄、居民在股票、債券和基金及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費用的凈支出,還有購房投資及房貸還本付息等方面的凈投入,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等。根據這一方法,200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被低估約4.7萬億。

如今,筆者又發現了一個更便捷的估算方法。《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有2006-2008這三年的“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顯示2006至2008年住戶部門可支配總收入分別為12.9萬億、15.66萬億和18.24萬億。這是統計局以聯合國1993年版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為模式確定的核算方法所得出的數據,其基本原理類似于會計中的“有借必有貸”的平衡計算法。這里所謂的“住戶部門”,也包括一般居民之外的個體工商業者,這與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中的“居民”涵蓋范圍是一致的。

如果把2006-2008年國家統計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抽樣調查數據,分別乘以城鄉常住人口,則可以推算出2006-2008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分別為9.48萬億、11.32萬億和13.20萬億。與上述資金流量表的數據相比,分別相差了3.42萬億、4.34萬億和5.04萬億。也就是說,國家統計局修正后的200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要比原先公布的抽樣調查結果高5.04萬億,也高于筆者之前的估算。

雖然國家統計局要到2013年才會公布2011年的“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但根據已經公布的201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抽樣調查結果),可以推算出2011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約為19.65萬億。由于2008-2011三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抽樣調查結果)累計漲幅為51%,可推算出2011年的實際居民可支配總收入可能達到27.54萬億,即低估了7.89萬億(圖4),相當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從41.8%提升至58.6%,該比重或許可以化解長期被大家詬病的“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過低”的困惑。

3.消費被低估。居民可支配收入被低估,可以從邏輯上推斷全社會消費能力被低估。統計年鑒中與消費有關的科目主要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GDP支出法下居民消費支出。GDP支出法下的居民消費支出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更能反映中國居民綜合生活消費水平,但有很多被低估的成分。我們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盡量還原真實的居民消費支出。

根據我們的詳細測算,居民實物消費被低估4%-10%(高端消費品被低估較多),服務性消費被低估18%-21%(主要存在于文化娛樂、居住和醫療等領域)。這樣還能算出總的被低估的居民消費支出。修正后的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與統計局公布的居民消費占GDP比重進行對比,得出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大約被低估2%左右。從修正后消費和投資與GDP占比情況看,2004-2011年消費占比都明顯高于投資占比。

我們假設固定資產投資被高估了10%,主要基于審計署績效報告中固定資產投資被高估3.5%以及沒有被審計出來的部分。我們將修正后的消費、投資、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進行重新計算,并與統計局公布的修正前相應的數據進行對比,得到的結果令人信服。經過修正,我們發現消費對GDP的貢獻被低估了,投資對GDP的貢獻則相對被高估了, 2005、2006、2007、2008、2011年消費對GDP的貢獻都超過了投資,09和10年出現投資貢獻超過消費主要是因為4萬億計劃的作用。

未來中國經濟由消費主導

在上一節,我們綜合各種消費被低估的因素和投資被高估的因素,則可以確信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前幾年就已經超過投資。未來情況將會如何呢?我們認為,考慮到勞動力價值重估、社會保障完善和金融改革等因素,中國經濟將由消費主導。

1.勞動力價值重估。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從9.4億下降到9.37億,幾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意味著我們已經處于人口紅利的消退期。另一方面,中國現有的第一產業勞動力人數遠低于官方統計數據,今后可向城市轉移的剩余勞動力人口大約只有4000萬-6000萬(詳見李迅雷《中國還有多少農村勞動力可向城市轉移》)。

過去中國勞動力供應充分,勞動力價值低估,導致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持續下降,而今隨著劉易斯拐點遠去,人口紅利逐步衰退,勞動力價值面臨重估,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開始上升。

勞動報酬占比上升的一大證據是民眾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在勞動力短缺的時代,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經濟增速,而在2010年以后,隨著勞動力人口的下降,農村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相繼超過GDP增速。過去十年全國各地居民最低工資標準逐年增加,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過去5年也出現快速上升,在2012年年均工資已達到3萬元。

2.社會保障逐步加強。中國消費的一個重要制約是人民生活缺乏保障,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重要短板。過去幾年,城鎮養老保險以及農村合作醫療確實在穩步推進。

