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普通中學深入推進融合教育路徑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融合教育的發展,普通中學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越來越多。江蘇省常熟市莫城中學履行融合教育的主體責任,通過完善頂層設計、注重統籌推進、開發多元課程、實施個別化教育、堅持因材施教等,扎實推進融合教育開展,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實現最佳發展。
【關鍵詞】普通中學;融合教育;實踐探索
《義務教育法》第十九條指出,“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江蘇省常熟市莫城中學自2010年起開辦特教班,并于2019年9月成立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在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指導下,學校履行融合教育的主體責任,系統推進融合教育深入開展,努力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一、完善頂層設計
隨著融合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進入普通學校就讀。為了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融入校園、融入課程,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學校從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專業保障三個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在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成立之初即成立融合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校長擔任副組長,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資源教師、心理教師、學科教師和家長代表為組員,明確責任,落實分工。學校融合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主要包括:制訂融合教育相關制度,為融合教育開展提供各種資源和支持(如資源中心的硬件建設和環境布置、師資配備和教師專業培訓、家校合作管理等),以及協調解決學校融合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嚴謹的制度有助于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為此,學校制訂了《莫城中學融合教育工作管理制度》《莫城中學特殊學生個人檔案管理制度》《莫城中學融合教育教師考核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使學校融合教育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二、注重統籌推進
《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中要求:“加強個別化教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江蘇省關于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個別化教育服務的思想適用于特殊教育對象,也適用于遭遇意外變故、特殊疾病、疑似輟學等其他困境學生,更適用于每一個具有不同性格稟賦的普通學生。”融合教育是一種先進教育理念,不僅有利于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成長,也有利于普通學生發展珍愛生命、勇于擔當等核心素養。我們應辯證地看待個別化教育和融合教育。個別化教育聚焦個體,融合教育聚焦個體與個體的融合,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甚至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是實現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最佳教育形態。為了更好地促進每一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成長,學校邀請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專家來校進行調查評估,進而為每一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落實一生一案。個別化教育計劃主要包括學生基本信息、現狀評估、服務項目、教育目標與考核等內容。其豐富詳實的資料記錄了學生成長的軌跡,指導教師的教學,保證教育的科學性,可以有效促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個別化教育計劃團隊積極做好評估工作,為學生提供個別化支持和幫助。
三、開發多元課程
學校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隨班就讀與特教班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每天上午在普通班隨班就讀,下午在特教班學習。在普通班,各科任教師結合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實際情況,單獨制訂教學計劃,量身設計教學任務,使他們學有所獲,增強在普通班的存在感、幸福感。在特教班,學校為每一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定制適合的課程,盡可能讓他們在個性化的課程學習中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學校探索實施了五類定制課程:一是文化類課程。針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個性特點,定制相應的學習內容,如語文園地、趣味數學、快樂英語、古今歷史等。二是個訓輔導課。如,趣味體育、綜合藝術、心理疏導、康復訓練、生活自理等。三是手工勞動課。如,畫畫、折紙、書法、蔬菜種植、花草栽培等。四是游戲課程。每周兩節課,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與普通學生一同參加“愛校如家”“守紀律,我行動”“放飛夢想”等趣味游戲課程活動。五是社團課程。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與愛好選擇相應課程,如“趣味棋類”課程、“快樂排球”課程、“生態環保”課程等。這些課程的實施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了他們的交際能力,又能讓他們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獲得成就感。
四、堅持因材施教
學校針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特點,安排多樣化個性化課程,并在教學上做到因材施教、分層培養。學校制訂《課堂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分層教學實施辦法》,引導教師通過課前指導、課中引導、課后輔導,以及作業個性化、評價特色化,助力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更好學習。在課堂上,教師采取目標與策略兩級分層教學:在目標分層上低起步、補臺階、拉著走;在策略分層上提問先易后難、訓練先扶后練,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教師根據個別化教育計劃,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進行專項學科輔導或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實現最佳發展。教師還會設置A、B、C三類作業菜單,要求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其中一類完成即可。學校對不同能力水平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如每月評選“進步之星”“勞動之星”等,頒發獎狀,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學校計劃開展職業類教育,利用本地資源開辦服裝設計制作班,以服裝設計制作的某個工序為學習培訓內容,如拉鏈縫制等,從而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能接受職高教育,為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常熟市莫城中學融合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先后被評為常熟市融合教育先進學校、蘇州市特殊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普通中學的融合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學校將始終堅守“每一兒童都很重要”的理念,不斷探索,努力促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實現最佳發展。
作者:韓介鋒 單位:江蘇省常熟市莫城中學