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芻議聲樂表演與形體藝術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練形體的表演要通過一定的訓練來達到較好的效果,往往可以通過培養良好臺風形象來起到美化形象、優化效果的作用。首先要有優雅臺風,這是一個上臺表演者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要通過訓練實現外在的形象、上下臺的動作、演出中的姿勢等。作為一種需要身心投入的活動,歌唱要注意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注意對感情的宣泄。所以表演的過程里應該不但包括人體一些本能的反應,還應該更多的進行有設計的精心準備和訓練。
1.1臉部的表情
人類不只是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而且可以借用人們臉部的表情傳遞高興、憤怒、傷心等情緒。臉部表情的應用恰當會起到比歌唱更直觀、形象的效果。正確的發聲要求臉部的表情眼眉比較舒展、松牙關、抬笑肌,這些臉部表情也讓演員演唱的狀態更加的賞心悅目。臉部的表情里,微笑應該是表達的核心內容。恰當的微笑有助抬起歌唱者的笑肌。臉部的表情重心在眼神的運用上,人們通過眼睛來豐富自己的臉部表情,離開眼神的臉部表情就變得毫無意義。提高歌唱者的眼睛語言表達能力算是聲樂訓練的重點環節。通過歌曲內容的想象,進行情景的設定。歌唱者眼神里要注重跟觀眾進行充分的交流。聽演唱的觀眾不僅是聆聽你的歌聲,更多的時候他還是在仔細的觀看你的表演,感受你傳達的情感。眾所周知,眼晴是我們心靈窗戶,每個音樂和藝術的學習者都要恰到好處掌握它,各種復雜細微感情都能從眼神中流露和表達出來。候喜瑞大師曾經對舞臺的眼睛表演表現方法做過精辟論述:眼是心中苗。這足以說明在表演中眼睛起到的重要作用,人物形象的所有感情可以通過眼睛流露出來的眼神看出。聲樂表演的演員在臺上,要有眼神的交流,只有跟觀眾實現了精神上的交流,才能產生共鳴,才能讓觀眾聽懂自己對歌曲的把握和詮釋。這樣也才能吸引住觀眾,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感動他們。聲樂表演里面的臉部表情和眼神、動作都是最直接展現。歌唱者如果表現力豐富,給觀眾展現出生動臉部表情,這樣既能實現完美表現內涵的效果,又可以給廣大觀眾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1.2手勢的動作
手勢起落在聲樂的表演中要引起表演者的極大關注。歌唱除表演具有民族特色歌曲之外,不需要有太多的手勢動作。應讓手勢與歌唱和呼吸相協調,成為歌唱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唱氣息需連貫,許多學生用手勢通過拍子配合唱歌,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容易造成氣息不連貫,發聲的位置不統一。演出時手勢可以代表歌唱時的想法。歌唱需要聲音呈現漸強到漸弱的過渡,保持氣息的擴張,這些都能通過一定的手勢協助來完成。手勢可分為、情緒性手勢、指示性手勢、象征性手勢等。表演可細膩傳遞音樂律動、歌曲內涵。所以動作設計上要考慮歌曲的內容和風格來進行練習。"手勢"屬于肢體語言恰當的運用,這是非語言的表達,聲樂演員在舞臺演唱,離不開一定的手勢表演。手勢不僅能幫助表達和渲染氣勢,還能給形體的造型帶來良好的烘托。在歌唱的藝術表演中,以歌唱來作為主要的環節是正確的,手勢的動作做為輔助,切不能喧賓奪主,從而分散了觀眾注意力。演唱的時候手勢也不能過多,動作自然,隨情而動,不是故意擺姿勢。
1.3身體的姿態
演員天職對美進行了創造性的展現,歌唱中表現出來的姿態美不只是指外在容貌美麗,更大意義上是一種行為的美。松弛、挺拔、精神、自信、飽滿的狀態有助歌唱的發聲,這是歌唱者舞臺的形象關鍵。要使身體姿態的美充分展現出來,根據所要表達的歌曲的內容和風格表現,結合聲樂表演基本功,以不同身體的姿態表現瀟灑的美、秀麗的美、含蓄的美。不同唱法有不同要求:如果是美聲形式的唱法,那么歌唱的姿態就要相對的莊重一些;如果是民族的唱法就要融合各民族的戲曲表演;如果是通俗的唱法,則更多要考慮到的是在歌唱的同時自然的動作展現。需強調聲樂的表演過程中,不管何時、何地,表達的是什么情感,哪怕痛苦和悲傷,都要在姿態表現上體現優雅端莊。不能出現動作隨意、身體松懈、生活化的姿態。
1.4臺位的變化
形體的表演里臺位變化指步伐移動,演出中一般是原地站立演唱。前奏和間奏與伴舞是相互配合的,需要和所有的觀眾實現一定的交流。舞臺調度需邁開步子,適當變化演唱者的臺位。先確定步伐的起步位置,轉身時間,要走幾步合適。邁步要注意節奏,幅度,站立走步要注意重心穩定,出腳重心轉移要與手勢配合。臺位在變化中要配合音樂,注意男女站姿和步伐有所不同。
1.5上下場的方式處理
