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宮頸病變論文:細胞技術對CIN診療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月芳1劉菊2作者單位:1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2四川雅江縣人民醫院
表1顯示,TCT聯合陰道鏡檢查診斷炎癥或其它良性病變92例,CIN57例,SCC1例。
陰道鏡直接檢查診斷宮頸病變
表2結果顯示,135例可疑宮頸病變患者直接陰道鏡下檢查診斷炎癥或其它良性病變88例,CIN44例,SCC3例。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近年研究發現宮頸癌多與宮頸高危HPV感染有關[5]。CIN是發生于宮頸癌前的一組局限于宮頸上皮內的病變,它反映宮頸癌的連續發生、發展過程,即宮頸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近年,宮頸癌的誘因有增多趨勢,其發生與早婚、早育、多產、多性伴侶、性病等有關[6]。隨著宮頸癌的發病因素增多,宮頸癌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對女性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從CINI發展為宮頸原位癌一般需時5~7年,從CINII發展為原位癌需時3年,從CINIII發展為原位癌一般需時1年。但也有從CINII直接發展為浸潤癌的報道[7]。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宮頸病變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分級法進行宮頸病變的篩查,該方法價格低廉,但標本的取材與制作存在許多缺陷,使篩查的假陰性較高,準確性較低。TCT檢查法于1996年獲美國FDA通過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對異常細胞的診斷率較傳統的巴氏法提高了13%,對低度以上病變的檢出率提高了65%,大大提高了宮頸病變的臨床檢出率[8]。目前,TCT檢查在我國宮頸癌篩查中逐漸取得了主導地位,其準確性較高。但其所取的標本為宮頸脫落細胞,與活體細胞特征不完全相同,并無組織結構,不能作為最后診斷依據。宮頸細胞學檢查由于取材制片的的局限性,和閱片者經驗不同,可能存在一定漏診和誤診,且宮頸CIN本身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因此,如果宮頸TCT結果提示ASCUS,進一步陰道鏡下定位活檢,是確診CIN的有效辦法[9]。
陰道鏡是利用光學放大技術,通過醋酸白試驗及碘試驗來直接觀察宮頸陰道部表面毛細血管及宮頸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及鱗柱交接等部位的改變,可早期發現宮頸微小病變。但由于陰道鏡直接觀察圖像,肉眼下區別cin病變與正常的生理轉化及炎性病變有一定難度,其圖像缺乏特異性。與醫者經驗及主觀性判斷有關,故診斷符合率較低。陰道鏡檢查可補充TCT檢查的不足。陰道鏡可以發現肉眼看不見的亞臨床病變,并在可疑病變處定位活檢,指導活檢部位的選擇,提高病理檢查的準確性,以免漏診。因此,TCT檢查與陰道鏡檢查具有互補作用。單純的液基細胞學檢查或陰道鏡檢查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因為細胞學陽性并不能確定宮頸病變部位,而陰道鏡檢查也只能觀察宮頸的表面,對宮頸管內病變則無法了解。因此,細胞學陽性患者,應在陰道鏡下檢查,確定病變部位,并取活檢,提高診斷準確性。對于細胞學陽性而陰道鏡檢查未發現異常時,應高度警惕宮頸管內病變,此時應行宮頸管搔刮術,提高宮頸癌早期診斷率。
本組資料顯示,TCT聯合陰道鏡檢查與單一陰道鏡檢查,病理診斷符合率比較差異顯著,使用聯合檢查,可以大大提高臨床婦科宮頸病變檢出率,可作為臨床婦科普查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