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__年6月8日-11日
了解__縣“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聽取編制__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思路設想、意見和建議。
課題組專家一行6人
(一)召開座談會
課題組成員分成兩組分別召開座談會:
1、綜合口和政法口調研座談會
時間: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點:縣行政大樓1248會議室
參會名單:縣政府辦、財政局、人保局、審計局、統計局、地稅局、國稅局、人民銀行、金融辦、司法局、法制辦、行政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縣委政法委、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分管領導。
2、城建口和商貿口調研座談會
時間: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點:縣發改委1201會議室
參會名單:國土局、城建局、房管局、環保局、城司、商務局、煙草公司、供銷社、商業行業辦、工商局、恩江鎮、佐龍鄉、古縣鎮、瑤田鎮、坑田鎮主要負責人。
3、工交口調研座談會
時間: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點:縣行政大樓1248會議室
參會名單:工業園、工信委、交通局、公路局、質監局、安監局、郵政局、供電公司、電信局、移動公司、藤田鎮、陶唐鄉、石馬鎮、縣電子商務產業辦、縣碳酸鈣產業辦、縣循環經濟產業辦、縣食品醫藥產業辦、縣電子信息產業辦、電子商務辦、龍天勇有色金屬、源
豐金屬、廣源化工、科越科技、南方水泥、鷹鵬水泥、航盛電子、忠明電子、源生狼和、美媛業、綠海油脂、萬山茶油主要負責人。 4、社會口調研座談會
時間: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點:縣發改委1201會議室
參會名單:科技局、教體局、文廣新局、衛生局、計生委、食藥監局、旅游局、民政局、殘聯、龍岡畬族鄉、上固鄉、君埠鄉、沙溪鎮、潭頭鄉、三坊鄉、中村鄉、上溪鄉主要負責人。
5、農口調研座談會
時間:__年6月9日下午3:00—6:00
地點:縣行政大樓1248會議室
參會名單: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扶貧辦、新村辦、農開辦、氣象局、蔬菜局、糧食局、鹿岡鄉、沿陂鎮、七都鄉、八江鄉、潭城鄉、官山林場、李山林場、羅鋪墾殖場主要負責人;鹿岡鄉光明家庭合作農場、鐘光平家庭農場、靈華山有機白茶基地負責人。
座談會內容:各單位根據《“十三五”規劃調研詳細提綱責任分工》,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提出“十三五”發展思路、目標、主要措施和擬實施的重點項目,鄉鎮要重點介紹本區域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以及四大統籌區域發展的情況和設想,并對編制全縣“十三五”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實地考察
路線:
6月10日上午7:30縣城出發 龍岡畬族鄉上固鄉沙溪鎮藤田鎮。(具體考察點由鄉鎮安排,每個鄉鎮考察時間20—30分鐘)
6月10日下午3:00縣城出發 生物醫藥產業園源生狼和橋南建材市場__縣天然氣公司航盛電子廣源化工撫吉高速入口源豐金屬龍天勇現代農業示范園惠豐設施農業。(每個考察點10-15分鐘)
6月11日上午8:00縣城出發 鹿岡鄉沿陂鎮羅鋪墾殖場佐龍鄉。(具體考察點由鄉鎮安排,每個鄉鎮考察時間20—30分鐘)
1.請各單位參會人員做好發言準備,《“十三五”規劃調研詳細提綱責任分工》明確的單位必須提交書面材料。
2.請各相關單位根據《“十三五”規劃調研詳細提綱責任分工》收集整理好相關資料送縣發改委,有電子版的同時發送電子稿。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城鎮體系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內在經濟社會和空間發展上具有有機聯系的城鎮群體。
第三條城鎮體系規劃的任務是:綜合評價城鎮發展條件;制訂區域城鎮發展戰略;預測區域人口增長和城市化水平;擬定各相關城鎮的發展方向與規模;協調城鎮發展與產業配置的時空關系;統籌安排區域基礎設施和社會設施;引導和控制區域城鎮的合理發展與布局;指導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第四條城鎮體系規劃一般分為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省域(或自治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域(包括直轄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區、自治州、盟域)城鎮體系規劃,縣域(包括縣、自治縣、旗域)城鎮體系規劃四個基本層次。城鎮體系規劃區域范圍一般按行政區劃劃定。根據國家和地方發展的需要,可以編制跨行政地域的城鎮體系規劃。
第五條城鎮體系規劃應同相應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計劃、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及上一層次的城鎮體系規劃相協調。
第六條城鎮體系規劃的期限一般為二十年。
第七條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或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署、自治州、盟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縣或自治縣、旗、自治旗人民政府組織編制。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由有關地區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第八條編制城鎮體系規劃應具備區域城鎮的歷史、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資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測量資料。資料由承擔編制任務的單位負責收集,有關城市和部門協助提供。
第九條承擔編制城鎮體系規劃任務的單位,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劃設計單位資格的規定。
第十條城鎮體系規劃上報審批前應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并征求有關單位的意見。
第十一條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審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或自治區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同意后,由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復。市域、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納入城市和縣級人民政府駐地鎮的總體規劃,依據《城市規劃法》實行分級審批。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報有關地區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二條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涉及的城鎮應包括設市城市和重要的縣城。省域(或自治區區域)城鎮體系規劃涉及的城鎮應包括市、縣城和其他重要的建制鎮、獨立工礦區。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涉及的城鎮應包括建制鎮和獨立工礦區。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涉及的城鎮應包括建制鎮、獨立工礦區和集鎮。