2012年底,全國企業月均退休金達到1721元,比2006年的818元增加了一倍多,而且溫總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企業退休金還將上漲10%,達到近1900元。農村合作醫療從2004年開始起步,到2011年參加人數達到8.32億,當年支出1710億,2012年前9月支出達到1717億,每年增幅都在30%以上。

3.金融改革助推居民非工資性收入增長。“十”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一個重要的渠道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快,占城鎮居民總收入比重不斷提高,而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緩慢,但是兩者占居民總收入的比重只有2%左右。未來隨著金融市場改革的大力推進,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有望出現快速的增長。

4.消費:從數量到質量。勞動力價值重估、社會保障完善和金融改革讓我們相信,未來中國經濟以消費主導的趨勢是確定性的。除此之外,我們還觀察到了消費自身正在發生一些質的變化。

中國過去的消費以數量增長為典型特征,過去10年的汽車銷量從200萬輛增長到2000萬輛,年均增速近30%,未來數量增長空間有限,近兩年乘用車增速已明顯下滑。另一方面,2010年以后國人對SUV等高品質轎車青睞有加,其占比在3年內翻了3倍,同期上海車牌價也是頻創新高,體現了消費升級的巨大需求。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第4篇

江蘇揚州建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建筑企業能否在新常態中站穩腳跟、取得新發展,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在企業發展戰略層面深化改革意識。在企業發展戰略層面,應下調增速心理預期,過去的高速增長將難以再現,企業不能將發展期望寄托在國家再次出臺刺激政策、房地產業放寬調控、政府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等宏觀調控方面。國內經濟增速下調帶來的下行壓力,無疑會給企業帶來不少挑戰,這也是企業倒逼自身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以我公司為例,公司實行民營股份制改制10多年來,我們企業的改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深化,解決了一些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但仍有些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企業發展其實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也正是企業改革進入到了“深水區”。不破不立,如果依然安于現狀、按部就班,企業今后的發展將更加艱難,也沒有出路。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只有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心態,勇于擔當,大膽改革,將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開辟出企業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范文第5篇

1 油田企業固定資產構成現狀與特點

1.1 地域分布廣、產種類多、規模大

油田屬于礦產采掘業,其下屬企業的分布非常分散,從地域來說,既有跨縣區、跨省市的,也有分布在海外的。固定資產所處的環境和場所也各不相同,有室內、室外的,也有分布在野外、沙漠地區。可以說,油田固定資產的分布特點是“點多、面廣、戰線長”。

1.2 固定資產是油田企業資產構成的主體

油氣資產中油井、站點密集,分布地域廣闊,管線交錯,散布在幾千平方公里的油區面積上。如圖1所示,以勝利油田為例,可以看出2005-2009年6月份期間固定資產在油氣總資產構成所占比重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這決定了固定資產是油田企業資產管理的重點。

除此之外,由于油氣開采屬于高危險行業,在油氣開采過程中,要嚴格按照H SE 管理體系對污水、廢氣的排放進行嚴格的管理,這就要求在固定資產使用中確保安全和環保。另外,油井以及地面設施等大量資產的使用年限要由地下資源量和資源可開采年限來決定。所有這些均構成油田企業固定資產的特點。

2 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2.1 當前油田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固定資產作為油田持續生產和經營的實物載體,是油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在為油田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提高企業競爭力、拓展業務空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固定資產管理也因此而顯得日益重要。

多年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油田企業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一方面,油田企業的資產具有存量大、分布廣、類型多、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配套制度不到位,有效措施不到位,甚至人員不到位,造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條塊分割,重購輕管,賬賬、帳實不符,固定資產流失現象存在,固定資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下。

2.2 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2.2.1 效益觀念淡薄,管理粗放,導致資產利用率低

資產管理主要集中于資產的后期管理和實物管理,對資產的前期配置、后期績效評價以及對資產的價值管理等重大問題長期缺乏研究。個別單位領導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存在著“居家過日子,寧可用不著,樣樣不能少”、“重取得,輕流動,重占有,輕效益”的陳舊觀念,缺乏資產運營意識、管理粗放,即使存在閑置、待報廢固定資產,也不愿在油田內部各單位之間進行調劑利用。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資產形成后由單位和部門無償占有使用,缺少對部門和單位的績效考評機制。