節目出場、退場也是演員和觀眾相互交流重要的環節。上下場處理作為歌唱表演重要的部分,出場是臺風的體現,使觀眾感受演員的氣質風度。演唱者出場前是緊張的,可通過微笑、大方的面部表情、穩健的步履、適當速度的步伐,穩定情緒,表現自信,從容向觀眾席致意。演員要有潛臺詞,我唱歌好聽等心理暗示,表情就會自然親切,給歌唱良好開端,給觀眾美好印象。出場方式可根據不同歌曲情緒、伴舞的配合、前奏長短來處理。退場是與觀眾進行告別形式,退場要求歌唱的情緒和動作保持音樂的結束,觀眾掌聲中進行微笑的鞠躬和謝幕。稍退一步,從容退場。強調歌唱最后動作收勢鞠躬、退場要連貫。
2.聲樂表演中形體藝術的基本要求
明確了形體藝術的表演應從各方面單獨配合訓練。訓練的過程里尤其是在練習身體部位動作都會有些總體的目標、具體的要求,達到聲和形的統一。同樣,脫離藝術表演而僅僅是單純的歌唱,也會讓那個演唱的技巧失去自身價值。形式和內容完美的統一,是表演追求最高的境界。聲樂表演和形體藝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聲樂表演是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形體藝術則是融合技巧、臺風等為一體的舞臺表演藝術,是聲樂表演的靈。沒有形體的表演,聲樂作品也就只能成為一種樂譜符號存在而已,不會成為真正的藝術。所以在聲樂表演里,形成肌體歌唱的生理運動和得益思維活動聯覺行為必須有機的結合。一是,形體藝術要表達真實的情感。要讓聲音有足夠的感情,先把自己感動,才能同時也打動觀眾。虛假的表演不能讓觀眾信服。在實際演出過程中,我們追求的一種形體方面的落落大方、唯美典雅,充分領悟和體會藝術的魅力,能夠非常準確的塑造出想要表達出的人物的藝術形象。通常認為,聲樂的表演演員需要站在舞臺之上,將給以觀眾的感覺就是演員始終是落落大方,沒有任何的拘謹的感覺。二是,形體藝術中的動作要保持延續性。從音樂開始進入到角色中,全身心演唱,動作保持連貫和統一。杜絕無動于衷、心猿意馬的表演。對于聲樂演員來說,在音樂舞臺的表演方面,歌唱藝術是心靈對世界的感應,以獨特藝術形式,充分展示審美價值,有利于決定著能夠直接的或者間接的引起音樂審美領域的聯覺活動的是后續的心理活動接著"下行"接連上下"純五度"之間的起伏波浪弦律的靈活線條,歌唱表演者在舞臺上必須神形兼備,從頭到尾嚴格要求,樹立扎實的臺風,全身投入歌唱。三是,形體藝術對演唱應起到錦上添花作用。形體動作能使演唱生動形象,不應矯揉造作、喧賓奪主。要時時刻刻關注和注意著自身的表演的形體動作,以及豐富的感情方面的充分表達,從歌唱的聲音、音樂的感覺、情感的表現、藝術的形象等方面,有效的塑造出與人物形象更加密切的藝術關系,把所有審美感受體驗于歌唱。四是,形體藝術的運用應依托歌詞的內容和風格。歌唱者事先應認真深刻熟悉所唱歌曲,準確將自己的理解以形體的形式傳達觀眾,將外在動作和內心體驗協調一致。能夠充分體現情感自我創造。努力實現舞臺藝術表演效果的為每位和神形兼備。客觀上要求廣大的聲樂演員更加關注注意培養自身的仔細觀察的能力,積極的積累能夠較快創造鮮活人物典型形象的基本素材。唯有如此,才能夠形象的將各種人物的角色表演的更加生動形象和惟妙惟肖。五是,形體表演的因素運用要協調,這將有助歌唱的狀態。切忌因加表演而影響聲音通暢和情感表達。形體表演進行訓練時,積極的舉辦和召開各種類型聲樂表演的活動,在獲得快樂和享受方面存在不同。沒有舞蹈表演的基礎很難做出十分優美的動作。許多著名的歌唱家都能在歌唱表演的舉手投足間,表現的超凡脫俗卻又合情合理,將高尚藝術的氣質展現在大家面前。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接受過專業舞蹈和戲曲基本功的訓練,講究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歌唱中多學習借鑒舞蹈、戲曲藝術精華,使形體藝術的表演更加的得體、準確、到位、自然,身體的狀態和各部分動作都能協調一致,從而塑造更加鮮明特色的姿態造型,構成更完美的舞臺藝術。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聲樂表演是需要用真情體驗作品、通過聲、身共同表現作品的創作過程。聲樂表演的演員不僅要在舞臺上歌唱,同時要具備舞臺表演的形態藝術。如果歌唱者在舞臺一動不動只是歌唱,就顯得特別的呆板而缺乏形象和生動感。聲樂演員有必要認真研究舞臺的藝術和表演方面問題。出色的形體表演技巧和完善的歌唱手法,可以在表演中實現相輔相成。各種表象充分證明,需要同樣的表達更加清晰的形體藝術形式,并且能夠呈現在廣大的觀眾眼前。因此,眾多聲樂表演演員們通常在多層次舞臺的表演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面部的表情的變化和表演,重點準確掌握更加貼切、更加真實、更加自然的藝術表演要領,萬萬不能夠矯揉造作,要始終堅持表里如一的基本原則。因此,要科學根據沿襲歌曲的主要內容的想要表達的思想,結合日常的形態領域的訓練,將自己的表演表情作為歌唱領域演員的重要基本功。
作者:安華文單位: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