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分析教學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種具有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豐富內涵的精神。將工匠精神貫穿中藥學專業教育的始終,能夠更好的夯實中藥學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和提升他們的職業精神和人文素養,進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中藥學專業人才。本文在重點闡述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的基礎上,以中藥分析課程為切入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體系和教學資源四個方面進行了課程教學的探索。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藥分析;課程探索
《中藥分析》是在化學、生物學和中藥學基礎上開設的一門重要中藥學專業課,是研究和發展藥品全面質量控制的方法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在整個藥物研發、生產、流通、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其中,中藥分析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強烈的藥品質量全面控制的觀念,使學生掌握中藥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從而能夠勝任藥品的分析檢驗工作,并具備創新研究和解決藥品質量問題的思維和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中藥分析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融入工匠精神,能夠更好的夯實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提升他們的職業精神和人文素養,進而培養出更多具備“工匠精神”的中藥學專業人才[1]。本文在重點闡述“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的基礎上,以中藥分析課程為切入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體系和教學資源四個方面進行了教學的思考和探索。
1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1.1工匠精神的內涵和中藥學人才培養的目標相一致
工匠精神的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其體現在對自身所從事的行業的敬畏和熱愛,對產品的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和對技術的力求突破和革新的精神[2]。從中藥學人才素質培養來看,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應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行業有貢獻的中藥學專業人才,這與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涵是相符合的[3]。從職業培養的角度來看,工匠精神既重技能,也重職業精神和道德品質,與中藥學學生應具備中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實驗技能以及與中藥學相關的藥學、中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以及高素質的職業道德修養是相一致的。從創新的角度來看,目前中醫藥思維弱化、中藥評價西化、中醫藥技術落后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中藥的健康發展。這也要求了中藥學人才在中藥科研過程中,要具備創新精神。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需求變化,中醫藥院校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對于今后提供優秀的中藥人才起著至關重要性。這恰恰與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所強調的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的內涵不謀而合,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推陳出新,走在時代的前沿。
1.2符合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的需求
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振興中醫藥事業”和“健康中國”等戰略的實施,中藥產業發展迅速,同時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為中醫藥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及中醫藥在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醫藥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關注,社會對中醫藥的認可度逐漸提高,而中藥產業作為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部分,也逐漸產業化和規模化上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根據統計調查表明,我國現有的藥店47萬家,需執業藥師200萬,然而現有的執業藥師數量遠遠不夠滿足藥店的需求,對中藥學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很大[4]。所以,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學教育,培養具備“匠心”和“匠技”的高素質中藥專業人才,對國家醫療體系的升級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以及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類的健康都至關重要。
2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分析課程的探索
2.1重組課程內容,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體系
基于工匠精神的內涵,結合教學實際需求,研究如何調整課程內容。《中藥分析》課程是一門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講解如何利用現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的學科[5]。首先,圍繞學科知識,在理論教學和試驗教學中,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逐漸地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其次,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以崗位為導向,結合行業的發展,聯系與中藥分析內容相關的時事,使學生增加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之外,知道課程所需要學的是什么,以后從事的是什么樣的工作,需要具備哪些專業能力和職業精神,對以后的職業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融入工匠精神的內涵,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明確職業目標,學好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引導他們成為一個高素質創新型中藥學人才,實現“工匠精神”育人的目的。
