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第1篇

風險是指人類無法把握與不能確定的事故發生所導致損失的不確定性,也可以理解為實際情況與預期結果的偏離[1]。風險管理是指對病人、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行為的工程[2]。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老年人接受骨科手術的幾率趨于增加,普遍存在著其它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加之康復時間較長,自理困難。近年來新技術、新項目又不斷地開展,因此,老年骨科病人的護理風險相對增加。筆者科室近幾年在護理工作中,針對老年骨科病人存在的護理風險,制訂并落實各項風險管理措施,確保護理質量,有效地避免了護理風險,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對象 2007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對60歲以上的骨科住院病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

1.2 方法 根據老年疾病的特點、骨科病人的特點、護理人員的因素,通過分析存在的風險問題,制定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組織護士學習并熟練掌握,通過考試、提問等方式檢查護士應急能力,保證每位護士能獨立應對各種護理風險,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并落實到位。

2 結果

通過實施風險管理后,積極改善服務態度和加強護理風險意識教育,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制度和護理風險管理預案,做好班班交接、層層把關,重視對護理環節中不安全隱患的管理,消除各種安全隱患,護理差錯顯著減少,各種投訴明顯下降,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達98%以上。

3 討論

3.1 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

3.1.1 老年病人的特殊性老年病人往往同時患有其他疾病,一旦受到外傷,不但機體防御功能受到破壞,引起病理變化,加上創傷疼痛的刺激,精神緊張,易引起其他組織器官連續性病變,如腦血管意外、心梗等。老年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痛覺及冷熱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許多研究資料顯示,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老年人,其術后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高于中青年患者[3]。

3.1.2 骨科病人的護理風險:

3.1.2.1 跌倒、墜床、燙傷因骨折后自理困難,行動不便,易發生跌倒、墜床的危險。骨折后患肢感覺相對遲鈍及年老體弱等原因,使用熱水袋保暖時易發生燙傷。

3.1.2.2 壓瘡骨科病人因長期臥床、截癱或需牽引、全身血液循環差、皮膚抵抗力低下、康復時間長,或護理未到位,如未及時墊海綿墊、未定時給予翻身及床單元不平整清潔等易使病人發生壓瘡。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因血管性和神經性病變致皮膚感覺減退,血液循環不良,增加了壓瘡發生的危險[4]。

3.1.2.3 輸液外滲骨科病人多用20%甘露醇脫水消腫,因該藥為高滲液體,如輸液時外滲,處理不及時,易出現局部軟組織壞死,甚至引起護理糾紛。

3.1.3 護理管理的風險:

3.1.3.1 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滯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法制日漸完善,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人們的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病人及家屬對醫院及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受傳統護理習慣的影響,護士多按醫囑被動工作,對潛在的、無形的工作重視不夠,護士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危機意識、風險意識。

3.1.3.2 護理專業理論知識欠缺由于老年骨科病人需長期臥床,骨折后限制活動,護理并發癥高,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靜脈血栓等。若對病情變化觀察不及時,無預見性防范,就很容易出現加重病情或并發癥。

3.1.3.3 新設備操作技術欠缺骨科手術發展較快,各種新技術和手段不斷更新,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若對各種新技術,新業務的護理知識缺乏學習和了解就會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出錯等。

3.1.3.4 護理工作和服務理念不能很好地結合據文獻報道65%的護理糾紛是護士語言使用不當所引起的。年輕的護士工作經驗欠缺,缺乏與病人溝通的意識與溝通技巧,“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未付諸實踐,不能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著想,使病人缺乏信任感。

3.2 護理風險管理對策:

3.2.1 建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制訂風險管理應急預案風險管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組員由護理質控人員、護理骨干組成。根據以往積累的臨床資料進行原因分析,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隱患,再結合老年骨折病人的病史資料進行評估,制訂應急預案。①危險因素的評估:包括護理體檢、心理社會評估、健康教育需求評估、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壓瘡高危評估、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輸液外滲評估等。②制訂各種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護士學習并熟練掌握,通過考試、提問等方式檢查護士應急能力,保證每位護士均能獨立應對各種護理風險。