第十三條城鎮體系規劃一般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綜合評價區域與城市的發展和開發建設條件;
2預測區域人口增長,確定城市化目標;
3確定本區域的城鎮發展戰略,劃分城市經濟區;
4提出城鎮體系的功能結構和城鎮分工;
5確定城鎮體系的等級和規模結構;
6確定城鎮體系的空間布局;
7統籌安排區域基礎設施、社會設施;
8確定保護區域生態環境、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和措施;
9確定各時期重點發展的城鎮,提出近期重點發展城鎮的規劃建議;
10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四條跨行政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和深度,由組織編制機關參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根據規劃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五條城鎮體系規劃的成果包括城鎮體系規劃文件和主要圖紙。
1城鎮體系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文本是對規劃的目標、原則和內容提出規定性和指導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對規劃文本的具體解釋,包括綜合規劃報告、專題規劃報告和基礎資料匯編。
2城鎮體系規劃主要圖紙:
(1)城鎮現狀建設和發展條件綜合評價圖;
(2)城鎮體系規劃圖;
工作方案在工作方法和流程設計中,既吸收了本市以往各屆常委會的相關工作經驗,又借鑒了兄弟省市人大的新做法和近年來本市立法工作的新實踐。在此基礎上,堅持開門立法和立法為民的理念,創新和發展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措施,主要體現在夯實民意基礎和強化科學研判兩個方面,力爭使編制工作與普法宣法有機結合,推動本市民主法制建設再上新臺階。
廣聽民意:夯實民意基礎
為力求民主立法的實效,工作方案規定了向全社會征集立法項目建議的新舉措,同時又設計了市和區(縣)人大上下聯動、市人大代表和區(縣)鎮(鄉)人大代表全面參與、積極發揮專家作用、社會團體和其他國家機關參與互動等工作流程。主要體現在:一是擴大公開范圍。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熱線電話等方式向全體市民公開征求立法項目建議,面向全社會進行宣傳和動員,有效擴大公民對地方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二是深化代表參與。試行三次征求代表意見的方法。在編制工作之初向全體市人大代表征集立法項目建議,然后在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將整理篩選后的立法項目建議通過代表網再次征求全體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立法規劃草案初稿形成后,通過代表網第三次征求全體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充分反映代表最關注、最迫切的立法呼聲,使代表更完整地參與立法規劃編制過程,從而更充分地發揮其在立法中的主體作用。三是營造良好氛圍。在召開動員會的同時,更加強調用好媒體的宣傳平臺,通過電視、電臺的輻射面,擴大宣傳效果;通過在新聞報紙上開設專欄,開辟代表、專家為主體的社會各界建言獻策的窗口;通過制作和播放相關電視專題片,為立法規劃的編制和落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同志們:
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剛才,市發改委就“十二五”規劃編制有關前期工作作了匯報,相關部門匯報了工作進展情況和下步打算,金平同志就規劃編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總的來說,前一階段,市發改委和各成員單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形成了一批專題調研成果,為下一步規劃編制工作打下了較好基礎。下面,我再提三點意見:
一、強化認識,理清思路
為什么要搞“十二五”規劃,概括起來,我覺得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編制“十二五”規劃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工作。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今年工作的主線。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了理念的轉變、體制機制的轉變、整個產業發展政策導向的轉變。我們開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就是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整經濟結構作為重中之重,切實體現在規劃編制工作中,體現在規劃內容中。
(二)編制“十二五”規劃是順應發展階段轉軌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時期,將是衢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轉軌的重要階段。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我市經歷了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軌,經歷了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的轉軌,去年我(來源:文秘站 )市社會發展水平也進入全省中等發展水平。接下來的五年,我們提出了要向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轉軌的新要求,社會發展也將向更高目標邁進,這些都需要在規劃中予以明確。
(三)編制“十二五”規劃是推動產業發展轉型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時期是產業轉型最關鍵的階段,“十二五”規劃要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圍繞“四大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集群,使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同時促進三次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促進三次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
二、明確方向,把握原則
規劃一定要體現方向性、導向性、系統性、前瞻性和激勵性。重點要把握好四條原則:
一要堅持科學發展原則。規劃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指導,突出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同時要堅持“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態建設為全省多作貢獻、平安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三大取向,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力爭基本形成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二要堅持激勵奮進原則。在規劃未來發展藍圖,確定經濟發展指標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發展指標時,既要催人奮進又要切實可行,要讓廣大群眾看到“十二五”的宏偉藍圖,從而達到鼓舞信心的目的。
