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集團企業財務集中相關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案例背景:
G公司6年財務集中歷程G公司是國內大型通信企業,主要經營移動話音、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并具有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單位經營權和國際出入口局業務經營權。在實施財務集中之前,存在以下問題:業務類數據的會計核算完全依賴于業務系統,業務系統眾多,接口復雜,缺乏統一的接口與數據口徑,難以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依據;市公司財務人員大量從事會計賬務處理、資金收付操作等事務性工作,無法為增值性的財務管理工作釋放人力。G公司的省級財務集中,是指在原則上不改變省公司現有管理架構的基礎上,由省公司財務部集中處理全省的會計核算工作,市公司人員重點關注業務前端的數據質量,強化財務分析監控,最終實現信息對稱共享,核算規范統一,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具體分“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系統支撐”3個模塊來實施。
1.組織架構:
省公司財務部將分為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兩大職責。財務管理職能負責財務會計政策制定、財務管理控制和高附加值的決策支撐類工作,而會計核算職能負責依據財務會計政策執行會計核算和資金結算等事務性工作,負責會計核算與資金結算過程中的財務控制。需重點關注以下事項:
1.1保持現有管理架構與職能權限基本不變,以減少集中變革的阻力;
1.2市公司人員向策略型財務方向轉型,關注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
1.3注意財務領域生產與管理適度分離,實現專業提升;
1.4關注核算人員編制和崗位設置,以保持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
2.業務流程:
通過前面的論述,事務性的會計核算工作向省公司財務核算中心集中后,現有的會計核算流程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下面以收入核算流程為例說明。
2.1業務發起:從客戶在營業前臺辦理業務開始,要以一系列的業務規范為依據,以業務支撐系統中的一系列基礎數據為依托。為實現集中,G公司對原來個性化的業務規范、差異化的業務基礎數據進行了梳理和歸并,逐步實現了全省統一的標準。
2.2建立業財映射:從業務規范、業務基礎數據到財務數據,需要建立一套對應關系。集中前,由于基礎數據不統一,這套映射規則無從談起;集中后,有了統一化的基礎數據,經過業務財務人員對業務規范的共同解讀,形成了映射規則。
2.3財務賬務處理:原來由市公司負責的列賬,現在由省公司統一處理。市公司主要對業務報表及業務前端數據進行合理性復核。
2.4數據監控分析:市公司人員從重復性事項中釋放出來后,可用更多的時間,深入業務前端,從事后被動接受數據,變為事前參與業務開發、事后分析評估。
3.系統支撐:
財務集中前“系統分散、信息滯后、功能不完善”這幾個突出的問題,在財務集中新的架構上,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分析如下:
3.1信息滯后:從新架構看,營收資金數據已經實現自動導入ERP系統,報賬平臺的數據也可以實時導入ERP系統。3.2數據分散:前期整個G公司有3套業務支撐系統,供不同的市公司使用,各自為政、分散出賬。經過多次升級整合,3套系統減為2套,最終合為1套,實現集中出賬。3.3功能不完善:報賬平臺系統提供了報賬信息采集、審批、傳遞和財務審核功能;營收資金系統通過BOSS營收信息與銀行實收信息核對,實現利用自動稽核;銀企互聯系統通過ERP與銀行系統的實時接口,實現從賬務處理到資金結算的直連通道。
二、案例研究與分析
對于擁有眾多分公司的G公司來說,統一全集團語言、減少內部人控制,是其在激烈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有力手段。2007年啟動、2008年全面鋪開的財務集中變革,有效地提升了核算層級,統一了整個集團企業的數據,降低了內部控制風險,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更到位的支撐。下面從實施成因、成效和成功關鍵因素3方面來分析。
1.實施成因:
1.1實現會計核算的透明、準確、規范和統一:在目前核算分散的情況下,會計核算的規范統一和數據的準確透明方面還有待提升。因此,財務集中第一個要求是會計核算要規范、統一,數據要準確、透明。
1.2強化財務分析和支撐,快速敏銳地提供有價值信息:目前做財務分析時,往往由于數據口徑不統一無法統計,難以完全滿足經營決策需要。通過財務集中,能實現核算規范統一,數據準確,才能談得上強有力的財務分析和支撐,這樣信息才是有價值的。
1.3提高資源的集中、高效、優化配置:在省公司層面實現了財務集中,使企業集團總部對財務信息掌握得更清楚,才能真正做到對公司的資源進行集中、高效、優化的配置。
1.4加強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隨著經濟環境的復雜化,G公司所面對的風險不斷增加,特別是財務風險將越來越大。在省公司層面,要通過財務的高度集中、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職權的清晰明確、系統操作權限嚴格界定等各種手段,來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2.實施成效:
2.1通過系統支撐,實現效率提升:通過財務集中相關信息系統的改造和建設,省公司已經初步建立起高度集成的財務信息系統涵蓋了會計處理和管理控制的全流程。信息系統的集成實現了信息“一點錄入,全程使用”,減少了手工操作和重復錄入。
2.2財務處理統一化標準化,實現數據質量提升:實行財務集中后,其會計信息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升,總帳錯誤率由2%降至0.30%。
2.3有效降低內部控制風險:營收資金稽核系統實現的自動分級稽核,加強了收入資金監控的力度;銀企互聯系統讓省公司可以實時掌控全省的資金變動情況;全省集中核算,有效防止市公司業務前端不規范的操作,提升數據真實性。
2.4實現職能分離、人員優化:一方面負責核算的財務人員通過專業分組,實施標準作業,核算效率和會計技能顯著提高;另一方面,負責財務管理的財務人員,從繁瑣的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管理工作做精做細。
3.實施關鍵因素:
3.1組織機構、人員保障支撐:各級領導統一思想,做好系統、周密的部署,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給予全力的支持,才能保證集中工作的穩步推進。在省公司財務部下面設置財務核算中心,履行財務集中的相應職責,才能為財務集中提供組織、人員保障。
3.2業務流程再造:省公司層面的財務集中管理雖然原則上不改變現有的管理架構,但是集中管理將改變業務系統操作、會計核算等環節的流程,因而會涉及到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對市公司現有操作流程有一定的影響,需要省市公司共同梳理和整合。
3.3系統支撐:G公司的支撐系統承載了大量業務數據,其底層邏輯、報表層面的基礎數據、使用界面的統一化標準化,是財務集中處理的重要基礎。
3.4加強培訓,減少阻力:在財務集中推進過程中,G公司開展了大規模的現場集中培訓,讓每一個參與的人員都了解集中前后流程的變化,有效減少了企業員工對流程變革的排斥心理,也緩解了新系統上線對企業所帶來的沖擊。五、啟示與展望企業在實施財務集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挑戰,如財務集中至集團公司后,分公司財務核算職責削弱、原財務人員專業素質提升問題,如集中收付款效率不升反降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分公司財務職能的轉型,分公司的核算職能削弱后,需加強對分公司財務人員的培訓,更多地發揮財務決策支撐、風險管理等作用,實現財務職能轉型;二是建立多渠道的財務報帳服務支撐,提升財務服務的效率。
作者:李敏儀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