3.2.2 轉變觀念、更新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首先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風險管理應急預案,在護理工作中常見的風險事件范圍、風險管理的流程、風險事件的呈報等知識培訓,使全體人員了解風險管理的作用及目的,正確認識風險的存在,重視風險防范,堅持嚴格事前控制,做到有預見性,對潛在的風險重點分析,改進工作流程,及時杜絕和防范差錯事故的發生,對每例護理缺陷查找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3.2.3 加強人文關懷、提高病人滿意度:

3.2.3.1 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及時與病人或家屬交流溝通,解決病人的疑問及不適,疏導不良心理反應,滿足病人合理要求,確把病人服務放到首位,強調主動服務意識,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信任。

3.2.3.2 加強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健康教育是使病人依從性增強的有效措施,而依從性增強是減少風險的有效方式,因此,護士要根據病人的情況,給予病人有關環境、疾病、治療、檢查、用藥、飲食、安全等方面的指導,使病人能了解更多住院期間的知識,更好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保證病人的安全,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3.2.3.3 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建立護理風險告知制度,維護病人知情同意權,并實施簽字認可制度,使護患雙方共同承擔起生命和健康的風險,建立抵御風險的共同體,提高病人滿意度。

3.2.4 加強護理管理,健全與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護理核心制度的培訓必須納入繼續教育的范疇,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應知應會內容,學習掌握是基礎,工作落實是關鍵,故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在工作中檢查、監督、反饋、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即使出現錯誤,也能最大限度挽回損失,降低對病人的傷害。醫學是不斷發展的學科,常規、制度也必須與時俱進。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骨科護理發展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醫學技術的發展,骨科醫學也在不斷拓展,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涌現。護理對象的轉變,使得患者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骨科護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適應社會和患者的要求,護理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拓寬知識,想出對策,以更好地促進骨科護理的發展。

1骨科護理的新發展

1.1疾病譜與病種的改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受傷的患者成了現代骨科主要的護理對象,他們往往表現為多發骨折、粉碎性骨折,甚至合并心、肺等重要臟器的損傷,此類患者以青壯年為多;單純的四肢骨折、脫位等則以老年人為多。

1.2老年骨科護理需求增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占骨科患者數的30%~35%,老年頸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關節炎患者增多。以往老年四肢骨折的保守牽引治療也逐漸被手術內固定、關節置換所代替。年齡從50~60歲擴大至80~90歲。同時高齡與手術后非手術并發癥有明顯相關性,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增高[1],這也為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

1.3診療手段的發展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骨科醫生所能應用的診療手段在不斷更新。新技術、新項目日新月異,特別是社會老齡化,老年患者的增加,由于高齡患者不能耐受長期臥床,骨折單純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患者明顯減少,外科手術干預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療手段。骨折固定從內固定、外固定發展到髓內釘。脊柱手術從腰椎到胸椎、頸椎。斷肢再植從單側肢體到多側肢體,甚至多個節段的再植。嚴重開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毀損面臨截肢的肢體,經過清創骨折固定、血管神經修復,皮瓣移植的保肢手術。關節置換擬股骨頭到全髖、全膝,從單側置換到雙側置換等。都為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書本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1.4護理對象的需求在發展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患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骨折患者要求盡早離床活動,截癱患者要求再次手術、恢復肌力、重返社會,關節重建患者要求術后功能恢復良好,骨腫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療提高生活質量等。他們需要最好的醫生、最好的手術、最優質的護理。

1.5護理對象康復地點及模式的發展骨科患者需要從醫院康復到社區康復及家庭康復。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恢復緩慢、易出現并發癥等特點,再加之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大部分患者需要在醫院治療康復的基礎上,逐漸擴展護理的范疇,提供專門化的護理服務[2],進一步發展到社區康復及家庭康復。在國際范圍內,均有一種新的趨向,即重視在家里給骨科患者(包括術后患者)良好的護理和康復訓練。因為大多數骨科患者的康復過程是長期的,無法長期住院完成。K.S.Lin等觀察了一批髖、膝關節置換術后住院康復患者和家庭康復患者的功能結果,發現兩者相同。類似的研究提示:只要加以指導和監測,家庭康復和社區康復對骨科康復來說也是有益和有效的[3],且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超級秘書網

