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lxbhappy”為你整理了這篇某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某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總結
“十三五”期間我縣危房改造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住建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按照“統籌規劃,群眾自愿,公開公正,分步實施”的原則,通過精心組織,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給我縣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成效,從根本上解決了我縣農村最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改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現將我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總結如下:
一、“十三五”期間農村危房改造基本情況
“十三五”期間危房改造工作,上級下達給我縣農村危房改造769戶,我縣共實施并完成改造7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42戶),其中:維修加固290戶,新建479戶(其中“交鑰匙”工程68戶)。
二、主要做法
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度關注、關心的要事,是惠及百姓、恩澤子孫、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實事,也是一件刻不容、當前切需解決的急事,具體做法是: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
縣委縣政府對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視,把它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一件大事來抓,作為辦實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來統籌安排。我縣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各年詳細可行的實施方案,并成立了縣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住建、民政、殘 聯、財政、國土、各鄉(鎮)等相關單位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住設局,主任由住建局局長兼任, 并明確了一名副職具體分管具體工作,同時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各鄉(鎮)也成立了以鄉(鎮)長為組長的 領導小組,明確了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管,負責危房改造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切實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責任擔起來。
(二)、認真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前期準備工作
1、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為準確掌握我縣農村建檔立卡戶住房情況,切實完成各年的危房改造工作任務,我縣每年組織相關人員對各鄉鎮上報的農戶居住的疑似危房進行調查摸底,且在2020年5月底完成了全縣23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保障核驗工作。
2、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宣傳。通過電視、宣傳車、標語、下村入戶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行宣傳,讓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家喻戶曉。
3、認真篩選確定危房改造對象。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對篩查后的危房戶一一核實,在確定危房改造對象上,實行“陽光”操作,始終堅持把“調查摸底和對象確定”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嚴格按照“戶主申請、村委會和調查小組調查核實、村民代表會議評議、村民委員會張榜公示,鄉鎮入民政府審核、縣審批”6個程序進行,對象審定后,按照農村危房改造方案確定了補助標準,使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像。
(三)、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1、科學規劃,突出地方特色。本著“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把農村危房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整合資源、扶持群眾發展生產相結合,與鄉村規劃和環境整治相結合,與通電、通路通水,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在實施衣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中,堅持因地制宜。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縣在危房改造“交鑰匙”工程工作中,根據家庭人口數,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確定建房面積,并由住建部門做好建房設計和預算,由村委會進行實施。
2、加強督促,確保改造工程質量和進度。始終把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對象確定后,縣住建局委派專業技術人員或配合上級住建部門“技術下鄉”對危改工作進行技術服務和督查,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向建房戶傳授建房知識,深入建房點查看建房工程質量,對施工中發現的質量不符合設計標準的建房點要求建房戶限期改正,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3、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確保規范運作,及時、直接將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打入對象惠農補貼“一卡通”中。嚴禁截留、擠占、克扣、挪用套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確保危房改造資金安全運行。
4、加強檔案管理。嚴格按照危房改造檔案資料管理要求,采集農戶的信息裝訂成冊,實行一戶一檔,確保檔案資料規范有序且方便查詢。同時,我們還進行網上錄入,建立了電子檔案,將全部危房改造戶的資料錄入《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農戶檔案信息檢索系統》。
(一)實施范圍
2012年我縣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范圍。
(二)目標任務
