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會計電算化遇到的問題及規避方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內部控制的方法更趨合理。
1.1.1內部控制范圍變大。傳統的內部控制主要局限于企業的內部,而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則是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企業與國家之間。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可以擴大企業的內部控制范圍,實現內部控制的宏觀化。
1.1.2內部控制對象的變化。傳統的內部控制主要是對人的控制,而在網絡環境下,無紙化作業使會計信息系統缺乏交易痕跡,因此,其內部控制轉變為以人、機控制相結合為主。
1.1.3內部控制方式的變化。內部控制方式由單一的人工控制轉為程序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結合。會計電算化后,會計賬務的集中化處理,使會計部門傳統的內部控制措施如編制科目匯總表、憑證匯總表,試算平衡的檢查,總賬、明細賬的核對等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內部控制措施,如憑證借貸平衡校驗,余額發生額平衡檢查等。
1.2企業組織結構更加科學。
網絡環境下的會計電算化為企業各類管理人員提供了各種企業內外部信息和各種經營分析。于是,豐富全面的決策信息與方便靈活的決策功能將使企業的管理工作由原來僅限于少數高層人員轉變為更多的中層管理人員。會計電算化提供的可能,使企業中許多管理和技術人員參與決策工作,相應地許多決策問題也不必再層層上報,層層審批了。這種趨勢導致了企業決策權力下移并逐步分散化,企業改變了原來的集權結構,使得組織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1.3會計核算的效率增強。在網絡環境下,會計工作人員既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完成最基本的數據處理業務,也可以完成許多復雜的勞動,比如繁瑣數據的計算、多項數據的校對、復雜的數據核算等。這樣,原來必須由多人配合協作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依靠計算機網路技術,一個人就可以完成,這使會計核算的效率大大提高。
2、網絡環境給會計電算化帶來的風險和問題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它給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和不容忽視的風險和問題。
2.1內部控制方面的風險。
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原始的信息被記錄在原始憑證或紙制的賬簿上,會計人員如果要修改一般會留下修改痕跡,而且一些重要的會計信息還必須得到相關管理人員的簽字和蓋章,這些都加強了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在網絡傳輸和保存中,對電子數據的修改、非法攔截、竊取、篡改、轉移、偽造、刪除、隱匿等卻可以不留任何痕跡,所有數據資料在網上無形存儲,更加加劇了風險的隱蔽性與不確定性。
2.2開放式的網絡環境給會計電算化帶來風險。
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是一個開放系統,其會計信息也具有開放性。網絡會計系統的開放性與企業會計運作所要求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產生了劇烈的沖突,它使企業在享受網絡的便利的同時,也將自身暴露于風險之中,比如泄密、黑客的惡意攻擊等。黑客可能惡意攻擊網絡會計系統,通過非法竊取、惡意修改,或通過病毒木馬程序,致使系統癱瘓,從而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2.3會計從業人員的不適應性問題。
因為網絡環境下的會計電算化,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明顯提高,使得傳統的會計人員很難適應企業財務系統網絡化的新形勢。目前,熟悉計算機網絡和網絡信息技術,掌握網絡會計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應的維護措施,了解有關電子核算知識和國際電子交易的法律法規,具備商務經營管理和國際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新型會計人員非常匱乏。
2.4會計信息法律規范問題。
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的內在特點決定了它存在諸多潛在風險,這就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證其健康的發展。但是目前,有關會計信息的法律規范十分不健全,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和問題的對策
3.1嚴格內部控制管理。
首先,要加強會計信息管理,嚴格控制和檢驗會計信息的錄入過程。財務人員在會計信息輸入系統前要經過檢驗,并且分工錄入、各負其責、明確責任。根據會計核算和網絡技術系統的特點,把相同類型的會計信息分組錄入。應制定錄入守則與操作規程的辦法;各種錄入的數據均需經過嚴格的審批并具有完整、真實的原始憑證;工作人員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資料和數據;發現輸入內容有誤的,需按系統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編制補充登記或負數沖正的憑證加以改正;要做好日備份數據,同時還要有周備份、月備份。其次,要健全該公司的內部控制。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調用計算機機密文件時應登錄戶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結果,修改文件和數據必須登錄備查。同時系統可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入口,當有非法用戶企圖登錄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時,系統會鎖定終端,凍結此用戶標識,記錄有關情況,并立即報警。
3.2加強網絡計算機病毒的防控。
計算機病毒會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而在網絡環境下,病毒借助網絡傳播甚為猖獗,而且變種和更新也非常快。因此,企業應采用先進的網絡安全控制技術(如采取防火墻技術)來保護其內部會計信息。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防范病毒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
3.3加大對“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
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亟需大量的既擅長會計又熟悉計算機網絡的“復合型”人才。首先,應加快高校高層次的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建議在大專院校開設會計電算化專業或在財會專業中增設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其次,應加強對在職會計人員的電算化和計算機網絡知識培訓。使其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進而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與維護能力,熟知財務軟件知識,精通計算機網絡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知識的會計人員。
3.4建立和完善網絡會計電算化的信息管理法規。
完善的網絡會計電算化的信息管理法規是規范網上會計核算和支付行為的保證。中國應盡快制定并實施計算機安全及數據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網絡會計信息管理、財務報告披露的法規、準則,具體規定企業網上披露的義務與責任、網絡會計信息質量標準要求、監管機構及其權責等,從而為網絡會計電算化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