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求攝影藝術對民族文化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民俗攝影的內容及其本質
民間風俗是當地文化傳統和生產方式的反映,它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民俗攝影應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感,應在民俗攝影中攝取民俗文化的實質。如果不能正確把握民俗攝影的文化內涵,而只拍些無足輕重的鏡頭,就失去了民俗攝影的文化價值。民俗攝影是一種向人闡釋今天的最佳手段。民俗攝影包涵著歷史文化的積淀,幫助人類認識昨天,呼喚未來。當我們對自己熟悉并感興趣的文化現象深入認識和研究時,用民俗攝影這個手段來達到傳播文化的目的,對某種現象整體、深入的紀實性拍攝,可以達到其它藝術形式(文學、繪畫)可望而不可及的目的。因攝影紀實的結果是真實的、形象的、生動的。我們也就有責任去完成這項工作,不給歷史留下空白和遺憾。民俗攝影家需要更多的注意其作品的文化價值。攝影的本質是紀錄性、實用性,攝影的魅力是藝術性,這些方面在拍好民俗攝影作品中缺一不可,只有紀實,才真正決定了民俗攝影在民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民俗攝影的文化史料功能是主要的。而在我們的攝影活動中,更多的朋友只注重了攝影的藝術性,而忽視了攝影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史料性和藝術性是民俗攝影的雙重性。民俗的史料性決定了它在民俗研究中的地位,而藝術性正是作為視覺藝術的立身之本。藝術性可使民俗攝影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同樣,民俗的獨特性又能使民俗攝影作品有別于其他藝術攝影作品而自立于攝影天地。簡單地說,民俗攝影就是用攝影語言來講一個民族古老的故事,這故事越古老、越稀有人們就越愛聽,如果不只會講大白話,而加進一些詼諧、幽默的藝術語言它會更動聽,人們也更愛聽。首先是故事的真實,再就是語言的藝術。藝術性的發揮要在紀實的原則上去完成,絕不允許違背其真實性去虛構、合成、制作。翻開攝影發展百年來的歷史,最感人的仍是那些樸實無華直接的歷史記錄。從文化意義和歷史角度去分析,民俗攝影遠遠超過了自身屬性,其不僅是一種藝術作品更是一種了解歷史、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的一種方式,這恰是民俗攝影的本質所在。一直以來,一些攝影人士為了尋求突破常常借鑒繪畫藝術的表現手法,雖然繪畫藝術與攝影藝術有著相同點,如果長期這樣必然消弱攝影藝術獨特的魅力,因此,我們必須尋找另一個突破口。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民俗攝影的本質所在,民俗攝影家們為何不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去創造、感受民俗攝影,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它。我們不能把民俗攝影僅看成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應該讓其回歸歷史、回歸自然,只有這樣作品的內容才會有力度和深度。
二、民俗攝影在文化傳承中作用的具體表現
由于新疆地區保留著當地最為完整的民族文化,此地生活著很多攝影工作者。但是,他們拍攝的民俗、民情作品大多都是表層的東西比較多,很少有人將拍攝的重點放在民俗文化上,以致一些民俗、民情攝影作品缺少深刻的文化價值和內涵。為了研究新疆文化發展,挽救更多頻臨消失的民俗文化,一些攝影工作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保護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將拍攝點立于免俗攝影的文化含量,通過“系列”民俗作品將新疆地區的風情是、民俗與文化展現淋淋盡致。不僅增加了攝影作品的文化內涵,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新疆悠久文化的魅力與生活原貌。在筆者看來,民俗攝影只有具備了文化意識才有了獨立的藝術品格,而民俗作品的文化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注重攝影本身,而不是從固有的藝術教條出發。應從大文化的范疇中去尋求新的藝術因素和藝術感覺。二是要努力在作品中注入大量的文化信息,讓欣賞者在大文化范疇中得以全新的感受。在民俗攝影作品中,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文化符號。一些民俗、民情通過攝影真真實實地展現在廣大人民的眼前,讓世人看到了我們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從而在文化傳承上有著顯著的作用。為了表現“真”,攝影人需從文化信息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民俗攝影,切記不可用一些概念化的藝術欣賞程序去感悟它,否則會使作品失去真正的含義。通過攝影可將歷史瞬間定格在影像上,對歷史、生活等有著記錄功能,在這種能力作用下使得攝影擔負起觀察人類發展的重要職責。尤其,民俗、民情攝影的職責更重。民俗攝影是一些以民俗、民情為拍攝題材的攝影人所拍攝的影像作品,這樣的作品中涵蓋者一定的文化氣息和內涵,為了能夠深刻地表現某一地區的文化、民俗、民情與文化,民俗攝影人應收起玩賞的心態、擺脫商業操作,讓作品真真實實有文化、樸實無華。怎樣才能做到這些,關鍵在于把握住民俗攝影的本質,只有這樣其才能成為民俗文化的記錄與見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所以名垂千古,除了表現了繪畫藝術外,也在于該畫作真實較為真實、客觀地記錄了北宋開封城內外的一些石井生活。由此可見,攝影回歸真實、回顧生活、回歸自然的重要性。
三、結論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攝影只是生活的復制,并無創造性和文化氣息。其實不然,攝影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如果我們從文化角度看待攝影、看待民俗攝影,不難發現攝影在文化傳承上的重要作用。攝影只有與歷史、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產生巨大的震撼力。從這一點來看,攝影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人們了解歷史、了解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
作者:婁世民袁丁月單位:云南省紅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