2012年需改造1000戶居住在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
二、補助對象與標準
(一)補助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重點是居住在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
(二)建設標準。危房改造采取重建和修繕加固兩種類型。重建或修繕加固住房建筑面積原則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
(三)補助標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資金以農戶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政府分類補助標準為:五保戶、農村低保戶重建房屋戶均2萬元;修繕加固戶均0.6萬元。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困難戶重建房屋戶均1萬元,修繕加固戶均0.4萬元。
(四)資金分擔。政府補助部分,中央每戶綜合補助6000元;省級每戶綜合補助2000元。除中央和省級補助外,其余不足部分由市、縣財政按照25%:75%比例承擔。
縣、鎮財政可根據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情況,安排必要的危房鑒定、規劃編制等工作經費。
三、改造方式與時限
(一)改造方式。危房改造分為重建和修繕加固兩種方式。農村危房改造堅持以分散分戶改造為主,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危房集中村莊的危房改造,結合村莊整治、圩堤達標、新農村建設,統籌協調道路、供水、亮化、沼氣、環保、改廁等設施建設,整體改善人居環境。
1、重建。擬改造農村危房系整棟房屋屬D級危房的應拆除重建。重建房屋原則上以農戶自建為主,自建確有困難且有統建意愿的,鎮政府要協助農戶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統建。
2、修繕加固。擬改造農村危房系局部危險屬C級危房的應修繕加固,由農戶自行修繕加固;自行加固確有困難的,鎮政府要主動幫助。
(二)完成時限。2012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四、工作要求
(一)規劃引導,科學實施。各鎮要及時將改造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各村、落實到貧困農戶。加強規劃引導,推廣《省農村危房改造設計圖集》使用,提升農村危房改造水平,合理確定農房建設標準和抗震等級,加強地方建筑材料研究利用,降低成本。農村危房改造戶數比較集中的村莊,必須編制村莊規劃。根據農民實際需求,結合當地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建筑風格和抗震等級,科學編制農村危房改造設計方案。
(二)整合資源,合理推進。統籌整合土地整治、農村清潔工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新農村建設、村村通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改水改廁、農家書屋工程、農村沼氣建設工程、農網改造等項目,通過政府補助、銀行信貸、社會捐助、農民自籌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農村危房改造資金,促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三)嚴格程序,加強管理。要優先改造住房最危險、經濟最困難的貧困農戶房屋。堅持“戶申報、村評議、鎮審核、縣核準”和公開、公正、公平原則,規范工作程序。
1、個人申請。符合危房改造條件的家庭,由戶主自愿向所在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
2、集體評議。村委會接到貧困農戶的申請后,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評議,并將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予以公示。經評議認為符合救助條件,且公示無異議的,填寫申報材料上報鎮政府審核。對經評議或公示有異議、經復核不符合補助對象條件的,應及時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3、入戶審核。鎮政府收到村委會的申報材料后,組織人員上門核查。經審核確認符合條件的,報縣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簡稱“縣危改整治辦”)審批。
4、復核批準。縣危改整治辦接到上報材料后,應立即復核,對符合補助對象條件的,予以批準,并根據縣房屋安全專業鑒定機構出具的農戶住房危險程度鑒定意見,核定補助標準。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審批,并說明理由。
5、竣工驗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后,各鎮要組織自查驗收,以村為單位填寫工程竣工驗收表和整體驗收報告,縣危改整治辦根據各鎮提供的工程竣工驗收表和整體驗收報告對工程竣工驗收情況進行審核驗收,并向相關部門提交驗收報告。
(四)加強資金使用監管。縣財政局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補助資金要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并按有關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嚴格使用,健全內控制度,執行規定標準,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各鎮要做好資金發放到戶的監督管理,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審計、稽查等工作。要定期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肅處理。
(五)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農村危房改造要嚴格執行農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各鎮要組織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建立完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質量安全。縣危改整治辦要組織力量,對危房改造施工現場開展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六)建立信息報告和檔案管理。各鎮要嚴格執行周報制度,每周將工程進度報縣危改整治辦。縣危改整治辦要按照有關要求,及時匯總并上報有關農村危房改造計劃落實、資金下達、監督管理等情況。各鎮要組織編印農村危房改造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報送建設成效、存在問題和建議等情況。
按照《關于建設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通知》(建村函〔〕168號)要求,完善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實行一戶一檔,批準一戶、建檔一戶,規范有關信息管理。各鎮要及時、全面、真實、準確錄入“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工程進度等情況將以錄入信息系統中的數據為準,并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縣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各鎮政府是農村危房改造的責任主體,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制定具體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必要的工作人員和經費。