2.2改革教學方式,以培養工匠精神為目標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中,以培養工匠精神為目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是積極借助互聯網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例如借助線上對分易教學平臺,可在線上提前上傳課程資源、趣味小視頻、微課及中藥質量控制問題方面的時事新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同學們自學相關的課程內容,同時鼓勵他們對課程內容進行討論,相互啟發,對于無法理解的難點知識和存在的疑問在平臺上給老師留言,老師再整理同學們的難點疑問,進行課堂教學,解答相關難題,并讓同學們完成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的知識。如第七章中藥各類化學成分分析的有機酸類成分分析,第八章各類中藥制劑分析的膠囊劑分析,由于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等課程,基本掌握了各類化學成分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各類中藥制劑的質量要求和分析特點,所以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同學們自學并進行課堂討論。既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引領學生思考和討論,又能培養學生們的自制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二是校內學習和校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注重培養同學們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校內實驗教學中,不是簡單按照課程實驗講義,然后讓同學們機械般重復操作,再將實驗講義全部完整抄一遍來當作實驗報告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帶著思考去動手作實驗,使同學們在能夠熟練的掌握基礎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讓每一個同學自主設計實驗內容,并且獨立的完成整個實驗的一系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完成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的過渡,鍛煉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了他們專注、精益求精和創新的工匠精神。同時注重校企合作的實踐項目,讓同學們能夠在企業實踐中得到鍛煉,培養具備適應崗位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
2.3構建考核體系,體現工匠精神的內涵
為了構建注重理論知識考核和實驗技能考核有機結合的評價體系,打破以往僅重視理論知識考核,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中藥分析教學評判標準,忽略知識原理應用和實驗操作能力的情況,將考核分為理論課程考核(50%)和實驗課程考核(50%)[6]。理論課程考核由平時成績(40%)和期末考試成績(60%)組成,而將線上預習完成度(20%)、在線章節測試(25%)、課堂考勤(20%)、課堂提問(15%)和課后作業(20%)納入理論課程考核的平時成績中。實驗課程由平時實驗操作規范性(25%)、實驗報告(25%)和綜合實驗設計(50%)構成,其中,綜合實驗設計將由同學們自由組合,2人一組,根據實驗課程內容,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老師審核修改后,領取實驗所需的儀器和材料,開始進行實驗操作,并將實驗過程的關鍵步驟制成微視頻,計算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最后以PPT的形式對整個實驗結果進行匯報,再由老師以學生的實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創新性、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實驗技能和實驗原理的應用以及成果匯報表現作為評判標準進行點評和打分。理論課程的考核注重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積極性和理論知識的理解,使他們能夠形成腳踏實地、專注、求真務實的品質習慣,享受學習中藥分析課程的樂趣,避免只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而突擊復習,為了考而學,導致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的弊端。在實驗課程的考核中,對實驗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的高標準要求,加強了學生對中藥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實驗技能,常用中藥的定性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方法的掌握,鍛煉了他們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和實驗過程中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促進了他們養成注重細節、主動思考、鉆研、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2.4優化教學資源,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中藥分析課程傳授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之中融入工匠精神,以致能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中藥學人才,教師資源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和指導者,課程內容教學的執行者,教師團隊的建設至關重要。學校應該實施相關的政策,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職業技能和道德品質,引導教師對工匠精神的內涵的理解,并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分析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注重構建校企合作的實踐項目,創建實訓教學基地,同時加強校內的教學載體的推行,例如各類的知識技能競賽、優秀的專家名人講座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
3結語
工匠精神融入中藥分析的教學課程之中,旨在提高中藥分析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培養專注、精益求精的匠技和崇高品質的匠心。基于工匠精神的內涵,以中藥分析課程為切入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體系和教學資源四個方面進行了課程教學的探索,以期為中藥分析教學的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聶群華.淺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J].國際公關,2020(10):118-119.
[2]葉美蘭,陳桂香.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意蘊及其實現路徑的選擇[J].高教探索,2016(10):27-31.
[3]李華京,陳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標下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19):140-141.
[4]錢桂敏.產教融合視角下構建中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J].安徽醫藥,2020,24(6):1265-1267.
[5]梁潔,林婧,曹玉嬪.基于“金課”建設的中藥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廣州化工,2020,48(1):158-159,180.
[6]劉曉娜,秦賢,李德芳,等.基于OBE理念的中藥分析教學全過程控制模式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16):158-160.
作者:梁潔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