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本教材作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注重構建學習共同體教材的設定合不合理
課程的規劃合不合乎實際,運用會不會有效果,都有待課堂的檢驗。我們堅持讓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實施與課堂應用、改進教學計劃相結合,以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充分發揮課題組成員團結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校本教研融為一體,在要求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實踐、總結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課題成員集體教研的作用,我們構建了課題研究學習共同體,成立了極品語文工作坊,注重教師合作交流,注重教師專業成長。在設定好校本教材后,我們成員立足教學一線,從各自班級的實際出發,把開發的教材課程逐步運用到教學中去。在教材實踐的階段,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交互式聽評課。筆者作了示范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有效審題立意》《高考作文命題規律與預測》,并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解決了高考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難點。李漾老師作了《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示范課,化枯燥的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為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生參與度高,課堂精彩紛呈。潘聰老師作了《作文素材積累指導》和《寫作思維訓練》示范課,想法創新,用之有效。大家研討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交流某教學活動體會、寫活動反思、做教學設計、分析教學設計優劣、參加各類作文教研比賽等。在這里,老教師發揮了專業引領作用,青年教師則得以快速成長。課題組成員在《創新作文》《作文指導報》《中學生閱讀》《高考金刊》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幾十篇。
2.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為了彌補學生閱讀和寫作的不足
我們帶領學生開展“每周寫一篇書評活動”,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交流,大量優秀習作已被整理成集,內部分享。同時,創辦了個人教學博客,把收集到的想要學生課下利用網絡學習的內容都放在了博客上,以供學生課下學習,這大大拓展了學生學習的途徑,成為學生課堂學習之余的好幫手。指導學生創辦《星空》等寫作期刊,組織學生自己組稿、編輯、內部發行,很多同學的才華得以施展,能力得到了提高。本課題組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套操作性、推廣性很強的校本教材,在課題組老師們所教的班級中使用,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使用本教材進行系統訓練后,課題組老師們的學生在2014年鄭州市高三一測、二測以及高考中作文分數持續提升,班級語文總成績也在各項評比中位居前列。研究表明在中學作文教學中,結合自主編選作文校本教材,構建作文教學模式:教師引導———校本自學———合作探究———寫作達標———佳作展示。這種模式能保障中學作文課堂有效教學,既能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又能大面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二、作文有效教學校本教材開發與應用的理論思考
1.構建課題學習研究共同體
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分工加合作,分工是為了更好地合作。為了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我們成立了極品語文工作坊,打造課題研究共同體。課題組一開始就強調課題組成員之間要通力合作,制定研究大綱,集體教研、理論文章共讀、示范課打磨、課題調查的開展等活動都是在合作中進行,但課題組也進行了細致的分工,由筆者負責課題的全面工作;李漾老師探究如何切實有效地批閱學生作文的措施,探究作文有效講評的措施,進行課題的具體組織和匯總工作;由潘聰老師探究高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高中新課程作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具體措施研究;王亞樂老師則負責分析高中生的興趣點、思維心理特點和學習規律,結合新課程作文教學實踐,探究如何具體有效指導學生的作文訓練并探究高中生進行作文素材有效積累的途徑和素材整理的方法;陳海霞老師綜述高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的理論意義及研究現狀,探究打造作文亮點的有效措施。在分工合作相結合中,課題組較好地落實了各項研究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分工與合作的程度和范圍,我們也在進行反思。我們感到,在一個多人合作的大課題中,分工可以再細致一些,甚至是越細越好,這樣每個人的責任意識會更強,也更明確要做的事情和要取得的結果,每個人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課題研究就可以在常規之中有突破。
2.要總結出簡單易行的作文結構、語言等方面的模式套路
但為了防止千人一面,還得從思維上加以訓練,寫出思想,寫出層次。本課題側重的是開發出的作文校本教材的系統性、可操作性,所以對于作文的審題立意、素材的積累、作文結構的美化、作文文采的展示等方面多有偏重,在這些方面也確實探索總結出了不少簡單易行的模式套路,在運用中也效果顯著。作文最根本的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只有思維獨特,才能防止作文千人一面,作文才有靈性。我們在這個方面還關注不夠、研究不多,需要在后續研究之中側重加強。比如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的作文要邏輯嚴密、層次清晰、內容充實,就離不開這項基本的能力,用思維導圖等科學方法幫助學生理清頭緒、捋出層次是值得研究的舉措。再比如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想象力豐富、舉一反三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文章才會有新意。總之,技法研究初見成果,思維訓練研究尚需深入。
3.校本教材根據實際教學需要
結合教學實踐編寫,還得回到教學中去,接受實際教學檢驗,通過檢驗進一步完善與推廣。我們還需讓校本教材接受不同層次學生的檢驗,來進一步驗證我們的課題成果,接受反饋信息,并據此進行修正與完善。
作者:張定勇單位:河南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