(二)完善監督檢查。各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有關農村危房改造的政策和規定,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公開、公平、公正。
縣位于南部,江上游,環抱市,是千里江第一縣,全縣國土面積2993平方公里,轄11鎮8鄉,現有人口62萬,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據調查統計,2012年我縣計劃改造7000戶,其中“兩紅”人員烈士遺孀及革命烈士子女家庭戶。截止10月下旬,以上對象動工率達100%,完成基礎達59.5%,一層以上達40.5%。
二、主要做法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實施責任追究制。
我縣縣委、縣政府對抓好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視,把它作為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一件大事來抓,作為辦實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來統籌安排。
(二)認真做好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危房改造前期準備工作
1、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為準確掌握我縣農村革命烈士遺屬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情況,采取召開鄉鎮、村干部會、村民代表會、群眾會、進村入戶等方式,加強對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危房改造政策宣傳,讓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戶曉。
2、認真篩選確定危房改造項目對象戶。一是由當地民政部門分村提供“兩紅”人員的名單,確定其是否屬于“兩紅”人員身份。二是由當地民政部門根據《省烈士英名錄》分村提供《烈士名冊》,持《烈士證》的烈士配偶;未持《烈士證》或《烈士證》遺失的,由當地村(居)委會、公安、民政等部門對照烈士名冊、烈士遺屬定期定量補助證或原始的戶口簿等資料,確定其是否屬于烈士的配偶。我縣在危改過程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扶助政策、公開申請條件、公開審批程序、公開審批結果,實行“三榜公示”,即村組評議、鄉鎮核定、危改辦上戶復核,對申報農戶的資質與情況進行現場核實,從而確保了危改對象的真實和準確。
(三)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危房改造任務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__年上半年,王店鎮規劃建設管理所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住建局的高度重視及關心支持下,認真貫徹和執行國家有關發展小城鎮建設的方針政策,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全面落實“十二五”規劃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加大建設力度,強化管理,促進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做好村莊整治工作,推進新農村建設。
加強建房審批與管理工作。做好村莊規劃是合理利用村鎮土地,協調村鎮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建設和管理城鎮的基本依據。因此,要把村鎮建設好、管理好,就必須首先把村鎮規劃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開發、統一審批、統一辦證”的“五統一”管理制度,在整個建設活動中把好“四關”,一是把好選址關,凡在集鎮規劃區內的每一個項目建設,都由鎮規劃所按規劃選址定位,詳細確定具置及四鄰情況;二是把好設計關,凡在集鎮規劃區內的每一個項目建設,設計方案都由鎮規劃所把關,要符合周邊風格、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并提交市規劃審批后才能建設;三是把好審批關,要符合規劃要求,交由市住建局審批后,發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四把好竣工驗收關,竣工驗收必須依照先前規劃,如有不符,不予驗收甚至強制性拆除。
加強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規建房行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對我鎮下屬1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的村民建房情況進行全面監察,積極下村走訪了解情況,遇到因建房引起的矛盾糾紛和案件及時介入、認真解決,發現違法違規建設行為及時制止和處理。對違法建筑舉報,及時下達處罰整改通知,并把村鎮部分違法建設行為及時向市住建局反映并協助處理,極大地維護了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借助三萬活動東內,上半年,全鎮共新建建垃圾池260個,清運垃圾1400噸,建設垃圾壓縮站1座,購買新式垃圾車輛1臺,共投入140余萬元用于村莊道路和集鎮道路恢復等建設,植樹8000余株,自來水管道延伸1200米,收益農戶達800余戶。同時,上半年共征收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21萬余元。
二、積極做好__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__年,危房改造已爭取指標150戶,其中殘疾人13戶,低保戶20戶,其他貧困戶130戶,現已有75戶開工建設,其中竣工20多戶,全鎮及時準確的完成了檔案上報和檔案信息管理工作,錄入率達到100%,并積極配合農戶及村委會做好危房改造規劃選址工作。
三、加大新農村建設與宜居村建設。
科學全理規劃各村的居民點建設,引導老百姓到居民點建房,統一樣式、統一風格、統一配套。其中雙蓮村是我市宜居村莊建設的示點村。__年雙蓮村多方籌集資金,宜居村莊建設共投入200余萬元。其中:村莊綠化30萬元,村莊街道硬化70萬元,村莊改、供水建設80萬元,電力安裝15萬元,有線電視、寬帶安裝10萬元。村莊內衛生所、超市、農資超市、網吧、電信電力營業網點等服務網點配套齊全。購置了專用車輛、聘請人員負責村莊內的垃圾清運。
下半年我們主要著重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一、繼續完成好危房改造工作。我們將進一步爭取指標,繼續完善農村危房改造建設資料,加快危房改造工作進度,做好危房改造的審批、驗收工作,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驗收。
二、繼續加大建房審批的管理力度。
三、繼續加大執法拆違的力度。
年,完成全縣2800戶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在全縣18個鄉鎮和民政部門安排實施。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群眾自籌、部門幫扶、社會捐助的原則。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駐軍單位結對幫建。
