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及自我調適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文章針對于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進行了分析,主要表現在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及自我因素等方面,并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發展需求,提出了一些大學生就業壓力的自我調適方式。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壓力;自我調適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及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壓力逐漸增加。因此,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分析,明確大學生就業壓力形成原因的基礎上,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大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的分析
縱觀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突出表現在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及自我因素等方面。
(一)社會因素
當前,我國就業結構呈現出不均衡的問題,社會對學歷的要求逐漸提高,以及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人才市場勞資關系的轉變等,均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供過于求”的問題突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二)學校因素
很多高校都比較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但是對大學生就業壓力調節方式的指導卻比較匱乏,忽視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價值[1]。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加強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方式的相關指導。
(三)家庭因素
很多家庭中存在著對孩子期望過高的情況,進而給大學生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或者一些家庭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也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及心理狀態[2]。
(四)自我因素
當前,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對自身職業能力、技能水平的認知程度不足,期望在各類大型公司中工作,但是自身經驗卻比較匱乏[3]。而且大學生對自身的薪資水平要求較高,但是個人能力卻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故而也形成了一定的就業壓力。
二、大學生就業壓力的自我調適對策
大學生可以通過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積極調整職業意愿與職業規劃以及積極學習各類心理疏導方式等方式實現自我調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面對當前的就業環境。
(一)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是實現大學生自我調適就業壓力的重要基礎。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大學生需要客觀分析當前的就業環境,明確自身的職業能力、職業發展方向及性格特點等,全面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在自我規劃的過程中,大學生需要對自身的優勢、缺點等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自己的關注點,實施全面的自我評價與正確認識。同時,大學生還可以通過互相評價的方式,增加對自身能力的了解程度。正所謂“旁觀者清”。旁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指出自身的優點與缺點,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大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參與相互評價活動。評價中需要堅持客觀性、綜合性的特點,對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審核,保證信息的客觀性與準確性,滿足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的需求。
(二)積極調整職業意愿與職業規劃
在就業過程中,大學生需要保持著前瞻性的思想理念,結合自身的職業能力、技術能力等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切不可盲目制定職業規劃。同時,大學生還需要結合市場發展環境、市場發展特點等進行綜合性分析,使自己的就業取向能夠和心理定位、擇業目標等相互融合。通過這種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避免學生產生不良心理問題。
(三)積極學習各類心理疏導方式
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高校需要加強對其的心理引導。當前很多大學生存在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高校需要構建心理咨詢室或者開展就業指導活動等,為學生介紹就業環境,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就業活動,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同時,高校大學生還需要積極學習各類心理疏導方式,比如,自我轉化法、自我適度宣泄法等。自我轉化法即采用迂回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精力等轉移到其他活動中;自我適度宣泄法則是在受到挫折,或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下,向朋友、教師等將自己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減少心理壓力。
三、結語
大學生自我心理調適關系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高校需要提升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視程度,通過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積極調整職業意愿與職業規劃及積極學習各類心理疏導方式等方式,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湯洪波.關于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12):365-366.
[2]郭瑋.基于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5(21):79-82.
[3]王小潁.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調適[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3):112-114.
作者:牛恒磊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