三要堅持緊密銜接原則。市“十二五”規劃要與國家、省相關規劃的要求相銜接,與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與特色產業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產業集聚新平臺規劃建設總體方案相銜接,與各縣(市、區)規劃和市各重點專項規劃相銜接,確保上下、左右規劃銜接好。
四要堅持注重特色原則。要加強對我市發展階段、區位優勢、產業特色、生態文明等特點的研究并體現到規劃之中,努力編制出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并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規劃。
三、精心組織,形成合力
要努力形成“市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共同參與、全社會集思廣益”的規劃編制格局。要集思廣益,開門編制,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使規劃的編制過程成為調動全市上下積極性的過程,凝心聚力共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充分吸收干部群眾智慧的過程,從而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再發展、再跨越。
關于規劃編制的幾項具體工作,我在此明確一下:
第一,市發改委要按照確保12月31日以前完成的目標,抓緊提出工作方案,倒排每月乃至每周的時間表,實現緊張、有序、科學編制。
第二,原則同意委托省發展規劃院開展思路研究,具體提交市委研究決策。
第三,由發改委牽頭組建我市規劃編制工作小組,及早開展規劃編制工作,編制中要注重加強與被委托單位的對接融合。
第四,各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要按照能早則早的原則,盡快組織開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更新規劃理念,突出規劃重點,改進規劃方法,促進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主要任務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間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對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著重在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一)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吸收20*年以來省、市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研究成果,重點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城鄉區域、科教文化、改革開放、人民生活、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重大問題開展前瞻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重大問題目錄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確定,以招標和委托方式組織開展研究。
(二)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是總體性、綱領性的規劃,在各類規劃中處于“龍頭”地位,是編制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各項經濟發展措施和年度規劃的依據。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審議批準。起草工作由市發改委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參與。
進度安排分四個工作階段: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和研究階段(2009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編制“十二五”規劃工作方案,對規劃工作進行動員部署,開展重大課題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評估工作。
第二階段:基本思路研究階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確定我市“十二五”總體規劃思路以及各個專項規劃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門對規劃基本思路的意見和建議,并組織專家對基本思路進行論證。聽取市人大財經委和市政協專門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審定。
第三階段:綱要基本框架、專項規劃草案研究起草階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據市政府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就發展戰略、宏觀管理目標、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對策措施等,與市直有關部門銜接。
第四階段: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完善、審議階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工作,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經市政府審定后,提交人大審議批準。
(三)編制重點專項規劃。重點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規劃綱要在特定領域的延伸和細化,是指導該領域發展、決定該領域重點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資的依據。重點專項規劃由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確定,市直有關部門牽頭負責起草,報市政府審定。
具體分工及階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市發改委在廣泛征求市直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我市“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題目及牽頭部門和參與單位。各牽頭部門和參與單位組成“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提出工作方案和規劃草案的編制提綱。2010年6月底前,各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完成重點專項規劃框架性草案,并報送市發改委。市發改委就重點專項規劃草案中的重大問題,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有關縣(市)區政府進行銜接協調。2010年12月底前,各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對重點專項規劃草案作進一步論證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審稿,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有關部門上報市政府審定。