二)堅持統籌規劃、整鄉推進、分批實施的原則。按照全縣村莊建設總體規劃,結合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人居環境治理和防災抗災,科學選址,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先易后難,整鄉推進,分批實施。
三)堅持因地制宜、方便群眾的原則。適度集中和分戶散建相結合,就地改造和異地重建相結合。嚴禁在存在地質隱患地帶和其它不具備人居環境的地帶建房。
四)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建房習慣和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引導群眾建設安全防災、經濟適用、造價適中的住房,嚴禁不切實際高標準建房,杜絕負債建設。
三、實施對象
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對象為長期居住在存在安全隱患的危房,且無能力自我改造住房的分散供養的五保戶、農村低保戶、殘疾人家庭、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優撫對象困難家庭和農牧區無房戶等六種類型。對符合條件的重點優撫對象、獨生子女領證戶、兩女結扎戶、殘疾人和因災房屋損害嚴重的家庭優先安排。
四、改造標準
對納入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對象的每戶改造建設房屋45平方米左右。新建房屋由實施鄉鎮根據實際,委托具備資質的建筑設計單位統一設計,建設標準一律為磚混結構。
五、實施程序
一)申請。進行危房改造的農村特困家庭要先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一式兩份,說明危房破損情況和個人申請理由以及投工和自籌資金情況,提供戶主身份證、戶籍證明、五保戶、農村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獨生子女領證戶、結扎戶、殘疾人證書復印件等相關身份證明。
二)評議。村委會負責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對申請危房改造的農村特困戶家庭進行評議,初步評定危房改造對象,提出補助標準,經公示7天后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
三)審查。鄉鎮政府對上報的危房改造戶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并組織人員入戶調查,填寫《縣農村危舊房改造申請表》和《縣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助資金申請表》初步審查危房改造戶及補助標準,經公示7天后無異議的上報縣城建部門。
四)審批。縣城建部門對鄉鎮政府上報的危房改造進行匯總復查,經復查無異議的予以審批。對獨生子女領證戶和兩女結扎戶、殘疾人家庭,縣人口、殘聯等部門要分別核查并加注意見后,由城建部門審批。
五)實施。危房改造工程由縣政府統一組織,鄉鎮負責建設,縣城建、民政、財政、監察等部門進行監督。可采取鄰里互助按照建設要求自我施工,也可公開招標、選擇有資質的施工企業或者具備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改造建設。
六)督查。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對危房改造工程的進度質量和補助資金、捐贈物資的使用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七)審計。審計部門對危房改造工程省級補助資金和社會捐助資金、物資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發現違規問題要嚴肅查處。
八)驗收。危房改造工程竣工后,鄉鎮、縣政府分別組織竣工驗收。鄉鎮政府根據改造標準和《省農村特困戶群眾危房改造檔案》進行初驗。凡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準交付使用,并責令限期整改,對發生工程質量事故的要嚴肅處理。
經驗收合格的改造建設房屋,統一設置“省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標志牌。
六、資金籌措與管理
一)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平均每戶補助標準4000元,其中:省級財政每戶補助2000元,財政省直管縣每戶補助2000元,非直管縣由市縣財政每戶補助2000元,其余資金由農民自籌解決。
二)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資金全部納入財政部門開設的社保資金專戶”分賬管理,專款專用,單獨核算,不得擠占、截留、挪用。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資金不得用于危房改造工程。
三)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由財政部門按照補助標準,根據工程進度及時撥付到鄉鎮政府;對實行集中供養的五保戶,補助資金直接撥付到民政局,用于敬老院建設。
四)多渠道整合資金。扶貧、計生、殘聯、發改、城建等部門有關危房改造方面的資金都要統籌安排,盡可能向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傾斜。
七、建設時限要求
年計劃建設的2800戶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任務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危房改造工程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城建局、民政局、財政局、扶貧辦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宣傳、發改、國土、農牧、林業、人口、審計、監察、廣電、地震、殘聯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城建局,負責全縣危房改造工程統一協調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具體做好本鄉鎮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鄉鎮政府具體負責本鄉鎮危房改造工程的調查摸底、對象確定、審查復核和工程建設等工作。城建部門負責做好規劃設計、質量監理、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民政部門負責做好接受社會捐贈和認定標準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做好資金籌措撥付和監督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做好建房宅基地的土地審批工作;審計部門負責做好資金使用審計監督工作;監察部門負責做好危房改造工作中違紀行為的查處工作;宣傳部門要廣泛發動社會各界開展捐助和幫建活動。各部門要齊抓共管,通力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積極落實相關扶持政策,簡化程序,減免相關收費。
三)落實責任制度。鄉鎮政府是組織實施危房改造的責任主體,按照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擔負具體建設任務。要層層建立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由縣政府與鄉政府簽訂危房改造責任書,分級負責,落實責任。鄉鎮政府與承建施工的企業或危房改造戶簽訂建房協議,明確任務、質量、進度及竣工時限,確保工程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