2針對骨科護理的現狀應采取的措施

(1)常見病的變化要求骨科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敏捷的思維、果斷的處事能力,分秒必爭的急救意識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同時要拓展知識面,不僅掌握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還要掌握腦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的知識,更好地為患者服務。(2)針對老年患者知識層次低,反應遲鈍,接受能力差,病情復雜多變。護理工作應勤、細。巡視病房要勤,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要勤,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注意事項及健康宣教要勤。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家屬的看護能力。觀察病情要細,不僅要觀察手術的局部情況,更要觀察全身情況。交接班要細,做到床頭交接班,當面講清、看清,避免意外發生。(3)由于診療手段的不斷發展,書本上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同一種疾病癥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故護理人員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況下,應多與醫生溝通,參加醫生查房及術前討論,使護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時要加強護士的在職繼續教育。而且要根據職稱、工作年限,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培訓。隨著國內外護理事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及人們對健康需要的變化,使得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對護理工作越來越高的要求,骨科護理需要專門化、細分化,骨科需要開展社區和家庭護理,骨科康復護理需要專門的人才——??谱o士。骨科護理的發展需要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多種類的、個性化的服務,這就需要培養一批護理專家。國外大量研究證實,臨床護理專家的出現對提高??谱o理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骨科護理的發展與骨科臨床護理專家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4]。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黃人健老師指出,“要抓好護理人員的在職教育,不斷擴大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5],使我們的護理隊伍形成一個“T”字形的人才隊伍。(4)隨著患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及業務能力。加強溝通,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縮短護患距離,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5)從醫院康復到社區康復到家庭康復的轉變,要求護理人員不僅在住院期間指導患者康復的鍛煉,還要教會家屬如何督促協助患者持之以恒的鍛煉,增強預防為主的意識。骨科康復護理需要專門的人才,專門從事骨科患者的康復工作。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工業化的發展和現代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骨關節疾病已日益構成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甚至導致殘疾。1998年WHO在瑞典隆德召開會議,決定將2000~2010年定為“骨關節十年”,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一項針對骨與關節疾病的運動[2]。“骨關節十年”給骨科康復護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也給骨科護理人員提出了新的平臺,要培養??瓶祻妥o理的人才。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業務、新技術不斷的開發應用。護理專業內部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專科性逐漸加強,對護理人員專業化素質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我們骨科護士在忙于臨床護理的基礎上,要不斷增加科學知識儲備、不斷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斷進取,才能適應專業技術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童小峰.骨科護理的新趨勢及對策.河北醫藥,2003,25(1):62-63.

2許紅潞,張瑞芳,陳曉玲,等.從“骨關節十年”談??谱o士發展的必要性.護理管理雜志,2003,3(1):25-26.

3卓大宏,骨科康復學的內涵和發展趨勢.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3,5(3):242-244.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第3篇

一、一個中心:發展

“發展是第一要務”,面對*急診急救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只有發展才能有競爭能力。計劃20*年急救科在醫療總額上發展:突破2500萬元大關;科研上省級課題實現零的突破;Ⅰ級刊物實現零的突破。

二、二個目標:達到重點學科要求;不圖虛名的*市急診質控中心

1、達到市重點學科要求

提高技術水平,開展新項目,拓展市場,挖掘潛力,增加全年度科研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制訂一系列獎勵制度,采取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提高全科人員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2、加強*市急診質控中心工作

召開一次全市會議,學習省急診質控的標準,推進*市急診規范化發展。并以此為契機提高我院急救科的影響力。

三、三個平臺:和諧平臺、發展平臺、展示平臺

1、和諧平臺

急救科全體人員,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團結友愛,民主管理。與同事和諧相處;與病人家屬,加強溝通,和諧攜手,共同與病魔作斗爭;與領導和諧相處,贏得他們的幫助與支持。

2、發展平臺

提供全科人員,人人有發展的平臺,努力開疆劈圖。

3、展示平臺

提供人人有展示能力的機會。

四、八項措施

1、充實人員,提高素質

20*年計劃醫師增加4名,護士增加7名。

2、加強學習,提高內涵

⑴科室業務學習:每月安排一次。

⑵外出學習:計劃主治醫師級以上每年一次參加學術交流;副主任醫師以上每年2次參加學術交流。原則上不派人參加學習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例外。

