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牧區投資理財發展調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牧民的低收入水平、較弱風險承受能力制約農牧區理財業務發展。近幾年,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加大,黃南州農牧民純收入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和城鎮居民相比收入水平依然較低。以2011年為例,黃南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2.94元,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649.27元,由于農牧民收入水平低,沒有足夠的“閑錢”去購買理財產品,對金融投資政策缺乏了解,受“掙得起、賠不起”等保守思想的束縛,不敢接受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承受投資風險的能力也較差,他們更愿意將錢存入銀行進行保值。
金融機構對農村地區的理財業務重視程度不高,理財產品少制約農牧區理財業務發展。一是金融機構受自身盈利性驅動,在交通不便利、經濟相對落后的農牧區金融網點設置相對過少,對農牧區的理財業務重視度不足。二是金融理財服務門檻過高,適應農村需求的理財產品少。理財“嫌貧愛富”的特性使得農村基本上成為金融理財業務的“盲區”,且理財產品的“貴族面孔”令收入不高的農牧民投資者望之興嘆。例如,截至2011年底,黃南州農行、建行、郵儲共投放的12種理財產品中,無一種是針對農牧區的,而在大部分鄉鎮設有金融網點的農村信用社,因受經營體制、管理體制的局限,目前尚未開辦任何理財產品。
加大對金融機構的引導,改善金融理財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改善農牧區金融服務環境,不斷加大農牧區金融投入,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切實解決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問題,并探索開辦符合農牧民需要的理財業務,建立健全個人理財服務營銷、風險監控體系和技術支持系統,著力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加強農村地區理財產品推廣營銷力度,激發農牧民理財需求針對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少、金融服務缺位、農牧民群眾金融知識貧乏、融資難、農牧民理財不發達等問題,大力推廣農村流動金融服務站,樹立以個人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和服務意識,設計適合農牧區的理財產品營銷策略,不斷激發農牧民理財需求,培育良好的理財市場。
加大投資理財業務的宣傳,加強理財風險管理針對農牧民自身投資理財知識缺乏及接收信息渠道單一的問題,金融機構應發揮其宣傳指導作用,利用廣播、傳單、報刊及專人講座等方式,宣傳金融理財產品知識,為農牧民投資理財答疑解惑,引導農民穩妥投資。同時,加強對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的宣傳提示工作,把風險管理落到實處,切實降低農牧民投資風險。
本文作者:韓菊韓娟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黃南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