(四)編制區域發展規劃。區域發展規劃是規劃綱要在特定經濟區的細化和落實。區域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是把經濟中心、產業聚集區、基礎設施以及限制開發區等落實到具體的地域空間,是編制縣(市)區規劃、城市規劃和其它規劃的重要依據。要根據省“經濟區”區域規劃,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我市的區域發展規劃。具體工作包括:進一步完善*市生態功能區建設規劃、*市“嫩江-愛輝-遜克”礦業經濟區開發建設規劃、*沿邊開放帶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市“嫩江-五大連池-北安”南三縣農業產業綜合開發規劃、“五大連池-孫吳-*界江”黃金特色旅游開發規劃、*市園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對俄貿易加工園區)“十二五”建設規劃。由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修編起草。
(五)編制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由各地提出,同級人大審議批準。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并與市重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應盡可能與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經本級政府審定前,就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支柱產業、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布局、重要的資源開發項目以及其它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規劃內容,與市發改委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銜接。各地規劃綱要經同級人大審議批準后,送市發改委備案。
三、編制要求
(一)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評估。各地、各部門要對本地、本部門“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全面總結成功經驗,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編制“十二五”規劃提供依據;同時,認真總結“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經驗,改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二)突出規劃重點。科學界定規劃編制領域,把規劃重點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基礎設施、重要資源、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這些領域必須編制規劃,且要做深做實,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實成為政府審核項目、安排投資的依據,為企業決策、引導社會投資方向提供參考。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認真分析“十二五”期間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圍繞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以及重點項目等,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思路和對策措施。對一般性競爭領域,政府規劃的內容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制定政策導向,以促進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強重點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點項目是落實規劃建設任務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規劃的重要支撐。在以政府為主體的規劃中,重點項目主要是指應由政府配置資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生態、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設項目,也包括一些應由政府協調建設、不直接參與投資的支柱產業大型項目。要盡早啟動新建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政府組織實施的重點項目,明確“十二五”期間需要建設的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并做好論證工作,為做深做實專項規劃打好基礎。
(四)加強規劃間的相互銜接。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是保障規劃科學性、有效性的必要環節。銜接協調的內容包括:宏觀調控重要指標、支柱產業、基礎設施、重要資源開發以及關系全局的重點項目布局和主要對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規劃體系內總體規劃綱要與重點專項規劃、區域發展規劃、各地規劃綱要銜接,避免沖突,保證規劃思路的統一和規劃的可行性;盡量使本市規劃和省、國家各類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國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發展尤其是重點項目建設獲得國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強規劃的全局性,加強部門間分工合作,防止規劃部門化,形成規劃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空間規劃銜接,把各項發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實處。
(五)增強規劃編制民主性和科學性。加強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集思廣益,增強規劃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政府決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認真做好規劃編制的基礎調查、信息搜集、課題研究、項目論證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談會、協調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特別要注意傾聽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和建議。在規劃編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規范化的民主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評估制度等。要改進規劃評估論證方法,除本部門、本系統專家參與評估論證外,還要注重吸收相關部門專家參加評估論證。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