⑶外出進修:計劃派一名醫師進修;派一名護士長進修;護士1~2名進修。

3、成立創傷外科,提高創傷急救能力

引進腦外醫師一名、骨科醫師一名、普外二名,組織成立創傷外科。

4、成立高壓氧科,提高急救能力

計劃20*年成立高壓氧科,收治顱腦損傷病人。

5、帶教繼教,推廣新知

⑴做好醫學院學生及衛生學校學生帶教工作。

⑵六月份舉辦一次Ⅰ類學分學習班,內容為省級繼續教育項目━━《神經科危重病監測治療學》。

⑶接收縣級醫院以上的醫師進修學習3~5名。

⑷為全院舉行二次講座。

6、臨床科研,并駕齊驅

在做好臨床工作同時,利用我科設備優勢,動員全科醫務人員開動腦筋,多審報市、省級課題;并且要做好已經報批的五項課題科研工作。

要求大家勤動筆、廣思路,多寫論文。主治醫師、主管護師以上要求每年寫出二篇以上論文。

組織編寫好人民軍醫出版社約稿──《實用危重病監測技術》一書。

7、加強宣傳,外樹形象

⑴印發急救科簡介資料,介紹我科技術力量、設備、就醫環境、就醫流程等,方便群眾就醫。

⑵印發常見病有關資料,宣傳科普知識。

⑶成立急救科報道小組。報道我科搶救成功事例及好人好事等。

⑷出好黑板報。

8、安全醫療,常抓不懈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第4篇

醫院始建于1979年9月。1996年成功創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是深圳市首批兩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六位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之一。200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為“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8年獲國家衛生部“全國衛生先進單位”稱號,是迄今為止深圳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259張。目前,深圳市政府投資5.0億人民幣、擴建一幢建筑面積6.8萬多平方米的新大樓,建成后醫院病床數可達2000張,有醫療和科研設備價值近4.0億元。

醫院現有員工2430多人,其中主任醫師190人,副主任醫師307人;博士(后)105人,碩士246人;留學歸國人員26人;國家級領軍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

醫院設有分院1個(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醫技科室55個和實驗(研究所)室9個,其中國家級臨床重點學科1個(骨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2個(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舌診原理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3個(血液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市重點???個(神經外科、燒傷整形科、肝膽外科、內分泌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超聲科和中西醫結合老年病科) ;市重點(工程)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3個(深圳市組織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腫瘤基因組臨床應用工程實驗室、深圳市體外診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研究所4個(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深圳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深圳大學糖尿病基礎與臨床研究所、深圳大學泌尿生殖研究所),是深圳市擁有最多重點專科和實驗室(研究所)的醫院。

醫院有獲國家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資質的學科7個(消化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經科、婦科、口腔科和耳鼻咽喉頭頸科),是深圳市擁有最多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的醫院。

醫院有獲廣東省??漆t師培訓基地資質的學科12個(神經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管理、全科醫學、康復科), 是深圳市擁有最多廣東省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的醫院。

近年來,醫院年門診量超過200萬人次,出院病人超過4.0萬人次,住院手術超過1.5萬臺次。在全市100多家醫院醫療質量整體評估中, 醫院連續8年獲得三級醫院前3名。

醫院有博士研究生培養點4個,導師6名;碩士研究生培養點26個,導師52名。醫院與中山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汕頭大學、廣州醫學院等六所醫學院校建立教學醫院或臨床醫學院關系。醫院是中山大學博士后聯合培養基地,2007年獲“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稱號。

近年來,醫院承擔一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以及國家重大科研專項等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國際著名刊物發表一批高水平的專業學術論文,在人民衛生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一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獲得一批省、市級科研成果及國家(際)發明(實用新型)專利。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骨科;護理工作;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402―01

骨科護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患者的因素

骨科住院患者由于意外傷害,發病急,病情重,脊柱損傷高位截癱患者有發生壓瘡的高危因素;高齡關節置換患者,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骨科住院患者下肢身靜脈血栓發生率遠遠高于其他科室患者。

藥品與器材的因素:

骨科患者離不開藥物治療,護士每天要面對大量的口服藥及靜脈藥品,并且藥品的名稱、劑量、用藥時間也復雜,容易發生藥物的配伍不當、錯發、漏發、醫囑處理不當等,骨科使用??破鞑亩?,包括骨釘牽引相關器材,外固定支具,(頸托、胸背支架,四肢外固定支具),牽引床等,各種器材均有可能存在不安全隱患。

護理人員因素:

骨科護士年輕化,??谱o理經驗不足,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相對缺乏,儀器操作不熟練,急診病人多,夜班護理工作量大,使工作負擔無形加重,科室正常工作進度受到影響。

其它因素:

突發事件有關,如地震,大批擠壓傷病人;由于骨科患者創傷大,容易引起個體心理適應障礙,住院期間容易與醫護人員發生沖突;斷肢再植患者使用抗凝劑滴速不容易管理;受傷肢體部位多,留置針位置不合適。

安全管理措施

定期組織業務學習,提高各級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定期組織人員學習相關規章制度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遇到疑難病例、新技術、新項目,組織業務學習,制訂完整護理計劃,做好病情觀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士對疾病發展的預見性。對低年資護士嚴格帶教,定期以講座或培訓的形式組織專業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對危重患者進行模擬搶救練習與考核,熟悉掌握各種儀器操作方法,分階段考核,鼓勵護士參加各種與專業相關的學術活動,提高護士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加強??谱o理技術操作及應急能力培訓:教學組長對規培護士進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組織學習??谱o理護理常規,制訂各種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護士學習并熟練掌握,保證每位護士均能獨立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排班上新老搭配,以老帶新,層層把關,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

加強護理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對危重、疑難手術、有糾紛傾向、年老體弱等病員,加強質量督查,落實生活護理,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及時解決,對臥床的患者進行壓瘡評估,對壓瘡高風險患者設置壓瘡危險警示卡,落實危重、大手術病人的護理措施,有效地預防各種護理并發癥的發生,確保護理過程的安全。

落實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與完善各項患者安全制度與規范,每一位病員均需要佩戴腕帶,腕帶標識的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診斷、血型,對四肢手術者把腕帶佩戴在患側,以提高醫護人員對患者身份診斷識別的準確性。保障護理過程的安全性。

落實藥品管理制度:對高危藥品使用高危藥品警示標識,嚴格控制靜脈輸液流速,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對病區內藥柜內藥物存放定期檢查,嚴格分開放置。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加強護理安全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進行護理安全管理教育,使全體人員了解安全管理的作用及目的。我科將護理安全管理的重點放在早期發現護理安全隱患,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整改,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流程,把事件扼殺在萌芽狀態。

樹立以病員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注重護患溝通,增強人文關懷意識,及時疏導不良心理反應,盡力滿足病員合理要求,強調主動服務意識,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信任。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規范服務準則, 維護患者知情同意權,并實施簽字認可制度,使護患雙方共同承擔起生命和健康的風險,建立抵御風險的共同體,提高患者滿意度,為病員提供優質的護理。

加強住院環境管理:為病人創造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病房內設施合理,檢查室、換藥室、病房前設有明顯標志,走廊、室內、過道無障礙,清潔人員拖地后應立即擦干,保持地面清潔、干燥,以便于行走;病人使用拐杖時教會如何預防跌倒,對精神障礙、老年、小兒、神志不清病人加床欄,對各種醫療設備、急救藥品嚴格交接班,保證各種設備正常運轉,保證護理安全。

討論

護理安全是患者基本需要,也是對護理工作的基本需求,護理安全隱患存在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要時時警覺,事事認真,處處小心,才能保證環節質量[1],護理安全管理也貫川在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明顯增強,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護理差錯與漏洞的出現,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法律意識也有了明顯提高,各種護理安全事件發生明顯下降,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達96%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武邑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杭锦旗| 浮梁县| 治多县| 夏邑县| 冷水江市| 高陵县| 五峰| 贺兰县| 积石山| 保定市| 运城市| 阿尔山市| 和顺县| 和林格尔县| 莱州市| 横峰县| 岳西县| 抚远县| 柳河县| 惠东县| 贵溪市| 宣城市| 甘南县| 黄大仙区| 元阳县| 汉寿县| 滁州市| 横山县| 陆川县| 建宁县| 新民市| 泸州市| 云霄县| 马关县| 全南县| 布拖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