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法原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的壓力也愈來愈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簡稱《環境法》)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總而言之,與其他法律一樣《環境法》也有自身的立法原則。本文對希望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具備《環境法》原則的意識,更要將這些原則付諸于實踐,以此來確保可以更加有效的發揮法律原則應有的公平和效率。
關鍵詞:《環境法》;原則;思考
一、《環境法》原則概述
(一)協調發展原則
這是《環境法》中的首要原則,根據常識我們可以得出,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則必然有其重要意義。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在某些方面付出了環境的代價。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認識到這種做法是不可謀取的,所以《環境法》中的協調發展原則也稱之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協調原則。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
眾所周知,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或者是由于認識不正確的原因,導致了一些環境污染,在治理環境污染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但是取得成效差強人意。這也就提示我們不可以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套路,這種做法是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但是我們可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以預防為主,采取防治結合以及綜合治理的原則,這樣就可以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環境責任原則
在《環境法》中,環境責任原則就具有這樣的法律效率。環境責任原則規定了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養護、破壞者恢復,即我們常說的“誰污染、誰治理”。這一原則的規定,直接明確了環境破壞和環境利用的責任,迫使每一位環境利用者衡量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平衡。
(四)環境民主原則
《環境法》中的環境民主原則也稱之為公眾參與原則或者是環境保護的民主原則。從這一原則中我們可以看出,環境保護并不是政府獨立完成的事件,它和每一位公民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環境民主原則是民眾權利救濟的一個有利支持點,這可以促使人民在法律的保護之下更加規范的行使自身權利。環境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有我們自身時刻注意環境問題,才能保護自身的環境利益不遭到侵害。
二、《環境法》原則運用的思考
(一)協調發展原則的運用思考
既然《環境法》中協調發展原則的核心內涵是協調發展,那么我們就必須在任何工程項目中考慮到環境因素。首先,在進行綜合決策之時,我們需要思考環境與發展是否具備關聯性。只有處理好這種關聯性,我們才能切實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技術政策實施的科學性。因為科學技術是環境保護的有利支撐點,只有做好這個支撐點,才能為接下來的環境監督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的運用思考
在運用這一原則之前,首先要明白“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會很難消除環境惡劣帶來的社會影響。并且,這種環境問題是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消除的,所以有必要加強這一原則運用的實際思考。在實踐中,需要利用科學技術規劃好、布局好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嚴格控制環境無限制的開發,積極治理已經遭受破壞的環境,綜合整治重點環境問題,完成好環境監測工作,切實達到綜合治理原則規定中的標準。
(三)環境責任原則的運用思考
《環境法》原則的思考中,要重點考慮環境責任原則的運用,因為只有運用好這一原則,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好環境。通過立法將環境侵權責任的具體化,可以有法可依,健全我國的環境民主制度可以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輿論監督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廣大群眾的環境訴訟權利一旦得到擴大就可以得到全民族環境保護的支持,這種力量會對環境破壞者造成很大的壓力,并且訴訟帶來的法律成本也讓環境責任原則的運用不斷成熟起來。
(四)環境民主原則的運用思考
環境民主原則運用的主要特點就是環境公眾聽證制度的實施。聽證,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環境公正聽證制度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隨著《環境法》中環境民主原則運用的不斷深入,這種聽證制度不僅僅在于民眾的“聽”,更多的是進行討論和提出意見。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相關部門也需要對這些意見進行論證和答復,那么這樣就可以切實的保護好民眾應有的環境資源利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原則是處理事情的基礎,在法律規范當中,原則的設定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其原則進行一定的闡述,更是對《環境法》原則運用進行了重要的思考,希望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具備《環境法》原則的意識,更要將這些原則付諸于實踐,以此來確保可以更加有效的發揮法律原則應有的公平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鄭合光.論環境法的公眾參與原則[D].河海大學,2004-12-31.
作者:劉莉 單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