2.2.2 存在賬實不符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固定資產往往存在有賬無物、有物無賬和賬實不匹配的賬實不符問題。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計劃指標被挪做他用,形成固定資產虛列;二是利用購買甲固定資產的投資指標購買沒有投資計劃指標的乙或丙固定資產,造成賬實不匹配;三是在沒有投資計劃指標的情況下,利用“小金庫”等賬外資金購建固定資產,形成有物無賬的實物

2.2.3 固定資產盲目投資依然突出

油田企業處于采掘行業,同時,也是高收入的行業,由于其行業特點,導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數額巨大;在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固定資產審批部門有時為了少數人或少數單位的局部利益,忽視了整個油田企業的發展,隨意核撥投資指標,重復購置固定資產以及購置大量無效、低效的固定資產,難免導致資產的閑置與浪費,不僅阻礙了油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也造成了大量資金的浪費。

2.2.4 固定資產整體利用效率偏低

主要表現在:一是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或低效率的情況經常發生。部分單位缺乏對固定資產進行維修和保養,致使大量資產過度使用,加大了資產的老化程度。二是固定資產在油田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共享程度不高,不能自由在各部門之間進行調劑,使得資產閑置、浪費、重置與匱乏之間矛盾加劇。

2.2.5 資產管理人員專業程度不高

合格的資產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會計核算、財務資產管理及資產現場管理等專業知識。從目前來看,油田企業內部資產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管理經驗懸殊較大,管理力量比較薄弱。資產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差別較大,無法全面掌握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資產類別、形態、技術、規格以及性能等方面的信息,無法實現對固定資產全方位的管理。

3 油田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策

3.1 牢固樹立資產管理意識,全面提高員工素質

油田企業各單位、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都應該樹立“資產管理”理念,采取多種途徑抓好資產管理人員的技術業務培訓工作,組織他們學習現代化技術知識、現代化管理知識和資產管理專業知識。

3.2 健全資產管理組織機構,為機制運行提供組織保障

在科學分工的基礎上,考慮組織機構之間橫縱向的協調與配合,將資產管理的權、責、利有機的統一起來。注意兩點:一是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將資產管理置于同一個管理系統之下,在廠長(經理)授權下,由管生產的副廠長(副經理)或總會計師主管資產管理部門來指揮監督,從而實現各部門資產的有效管理,保證資產管理的工作、方針、政策貫徹執行。二是實物管理部門與價值管理部門相結合,設置專職資產管理崗位。明確資產實物管理部門和價值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歸屬和銜接,同時,油田企業應在技術部門、財務、生產管理等相關部門設置專職資產管理崗位,資產任何一個節點發生變化,應及時與財務部門資產管理人員聯系。

3.3 提高企業基礎管理水平,為工作開展提供支撐

一是建立規范的資產形成機制。增量固定資產投資根據油田的可采儲量來確定投資規模,建立以儲量評估為基礎的資產管理機制。二是建立有序的資產使用和日常維護機制。這就要求資產占有使用部門和單位應結合本部門、本單位資產數量、特點、復雜程度等因素,加強對資產的日常管理。三是規范資產處置程序。油田企業在進行資產處置時應遵循如下原則:處置行為與財務核銷分開原則;集體決策,按季審批原則;遵循 “零”價值管理原則;專項審計原則。

3.4 建立與ERP并行的資產管理系統

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全過程不可能通過手工臺帳來完成,而是需要更加強大完善的開發系統支持,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實現各管理層的數據共享。因此,需要開發一套與ER P數據庫并行資產管理系統,財務部門與資產使用單位,職能科室實行數據共享,可以按照自己的職責實時根據現場情況修改本權限內的資產信息,修改后的信息全部人員可以查到。如建立閑置資產數據庫,資產使用單位從系統提出該項閑置資產,職能部門審核確定該資產閑置,做上標志,這項資產就進入了閑置數據庫中,設置有權限的部門可以查看到閑置資產,可以申請調劑使用,信息共享后提高資產利用率。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呼玛县| 临泉县| 英超| 韶山市| 绍兴市| 南安市| 霍邱县| 疏附县| 壶关县| 景宁| 武威市| 楚雄市| 天等县| 衡东县| 北川| 宁陕县| 保靖县| 清流县| 绥江县| 大冶市| 土默特右旗| 辽阳市| 桃源县| 闵行区| 通道| 仙居县| 古交市| 尼木县| 重庆市| 蛟河市| 贞丰县| 郸城县| 平和县| 大石桥市| 萨迦县| 屯昌县| 西贡区| 家居| 中牟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